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lei)
登錄 |    
青龍灣風景區
0 票數:0
青龍灣生態旅游區集山景、水景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生態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8%。被譽為“一級空氣一級水”。青龍湖是國家大型水利工程港口灣水庫形成的人工湖泊,蓄水9.41億立方米。湖面延綿34平方公里,有38個島嶼,湖光山色、絢麗多姿;板橋自然保護區目前保存有5萬多畝連片的天然甜櫧林,是北亞熱帶東北部邊緣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唯一一片原始森林。此外境內的石柱山、高峰山更是風景獨特,極具開發價值。
  • 所在地/隸屬: 安徽省(sheng)宣城市寧國市
  • 旅游景區級別: 4A
  • 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國家級(ji)(2004年(nian)第(di)四批)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歲月靜好"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青龍灣風景區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xi)介(jie)紹 PROFILE +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歲月靜好"提供, 反饋

青(qing)龍(long)灣生態旅(lv)游區(qu)覆蓋了(le)青(qing)龍(long)湖及周邊鄉鎮和(he)省級(ji)板橋自然保(bao)護區(qu),總面積達280平方公(gong)里,正在整合申(shen)報國家(jia)級(ji)森(sen)林公(gong)園,是寧(ning)國生態建設和(he)旅(lv)游開發的重中(zhong)之重。

青(qing)龍灣生態(tai)旅(lv)(lv)游(you)區已(yi)完成了總(zong)體規(gui)劃和部分景區的詳規(gui)編制,旅(lv)(lv)游(you)基(ji)礎設施工程已(yi)開始(shi)啟動(dong),開發(fa)潛力巨大,適宜(yi)建設觀(guan)光(guang)旅(lv)(lv)游(you)、水上運動(dong)、休閑(xian)度假(jia)、影視基(ji)地和觀(guan)光(guang)生態(tai)農業等項目(mu)。

發展歷程

1998年,在西津(jin)河(he)上游修筑了(le)一條高68米,長253米的鋼筋砼面(mian)堆石(shi)壩,從而形成了(le)一座集(ji)38個(ge)島嶼、庫容量為(wei)9.41億立(li)方米、水(shui)面(mian)面(mian)積(ji)32.8平方公里的水(shui)庫。

2001年(nian)下閘蓄水。

2001年7月旅(lv)游區(qu)規劃設計通過專家組評審,與省級板橋(qiao)自然(ran)保(bao)護(hu)區(qu)連為(wei)一體(ti),形成青(qing)龍灣生態(tai)旅(lv)游區(qu)。

2004年12月庫區(qu)森林資源經國家林業局批準(zhun),設立青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規(gui)劃(hua)面積2730公頃(qing)。

2005年于被命名為(wei)“青龍(long)灣國家(jia)水利風景(jing)區”。

主要景點

在中(zhong)國(guo)共產黨領(ling)導下,“星(xing)星(xing)之火”一(yi)般是從幾個縣或省邊緣地(di)帶的(de)崇山峻嶺(ling)中(zhong)點燃,革命的(de)基(ji)點和根據地(di)也是從這些地(di)方建立(li)和擴展(zhan)開(kai)來的(de)。

在寧國這塊有著光榮(rong)革命斗爭歷史的出(chu)地上,有著很多個(ge)這樣的基(ji)點和根據地。下面僅(jin)是在青龍灣旅游區(qu)內其中的兩(liang)個(ge),實乃掛一漏萬。

革命舊址

中(zhong)共涇旌寧宣縣委遺(yi)址位于方塘鄉板(ban)橋村——黃家大屋。板(ban)橋村處(chu)地(di)山高(gao)林密(mi),地(di)勢險要(yao),易(yi)守難攻。從上世紀30年代(dai)初期開始,就有(you)中(zhong)共黨組織在此(ci)開展活動。

1943年(nian),呂輝游(you)擊(ji)(ji)隊(dui)就是(shi)以板橋為(wei)中(zhong)心(xin)開始涇旌(jing)寧(ning)宣根據地(di)的(de)開辟工作,并在這(zhe)里建立(li)了中(zhong)共黨的(de)基層組(zu)織。至(zhi)抗日戰爭勝利和解放戰爭初期,呂輝率(lv)領的(de)部隊(dui)已經(jing)將板橋建成較為(wei)穩定的(de)游(you)擊(ji)(ji)根據地(di)。黃家大(da)屋一直是(shi)呂輝在板橋的(de)主要(yao)居住場所,解放戰爭時期,皖南(nan)地(di)委主要(yao)負(fu)責(ze)人、蘇(su)浙皖邊區司令部領導人等也(ye)都曾(ceng)在黃家大(da)屋落(luo)腳。

1947年9月,中(zhong)共涇旌寧(ning)宣(xuan)縣委成立后,呂(lv)輝(hui)任副(fu)書記,黃家大屋(wu)就成為縣委機關的駐地。

中共皖浙中心縣委(wei)舊(jiu)址位(wei)于(yu)胡樂鎮竹(zhu)川(chuan)村(cun)安竹(zhu)塢(wu)村(cun)民組。安竹(zhu)塢(wu)是位(wei)于(yu)績寧(ning)昌三縣交界(jie)區(qu)域的一個(ge)高(gao)山自(zi)然村(cun),有近30戶人家,村(cun)民住宅(zhai)為(wei)徽派(pai)建(jian)筑,村(cun)中道路(lu)青石鋪地,整體建(jian)設(she)錯落有致,整個(ge)村(cun)莊范圍近10萬平方米。

抗日戰爭和(he)解放戰爭時期(qi),中共績寧昌(chang)工委書記王成信領導的游擊隊長期(qi)在這一帶活動。

1947年4月(yue),根(gen)據中共皖南(nan)地委(wei)擴大會議決定(ding),中共皖浙(zhe)中心縣委(wei)在安竹塢成(cheng)立,唐輝任書(shu)記(ji)。

并同時成立(li)路(lu)(lu)東和路(lu)(lu)西兩個下屬工委(wei),王成信任(ren)中共路(lu)(lu)東工委(wei)書記(ji)(ji),兼中共績寧昌工委(wei)書記(ji)(ji)。

佛教寺廟

寧(ning)國(guo)佛(fo)教的(de)傳播(bo)淵遠流長,有佛(fo)教就有寺廟。寧(ning)國(guo)的(de)寺廟建筑(zhu)最早應追溯到三國(guo)時期,孫權曾“立寺于(yu)江東,建觀于(yu)方山”,幾乎與寧(ning)國(guo)東吳置縣的(de)歷史(shi)同(tong)步。據《寧(ning)國(guo)縣志》記載:從(cong)唐(tang)貞觀年間以后(hou),寧(ning)國(guo)佛(fo)教活動逐(zhu)漸興旺(wang),至清道(dao)光年間,當時全縣寺庵數達300余處(chu),是為鼎盛時期;

以后寺(si)庵多遭(zao)兵燹,至解(jie)放初期尚有寺(si)庵184座(zuo),到一(yi)九五五年末(mo),全縣的寺(si)庵就(jiu)僅存72座(zuo)了。其中青龍灣旅游(you)區大(da)約有寺(si)庵近十座(zuo)。由此可見,寧國市(shi)在相當長(chang)的歷史(shi)時期內,處(chu)處(chu)有香(xiang)煙(yan)繚繞,鐘磬(qing)之聲隨(sui)處(chu)可聞(wen)。

鐵(tie)瓦(wa)(wa)寺(si)(si)(si):鐵(tie)瓦(wa)(wa)寺(si)(si)(si)又稱白云(yun)(yun)禪寺(si)(si)(si),位于縣城(cheng)以(yi)(yi)西70公里(li),青龍灣生(sheng)態旅(lv)游度假區(qu)高(gao)峰山(shan)頂(ding)端南麓。始建(jian)于唐(tang)貞觀三(san)年(nian)(公元629年(nian)),明太祖(zu)朱元璋敕賜(si)“白云(yun)(yun)禪寺(si)(si)(si)”。清(qing)雍正年(nian)間(jian)重(zhong)修,易蓋鐵(tie)瓦(wa)(wa)以(yi)(yi)圖永(yong)久,俗稱“鐵(tie)瓦(wa)(wa)寺(si)(si)(si)”。民國(guo)卅三(san)年(nian)(1944年(nian))毀(hui)于兵災。從山(shan)腳到(dao)寺(si)(si)(si)廟10里(li),沿(yan)途古樹森(sen)列(lie),日影斑駁;小(xiao)溪曲折,跳珠(zhu)濺玉;群鳥啁啾,山(shan)花(hua)爛(lan)漫;輕風徐(xu)來,松濤低(di)鳴(ming)。抵寺(si)(si)(si)門,一株古松蒼(cang)皮虬枝,粗(cu)約四、五(wu)人合抱,老而不衰仍生(sheng)機勃勃,浮空漾翠(cui)。相傳此(ci)樹為(wei)開山(shan)祖(zu)師親手所植,已歷1200多年(nian)的風雨。此(ci)處盛(sheng)產茶葉,質優品(pin)香,尤以(yi)(yi)“鴉茶”最為(wei)著名,唐(tang)、宋(song)至清(qing)均系貢品(pin)。

1994年南京、宣州等地信(xin)士和(he)當地民眾(zhong)再次重修,每年佛教重大節日香(xiang)客游人不斷,一路夜燈,至(zhi)廟不熄。1999年市政府批準其為(wei)開放寺廟,有比丘1人。

1998年宜興南岳寺主持,攜玉(yu)佛及資金修建(jian)“鐵瓦(wa)寺”下院之大雄寶殿。

2009年(nian)3月,“鐵(tie)(tie)瓦(wa)寺(si)”下院系(xi)列工程(cheng)開工續建(jian),至2013年(nian)底“鐵(tie)(tie)瓦(wa)寺(si)”下院已經(jing)完成山門、天王殿、藥師殿、彌勒殿、阿彌陀佛殿等五個大殿以及(ji)分布四周的(de)庫房(fang)(fang)、客房(fang)(fang)、廚房(fang)(fang)、浴室等群體建(jian)筑,總建(jian)筑面(mian)(mian)積達1200平方米(mi),一個布局莊嚴(yan)的(de)佛教(jiao)寺(si)院已經(jing)初具規(gui)模(mo)。悠悠歲月滄(cang)桑,千年(nian)古寺(si)的(de)興衰也(ye)從一個側(ce)面(mian)(mian)折(zhe)射出了佛教(jiao)文化在寧國的(de)傳承和發(fa)展的(de)歷程(cheng)。

惠云禪寺:惠云禪寺又名東(dong)山寺。始建(jian)于唐(tang)太和年(nian)間,原在(zai)縣東(dong)60里(li)蘆溪村。南(nan)宋高(gao)僧宗(zong)杲13歲在(zai)此(ci)廟出(chu)家(jia),后(hou)寺毀(hui)。相(xiang)傳大師在(zai)離寺時(shi)曾許有一愿:待寺前柏(bo)樹掃(sao)地、寺后(hou)鐵樹開花、寺側(ce)楓樹搭(da)橋、櫟(li)樹撐傘之日,便是(shi)重建(jian)之時(shi)。

為完成(cheng)高僧的心(xin)愿,2001年2月應廣(guang)大信士要求(qiu),結合青龍灣(wan)水庫開發,市政府(fu)依(yi)法批準,將惠(hui)云(yun)禪(chan)寺移建(jian)(jian)(jian)于青龍灣(wan)水庫秀(xiu)云(yun)島。重(zhong)建(jian)(jian)(jian)的惠(hui)云(yun)禪(chan)寺,占地面積(ji)127.5畝,建(jian)(jian)(jian)筑面積(ji)約4500平方(fang)米。寺廟布(bu)局為:依(yi)山(shan)體沿中軸(zhou)線向上(shang),依(yi)次(ci)為山(shan)門、天(tian)王殿(dian)、五(wu)方(fang)文珠殿(dian)、大雄寶殿(dian)、藏經(jing)樓(lou)兩側建(jian)(jian)(jian)鐘樓(lou)、鼓樓(lou)、觀音殿(dian)、地藏殿(dian)、藥師殿(dian)、祖師殿(dian)、宗杲(gao)大師紀念館、法堂、禪(chan)堂等(deng)建(jian)(jian)(jian)筑,另有庫房、廚房、客(ke)房、浴室(shi)等(deng)分布(bu)四周,自(zi)成(cheng)格(ge)局。傳說惠(hui)云(yun)古寺大殿(dian)有聯云(yun):“座下有蓮花(hua)(hua),花(hua)(hua)謝(xie)花(hua)(hua)開,看得破花(hua)(hua)花(hua)(hua)世界;人(ren)間如大夢(meng)(meng),夢(meng)(meng)生夢(meng)(meng)死,到頭來(lai)夢(meng)(meng)夢(meng)(meng)虛空。”現(xian)有比(bi)丘7人(ren)。

寺廟晨鐘(zhong)暮鼓,佛(fo)光(guang)禪風(feng),張揚著濃郁的(de)佛(fo)教文化,也是佛(fo)子信士朝(chao)禮修學之靜地(di),令人神(shen)往(wang)。

香蓋寺(si):香蓋寺(si)是一(yi)座古老的(de)寺(si)廟,遺(yi)址位于甲路鎮原(yuan)花林畈自然村(cun),大約是在(zai)唐玄(xuan)宗天寶年間所建,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

民國(guo)《寧國(guo)縣志》記載(zai):香蓋(gai)寺,縣西八十(shi)里,唐(tang)時建(jian),宋(song)淳(chun)熙(xi)初賜額(e)。據說,香蓋(gai)寺建(jian)筑(zhu)規模宏大,占地15畝,內有大雄寶殿、羅漢堂、觀音殿、玉皇閣、藏(zang)經閣、鐘鼓(gu)樓(lou)以(yi)及60余間寮(liao)房、院(yuan)落。鼎盛時期有僧(seng)侶100多人。

傳(chuan)說(shuo)香(xiang)蓋(gai)寺有(you)兩件(jian)鎮寺之寶(bao)。一是(shi)從杭州雷音(yin)寺飛來的,有(you)一人(ren)多高的大(da)鐘,被安(an)放(fang)在鐘鼓樓內(nei);二是(shi)大(da)雄寶(bao)殿之前的一尊(zun)石(shi)雕大(da)香(xiang)爐,爐身四周刻有(you)九條栩栩如生,攀繞欲飛的青龍。唐代(dai)“大(da)歷十才子”之一,著名詩(shi)(shi)人(ren)韓(han)翃(hong),曾(ceng)慕名到此游玩(wan),并在香(xiang)蓋(gai)寺的墻壁上留詩(shi)(shi)一首云:

愛遠登高(gao)塵(chen)眼開,為憐蕭寺上(shang)經臺。山川誰識龍蛇蟄,天地自(zi)迎風(feng)雨來。柳放(fang)寒條秋已老(lao),雁(yan)搖(yao)孤翼暮(mu)空回。何人(ren)會得(de)其中事,又被(bei)殘(can)花落日(ri)催。

大約是清朝光緒中期著名淺絳瓷畫師周鼎(字筱松(song))對香(xiang)蓋寺也留下了(le)美好地記(ji)憶,他在《香(xiang)蓋寺答洞明上人》一詩中作了(le)這樣的描述:碧水(shui)橋邊日(ri)照西,翠峰庵外(wai)晚煙迷。山僧送(song)我忘歸外(wai),正似(si)當年過虎溪。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zhu)冊用(yong)戶(hu)提(ti)供信(xin)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shang)傳提(ti)供”的文章(zhang)/文字(zi)均是注(zhu)冊用(yong)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shang)傳,不代表本(ben)站(zhan)觀點,更不表示(shi)本(ben)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本(ben)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zhun)確性(xing)、真實性(xing)、適用(yong)性(xing)、安(an)全性(xing)等概不負(fu)責。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權(quan)、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問(wen)題,請及時聯系(xi)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zai)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18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03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