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lei)
登錄 |    
林森
0 票數:0 #政商人物#
林森(1868年2月11日—1943年8月1日),原名林天波,字長仁,號子超,晚年自號青芝老人,別署百洞山人、嘯余廬主人、鳳港漁翁、虎洞老樵,福建閩縣(今閩侯縣)尚干鎮鳳港村人,近代政治家。1928年2月,林森被選為國民政府委員,10月當選為立法院副院長,接著又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931年12月23日,接替因九一八事變下野的蔣介石而任國民政府主席。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林森于11月20日宣布遷都重慶,并率員于11月底抵達重慶。1941年12月9日,林森代表國民政府對日宣戰。
  • 中文名: 林森
  • 別號名稱: 林天波,百(bai)洞山人(ren)
  • 出生日期: 1868年(nian)02月11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guo)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
  • 去世日期: 1943年(nian)08月01日
詳(xiang)細介紹 PROFILE +

主要經歷

清末民初

林(lin)森幼居福州(zhou),于(yu)光緒(xu)(xu)三(san)年(nian)(nian)(nian)(1877年(nian)(nian)(nian))入學讀書。光緒(xu)(xu)七年(nian)(nian)(nian)(1881年(nian)(nian)(nian)),林(lin)森進鶴嶺英華書院。光緒(xu)(xu)九年(nian)(nian)(nian)(1883年(nian)(nian)(nian)),林(lin)森考入臺(tai)灣中西學堂電科(ke)。次年(nian)(nian)(nian)(1884年(nian)(nian)(nian)),林(lin)森在臺(tai)北電信局(ju)工作(zuo)。

光(guang)緒十七(qi)年(1891年),林森(sen)與鄰(lin)村鄭氏女結婚。

光緒(xu)十九年(1893年),鄭氏病(bing)故,林森(sen)誓不再(zai)娶。

光緒(xu)二十一(yi)年(nian)(1895年(nian)),臺灣被割讓日(ri)本,林(lin)森參加抗日(ri)軍,失敗后回閩(min)侯(hou)入母校英華書(shu)院任(ren)教。

光(guang)緒(xu)二十四年(1898年),林森(sen)(sen)再度赴(fu)臺(tai)灣,加入(ru)興中會(hui),又考取臺(tai)南(nan)地區法院(yuan)嘉義支部通譯,聯絡島上(shang)愛國志(zhi)士(shi),進行(xing)反清抗日活動。次(ci)年(1899年),林森(sen)(sen)因日本偵(zhen)捕返回福建閩侯。

光緒(xu)二(er)十八年(1902年),林森考入上(shang)海海關(guan)任職,組織旅滬(hu)福建學生會(hui)。

光緒(xu)三十一年(1905年),林森創(chuang)辦福州閱報(bao)社(she)。

革命時期

宣(xuan)統元年(nian)(1909年(nian)),林森由上海調往江西省九江海關工作(zuo),設立當陽書報社(she)宣(xuan)傳革命。創辦商團,舉(ju)辦軍事訓練(lian)班,聯(lian)絡新軍,為武裝反(fan)清作(zuo)準備。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yue)23日,九(jiu)江(jiang)響(xiang)應武昌起義,林(lin)森任九(jiu)江(jiang)軍政府民政長。

民國元(yuan)年(nian)(1912年(nian))1月,林森任南京國民臨(lin)時(shi)政府參(can)議(yi)院(yuan)議(yi)長。次年(nian)(1913年(nian))4月,林森出席(xi)北京第一屆國會(hui),被選為(wei)參(can)議(yi)院(yuan)議(yi)長。二次革(ge)命爆發,國民黨(dang)議(yi)員離京南下。二次革(ge)命失敗后,林森于12月赴日本。

民國三(san)年(1914年),林森離日本赴美洲(zhou),開展籌餉和(he)黨(dang)務活動(dong),在此(ci)期間策(ce)劃謀殺民國三(san)大名記者之一的(de)黃遠生(后證明(ming)是誤殺)。

民國(guo)五年(nian)(nian)(1916年(nian)(nian))7月,林(lin)森離美回國(guo),并于8月任廣州孫中山(shan)大元帥府(fu)外交部部長。

民國七年(nian)(1918年(nian))10月,林森(sen)被選(xuan)舉為參議院院長兼(jian)憲法會議議長。

民國十年(nian)(nian)(1921年(nian)(nian))1月,林森(sen)任(ren)非常國會議長(chang)。次年(nian)(nian)(1922年(nian)(nian)),林森(sen)出(chu)任(ren)福(fu)建省(sheng)(sheng)省(sheng)(sheng)長(chang)。

民國(guo)(guo)十二年(nian)(nian)(1923年(nian)(nian))2月(yue)(yue),林森被(bei)召(zhao)回(hui)任大(da)本營建設部部長兼治河督辦。10月(yue)(yue),中(zhong)國(guo)(guo)國(guo)(guo)民黨(dang)改組(zu)會(hui)議在廣州召(zhao)開,林森負責國(guo)(guo)民黨(dang)改組(zu)事宜。次年(nian)(nian)(1924 年(nian)(nian))1月(yue)(yue),國(guo)(guo)民黨(dang)第(di)一次全國(guo)(guo)代表大(da)會(hui)在廣州舉行,林森被(bei)選(xuan)為中(zhong)央執行委員(yuan),任命為國(guo)(guo)民黨(dang)海外(wai)部部長。

民國(guo)十四年(nian)(nian)(1925年(nian)(nian))3月孫(sun)中(zhong)山(shan)逝(shi)世后,林森(sen)(sen)為西(xi)山(shan)會(hui)議派(pai)領袖之一。7月,廣州國(guo)民政府成立,林森(sen)(sen)被(bei)選(xuan)為常委,多(duo)次(ci)被(bei)選(xuan)為西(xi)山(shan)會(hui)議派(pai)中(zhong)央常委兼海外部部長。次(ci)年(nian)(nian)(1926年(nian)(nian))元旦,國(guo)民黨“二中(zhong)”全(quan)會(hui)召(zhao)開(kai),通過(guo)《彈劾西(xi)山(shan)會(hui)議決議案(an)》,林森(sen)(sen)受警告處分。會(hui)后不久,林森(sen)(sen)赴南京主持中(zhong)山(shan)陵建設。

民(min)(min)國十六年(1927年)9月(yue),寧、漢、滬三方合流,被推為南京國民(min)(min)政府常(chang)務委(wei)員。次年(1928年)9月(yue),林(lin)森任國民(min)(min)黨中央政治(zhi)會(hui)議委(wei)員;10月(yue),林(lin)森任國民(min)(min)政府立法院副(fu)院長。

民國(guo)十(shi)八年(1929年)1月,林森任(ren)國(guo)民政府任(ren)務委(wei)員會委(wei)員長、國(guo)民黨中(zhong)央監(jian)察委(wei)員。

抗戰時期

民國(guo)二十年(1931年)1月21日,林(lin)(lin)(lin)森(sen)(sen)任(ren)國(guo)民政府主(zhu)席(xi)(xi)。2月,林(lin)(lin)(lin)森(sen)(sen)赴菲、澳(ao)、美、英(ying)、德、法諸國(guo)慰問僑胞并視察黨務(wu)。3月,林(lin)(lin)(lin)森(sen)(sen)還在國(guo)外,國(guo)民黨中(zhong)央常委會選其為(wei)立(li)法院院長。4月,國(guo)民黨中(zhong)央4名(ming)監委通電彈(dan)劾蔣介(jie)石,時林(lin)(lin)(lin)森(sen)(sen)雖在國(guo)外,也列名(ming)其中(zhong)。12月,蔣介(jie)石下(xia)野,林(lin)(lin)(lin)森(sen)(sen)被推為(wei)國(guo)民政府代理主(zhu)席(xi)(xi),并確定主(zhu)席(xi)(xi)為(wei)國(guo)家元首,不負(fu)實際(ji)政治(zhi)責任(ren)。次年(1932年)元旦(dan),林(lin)(lin)(lin)森(sen)(sen)就職。一·二八淞滬抗戰后,林(lin)(lin)(lin)森(sen)(sen)主(zhu)持召開國(guo)難會議,強烈抗議日本(ben)承認偽滿洲國(guo)。

民(min)(min)(min)國(guo)(guo)二十四(si)年(1935年)11月(yue)(yue)召開的國(guo)(guo)民(min)(min)(min)黨第(di)五次(ci)全國(guo)(guo)代(dai)表(biao)大會上,被推選為(wei)常務監察委員。次(ci)年(1936年)12月(yue)(yue)西安(an)事(shi)變時(shi),林森代(dai)理國(guo)(guo)民(min)(min)(min)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xi),明確表(biao)示(shi)“討伐令不可下”,力(li)主和(he)(he)平解決(jue),認為(wei)“張學良部(bu)隊是(shi)愛(ai)國(guo)(guo)的”,促(cu)成(cheng)西安(an)事(shi)變和(he)(he)平解決(jue)。

民(min)國二十六年(1937年)1月(yue)(yue)4日、2月(yue)(yue)18日,林(lin)(lin)(lin)森(sen)(sen)以主席名義連下赦(she)免(mian)令(ling)、復權令(ling),但蔣介石拒(ju)不(bu)(bu)執(zhi)行,反而長期(qi)幽禁張學良。7月(yue)(yue)7日,日本侵(qin)略者制造(zao)七(qi)七(qi)事變(bian),全面發動侵(qin)華戰爭(zheng),林(lin)(lin)(lin)森(sen)(sen)遂號召(zhao)(zhao)“全民(min)奮起,全力(li)抵抗”。10月(yue)(yue),國民(min)政(zheng)府西(xi)遷重(zhong)慶,林(lin)(lin)(lin)森(sen)(sen)隨之(zhi)只身(shen)入(ru)蜀。不(bu)(bu)久,北平、南(nan)京相繼成立偽政(zheng)權,林(lin)(lin)(lin)森(sen)(sen)便(bian)發表嚴正聲明(ming),并(bing)發布明(ming)令(ling)通(tong)緝(ji)漢(han)奸(jian)頭目。次年(1938年)3月(yue)(yue),林(lin)(lin)(lin)森(sen)(sen)赴武漢(han)主持國民(min)黨(dang)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tong)過《抗戰救國綱領》。7月(yue)(yue),國民(min)參政(zheng)會召(zhao)(zhao)開,林(lin)(lin)(lin)森(sen)(sen)為(wei)之(zhi)致詞,手書“抗戰必勝(sheng)”來激(ji)勵全國軍民(min)。12月(yue)(yue),汪精衛叛逃投敵,林(lin)(lin)(lin)森(sen)(sen)以國民(min)黨(dang)中央監察(cha)常(chang)委身(shen)份力(li)主開除汪精衛黨(dang)籍,并(bing)明(ming)令(ling)通(tong)緝(ji)。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9日,林森以國家(jia)元首名義向德、意、日三國宣戰(zhan),并于此后(hou)致(zhi)力于廢除中國和美(mei)國、英國等列(lie)強(qiang)簽訂的不平等條約(yue)。

民國三十(shi)二年(nian)(1943年(nian))1月,中(zhong)美、中(zhong)英新約簽(qian)署(shu),林(lin)(lin)森(sen)(sen)(sen)不勝(sheng)欣喜,特邀(yao)宋慶齡、于(yu)右任等國民黨元老合(he)影。8月1日,林(lin)(lin)森(sen)(sen)(sen)因(yin)車禍在重慶逝世,終年(nian)75歲。彌留之際(ji),林(lin)(lin)森(sen)(sen)(sen)囑(zhu)咐(fu)蔣介石等人務(wu)必要光復臺灣。同月,國民政(zheng)府為(wei)林(lin)(lin)森(sen)(sen)(sen)舉行(xing)隆(long)重國葬,將林(lin)(lin)森(sen)(sen)(sen)安葬于(yu)重慶市(shi)歌樂山南麓“林(lin)(lin)園”內(nei)。同年(nian)8月15日下午2時,延安各(ge)界數千(qian)人在邊(bian)(bian)區大(da)禮(li)堂舉行(xing)了隆(long)重的(de)公祭國民政(zheng)府主席林(lin)(lin)森(sen)(sen)(sen)大(da)會(hui)。到(dao)會(hui)的(de)有(you)陜甘寧邊(bian)(bian)區政(zheng)府主席、第三屆(jie)國民參(can)(can)政(zheng)員林(lin)(lin)伯渠、吳玉章、高崗(gang)、晉(jin)西(xi)北行(xing)署(shu)主任續(xu)范亭、國民政(zheng)府軍事會(hui)員聯絡參(can)(can)謀(mou)徐佛觀、郭仲容,以(yi)及邊(bian)(bian)區各(ge)機(ji)關、學校、部隊(dui)、團體的(de)代(dai)表。9月7日上(shang)午,公祭林(lin)(lin)森(sen)(sen)(sen)的(de)典(dian)禮(li)分(fen)別在重慶的(de)山洞(dong)雙河橋、市(shi)內(nei)的(de)新運服務(wu)所以(yi)及夫子池忠義堂舉行(xing)。典(dian)禮(li)開始后(hou),每隔30秒,即(ji)鳴放禮(li)炮一發,直至101響(xiang)。官(guan)方及民間人士絡繹(yi)不絕(jue)地(di)前(qian)往吊唁。同時,全(quan)國各(ge)地(di)都設置了林(lin)(lin)森(sen)(sen)(sen)靈(ling)堂以(yi)供吊唁。

人物評價

近代葉楚(chu)傖:公(gong)生平(ping)寧靜(jing)淡泊,勤整廉貞,舉措抑揚(yang),不(bu)私奸匿,造(zao)次(ci)顛沛,不(bu)離規矩,居常和(he)易,童稚可親。臨大難,持大節(jie),則(ze)崢崢岳岳,凜乎如神。(《國民政府林故主席(xi)森墓志(zhi)銘(ming)》)

近(jin)現代(dai)胡(hu)適:林子超先(xian)生(sheng)把國府(fu)主(zhu)席做到了(le)“虛(xu)位”,以至于虛(xu)到有的(de)人居(ju)然已(yi)經“目中(zhong)無(wu)主(zhu)席”了(le)。(《盜火與革(ge)命》)

國(guo)民政府(fu):林故(gu)主(zhu)席子超先生(sheng),以高齡(ling)鉅德(de),任職十有二(er)(er)年,恭已(yi)臨(lin)民,睿謨默運,育成民德(de),邦本用(yong)寧。故(gu)能(neng)臨(lin)大事,決大疑,處(chu)變而不(bu)驚,慎謀而能(neng)斷。洵足光(guang)耀(yao)史乘(cheng),表率群倫。(國(guo)民政府(fu)褒崇(chong)令(ling),即國(guo)民政府(fu)三(san)十二(er)(er)年十一(yi)月十六日令(ling))?

中共中央:①國(guo)(guo)(guo)民政(zheng)府林(lin)主席治喪委員會公鑒:國(guo)(guo)(guo)府主席林(lin)公,領導(dao)抗戰,功(gong)在國(guo)(guo)(guo)家(jia)。茲聞(wen)溘逝,痛悼同(tong)深!(中共中央致林(lin)森治喪委員會的(de)唁電(dian))②(林(lin)森)是著名(ming)的(de)老一輩民主革(ge)命(ming)家(jia)。(《辛亥革(ge)命(ming)中參(can)與領導(dao)各地舉義的(de)福建籍(ji)革(ge)命(ming)志士十人小(xiao)傳(chuan)》)

新(xin)華(hua)日(ri)報社:林主(zhu)席(xi)承(cheng)繼國(guo)父的(de)遺志,畢生盡(jin)瘁于中華(hua)民族(zu)的(de)解放事(shi)業。12年來,更親自領(ling)導了抗戰(zhan)建國(guo)的(de)偉大而艱苦的(de)事(shi)業,不(bu)僅全(quan)國(guo)敬仰,友邦(bang)也(ye)莫不(bu)欽佩。(《為元(yuan)首逝世致哀》)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zhu)冊用戶【 巧(qiao)笑倩兮 】編(bian)輯上傳提供(gong),詞條(tiao)(tiao)屬于開(kai)放(fang)詞條(tiao)(tiao),當前頁面所展示的(de)詞條(tiao)(tiao)介(jie)紹(shao)涉及宣傳內容(rong)屬于注冊用(yong)戶個人編(bian)輯行為(wei),與【林森】的(de)所屬企業/所有(you)人/主體無關,網站不(bu)完全保證內容(rong)信息(xi)的(de)準確性、真實性,也不(bu)代表(biao)本站立場,各項(xiang)數據信息(xi)存(cun)在更新不(bu)及時的(de)情(qing)況,僅(jin)供(gong)參考,請(qing)以官(guan)方發(fa)布為(wei)準。如果頁面內容(rong)與實際(ji)情(qing)況不(bu)符(fu),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gai),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ti)供信息(xi)存(cun)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ti)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zhu)發(fa)布上傳,不代表(biao)本站觀點(dian),版(ban)權(quan)歸原作(zuo)者(zhe)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quan)、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何(he)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zai)第一時間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shang)相(xiang)關信息的(de)知(zhi)識產權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kuo)但不限于文(wen)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de)商業信息等(deng)),非(fei)經許可(ke)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34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852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176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