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意大利語: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 matografica di Venezia
其(qi)他名(ming)稱(cheng):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創(chuang)辦時間:1932年
主(zhu)辦(ban)單位:威尼斯藝術節(jie)
世(shi)界(jie)上第(di)一個國(guo)際電(dian)影(ying)節。號稱“國(guo)際電(dian)影(ying)節之父(fu)”。1932年(nian)(nian)(nian)(nian)8月(yue)6日在(zai)(zai)意(yi)大(da)(da)利(li)的(de)(de)名城威(wei)尼斯創辦,主(zhu)要目的(de)(de)在(zai)(zai)于(yu)提(ti)高電(dian)影(ying)藝術水平。1934年(nian)(nian)(nian)(nian)舉辦第(di)2屆后(hou)每(mei)年(nian)(nian)(nian)(nian)8月(yue)底(di)至9月(yue)初舉行一次(ci),為期兩周。1943~1945年(nian)(nian)(nian)(nian)因(yin)第(di)二次(ci)世(shi)界(jie)大(da)(da)戰(zhan)一度停辦。大(da)(da)戰(zhan)結束后(hou)于(yu)1946年(nian)(nian)(nian)(nian)恢復舉行。1932年(nian)(nian)(nian)(nian)至1942年(nian)(nian)(nian)(nian),獎(jiang)(jiang)項分為最(zui)佳(jia)(jia)故(gu)事片(pian)、紀(ji)錄片(pian)、短(duan)片(pian)、意(yi)大(da)(da)利(li)影(ying)片(pian)、外國(guo)影(ying)片(pian),以及最(zui)佳(jia)(jia)導(dao)演(yan)、編劇、男(nan)女演(yan)員、攝影(ying)、音樂等獎(jiang)(jiang)。此(ci)外,還有(you)特別獎(jiang)(jiang)、綜合獎(jiang)(jiang)、“墨索里尼杯(bei)”、“雙(shuang)年(nian)(nian)(nian)(nian)節杯(bei)”等。1946年(nian)(nian)(nian)(nian)至1948年(nian)(nian)(nian)(nian),取消了“墨索里尼杯(bei)”。1949年(nian)(nian)(nian)(nian)增設“圣馬(ma)克(ke)金(jin)獅獎(jiang)(jiang)”、“圣馬(ma)克(ke)銀獅獎(jiang)(jiang)”、“圣馬(ma)克(ke)銅獅獎(jiang)(jiang)”等。20世(shi)紀(ji)60年(nian)(nian)(nian)(nian)代末,威(wei)尼斯電(dian)影(ying)節再遭波折,政治因(yin)素(su)導(dao)致原有(you)的(de)(de)影(ying)片(pian)評獎(jiang)(jiang)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de)(de)方式,直至1980年(nian)(nian)(nian)(nian)才恢復評獎(jiang)(jiang)。盡(jin)管如(ru)此(ci),在(zai)(zai)此(ci)期間每(mei)年(nian)(nian)(nian)(nian)世(shi)界(jie)各國(guo)仍有(you)很多優秀作品參展(zhan)。
威(wei)尼斯電(dian)(dian)(dian)影(ying)節(jie)(jie)逐漸形(xing)成(cheng)了(le)自己(ji)獨特的(de)(de)傳(chuan)統:它(ta)聚(ju)焦于各國(guo)的(de)(de)電(dian)(dian)(dian)影(ying)實(shi)驗(yan)者,鼓勵(li)他們(men)拍攝形(xing)式新(xin)穎、手法獨特的(de)(de)影(ying)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shi)有創(chuang)新(xin),就能夠被(bei)電(dian)(dian)(dian)影(ying)節(jie)(jie)所接納。該(gai)電(dian)(dian)(dian)影(ying)節(jie)(jie)的(de)(de)宗旨(zhi)是(shi)“電(dian)(dian)(dian)影(ying)為(wei)嚴肅的(de)(de)藝(yi)(yi)術服務”,每年(nian)都(dou)提出(chu)不同(tong)的(de)(de)口號,而評判標準很純粹:藝(yi)(yi)術性(xing)。在六七十(shi)年(nian)代,威(wei)尼斯電(dian)(dian)(dian)影(ying)節(jie)(jie)發掘了(le)一大批新(xin)興的(de)(de)歐(ou)洲電(dian)(dian)(dian)影(ying)人。盡(jin)管它(ta)所選(xuan)擇的(de)(de)電(dian)(dian)(dian)影(ying)未必是(shi)該(gai)導演最好的(de)(de)一部作(zuo)品,但卻時(shi)時(shi)刻(ke)刻(ke)地(di)在引領歐(ou)洲藝(yi)(yi)術電(dian)(dian)(dian)影(ying)的(de)(de)發展(zhan)潮流。
威尼(ni)斯電影節是威尼(ni)斯雙年展的(de)組成(cheng)部分。
獎項設置
金(jin)(jin)獅獎是威尼斯電(dian)影(ying)節的(de)(de)(de)(de)最高獎項(xiang),頒發給最佳電(dian)影(ying)長片(pian),大多數年份僅(jin)(jin)一(yi)部優秀影(ying)片(pian)可獲此(ci)殊榮(rong),但有的(de)(de)(de)(de)年份這一(yi)大獎由兩(liang)部影(ying)片(pian)共(gong)享。金(jin)(jin)獅獎自1949年設立以(yi)(yi)來,大多數金(jin)(jin)獅獎杯(bei)都(dou)被歐洲男性(xing)(xing)導演捧走,歷史上(shang)僅(jin)(jin)有4位女性(xing)(xing)導演的(de)(de)(de)(de)作品(pin)獲此(ci)殊榮(rong),分別(bie)是印度裔的(de)(de)(de)(de)米拉·奈爾、德(de)國的(de)(de)(de)(de)瑪(ma)格麗特(te)·馮·特(te)羅塔、比利時的(de)(de)(de)(de)阿涅絲(si)·瓦爾達和美(mei)國的(de)(de)(de)(de)索菲婭·科波(bo)拉。美(mei)國電(dian)影(ying)自2000年以(yi)(yi)來一(yi)直(zhi)是參加威尼斯電(dian)影(ying)節的(de)(de)(de)(de)大戶(hu)。
銀獅(shi)獎(jiang)是威(wei)尼斯電(dian)影(ying)節僅(jin)次于金(jin)(jin)獅(shi)獎(jiang)的獎(jiang)項,并非每年都(dou)有(you)(you)。有(you)(you)時(shi)頒發(fa)給(gei)(gei)角逐金(jin)(jin)獅(shi)獎(jiang)的影(ying)片,有(you)(you)時(shi)頒發(fa)給(gei)(gei)最(zui)(zui)佳處(chu)女作電(dian)影(ying)、最(zui)(zui)佳短(duan)片和(he)最(zui)(zui)佳導(dao)演。
威(wei)尼斯電影節還(huan)設有特別評委會(hui)獎、最(zui)佳(jia)男女演員(yuan)、最(zui)佳(jia)導演、最(zui)佳(jia)原創(chuang)劇本、最(zui)佳(jia)攝(she)影、最(zui)佳(jia)原創(chuang)音樂等獎項。
威(wei)尼(ni)斯電影(ying)節的(de)最高(gao)榮譽,從(cong)1949年(nian)開(kai)始(shi)頒發(fa),被認為是世界(jie)(jie)電影(ying)界(jie)(jie)最高(gao)榮譽之一。1936至1942年(nian)之間,威(wei)尼(ni)斯影(ying)展的(de)最高(gao)榮譽則是頒給最佳(jia)意大利片與最佳(jia)外(wai)國(guo)影(ying)片的(de)墨索(suo)里(li)尼(ni)杯獎。1969-1979期間沒有(you)頒發(fa)金獅獎。
華人評審
(截止2016年,主競賽單元)
歷年華(hua)語電影人評(ping)委會主席(xi):鞏俐(2002)、張藝謀(2007)、李安(2009)
歷年華(hua)語電影人評(ping)委會成員:謝晉(jin)(1989)、陳(chen)(chen)凱歌(1993)、張(zhang)曼(man)玉(1999)、許鞍華(hua)(2003)、徐楓(2004)、阿城(2005)、杜(du)琪峰(2008)、陳(chen)(chen)可辛(2012)、姜文(2013)、陳(chen)(chen)沖(2014)、侯孝賢(2015)、趙(zhao)薇(wei)(2016)
華人獲獎(主競賽單元)
1989年第46屆
最(zui)佳影片(pian)金獅獎(侯孝(xiao)賢)《悲情城市》
1991年第48屆
最佳(jia)影片銀獅獎(jiang):張藝謀《大紅(hong)燈籠高(gao)高(gao)掛》
1992年第(di)49屆
最佳影(ying)片金(jin)獅獎(張藝(yi)謀(mou))
最佳女演員(鞏俐)《秋菊打官司》
1994年(nian)第(di)51屆
最佳影片金獅獎(蔡明(ming)亮)《愛情萬歲》
最佳男演(yan)員(夏雨)《陽光(guang)燦爛的日子》
1999年第56屆(jie)
最佳(jia)影片金獅(shi)獎(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最(zui)佳導演獎(張元(yuan))《過年回家》
2005年(nian)第62屆
最佳(jia)影片金(jin)獅獎(李(li)安)《斷背山》
2006年第63屆
最(zui)佳影片金獅獎(賈樟柯)《三(san)峽好人》
2007年(nian)第64屆
最佳影片金獅獎(李(li)安(an))《色.戒》
2010年(nian)第67屆
終身(shen)成就獎 (吳宇森)《赤壁》 《碟中諜(die)2》《英雄本色》
2011年第(di)68屆
最佳(jia)導演獎銀獅獎蔡尚君《人山人海》
最佳女演員葉德嫻《桃姐(jie)》
2013年(nian)第70屆 評審團大獎(蔡明亮(liang))《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