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nian),開始(shi)寫歌。
1977年,和洪光達合(he)作發表第(di)一首歌曲《七月涼山》;同年,在去成功嶺的火車上獨(du)立創作第(di)一首歌曲《微(wei)風(feng)往事》,引起(qi)了臺灣(wan)樂壇的注意。
1978年(nian),成為臺灣滾(gun)石最年(nian)輕(qing)的唱(chang)片制作人。
1979年,當兵期間創作(zuo)了《風(feng)中的早晨》,洪光(guang)達(da)填詞。
1981年—1984年,是鄧麗(li)君、劉文正、黃鶯(ying)鶯(ying)、鳳飛飛等大(da)牌(pai)邀歌的(de)創作人。他制作了費翔(xiang)、巫啟賢、張信哲、伊能靜等許多名歌手(shou)的(de)專輯(ji),經過他手(shou)制作的(de)唱片(pian)幾(ji)乎張張大(da)賣。
1987年(nian),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我要的不多》(張國榮《無(wu)需(xu)要太多》原裝(zhuang)版本)。
1989年,父親過世的打擊(ji),讓他頓(dun)失人生目(mu)標,誤入(ru)歧(qi)途。
1990年(nian),中斷演藝事業。
1999年,成為基督徒,開始了全新的人生。
2006年12月(yue),推出最后一張(zhang)個人(ren)專輯《奶粉與(yu)便當》。
2007年年2月(yue),開始在中國廣播(bo)公司“i-Radio”音樂(le)網擔(dan)任DJ;2月(yue)23日,逝(shi)世,年僅(jin)48歲;6月(yue)16日,獲第18屆金曲獎文(wen)化傳播(bo)獎章,由(you)妻子郭美珒代領。
馬兆駿創作了上千首歌曲,包括《我要(yao)的不(bu)多》、《散場電影》、《那年我們十九歲》、《微(wei)風(feng)往事》、《木棉道》、《寬容》、《會(hui)有(you)那么一(yi)天》、《心(xin)雨》、《告別夕(xi)陽》、《好(hao)好(hao)把握》、《暖流》、《愛像什么》、《風(feng)中的早晨》、《奶粉與(yu)便(bian)當》等,首首膾炙(zhi)人(ren)口,深入人(ren)心(xin)。
有(you)人(ren)評述(shu),馬兆駿的(de)(de)去世代表著臺灣一個輝煌的(de)(de)民(min)歌時代逝去,三(san)十年起(qi)浮的(de)(de)音樂歲月,可謂“一曲未央(yang),終成絕唱”。
《寬容》
《心雨》
《木棉道》
《七月涼山》
《季節雨》
《微風往事》
《散場電影》
《風中早晨》
《愛像什么》
《一種感覺》
《我要的不多》
《奶粉與便當》
《那(nei)年我們十九歲》
《會有(you)那么一天》
《好好把握》
《暖流》
《告別夕陽》
《瀟灑的走》
1996年,新加坡金曲獎最(zui)佳唱片制作人。
2006年(nian),第七(qi)屆(jie)華語傳媒大獎終身成(cheng)就獎。
2007年,第18屆金曲獎(jiang)(jiang)文化傳播獎(jiang)(jiang)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