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三明市永安市十大著名旅游景點
01
鱗隱石林(lin)風景(jing)名(ming)勝區
鱗隱石林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區西北部十三公里處的大湖鎮境內。由大湖人賴翹千、賴允升兩兄弟開發,歷時六年,建有亭、臺、樓、閣和鱗隱書院。因石芽表面呈魚鱗片狀,取典“天故隱其跡”句意,故名鱗隱。其由鱗隱、石洞寒泉、洪云山、壽春巖四處石林風景片組成。總面積一點二一平方公里。有鱗隱石林、洪云山石林、十八洞等景觀。石林游覽可安排一日游或半日游。
02
桃源洞風景名(ming)勝區
桃源洞景區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北10公里、緊靠著205國道的栟櫚山中,面積37平方公里,因景區內有桃花澗而得名。1987年,桃源洞景區與鱗隱石林一起被評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一起被評為第三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桃源洞景區以桃源洞口為軸心分為桃源洞、百丈巖、葛里、修竹灣、栟櫚潭等5個旅游景區,73處旅游景點。
03
福建永安龍頭國(guo)家(jia)濕地公園
永安龍頭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永安市安砂鎮,地處閩江干流上游、九龍溪中游,是以水庫為主體的海西地區的庫塘型濕地公園。總面積達3073.8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032.7公頃,濕地率為33.6%。永安龍頭國家濕地公園水面開闊,水質優良,濕地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高,濕地景觀資源別具特色。天然林面積1731.2公頃,在為珍稀動植物、大型真菌等提供優越的棲息地和生長環境的同時,還為濕地的鳥類、兩棲類等提供天然棲息場所,是庫塘濕地生態安全的天然保障。
04
永安抗戰舊址群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福建省政府從福州內遷至福建中部山城永安,作為戰時省會長達七年半(1938年5月—1945年10月)之久。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一大批革命知識分子、愛國進步人士、熱血青年和一些身份隱蔽的共產黨員云集永安,組成了一支頗具規模的文化大軍。永安抗戰遺址群位于福建省永安市,是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入選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05
安貞堡(bao)(池貫城)
安貞堡又名“池貫城”,位于距福建省永安市城區110公里的槐南鎮洋頭村內,由當地鄉紳池占瑞于建于清朝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歷時十四年完工。該堡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是福建省罕見的大型民居建筑。據安貞堡所在村洋頭村官方發布的視頻《安貞堡農家樂》(搜索該標題可找到)介紹,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羅哲文曾題字,稱安貞堡為“國之瑰寶”,福建建筑設計院院長黃漢民曾為安貞堡題字“福建土堡建筑精華中的精華”;清華大學陳志華教授在他的專著《西華片民居與安貞堡》中對福建永安市槐南鎮洋頭村的安貞堡的定位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木構建筑”。
06
天(tian)寶巖自然保(bao)護區
永安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福建省中部永安市,總面積11000余公頃,原始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九十六點七,是福建省重點自然保護區之一。該區地處戴云山余脈,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地帶性土壤為花崗巖和砂巖風化發育成的紅壤,是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這里不僅是閩江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也是中國國內少有的物種基因庫之一,有多種國家保護的動植物。區內環境的多樣性決定了森林植被類型的多樣性和特殊性,構成天寶巖保護區景觀資源的主體,使它不僅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也具有很高的旅游價值。
07
福建(jian)九龍(long)竹海(hai)國家森林公園
福建九龍竹海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永安市東北部,距市區14公里,總面積1322.3公頃,森林植物、野生動物種類豐富。境內有脊椎動物21目45科142種,更具特色的是這里有著獨特的竹林風景資源。竹林在山地、丘陵、盆谷,高原中呈現出無規律的層次起伏,竹海景觀如畫卷在車輛和游客中邊行進邊展開,走進竹山林海綿延,漫步竹林幽徑,竹之綠與水之綠融為一體,以其特有竹文化的藝術風格和自然審美情趣,為人們帶來了無限的詩情畫意,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成為一道亮麗的竹海風景線。
08
福(fu)建永安國家地(di)質公園
福建永安國家地質公園位于福建省中部,隸屬于三明地區永安市管轄。園區面積約220km2,主要由大湖石林園和桃源洞兩個相對獨立的園區組成。永安國家地質公園處于閩西南坳陷帶中的東北端,從寒武紀到第四紀的地層出露基本齊全,地質構造復雜,構造形跡多樣,各類地質遺跡豐富,是地球科學的天然大課堂。公園主要的地質遺跡以自然遺產形式存在的巖溶地貌和丹霞地貌為主,以桃源洞丹霞、大湖巖溶石林為主體,兼有紫云山花崗巖、天斗山沉積巖等地質遺跡的綜合性地質大觀園,桃源洞的一線天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譽為世界上“最狹長的一線天”。
09
永安馬(ma)洪中央(yang)紅軍標語(yu)博物館
10
永安貢川古鎮(zhen)景區
貢川鎮古名“貢堡”,是福建唯一的城堡式古鎮。貢川從古到今走出過許多文人名士,文物保護單位很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古城墻、會清橋、筍幫公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十余處,有正順廟、陳氏大宗祠、古井、李寶峻故居等。貢川歷史悠久,人文之風濃厚。貢川早在唐代就已建鎮,文脈傳承一千多年。宋朝以來名人輩出,盛極一時,陳姓家族享有“一門雙理學,九子十登科”的美譽。明清兩代,更是進士、舉人、貢生迭出。明末城堡內建有書院,藏書十萬冊。
加載更多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用(yong)戶提供信(xin)息存儲空間服務,由于更新時(shi)(shi)間等問題,可能存在(zai)信(xin)息錯誤(wu)的(de)情況,本站不保證所(suo)提供信(xin)息的(de)準(zhun)確性(xing)、完整性(xing)、合法性(xing)和真實性(xing),如有(you)侵權、錯誤(wu)信(xin)息或(huo)任(ren)何問題,請及時(shi)(shi)聯(lian)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zai)第一時(shi)(shi)間刪(shan)除或(huo)更正。 版權申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shi)產權歸網(wang)站方所有(you)(包括但不(bu)限(xian)于文字(zi)、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商(shang)業信(xin)息等(deng)),非經許可不(bu)得抄襲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12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7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920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301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