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世界上十大最毒水母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ji)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曳手水母
這種箱形水母是水母海黃蜂的一個小版本。盡管這種水母體積很小,但它的沖擊力相當大。它們通常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部海域,在日本沖繩縣被稱為“毒蛇”,每年都有人類和這種物種在這里相遇。曳手水母帶來的四頭肌的刺痛是非常痛苦的,在某些情況下是致命的。刺痛可導致心臟驟停、呼吸衰竭和急性肺水腫,甚至死亡。
02
僧帽水母
僧帽水母中分泌致命毒素的是觸手中微小的刺細胞,雖然單個刺細胞所分泌的毒素微不足道,但是成千上萬刺細胞所積累的毒素之烈度不輸于當今世界上任何的毒蛇。僧帽水母所分泌的毒素屬于神經毒素,隨著時間的推移,毒素的作用逐漸加重,傷者除了遭受劇痛之外還會出現血壓驟降,呼吸困難,神志逐漸喪失,全身休克,最后因肺循環衰竭而死亡。
03
伊魯坎吉水母
伊魯坎吉水母是世界上最毒的水母之一,只有幾厘米的嬌小身體,但其體內蘊含的毒性比眼鏡蛇還毒上百倍,一只水母就足以致命。被伊魯坎吉水母蜇的人起初只會感覺到輕微的刺痛,但隨這毒液的擴散,中毒者皮膚局部會出現紅疹,并伴隨全身陣性劇痛,隨后會出現肺功能障礙,及腎功能障礙,嚴重者會死亡。更糟的是這種水母極小,在水中用肉眼幾乎看不到,它們甚至可以透過網眼,鉆到游泳區的防護網內。
04
澳大利亞箱形(xing)水母(mu)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也稱為方水母,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水母,沒有之一,同時也是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箱水母有60條3米長的觸須,每條觸須上布滿了儲存毒液的刺細胞。一旦被箱形水母的觸須刺到,除非立即救治,否則很難活命。因為箱形水母的毒液會使人劇痛難忍,陷入昏迷無法游回到安全地區。箱形水母的攻擊幾分鐘內就會導致人的心臟和神經系統損傷。25年來因中方水母中毒而身亡的人數約有60人,可與此同時死于鯊魚之腹的只有13人。
05
花笠水母
花笠水母是水螅蟲綱為數不多的“大型”水母,其傘部直徑可達18厘米,與其他體型通常只有一兩厘米其他水螅水母相比,簡直就是巨人。花笠水母是少數具有強烈毒性的水螅水母之一,被蜇會引起強烈疼痛,雖然沒有被這種水母蜇死的報告,但有被蜇而休克的病例,所以野外見到這種美麗的水母最好不要碰它。
06
鉤手水母
鉤手水母是一種小型海水水母,自然環境中鉤手水母經常用觸手固著在海草上伺機捕食獵物。轉鉤手水母螫人有毒,在暖海中密集成群,有害于游泳者。人被蜇后,感覺皮膚灼痛,很快起皰,局部水腫,10~30分鐘后感到乏力,開始麻木,四肢關節疼痛,呼吸困難并可能暫時停止,可致肝功能失常,急性癥狀持續4~5天。
07
北極霞(xia)水母
霞水母雖然長相美麗溫順,其實十分兇猛。在傘狀體的下面,那些細長的觸手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在觸手的上面布滿了刺細胞,像毒絲一樣,能夠射出毒液,獵物被刺螫以后,會迅速麻痹而死。北極霞水母只分布在北極的海域,人跡稀少的北極海域。像北極霞水母,如果碰到它,幾個小時之內如果不及時治療,生命是難保的。
08
發形霞(xia)水(shui)母
發形霞水母也叫做獅鬃毛水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毒的水母之一。它主要生長在較冷的海域,獅鬃水母刺傷皮膚后,毒素會迅速進入人體,導致身體麻痹,甚至死亡。本種生活時體色為紅棕色或淡黃色。本種在形態構造上的特征,如緣瓣、觸手數、環肌和輻射肌束的數目等,變化較大,往往使許多學者誤定為許多變種。
09
沙海蜇
沙海蜇是一種水母的一種,廣泛分布于我國沿岸水域,成體傘徑25~60厘米,最大近1米。外傘表面光滑,中膠層厚而硬。沙海蜇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傘部可生食,也可加工成蜇皮,口腕可加工蜇頭。但是這種水母的刺細胞含有劇毒,人體被蜇后皮膚紅腫,痛癢,重者休克,甚至死亡。
10
海蕁麻水母
海蕁麻水母常見于美國東海岸外的切薩皮克灣地區,它們除了攝食浮游生物、蟹類等,它還會吞食同類品種的水母。海蕁麻水母具有毒性,海蕁麻水母擁有毒性,會用其身體所帶的刺細胞中的毒液將經過的小魚等生物進行麻痹,從而捕獲食物;人如果被蜇到會感到疼痛難耐,所幸的是它們很少危及人類的生命。
加載(zai)更多

世(shi)界十大最毒的(de)水母排行榜主要(yao)是根據相關網(wang)站綜合整理而來,通過對相關水母的(de)毒性強弱,對人體的(de)傷害以及造成的(de)死亡人數等(deng)進行綜合排名(ming)推薦(jian),榜單(dan)排名(ming)僅供參考(kao),如有疑問,歡迎(ying)在(zai)末尾(wei)評(ping)論/批評(ping)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ce)用戶提(ti)供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ti)供”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bu)代表本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xi)、錯(cuo)誤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xin)息(xi)的知識(shi)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yu)文(wen)字、圖片、圖表(biao)、著作權、商標權、為用(yong)(yong)戶提供的商業信(xin)息(xi)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襲(xi)或使用(yong)(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99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16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438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533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