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lei)
登錄 |    

貴陽十大紅色旅游景點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息烽(feng)集中營(ying)革命歷史(shi)紀念館景區
息烽集中營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統局設立的監獄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一所秘密監獄,由設于息烽陽郎壩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處組成。軍統內部稱之為“大學”,而重慶白公館監獄和望龍門看守所則分稱“中學”和“小學”。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入選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的《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中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是MaiGoo小編推薦的貴陽最有名的紅色教育基地。
02
解放貴州革命(ming)烈士紀念(nian)碑
解放貴州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于黔靈公園內的黔靈湖畔,背山面湖,群山環抱,松柏環繞,莊嚴肅穆。這座革命烈士紀念碑,標志著貴州省人民對解放貴州省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的崇高敬意,是貴州人同開展革命紀念活動,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和緬懷先烈的重要場所,也是黔靈山公園的主要景點之一,還是MAIgoo小編整理的貴州經典紅色景區之一。
03
貴州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
貴州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1995年9月3日在貴陽北郊的海天園揭幕。全碑高23米,基座高2.8米,主體以一支豎立的步槍為基本型,步槍的基部變型轉折形成“犁”的形狀,上面安放著漢白玉雕刻的和平鴿。在紅色大理石砌筑的碑體上,鐫刻著秦天真題寫“貴州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11個鮮紅的大字。紀念碑前是一片廣場,整個建筑氣勢恢弘、主題鮮明。1995年9月,中共貴陽市委、貴陽市人民政府將此處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04
九(jiu)莊紅軍墳
九莊紅軍墳是九莊鎮干部群眾和中、小學師生祭奠紅軍烈士,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貴陽紅色革命旅游景點之一。在九莊反空襲戰斗中,紅軍干部戰士犧牲150余人,負傷50余人;敵機轟炸九莊擲彈24枚,毀民房29間。息烽人民為永遠銘記這段歷史,1969年,縣民政局工作人員同九莊小學師生在原葬處清殮烈士遺骸百余具,遷葬于九莊南面的祖師觀山上。1984年,息烽縣人民政府將九莊紅軍墳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0安順地委黨史辦、息烽縣委黨史辦、九莊區委在烈士墓前建石碑一座,碑柱右刻“烈士忠貞灑熱血”,左刻“后輩接力著先鞭”。
05
王(wang)涌波等(deng)三十二烈士(shi)陵
王涌波等三十二烈士陵園于2005年建成,占地6850平方米,由32級石梯(喻32名烈士)、19.5米高烈士紀念碑(喻烈士犧牲時間為1950年)和烈士墓三部分組成,是息烽縣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貴陽紅色教育基地。為緬懷革命先烈,激勵后人,息烽縣委、縣政府于2005年10月籌資40余萬元動工修建王涌波等三十二烈士陵園,并立“王涌波等三十二烈士”紀念碑以示紀念。
06
八路軍貴陽辦(ban)事處舊址
八路軍駐貴陽辦事處(即八路軍貴陽交通站)舊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設立的貴陽工作站,為中國共產黨在貴陽活動的據點之一。當時租用的是現貴陽市民生路92號的兩幢2層木結構民居院落,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建筑面積920平方米,院內住戶23戶,臨街門面5戶,1949年后該處一直作為民居使用。沿臨街門面旁小巷進入十數米即見院落。
07
林青(qing)烈士就義處
林青烈士就義處位于貴陽市云巖區內環城北路江西坡。1983年,貴陽市人民政府于此建立“林青就義處”紀念碑場地,面積約二畝左右,大門右壁嵌方形大理石,上刻“林青就義處”五個大字,并公布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場地中央立一長形白石碑,上刻“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其后為巖壁,上嵌“林青同志就義處”。紀念碑場地后倚高崖,前臨環城北路大街,左右圍墻,大門內有管理人員辦事處,場內遍植鮮花。
08
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
中共貴州省工委舊址建于18世紀,系貴陽高氏于清代乾隆以來聚居的住宅。高家“言”字輩長子高言志思想進步、毅然投身革命活動。經高言志建議,黨組織同意以高家花園為掩護作為貴州省革命活動的指揮中心。中共貴州省工委建立后,遵循黨中央的指示,在配合和支持紅軍轉戰貴州、在全省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開展兵運工作、組織游擊武裝的過程中,發動人民群眾與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統治進行長期的革命斗爭,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貴州的解放,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09
鹿(lu)窩(wo)紅軍墳
鹿窩紅軍墳位于報恩寺上殿遺址上,是Maigoo小編整理的貴陽紅色景點之一。該墓為寬30米、深4米的連體墓,有八個墓室。1935年3月底,紅三軍團進入九莊、鹿窩一帶,因連日征戰,個別紅軍指戰員因傷病或與部隊失去聯系,被國民黨及地方反動分子殘酷殺害于報恩寺、花土溝、黃泥井、桐梓林等處,當地群眾自發就地掩埋。1967年,為紀念這些長征英烈,鹿窩鄉政府決定將這些烈士遷葬在此,重新修筑新墳立碑存志,教育后代。
10
達(da)德學校舊址
達德學校舊址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霽云廟,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為忠烈宮,不僅是歷史名勝,也是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圣地。達德學校因中國共產黨著名共產主義者王若飛烈士1905年入貴陽達德學校讀書,1912年在貴陽群旺社書店做店員。1917年在貴陽達德學校任小學教員,并積極參加愛國運動。1921年底,王若飛與周恩來、趙世炎等發起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他的二舅父、著名民主人士和教育家黃齊生先生時任貴州政府出外聯絡代表曾擔任校長而享有盛名。
11
“抗戰建國”摩崖石(shi)刻
“抗戰建國”摩崖石刻坐南向北,從右至左橫刻“抗戰建國”4個楷體大字,每字見方1×0.80米;大字后豎刻“神圣抗戰于今兩年仰賴領袖德威將士劾命寇□日盛全國軍民益堅□建國必成之信念本團奉命駐筑志切殲倭恭以四字明訓鐫石心勵衷茲”7行小字,每字見方0.10×0.10米,落款為“中華民國廿八年七月七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特務團敬立”。整方摩崖石刻長7.40米,寬1.20米。圍墻在摩崖東側,南北向,從山頂延伸到山腳,約20米長,青磚修砌,磚上有燒制的“民國十九年”。“抗戰建國”摩崖石刻體現了貴州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眾志成城保衛家鄉、抗擊日寇的決心。
12
貴陽國際(ji)援華團醫療隊舊址
貴陽國際援華團醫療隊舊址即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故地,現辟為森林公園。抗日戰爭爆發,英國援華醫藥會組織了一批外國醫生來中國支援抗戰,組成了“國際援華團醫療隊”。因他們曾經戰斗在西班牙,人們稱為“西班牙醫生”。國際援華團醫療隊成員于1939年底陸續到達圖云關。1985年,正值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40周年,中共貴陽市委和貴陽市人民政府,在圖云關原救護總隊舊址樹立了“國際援華醫療隊紀念碑”,碑文寫著:“為支援中國抗戰,英國倫敦醫療援華會組成醫療隊,于1939年來到貴陽,為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作出貢獻。茲刻碑以志不忘。”

貴陽十大紅色旅游(you)景點(dian)(dian)排(pai)行(xing)榜,本榜單是maigoo小編主(zhu)要(yao)依據地區的紀(ji)念館、革命(ming)遺址、烈士陵園(yuan)等(deng)景點(dian)(dian)進行(xing)選擇,通過(guo)相關(guan)網絡旅游(you)平(ping)臺(攜程(cheng)、去哪兒、途牛、飛豬、同程(cheng)、百度)的景點(dian)(dian)口碑評(ping)(ping)價,公眾知名度,網絡關(guan)注指數等(deng)情況,并(bing)綜合參考(kao)互聯網相關(guan)排(pai)行(xing)榜/榜單進行(xing)推(tui)薦。景點(dian)(dian)僅供參考(kao),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wei)評(ping)(ping)論(lun)/批(pi)評(ping)(ping)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zhu)冊用戶提供信息(xi)存儲空間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shi)注(zhu)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點(dian),版權歸原作(zuo)者(zhe)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息(xi)、錯(cuo)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時(shi)間刪(shan)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shi)產權(quan)歸網(wang)站方所(suo)有(包括(kuo)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用(yong)戶(hu)提供的商(shang)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ke)不得(de)抄襲(xi)或使用(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646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72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632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929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