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lei)
登錄 |    
李政道
0 票數:0 #人物明星榜#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美國華人,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他因在宇稱不守恒、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李政道主要對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進行研究。2016年獲得“2015中華文化人物”榮譽。
  • 中文名: 李政道
  • 外文名: Tsung-Dao Lee
  • 出生日期: 1926年11月24日
  • 性別: 男(nan)
  • 國籍: 美(mei)國
  • 民族: 漢族
  • 籍貫: 江蘇蘇州
  • 出生地: 上海(hai)
  • 星座: 射手(shou)座
  • 生肖:
  • 畢業院校: 芝加(jia)哥大(da)學
  • 職業職位: 教(jiao)育科(ke)研工作(zuo)者(zhe)
  • 代表作品: 弱相(xiang)互作用中宇(yu)稱不守恒定理,強子結構的孤立子袋模型(xing)理論等
  • 主要成就: 2007年日(ri)本旭(xu)日(ri)重光(guang)章,1977年法國國家(jia)學院G. Bude獎(jiang)章,1995年中國國際合作獎(jiang)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歲月靜好"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李政道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shao) PROFILE +

主要經歷

1926年,出生于上海。

1943年,在(zai)江(jiang)西聯合中學畢業。

1943年,考入遷至(zhi)貴州(zhou)的浙江大學物(wu)(wu)理(li)系(xi),由此走(zou)上(shang)物(wu)(wu)理(li)學之路,師從束星(xing)北、王(wang)淦(gan)昌等(deng)教授。

1944年,轉入昆明國立(li)西(xi)南聯大學。

1946年(nian),經吳大猷教授推薦(jian)赴(fu)美進(jin)入芝加哥大學,師從諾貝爾物(wu)理(li)學獎獲得者、物(wu)理(li)學大師費米教授。

1950年(nian)6月,獲芝加哥大學(xue)博士學(xue)位。任芝加哥大學(xue)天文系助理研(yan)究員(yuan),從事流體(ti)力(li)學(xue)的湍流、統計物理的相(xiang)變以及凝聚態物理的極化子的研(yan)究。

1950年-1951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員和講(jiang)師。

1951年(nian)-1953年(nian),成為(wei)普(pu)林斯頓高(gao)等研究(jiu)院成員。

1953-1960年歷(li)(li)任美(mei)國哥(ge)倫比亞(ya)大學助理(li)教(jiao)授(shou)、副教(jiao)授(shou)、教(jiao)授(shou)。主要(yao)從事粒子(zi)物理(li)和場論領(ling)域的(de)研(yan)究。三年后,29歲的(de)李政道(dao)成為(wei)哥(ge)倫比亞(ya)大學二(er)百多年歷(li)(li)史上(shang)最年輕(qing)的(de)正教(jiao)授(shou)。他開辟了弱作用中的(de)對(dui)稱(cheng)破缺、高能中微子(zi)物理(li)以及相(xiang)對(dui)論性重離子(zi)對(dui)撞物理(li)等科學研(yan)究領(ling)域。

1956年,與楊(yang)振寧共同(tong)提(ti)出宇稱不守恒(heng)理論。

1956年,與(yu)楊(yang)振寧(ning)合作(zuo),提出“弱相互作(zuo)用中宇稱(cheng)不(bu)守恒理論(lun)”,共同獲1957年諾貝爾物(wu)理學獎。

1958年(nian),與(yu)楊振寧、吳健雄同獲普(pu)林斯頓大(da)學(xue)(xue)物理(li)學(xue)(xue)獎,并(bing)被授于普(pu)林斯頓大(da)學(xue)(xue)物理(li)榮譽博(bo)士(shi)學(xue)(xue)位。

1960年-1963年,任(ren)普林斯頓高等研究(jiu)院教(jiao)授。

1961年(nian),受推選(xuan)為美國(guo)(guo)國(guo)(guo)家(jia)科學院院士。

1963年(nian)-1964年(nian),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1964年-1984年,任哥倫(lun)比亞大學費米物(wu)理(li)講座教(jiao)授(shou)。

1970年(nian),獲頒香港中文大學(xue)榮(rong)譽法學(xue)博士學(xue)位(wei)。

1984年,回國參加第十六屆中研院院士會議。

1986年,出任(ren)中國高(gao)等科學(xue)技術中心終身(shen)主(zhu)任(ren);并擔任(ren)北京現代(dai)物(wu)理學(xue)研究中心主(zhu)任(ren)。12月,哥大為李政(zheng)道舉行六十大壽慶典(dian)。

1988年,在北京主(zhu)持召開同步(bu)輻射應用國際(ji)討論會。

1984年,獲得全校級教授(shou)(UniversityProfessor)這一最高職稱,至(zhi)今仍(reng)是哥倫比亞大(da)學在科學研究上最活躍的教授(shou)之(zhi)一。他的興趣(qu)轉(zhuan)向(xiang)高溫超導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she)矩陣(zhen),以(yi)及解薛定諤方程(cheng)的新途徑的研究。

1986年(nian),任(ren)中(zhong)國(guo)高等(deng)科(ke)學(xue)技(ji)術(shu)中(zhong)心主任(ren)。

1986年,任(ren)北京現代物(wu)理中心主任(ren)。

1988年(nian),任浙(zhe)江現代物理(li)中心主任。

1997年(nian)-2003年(nian),任(ren)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ren)。

2004年(nian),任RIKEN-BNL研究中(zhong)心名譽主任。

1990年,成(cheng)為以色列(lie)特拉維夫大學董(dong)事會(hui)成(cheng)員。

2004年(nian),任RIKEN-BNL研究中心名(ming)譽(yu)主(zhu)任。

2006年至(zhi)今,任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xin)主任。

2018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yan)究所(suo)名譽所(suo)長。

主要作品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很寬,在量子(zi)場論(lun)、基本粒子(zi)理論(lun)、核物(wu)理、統計力學、流體(ti)(ti)力學、天體(ti)(ti)物(wu)理方面的工作也頗有建樹。

1949年(nian)與(yu)羅(luo)森布拉斯和(he)楊振寧合作(zuo)(zuo)提出(chu)普(pu)適費米(mi)弱作(zuo)(zuo)用(yong)和(he)中間玻(bo)色子(zi)的(de)存在。1951年(nian)提出(chu)水力學中二維空間沒有湍流。1952年(nian)與(yu)派尼斯合作(zuo)(zuo)研究固體物理中極化子(zi)的(de)構造。1954年(nian)發表了(le)量子(zi)場論中的(de)著名的(de)"李模型"理論。

1957年與(yu)奧赫梅和(he)楊振寧(ning)合作(zuo)提出(chu)電荷共軛不守恒和(he)時間不反演的(de)可(ke)能性。1959年與(yu)楊振寧(ning)合作(zuo),研(yan)究(jiu)了硬球玻(bo)色氣體的(de)分(fen)子動(dong)(dong)理論(lun),對研(yan)究(jiu)氦Ⅱ的(de)超流動(dong)(dong)性作(zuo)出(chu)了貢獻(xian)。1962年與(yu)楊振寧(ning)合作(zuo),研(yan)究(jiu)了帶電矢量(liang)介子電磁相互作(zuo)用的(de)不可(ke)重正化性。

1964年(nian)與瑙恩伯合作,研(yan)究了(le)無(靜止(zhi))質量(liang)的粒子所(suo)參與的過程中,紅外發散可(ke)以全部抵銷(xiao)問題(ti)(ti),這項(xiang)工作又(you)(you)稱(cheng)李-瑙恩伯定(ding)理(li)。20世紀60年(nian)代(dai)(dai)(dai)后期提出(chu)了(le)場代(dai)(dai)(dai)數理(li)論。70年(nian)代(dai)(dai)(dai)初(chu)期研(yan)究了(le)CP自發破缺的問題(ti)(ti),又(you)(you)發現和(he)研(yan)究了(le)非拓撲性(xing)孤立(li)(li)(li)子,并建(jian)立(li)(li)(li)了(le)強子結構的孤立(li)(li)(li)子袋模(mo)型(xing)理(li)論。70年(nian)代(dai)(dai)(dai)后期和(he)80年(nian)代(dai)(dai)(dai)初(chu),繼續在路徑積分(fen)問題(ti)(ti)、格點規范問題(ti)(ti)和(he)時(shi)間為動(dong)力(li)學(xue)變量(liang)等(deng)方面開展工作;后來又(you)(you)建(jian)立(li)(li)(li)了(le)離散力(li)學(xue)的基(ji)礎。

學術論著

《粒子物理和場論引(yin)論》 《Birkhauser Boston Inc》 《宇稱不守恒(heng)三十年》 《宇稱不守恒(heng)發現之爭論解謎》

《對稱,不對稱與粒子的世界》 《李政道文選》 《Gordon and Breach》 《科學與藝術》《物(wu)理(li)的挑(tiao)戰》

獲獎記錄

? 2016    中華文(wen)化人物    (獲獎(jiang))    

? 2015    馬塞爾·格(ge)羅斯曼(man)獎    (獲獎)    

? 2000    紐約科學院獎    (獲獎)    

? 1999    教皇保(bao)羅獎(jiang)    (獲獎(jiang))    

? 1986    意大利最高(gao)騎士勛章    (獲獎)    

? 1979    伽利略獎    (獲獎)    

? 1969     法國(guo)國(guo)家學院G. Bude獎    (獲獎)    

? 1957    諾(nuo)貝(bei)爾物理獎    (獲獎)    

? 1994     和平科(ke)學獎    (獲獎)    

? 1977     法國國家學院G. Bude獎(jiang)(jiang)    (獲(huo)獎(jiang)(jiang))    

? 1995     中國國際合作獎    (獲獎)    

? 1997     紐約市科(ke)學獎(jiang)    (獲(huo)獎(jiang))    

人物評價

李(li)政道的(de)(de)經歷表明,“物理”決不是他(ta)的(de)(de)生(sheng)活方式的(de)(de)全部(bu)。藝(yi)術(shu)與祖國的(de)(de)歷史(shi)文化強烈地熏陶、感染、吸引著他(ta),使(shi)他(ta)“在哲學與人文藝(yi)術(shu)領域,也(ye)有獨到的(de)(de)見(jian)解”,在科學與藝(yi)術(shu)的(de)(de)融合上造詣極(ji)深。(網(wang)易娛樂評)

李政道(dao)的研究領(ling)域十分廣闊,在高能物理(li)(li)、粒子物理(li)(li)、天體物理(li)(li)、流體力學(xue)、統(tong)計(ji)物理(li)(li)、凝聚態物理(li)(li)、廣義(yi)相對論(lun)等方(fang)面建(jian)樹頗(po)多(duo)。“物理(li)(li)成了他的生活方(fang)式(shi)”將物造性地提出新問題、新思想在科學(xue)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對祖國的科學(xue)、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xian)。(新浪(lang)網評)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ce)用戶提供(gong)信(xin)息存儲(chu)空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gong)”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戶自(zi)主(zhu)發(fa)布上傳,不代表本(ben)站觀點,更不表示本(ben)站支持(chi)購買和交易(yi),本(ben)站對網(wang)頁中(zhong)內容的(de)合(he)法性(xing)、準(zhun)確性(xing)、真實性(xing)、適用性(xing)、安全(quan)性(xing)等概(gai)不負責。版(ban)權(quan)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jia)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ren)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jiang)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12個加盟需求 已有129942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