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張翔-香港大學校長介紹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名人堂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相關品牌:香港大學香港大學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名人堂"提供, 反饋
張翔
張翔,光電學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葛守仁基金講座教授、納米科學及工程中心主任,現任香港大學第十六任校長,獲“斯普林格應用物理學獎”、“美國光學學會Max Born獎”等榮譽。

人(ren)物名(ming)片

  • 中文名 張翔
  • 外文(wen)名(ming) Zhang Xiang
  • 性別
  • 國籍 美國
  • 民族(zu) 漢(han)族(zu)
  • 籍貫 江蘇南(nan)京
  • 出生日期 1963年12月
  • 畢(bi)業院校 加州大學(xue)伯克利(li)分校
  • 職業職位 香港(gang)大學校長
  • 主要成(cheng)就 “斯(si)普林格應用物理學(xue)獎(jiang)”、“美國光學(xue)學(xue)會(hui)Max Born獎(jiang)”

人物履(lv)歷

1985年(nian),獲得南京大學(xue)物(wu)理學(xue)院學(xue)士(shi)學(xue)位,之后留在本校就(jiu)讀研究生(sheng)。

1988年(nian),獲得南京大學物(wu)理學院碩士學位。

1996年(nian),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li)分校機(ji)械工程系博士(shi)學位(wei),之后進(jin)入(ru)賓(bin)夕法尼亞(ya)州立大學任教,擔任助理教授。

1999年,進入加州大(da)學洛(luo)杉磯分校機械和航太工程學系任(ren)教,先后擔任(ren)副教授(shou)、全(quan)職教授(shou)。

2001年-2006年,擔(dan)任美國國防部MURI超穎(ying)材料研究中心主(zhu)任。

2003年,擔(dan)任(ren)美(mei)國國家科學(xue)基金會納(na)米科學(xue)及(ji)工程研(yan)究(jiu)中心主(zhu)任(ren)。

2004年,進入(ru)加州(zhou)大學(xue)伯克利分校機(ji)械工程學(xue)系及應(ying)用科(ke)學(xue)與技術(shu)所任教(jiao),先后擔(dan)任副教(jiao)授、教(jiao)授、Ernest S. Kuh 講座教(jiao)授。

2007年(nian),擔任(ren)美國勞倫斯伯(bo)克(ke)利國家實驗(yan)室科(ke)學家,材料科(ke)學部(bu)主任(ren)。

2010年,當選(xuan)為美國國家工(gong)程院(yuan)院(yuan)士。

2012年(nian),當選臺灣中(zhong)央研究院院士(shi)。

2015年12月7日,當(dang)選(xuan)中國(guo)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7年12月15日,接替馬斐森為香港大學第16任校長,任期五(wu)年。

科研(yan)成就

2005年(nian),帶領課(ke)題組研制出世(shi)界第(di)一(yi)塊超(chao)透鏡(jing),首次演示突破光的(de)衍(yan)射極限(xian)的(de)成像(xiang)效應。

2007年(nian),所參與的超級透鏡研究項目突(tu)破被(bei)選為探(tan)索(suo)雜志(zhi)評比(bi)全球前百大科技發展。

2008年,帶領課題組成功(gong)制備(bei)出(chu)世界上第一次(ci)具有光學負折射系數的(de)三維材(cai)料;被(bei)《時(shi)代雜志》選(xuan)為2008年評比全(quan)球前(qian)十名科技(ji)發現、前(qian)五十大年度(du)發明。同時(shi),主導發展了等離子(zi)體(ti)光刻技(ji)術(shu),成功(gong)刻寫出(chu)納米級電(dian)(dian)子(zi)電(dian)(dian)路。

2009年,研制出(chu)世界上第一個(ge)表面等離(li)元半(ban)導(dao)體(ti)激光器。

2011年,利(li)用(yong)單層石墨烯研制出(chu)世界(jie)上最小的超(chao)寬帶高速光調(diao)制器,通過雙光子吸收(shou)發(fa)現二(er)維半導體材料中的超(chao)強激子相互作用(yong)及巨束縛能。

獲獎記錄

1997年,美(mei)國國家(jia)科學(xue)基金會CAREER獎。

1998年,戴(dai)爾K.艾倫杰出(chu)年輕制造工程師(shi)獎(jiang)。

1999年,美(mei)國(guo)海軍研究部ONR青年研究者獎。

2005年,被(bei)評為SEMETECH杰出講師。

2014年,獲(huo)全美中國工程師學會杰出成就獎(jiang)。

2014年,菲茨羅伊(Nancy DeLoye Fitzroy and Roland V. Fitzroy)獎章(zhang)。

2015年,美(mei)國機械工程師學會Charles Russ Richards紀念獎。

2016年,旅美華(hua)人科技學會(CAST-USA)卓(zhuo)越科學家(jia)獎(jiang)。

2016年,美國光學學會Max Born獎。

2016年,斯普(pu)林格(Julius Springer)應用物理學獎。

2017年,獲美(mei)國工(gong)程科學學會AC艾琳根(AC Eringen)獎章。

社會(hui)兼職

2004年,NSF納(na)米科學與工程年度受助人大(da)會聯席(xi)主席(xi)。

2005年,任(ren)NSF納米(mi)科學(xue)與(yu)工程年度受助人大會聯席主席。

2007年,任(ren)IEEE第二屆微納(na)米工程(cheng)與分子系統國(guo)際會議技術計劃(hua)主(zhu)席。

2008年7月11日,南(nan)京郵電大學(xue)客座教授。

2011年,加拿大多(duo)倫多(duo)大學光(guang)學研究(jiu)所杰出(chu)訪問(wen)科(ke)學家。

2012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首屆顧(gu)問委員會委員。

2012年,南京(jing)大(da)學校長人才(cai)工作顧問。

2012年9月10日,南京大學人工微結構與量(liang)子調控協同創(chuang)新(xin)中心組建培育期(qi)主任。

2014年8月9日,南京工業(ye)大學名譽教授。

2017年,任同濟大(da)學(xue)物理科學(xue)與工程學(xue)院聲子學(xue)與熱(re)能科學(xue)研究(jiu)中心客(ke)座(zuo)教授、華中科技(ji)大學顧問(wen)教授(shou)。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yong)戶提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gong)”的(de)文章/文字均(jun)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觀點(dian),版(ban)權歸(gui)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wu)信息或(huo)任何(he)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di)一時間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guan)信息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kuo)但不(bu)限于(yu)文字、圖(tu)片、圖(tu)表、著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gong)的商業信息等),非經許可(ke)不(bu)得抄襲或使用。
提(ti)交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29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7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501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759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