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許寧生-復旦大學校長介紹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愿新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相關品牌:復旦大學復旦大學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愿新"提供, 反饋
許寧生
許寧生,1982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物理系,并取得英國阿斯頓大學博士學位,真空微納電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主要致力于“場致電子發射及其應用”的研究。現任復旦大學教授、校長,曾任英國阿斯頓大學高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等職務。曾榮獲“廣東省勞動模范”、“中國青年科學家獎”等稱號。

人物名片

  • 中文(wen)名(ming) 許寧生
  • 性別
  • 國籍 中(zhong)國
  • 民族 漢族(zu)
  • 籍(ji)貫 廣東(dong)澄海
  • 出生地 廣(guang)東普寧
  • 出生日期 1957年(nian)7月7日
  • 畢業院校(xiao) 中山大學
  • 職(zhi)業職(zhi)位 復旦大學校長

人物履歷

1975至(zhi)1978年,在廣東省(sheng)普寧(ning)縣當知青。

1978至1982年,在中(zhong)山大學(xue)物理系(xi)本科學(xue)習,獲學(xue)士學(xue)位。

1982至1983年,在中山大學物理系任教師(shi)。

1983至1986年(nian),為(wei)英(ying)國(guo)阿斯頓大學物理(li)與(yu)電(dian)子(zi)工程(cheng)專(zhuan)業博士研究(jiu)生,獲博士學位(wei)。

1986至1996年,在(zai)英(ying)國阿斯頓大學從事科(ke)研(yan)和教學工作,歷任(ren)研(yan)究(jiu)員(yuan)、高級研(yan)究(jiu)員(yuan)、博士生(sheng)導(dao)師,兼任(ren)英(ying)國Farmsum Associates公司首席科(ke)學家。

1996年,任中山大(da)學(xue)教授,同(tong)年入選國(guo)家“百千萬人才(cai)工程”第一(yi)、二層次范圍。

1998年,任(ren)中山大學凝聚態物理(li)研究(jiu)所(suo)(suo)所(suo)(suo)長。

1999年(nian),創建(jian)廣東(dong)省顯示(shi)材(cai)料與技術(shu)重(zhong)點實驗室,同年(nian)入(ru)選廣東(dong)省“千百(bai)十人(ren)才工程”的“國家級”層次。

1999至2004年,任中山大學(xue)物理(li)科學(xue)與工(gong)程技術學(xue)院(yuan)院(yuan)長。

2001年,任(ren)光電材(cai)料與技(ji)術國家重點實驗室(shi)(中山大學)主任(ren)。

2004至(zhi)2010年,任中山大學黨委常委、副(fu)校(xiao)長。

2004至(zhi)2006年,兼(jian)任(ren)中(zhong)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jiu)中(zhong)心主任(ren)。

2004至(zhi)2008年,兼任(ren)中山大學(xue)國際交流(liu)學(xue)院院長。

2010年(nian)12月,任中山(shan)大(da)學校長(副部長級)兼(jian)研究生院(yuan)院(yuan)長。

2014年10月(yue),任復旦大學校(xiao)長。

2017年06月,任復旦大(da)學校長、黨委(wei)副書(shu)記。

2020年12月,獲得香港(gang)理工(gong)大學榮(rong)譽博(bo)士學位。

榮(rong)譽成就

1995年(nian)(nian),獲國家(jia)自(zi)然科(ke)學(xue)(xue)基(ji)金(jin)委杰出青年(nian)(nian)科(ke)學(xue)(xue)基(ji)金(jin)資助(zhu),并(bing)于1998年(nian)(nian)獲得延續(xu)資助(zhu)。

1996年,入(ru)選國家"百千萬(wan)人才工程"的第一二層次(ci)范圍(wei)。

1998年,獲廣東丁穎科(ke)技獎(jiang)。

1998年,在(zai)第四十五(wu)屆國際場(chang)致發射大會上(shang)獲(huo)"最杰出科(ke)學家"稱號。

1999年(nian),獲“國(guo)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nian)專家”稱號,入選廣(guang)(guang)東省"十百千"人才工程(cheng)的"國(guo)家級"級層次,獲廣(guang)(guang)東省青年(nian)科學家獎。

2000年,獲“廣東(dong)省(sheng)勞動模(mo)范”稱號,獲廣東(dong)省(sheng)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

2001年(nian),獲國(guo)(guo)(guo)(guo)家自然科(ke)學(xue)二等(deng)獎(jiang)(第一完成人(ren)(ren)),獲中國(guo)(guo)(guo)(guo)青年(nian)科(ke)學(xue)家獎(jiang)、全國(guo)(guo)(guo)(guo)師德先進個人(ren)(ren)、首屆廣東省杰(jie)出留學(xue)青年(nian)回國(guo)(guo)(guo)(guo)創業之星等(deng)榮譽。

2002年,獲中國科(ke)學院(yuan)橋口隆吉獎。

2003年(nian),獲首(shou)屆(jie)全國(guo)留學回國(guo)人(ren)員先進個(ge)人(ren)稱號。

2007年,獲(huo)國家自然科學(xue)二等獎(第一(yi)完成(cheng)人)。

2009年(nian),當選為(wei)中(zhong)國(guo)科學院院士(信息技術科學部(bu))。

2011年,當選(xuan)為發(fa)展(zhan)中(zhong)國家科學院院士(shi)。

標簽: 大學 科學家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zhu)冊用(yong)戶提(ti)供(gong)信息(xi)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ti)供(gong)”的文章(zhang)/文字(zi)均(jun)是(shi)注(zhu)冊用(yong)戶自(zi)主發(fa)布(bu)上(shang)傳,不(bu)代表(biao)本(ben)站(zhan)觀(guan)點,更不(bu)表(biao)示本(ben)站(zhan)支持購買(mai)和交易,本(ben)站(zhan)對(dui)網(wang)頁(ye)中內容(rong)的合法性、準(zhun)確性、真(zhen)實性、適用(yong)性、安(an)全(quan)性等概不(bu)負(fu)責。版權歸原作(zuo)者所有(you)(you),如有(you)(you)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第(di)一時間(jian)刪(shan)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jiao)說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3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50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2783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477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