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湖北地理】湖北天氣怎么樣 湖北氣候特點 湖北自然資源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壯志凌云 上傳提供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摘要:湖北天氣怎么樣?湖北地形怎么樣?湖北有哪些自然資源?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地貌類型復雜多樣,省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湖北省是南北氣候過渡帶,除高山地區外,大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冬冷夏熱、雨熱同季的特點。氣象災害種類多、影響大。

【湖北(bei)(bei)地理】湖北(bei)(bei)天氣怎么樣 湖北(bei)(bei)氣候(hou)特(te)點(dian) 湖北(bei)(bei)自然資源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湖北省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部,長江中游,地跨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東(dong)鄰安(an)徽(hui),南(nan)接(jie)江西(xi)、湖南(nan),西(xi)連(lian)重慶,西(xi)北(bei)與(yu)陜西(xi)接(jie)壤,北(bei)與(yu)河南(nan)毗鄰。東(dong)西(xi)長約(yue)740公里,南(nan)北寬約470公里(li)。全(quan)省(sheng)國(guo)土總面積(ji)18.5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guo)總面積(ji)的1.94%。

地形地貌

湖北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占56%,丘陵(ling)占24%,平原(yuan)湖(hu)區占20%

山地

湖北省山地大致分為四大塊。西北山地為秦嶺東延部分和大巴山的東段。秦嶺東延部分稱武當山脈,呈北西~南東走向,嶺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處為武當(dang)山天柱(zhu)峰,海拔1621米(mi)。大巴山(shan)東段由(you)神(shen)農(nong)架(jia)、荊山(shan)、巫(wu)山(shan)組成(cheng)。神(shen)農(nong)架(jia)最高(gao)峰為神(shen)農(nong)頂(ding),海拔3105米,素有(you)“華中第一峰(feng)”之稱(cheng)。荊山呈北西~南(nan)東走向(xiang),其(qi)地勢向(xiang)南(nan)趨降為海拔250500米(mi)的丘陵地(di)帶。巫山地(di)質復雜,水流侵蝕作用(yong)強烈(lie),一般相對高(gao)度在7001500米之間,局部達(da)2000余(yu)米。長江(jiang)自西向(xiang)東橫貫其間,形成長江(jiang)三峽,水利資源極其豐(feng)富。西南(nan)山地為云貴高原的東北延(yan)伸部分,主要有大婁山和武陵山,呈(cheng)北東~南(nan)西走向(xiang),一般海拔高度7001000米,最(zui)高處(chu)獅(shi)子垴(nao)海拔2152米。東北(bei)山(shan)地為綿亙(gen)于豫、鄂、皖邊境(jing)的桐柏山(shan)、大別山(shan)脈,呈北(bei)西(xi)~南東走向。桐柏山(shan)主峰太白頂海(hai)拔1140米,大別(bie)山(shan)主峰天堂(tang)寨(zhai)海拔1729米。東(dong)南山地為蜿蜒于湘(xiang)、鄂、贛邊境的幕阜山脈,略呈西南~東(dong)北走向,主(zhu)峰老鴉尖海拔(ba)1656米。

丘陵

湖北(bei)省丘(qiu)(qiu)陵主要分布在兩大(da)區域,一為(wei)鄂(e)中丘(qiu)(qiu)陵,一為(wei)鄂(e)東北(bei)丘(qiu)(qiu)陵。鄂(e)中丘(qiu)(qiu)陵包括荊山(shan)與(yu)大(da)別山(shan)之(zhi)間(jian)的江漢河谷(gu)丘(qiu)(qiu)陵,大(da)洪山(shan)與(yu)桐柏山(shan)之(zhi)間(jian)的水流域丘(qiu)(qiu)陵。鄂(e)東北(bei)丘(qiu)(qiu)陵以低丘(qiu)(qiu)為(wei)主,地(di)勢起伏較小(xiao),丘(qiu)(qiu)間(jian)溝谷(gu)開闊,土層較厚,宜農宜林。

平原

湖北省內主要平原為江漢平原和鄂東沿江平原。江漢平原由長江及其支流漢江沖積而成,是比較典型的河積~湖積平原,面積4萬多平(ping)方(fang)公里,整(zheng)個地勢由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地面平(ping)坦,湖泊(bo)密布,河網交織。大(da)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東沿江(jiang)平(ping)(ping)原(yuan)也是江(jiang)湖沖積(ji)平(ping)(ping)原(yuan),主(zhu)要分布在(zai)嘉(jia)魚(yu)至(zhi)黃(huang)梅沿長江(jiang)一帶,為長江(jiang)中游(you)平(ping)(ping)原(yuan)的組成部(bu)分。

氣候

湖北地處亞熱帶,位于典型的季風區內。全省除高山地區外,大部分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充沛,雨熱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區太陽年輻射總量為85-114千(qian)卡(ka)/厘米(mi)。

日照

湖北多年平均實際日照時數為1100-2150小時。其(qi)地域(yu)分(fen)布(bu)是(shi)鄂東(dong)北向鄂西南遞減,鄂北、鄂東(dong)北最多,為2000-2150小時(shi);鄂西南最(zui)少(shao),為1100-1400小時。其季(ji)節分布是夏季(ji)最多,冬季(ji)最少,春秋(qiu)兩季(ji)因地而異。

氣溫

湖北省年平均氣溫15-17℃,大(da)部分地(di)區冬冷、夏(xia)熱,春(chun)季溫度多變,秋季溫度下降(jiang)迅(xun)速(su)。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fen)地區平均氣溫2-4℃;7月最(zui)熱,除高山地區外,平均氣溫27-29℃,極端最高(gao)氣溫可達(da)40℃以上。全省無(wu)霜期在(zai)230-300天之間。

降水

湖北省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遞減趨勢,鄂西南最多達1400-1600毫米(mi),鄂西(xi)北最少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bu)有明顯的季節變(bian)化,一般(ban)是夏季最(zui)多,冬季最(zui)少(shao),全(quan)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mi)之間(jian),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間。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liang)最多(duo),強(qiang)度最大,是湖北的(de)梅雨期(qi)。

水文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除長江、漢江干流外,省內各級河流河長5公里以上的有4228條,另有中小(xiao)河流1193條,河流總長5.92萬公里,其中河長在(zai)100公(gong)里以上的(de)河流41條。長江從(cong)西(xi)向東,流貫省(sheng)內26個縣市,西(xi)起巴(ba)東縣鳊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huang)梅濱江(jiang)出境,流程1041公(gong)里。境內(nei)的長江(jiang)支流(liu)(liu)有(you)漢水(shui)(shui)(shui)、沮(ju)水(shui)(shui)(shui)、漳水(shui)(shui)(shui)、清江(jiang)、東荊河、陸(lu)水(shui)(shui)(shui)、灄水(shui)(shui)(shui)、倒(dao)水(shui)(shui)(shui)、舉水(shui)(shui)(shui)、巴水(shui)(shui)(shui)、浠水(shui)(shui)(shui)、富水(shui)(shui)(shui)等。其(qi)中漢水(shui)(shui)(shui)為長江(jiang)中游最大支流(liu)(liu),在湖北(bei)境內(nei)由(you)西北(bei)趨東南(nan),流(liu)(liu)經13個縣(xian)市,由(you)陜西白河(he)縣(xian)將軍(jun)河(he)進入湖北鄖(yun)西縣(xian),至武(wu)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公里。

漢水為長江中游最大支流,全長1532公里,在(zai)湖(hu)北(bei)境內由西北(bei)趨(qu)東南(nan),流經(jing)13個縣(市),至(zhi)武(wu)漢匯入長(chang)江,流域面(mian)積6.24萬平方公(gong)里。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截至2009年,全省擁有水資源總量(liang)為825.28億立(li)方米。其(qi)中人均水(shui)資源1347立方(fang)米,耕地畝均水資源總量1347立方米。全省(sheng)總供水(shui)量為281.4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yuan)供水271.52億立方米(mi),地下水源(yuan)供水8.83億立方米。全省總用水(shui)量為281.41億立方米(mi)。其中:農業用水(shui)149.44億立方(fang)米,占53.1%,工業(ye)用(yong)水(shui)100.82億立方米,占35.8%,生活用水31.15億(yi)立(li)方米,占11.1%

土地資源

2012年(nian),全(quan)省土地總面積1858.89萬公頃,其中:耕地(di)389.99萬公頃、園地(di)59.87萬(wan)公頃(qing)、林地586.04萬公頃、牧草地7.58萬公頃(qing)。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nian),湖北(bei)省已發現的(de)木本植物(wu)有105科(ke)、370屬、1300種,其(qi)中喬木425種、灌木(mu)760種、木質藤本115種。全省不(bu)僅樹種較多,而(er)且起(qi)源古老,迄(qi)今仍保存有(you)(you)不(bu)少珍貴、稀有(you)(you)孑遺(yi)植物。其中:擁(yong)有(you)(you)國家(jia)一級保護(hu)樹種水杉、珙桐、禿杉;擁(yong)有(you)(you)二級保護(hu)樹種香果樹、水青樹、連香樹、銀杏、杜仲(zhong)、金錢松、鵝掌楸等20種和(he)三級保(bao)護(hu)樹(shu)(shu)種秦嶺冷(leng)杉(shan)、垂枝云杉(shan)、穗花杉(shan)、金錢槭、領春木、紅豆樹(shu)(shu)、厚樸等21種;擁(yong)有種類多、分布廣、價值高的爬藤(teng)榕、苦(ku)皮藤(teng)、中華獼猴桃(tao)、葛藤(teng)、括婁等10多種(zhong)藤本植物。全省(sheng)的草本植物有(you)2500種以上,其中(zhong)被人們采制(zhi)供作藥(yao)材的有500種。湖北有陸生脊椎動(dong)物562種(zhong),其中:兩棲(qi)類(lei)45種、鳥類415種、哺乳(ru)動物(wu)102種。全省(sheng)被(bei)國家(jia)列為(wei)重點保護的野(ye)生動物112種。其中,屬(shu)一(yi)類保護(hu)的有金絲猴、白鸛等23種;屬二類保護(hu)的(de)有江(jiang)豚、獼猴(hou)、金貓、小天鵝、大(da)鯢等89種。全(quan)省共有(you)魚(yu)類176種(zhong),其中以鯉科魚類(lei)為主,占58%以上,其次為鰍科,占8%左右。全(quan)省魚苗資源(yuan)豐(feng)富,長江干(gan)流(liu)主要產卵場36處(chu)。

礦產資源

截至2007年,湖北省已發現礦產136種(zhong),礦(kuang)產(chan)地2700余處。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有90種,已探明(ming)儲量的礦(kuang)產地1363處,查明大中型礦床359個(ge)。按人均占有量計(ji)算,全省(sheng)有29種(zhong)礦產高(gao)于(yu)全(quan)國平均水平,已(yi)探明(ming)的礦產儲量潛在價值達14697億元(yuan),列全國第14位。其中磷礦(kuang)(kuang)、巖鹽、石(shi)膏、石(shi)灰石(shi)、白云巖、膨潤土(tu)、大理巖、花崗巖、重晶石(shi)、累托石(shi)粘土(tu)等是湖北(bei)省(sheng)(sheng)優勢(shi)礦(kuang)(kuang)產(chan)。全省(sheng)(sheng)共(gong)有礦(kuang)(kuang)山企(qi)業4900個(ge),年(nian)產(chan)各類礦石(shi)總量3億噸以上。

標簽: 湖北省 省份/地區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ce)用(yong)戶(hu)提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zi)均是注冊(ce)用(yong)戶(hu)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ben)站觀(guan)點,更(geng)不表示(shi)本(ben)站支持(chi)購買和(he)交易(yi),本(ben)站對網(wang)頁中內容(rong)的合(he)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實性(xing)、適用(yong)性(xing)、安全性(xing)等概不負責(ze)。版權(quan)歸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錯誤(wu)信息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jiang)在第一(yi)時(shi)間刪(shan)除或(huo)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ming):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lun)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547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28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245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3569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