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吳宇森
0 #導演#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廣東省廣州市,華語影視導演、編劇、演員、監制。1968年擔任劇情片《死節》的編劇,從而進入電影圈;憑借執導的槍戰片《英雄本色》奠定其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該片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吳宇森獲得第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憑借動作片《喋血雙雄》獲得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憑借動作片《變臉》獲得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金環獎、第24屆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導演獎。吳宇森的其他代表作品有《赤壁》、《發錢寒》、《碟中諜2》等。
  • 中文名: 吳宇森
  • 外文名: John Woo
  • 出生日期: 1946年9月22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han)族
  • 出生地: 廣東省廣州市
  • 星座: 處女座
  • 血型: A型(xing)
  • 生肖:
  • 職業職位: 導演(yan),編劇,演(yan)員,監制
  • 代表作品: 變(bian)臉(lian),喋血雙雄,赤壁,碟中諜2,英雄本(ben)色,發錢寒
  • 主要成就: 香港電影金(jin)(jin)像獎最(zui)(zui)佳導演,臺灣電影金(jin)(jin)馬(ma)獎最(zui)(zui)佳導演,華表獎優秀(xiu)境外華裔導演,亞太(tai)電影節(jie)杰(jie)(jie)出(chu)成(cheng)就獎,上海(hai)國際(ji)電影節(jie)杰(jie)(jie)出(chu)貢獻金(jin)(jin)爵獎
詳(xiang)細介紹 PROFILE +

早年經歷

1951年,吳宇(yu)(yu)(yu)森(sen)隨家人(ren)從廣(guang)州(zhou)移居到香(xiang)港;由于他的父親患有(you)肺(fei)結核不能工作(zuo),因此(ci)吳宇(yu)(yu)(yu)森(sen)一(yi)家人(ren)在貧民(min)窟生活。1953年,吳宇(yu)(yu)(yu)森(sen)的家園在石(shi)硤尾大火中被燒毀,由于一(yi)家慈善機構的捐贈,他和家人(ren)得以遷往另一(yi)所屋子居住(zhu)。中學畢(bi)業后,吳宇(yu)(yu)(yu)森(sen)到臺灣念(nian)藝術專科,并嘗試拍攝實(shi)驗電影(ying)。

主要經歷

1968年,吳宇森擔任劇(ju)情(qing)片(pian)《死節》的(de)編(bian)劇(ju),這也是他編(bian)劇(ju)的(de)首(shou)部作(zuo)品。

1971年,簽約邵氏影業公司(si),并跟隨導演張徹學習拍(pai)攝電影。

1973年,執(zhi)導個人(ren)首部(bu)電影《過(guo)客(ke)》,該片在(zai)拍攝完成(cheng)后由(you)于過(guo)分暴力而遭(zao)到禁映。

1975年,吳(wu)宇(yu)森對(dui)《過客》做了修改,并且將電影更名(ming)為《鐵漢柔情》,他的導(dao)演處女作(zuo)得(de)以正(zheng)式上映;同(tong)年(nian)執導(dao)動作(zuo)片《女子跆拳道群(qun)英會》。

1976年,擔任劇情片《帝女(nv)花》的導演(yan)和編劇,該(gai)片在(zai)香港的年度票房超過300萬港幣;同年,赴韓國拍攝功夫片《少(shao)林門》;并拍攝了八百多(duo)英尺拳(quan)師出招的紀(ji)錄片。

1977年,執導的喜劇(ju)片《發錢寒》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以500萬港幣的票房成(cheng)績獲(huo)得香港電(dian)影年(nian)度票房亞(ya)軍。

1978年,自編自導(dao)愛情(qing)片(pian)《哈羅,夜歸人(ren)》;同年(nian)擔(dan)任喜(xi)劇片(pian)《大煞星與小妹頭》的導(dao)演。

1979年,執(zhi)導(dao)古(gu)裝武俠(xia)片(pian)《豪俠(xia)》,該(gai)片(pian)是吳宇森向恩師(shi)張(zhang)徹致(zhi)敬的(de)一(yi)部電影。1980年,吳宇森學習(xi)了(le)卓(zhuo)別林對人物形象的(de)塑造及其藝術風(feng)格,以吳尚飛之名執(zhi)導(dao)新(xin)藝城成立后的(de)第一(yi)部作(zuo)品《滑稽(ji)時(shi)代(dai)》,該(gai)片(pian)在香港(gang)上(shang)映后取得500萬港(gang)幣的(de)票房成績。

1982年,由于嘉(jia)禾電(dian)(dian)影(ying)公司(si)要求(qiu)吳(wu)宇森繼(ji)續導演(yan)喜(xi)(xi)劇(ju)(ju)電(dian)(dian)影(ying),其他(ta)片種(zhong)不(bu)要涉及,因此他(ta)繼(ji)續拍攝喜(xi)(xi)劇(ju)(ju)類(lei)型的電(dian)(dian)影(ying);同(tong)年,執導由許冠英(ying)主演(yan)的喜(xi)(xi)劇(ju)(ju)片《摩登天(tian)師(shi)》。

1983年,在(zai)結束與嘉禾電(dian)影(ying)公(gong)(gong)司的合作后,他在(zai)徐(xu)克(ke)的邀請下加入新藝城電(dian)影(ying)公(gong)(gong)司。

1984年,他遭(zao)遇了創(chuang)作瓶頸,于(yu)是轉往臺灣發展(zhan)電影事業;并在臺灣執導(dao)了喜劇片(pian)(pian)《兩只老虎》;同(tong)年,在槍(qiang)戰片(pian)(pian)《英雄(xiong)無淚》中擔任(ren)導(dao)演和編劇;該片(pian)(pian)體現了陽剛(gang)美(mei)學的電影風(feng)格,成為吳宇森從喜劇片(pian)(pian)時(shi)代過(guo)渡(du)到動(dong)作片(pian)(pian)時(shi)代的代表(biao)作品(pin)。

1986年,加(jia)盟徐(xu)克(ke)的電影(ying)工作室;同年,他在徐(xu)克(ke)的幫助下執導了槍戰片(pian)《英雄本色》,這(zhe)部電影(ying)不僅(jin)是他導演生涯的轉折點,同時(shi)也(ye)奠定其暴力美學的電影(ying)風格(ge);該片(pian)上映后以3465萬港幣的票房打破香港電影(ying)票房紀錄(lu),并(bing)獲得(de)包括(kuo)第6屆(jie)香港電影(ying)金像(xiang)獎(jiang)最(zui)佳影(ying)片(pian)在內的多個獎(jiang)項,吳宇森(sen)亦憑借該片(pian)獲得(de)第23屆(jie)臺灣(wan)電影(ying)金馬獎(jiang)最(zui)佳導演獎(jiang)。

1987年,執導動作片《英雄本(ben)色(se)2》;該片使得吳宇森的個人風格得到(dao)鞏固;并(bing)以2272萬港(gang)幣的票房(fang)位列(lie)香(xiang)港(gang)電(dian)影年度票房(fang)榜第6名。

1989年,執導(dao)為了紀(ji)念師傅張徹從影(ying)40周年的影(ying)片(pian)《義膽(dan)群英》。之(zhi)(zhi)后執導(dao)動作(zuo)片(pian)《喋(die)血雙雄》;該片(pian)不僅成(cheng)為吳宇(yu)森(sen)暴(bao)力(li)美學的代表作(zuo)之(zhi)(zhi)一,同時也為他進入好(hao)萊塢發展奠定了基礎。這部電影(ying)拍攝完畢后,吳宇(yu)森(sen)因與徐克(ke)意見不合(he)而離(li)開了徐克(ke)電影(ying)工作(zuo)室。

1990年,執導(dao)越(yue)南題材的影(ying)(ying)(ying)片(pian)(pian)《喋血街頭》;該(gai)(gai)(gai)片(pian)(pian)在香港(gang)(gang)上映(ying)17天后(hou),取得(de)855萬港(gang)(gang)幣(bi)(bi)的票(piao)(piao)房(fang)成績(ji);此外,他(ta)還(huan)執導(dao)了槍戰片(pian)(pian)《縱橫四(si)海》,片(pian)(pian)中他(ta)改變《英雄(xiong)本色(se)》以(yi)來(lai)的悲(bei)劇(ju)(ju)基調,而(er)改用喜劇(ju)(ju)的方式敘事;該(gai)(gai)(gai)片(pian)(pian)上映(ying)后(hou)以(yi)3339萬港(gang)(gang)幣(bi)(bi)的成績(ji)位列香港(gang)(gang)年(nian)度票(piao)(piao)房(fang)排行榜第4位,并獲(huo)(huo)得(de)第11屆香港(gang)(gang)電影(ying)(ying)(ying)金(jin)像獎最佳影(ying)(ying)(ying)片(pian)(pian)獎提名;4月,憑借(jie)動作片(pian)(pian)《喋血雙雄(xiong)》獲(huo)(huo)得(de)第9屆香港(gang)(gang)電影(ying)(ying)(ying)金(jin)像獎最佳導(dao)演(yan)獎;同年(nian),參演(yan)動作片(pian)(pian)《勇(yong)闖天下(xia)》,并憑借(jie)該(gai)(gai)(gai)片(pian)(pian)獲(huo)(huo)得(de)第27屆臺(tai)灣電影(ying)(ying)(ying)金(jin)馬(ma)獎男配(pei)角(jiao)獎提名。

1992年,拍攝動作(zuo)(zuo)片(pian)《辣手(shou)神探》;該片(pian)是(shi)吳宇(yu)森赴美國發展(zhan)前的最后(hou)一部作(zuo)(zuo)品,并(bing)且維持了他一貫的槍(qiang)戰風(feng)格。

1993年,正式(shi)赴美國好萊(lai)塢(wu)發展;4月,憑借動(dong)作(zuo)片《辣手神探》獲得(de)(de)第12屆(jie)香港電(dian)影(ying)金像(xiang)獎(jiang)最佳剪接獎(jiang);同(tong)年(nian),執導在(zai)好萊(lai)塢(wu)的(de)首部電(dian)影(ying)《終(zhong)極(ji)標靶(ba)》;該片在(zai)美國的(de)年(nian)度票房(fang)突破(po)3000萬美元,這(zhe)個成(cheng)績(ji)不僅使吳宇森成(cheng)功打入好萊(lai)塢(wu)主(zhu)流商業片市場(chang),同(tong)時也為他贏得(de)(de)了下(xia)一(yi)部電(dian)影(ying)的(de)拍攝合同(tong)。

1996年,擔任槍戰動作(zuo)片《斷箭》的(de)導演;吳宇森(sen)除了為(wei)電影設計動作(zuo)戲,還(huan)首次按照(zhao)好(hao)萊塢(wu)電影的(de)套路(lu)拍攝;該片在全(quan)球市場的(de)年(nian)度(du)票房超過7000萬美元,并獲得第5屆(jie)MTV電影獎(jiang)最佳(jia)動作(zuo)場景獎(jiang)。

1997年,吳宇森開(kai)始拍攝好(hao)萊塢(wu)動作片《變臉》,他在片中維持個人風(feng)格的同時,還融合(he)了(le)好(hao)萊塢(wu)主流電(dian)影元素(su);影片在美國上映后獲得7月份美國電(dian)影票房(fang)冠(guan)軍,并被美國《時代(dai)周刊》評選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而吳宇森個人則憑借該(gai)片獲得全美華(hua)裔藝術基(ji)金會金環獎。

1998年,憑借動作片《變臉》獲得第24屆美(mei)國電(dian)影(ying)電(dian)視土星獎最佳導演(yan)獎。

2000年,執(zhi)導的動(dong)作(zuo)冒險(xian)片(pian)《碟中諜2》在美國(guo)上映,該片(pian)延(yan)續其(qi)暴力美學的電影(ying)風(feng)格,并(bing)獲(huo)得(de)第10屆MTV電影(ying)獎(jiang)(jiang)最佳動(dong)作(zuo)場(chang)景獎(jiang)(jiang);影(ying)片(pian)上映以后以5.45億美元的票房成績獲(huo)得(de)全(quan)球電影(ying)年度票房冠軍。

2002年,在好萊塢中國劇院(yuan)留下手印,成為首位獲得(de)這(zhe)項(xiang)榮譽的華(hua)人(ren)導演;同(tong)年,拍攝(she)動作(zuo)戰爭電影《風語者》,這(zhe)也是他執導的首部戰爭題材的影片,影片在美國上(shang)映三周票房(fang)突破3300萬美元。

2004年,獲得香港政府頒發的銅紫荊星(xing)章。2005年,執導兒童電(dian)影《桑桑和小貓》。

2006年,結束在在美國好萊塢發(fa)展,回歸華語影壇并擔任動作(zuo)片(pian)《天堂口》的監制。

2007年,參與(yu)制(zhi)作科幻動畫片《蘋(pin)果(guo)核(he)戰記2》,并擔任(ren)該片的監制(zhi)。

2008年,執導(dao)的戰爭片《赤(chi)壁(bi)上(shang)》在中國內地上(shang)映(ying),該片上(shang)映(ying)后的最終票房為3.12億元。

2009年,執導(dao)的(de)戰爭片(pian)《赤(chi)壁下》上映;該片(pian)在中(zhong)國(guo)內(nei)地的(de)年(nian)度(du)票房為2.51億元,并獲得(de)第4屆亞(ya)洲電影(ying)(ying)(ying)大獎(jiang)(jiang)最高票房亞(ya)洲電影(ying)(ying)(ying)獎(jiang)(jiang);4月(yue),擔(dan)任(ren)日本(ben)三國(guo)題材(cai)的(de)動畫《蒼天(tian)航(hang)路(lu)》的(de)配音;6月(yue),獲得(de)上海國(guo)際電影(ying)(ying)(ying)節華(hua)語電影(ying)(ying)(ying)杰(jie)出貢獻獎(jiang)(jiang)金爵獎(jiang)(jiang);8月(yue),憑借電影(ying)(ying)(ying)《赤(chi)壁》獲得(de)中(zhong)國(guo)電影(ying)(ying)(ying)華(hua)表獎(jiang)(jiang)優秀(xiu)境外華(hua)裔導(dao)演(yan)獎(jiang)(jiang)。

2009年,擔任古裝武俠片《劍雨》的監制(zhi)。

2010年,獲得(de)第(di)67屆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jiu)獎(jiang)(jiang),成為首位獲得(de)該獎(jiang)(jiang)項的(de)華人導演;11月(yue),獲得(de)香港政府(fu)頒發的(de)銀紫荊星(xing)章;同年,擔任青春(chun)時尚片《激浪青春(chun)》的(de)監制(zhi)。

2012年,擔(dan)任戰爭片《賽(sai)德克·巴萊(lai)》的制(zhi)片人。

2013年,拍攝戰爭片《太平(ping)輪》。

2014年,執導的戰(zhan)爭片《太平輪:亂世浮(fu)生》在中國內地上映(ying),影片上映(ying)17天取得1.95億元(yuan)的票房成(cheng)績。

2015年,獲(huo)得第(di)28屆東京(jing)國(guo)際(ji)電影節武(wu)士(shi)獎。

2016年,拍(pai)攝動作(zuo)片(pian)《追捕(bu)》。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1973年(nian) 過客 電影

1975年 女子跆拳(quan)道群(qun)英會 電影(ying)

1976年 帝女花 電影

1976年 少林門 電影

1977年 發(fa)錢(qian)寒(han) 電影

1977年(nian) 錢(qian)作怪 電影

1978年 大煞(sha)星與小(xiao)妹頭 電影(ying)

1978年 哈羅,夜(ye)歸人 電影(ying)

1979年 豪俠 電影

1981年 摩登(deng)天師 電影

1981年 滑稽時代 電影

1982年 八彩林(lin)亞珍 電影

1984年 笑匠 電影

1984年(nian) 兩只老虎 電影

1986年 英雄(xiong)無淚(lei) 電(dian)影

1986年 英雄(xiong)本色 電影

1987年 英雄本色2 電(dian)影

1989年(nian) 喋(die)血雙(shuang)雄 電影

1989年(nian) 義膽群(qun)英 電影

1990年 縱(zong)橫(heng)四(si)海 電影

1992年 辣手神(shen)探 電影

1993年 終極標(biao)靶 電(dian)影(ying)

1996年 新縱橫(heng)四海

電視劇

1996年 斷箭 電影

1997年 變臉 電影

1998年 至尊(zun)黑杰克 電影(ying)

2000年(nian) 諜中諜2 電(dian)影

2002年(nian) 風(feng)語(yu)者(zhe) 電影

2002年 The Hire 電(dian)影

2003年 記憶裂痕(hen) 電影

2005年 桑桑和小(xiao)貓 電影

2008年 赤壁 電影(ying)

2009年 赤壁(bi)2:決戰(zhan)天下 電影

2014年(nian) 太(tai)平輪 電影

2016年 追(zhui)捕 電影

監制作品

2005年 桑(sang)桑(sang)與(yu)小貓(mao) 曾念平 短片

2007年 蘋果(guo)核戰記2 荒(huang)牧(mu)神志(zhi) 電影(ying)

天堂口 陳奕(yi)利(li) 電影

2009年 窈窕紳士 李巨源(yuan) 電影

劍雨 蘇照(zhao)彬(bin) 電(dian)影(ying)

2010年 激浪青(qing)春 梁柏堅

2012年(nian) 賽德克·巴萊 魏(wei)德圣

參演電影

建黨(dang)偉業2010 飾演(yan)林森 導(dao)演(yan)韓三(san)平 主演(yan)劉燁、張嘉譯、李晨(chen)

建國(guo)(guo)大業2009 飾(shi)演(yan)(yan)劉文輝 導(dao)演(yan)(yan)韓三平(ping) 主(zhu)演(yan)(yan)唐國(guo)(guo)強、張(zhang)國(guo)(guo)立

野蠻干探(tan)2006 導演梁柏(bo)堅 主演莫文蔚、楊采妮

熱血最強(qiang)1997 飾演(yan)警(jing)察(cha) 導(dao)演(yan)梁(liang)柏堅(jian) 主演(yan)劉(liu)國昌(chang)、莫(mo)文(wen)蔚(yu)、錢家樂

男生女相:中國電影之性別1996 導演關錦鵬 主演張徹

辣手神探1992 導演吳宇森 主演周潤(run)發(fa)、梁朝偉

雙龍會1992 飾演Priest 導演徐克 主(zhu)演成龍、張曼(man)玉

豪門夜宴1991 導演徐(xu)克(ke) 主演曾志(zhi)偉、鄭裕玲、林(lin)子祥

縱橫(heng)四海1991 導演(yan)(yan)吳(wu)宇(yu)森(sen) 主演(yan)(yan)周潤發、張國榮、鐘(zhong)楚紅

喋血街頭1990 導演吳宇森 主演梁朝偉、張學友、李(li)子雄

獲獎記錄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2010 ?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e)終身成就獎 ? ? (獲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

2009 ? ?第(di)12屆上(shang)海國際電影節華(hua)語(yu)電影海外(wai)貢(gong)獻獎 ? ? (獲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

2015 ? ?第28屆東京(jing)國際電影節武士獎 ? ? (獲(huo)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

2010 ? ?第29屆(jie)香港電(dian)影(ying)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赤壁下(xia) ? ?(提名)

2009 ? ?第(di)28屆香港電(dian)影(ying)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赤壁 ? ?(提名)

1993 ? ?第1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jiang)最佳(jia)剪輯(ji)獎(jiang) ? ?辣(la)手神(shen)探 ? ?(獲獎(jiang))

1992 ? ?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zui)佳導演獎 ? ?縱橫四海 ? ?(提(ti)名)

1991 ? ?第10屆香港電影金(jin)像(xiang)獎最佳剪(jian)輯(ji)獎 ? ?喋血街(jie)頭 ? ?(獲(huo)獎)

1991 ? ?第10屆(jie)香港(gang)電影金像獎(jiang)最佳導演獎(jiang) ? ?喋(die)血街(jie)頭(tou) ? ?(提名)

1990 ?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喋(die)血雙雄 ? ?(獲獎)

1990 ? ?第9屆香(xiang)港電影金像(xiang)獎(jiang)(jiang)最(zui)佳(jia)編(bian)劇(ju)獎(jiang)(jiang) ? ?喋(die)血雙雄 ? ?(提名)

1987 ?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 ?英雄本色 ? ?(提名)

1987 ?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jiang)最佳導演獎(jiang) ? ?英(ying)雄(xiong)本色 ? ?(提名)

臺灣電影金馬獎

1990 ? ?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jiang)最(zui)佳男配角獎(jiang) ? ?勇闖(chuang)天下(xia) ? ?(提名(ming))

1990 ? ?第2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jiang)最佳剪輯(ji)獎(jiang) ? ?喋血街(jie)頭 ? ?(提名)

1986 ? ?第(di)23屆臺灣電影金馬(ma)獎(jiang)最佳導演獎(jiang) ? ?英雄本色 ? ?(獲(huo)獎(jiang))

中國電影華表獎

2009 ?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jiang)優秀(xiu)境外導演(yan)獎(jiang) ? ? 赤壁 ? ?(獲(huo)獎(jiang))

亞洲電影大獎

2009 ? ?第3屆亞洲電影(ying)大(da)獎最佳(jia)導演獎 ? ?赤壁 ? ?(提名)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2009 ? ?第9屆華語電影傳(chuan)媒大獎百家(jia)傳(chuan)媒年度致敬(jing)電影人 ? ?(提名)

美國電影電視土星獎

1998 ? ?第24屆美(mei)國電影電視土星獎最佳(jia)導(dao)演獎 ? ?變(bian)臉 ? ?(獲獎)

1994 ? ?第20屆(jie)美國(guo)電影電視土星獎(jiang)最佳(jia)導演獎(jiang) ? ?終極(ji)標靶(ba) ? ?(提名)

社會榮譽

2010 ? ?被港府(fu)授予(yu)“銀紫荊星章” ? ?(獲(huo)獎(jiang))

2004 ? ?被(bei)港府授(shou)予(yu)“銅紫荊星章” ? ?(獲獎)

釜山電影節

2017-10 ? ? 第26屆成就獎 ? ? (獲獎)

其他

2009 ? ?第53屆亞太影展亞太電影杰出成就(jiu)獎 ? ? (獲獎)

2010 ? ?第(di)4屆(jie)亞洲電(dian)影(ying)大(da)獎Nielsen電(dian)影(ying)票(piao)房大(da)獎 ? ? 赤壁 ? ?(獲獎)

人物評價

吳宇森(sen)是(shi)華(hua)語(yu)影(ying)壇(tan)的杰出(chu)代(dai)表,他不(bu)僅在(zai)業(ye)界(jie)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同時也(ye)為(wei)中西(xi)方電影(ying)的交(jiao)流(liu)做出(chu)了(le)積(ji)極貢獻。不(bu)論(lun)是(shi)在(zai)亞洲還是(shi)在(zai)好萊塢,吳宇森(sen)都為(wei)動作電影(ying)的表演(yan)和剪輯(ji)帶來(lai)了(le)革命性(xing)的觀念。作為(wei)首位成功打入好萊塢主流(liu)市場(chang)的華(hua)裔(yi)動作片導演(yan),他不(bu)僅讓(rang)香港(gang)電影(ying)在(zai)國際影(ying)壇(tan)的地位得到了(le)一定(ding)程(cheng)度的提升,同時也(ye)讓(rang)好萊塢認識到了(le)華(hua)語(yu)電影(ying)人的創(chuang)作實(shi)力(li)(人民網(wang)、威(wei)尼斯(si)電影(ying)節組委(wei)會(hui)、《信息時報》、中國新(xin)聞(wen)網(wang)評)。

吳(wu)宇森是一(yi)位(wei)個性張揚的(de)(de)(de)(de)作(zuo)者(zhe)導演(yan),具(ju)(ju)有獨特的(de)(de)(de)(de)個人風格(ge)以及世(shi)界(jie)觀(guan)。在(zai)(zai)他(ta)(ta)執(zhi)導的(de)(de)(de)(de)那些堪稱杰(jie)作(zuo)的(de)(de)(de)(de)黑(hei)幫(bang)片和戰爭片中(zhong),他(ta)(ta)的(de)(de)(de)(de)暴力(li)美學極(ji)具(ju)(ju)原創的(de)(de)(de)(de)詩意(yi)化和浪(lang)漫主(zhu)義情(qing)(qing)懷。他(ta)(ta)的(de)(de)(de)(de)作(zuo)品不僅極(ji)具(ju)(ju)戲劇(ju)張力(li),而(er)(er)且具(ju)(ju)有近似超現(xian)實(shi)主(zhu)義的(de)(de)(de)(de)幻想。在(zai)(zai)他(ta)(ta)的(de)(de)(de)(de)電影中(zhong),暴力(li)情(qing)(qing)景(jing)的(de)(de)(de)(de)主(zhu)旨不再是簡(jian)單的(de)(de)(de)(de)陳(chen)(chen)述(shu)情(qing)(qing)節,而(er)(er)是在(zai)(zai)陳(chen)(chen)述(shu)的(de)(de)(de)(de)過(guo)程中(zhong)不斷(duan)地(di)改(gai)變(bian)(bian)原有的(de)(de)(de)(de)情(qing)(qing)節樣式(shi),把(ba)暴力(li)情(qing)(qing)節的(de)(de)(de)(de)現(xian)實(shi)性有意(yi)淡化。他(ta)(ta)在(zai)(zai)表(biao)現(xian)暴力(li)情(qing)(qing)景(jing)時,在(zai)(zai)敘事(shi)本(ben)文中(zhong)加(jia)入了(le)一(yi)系列修辭(ci)性的(de)(de)(de)(de)成分:通(tong)過(guo)升(sheng)格(ge)畫面改(gai)變(bian)(bian)影像的(de)(de)(de)(de)敘事(shi)時間(jian)。他(ta)(ta)把(ba)一(yi)種(zhong)以表(biao)現(xian)殺戮為(wei)目的(de)(de)(de)(de)的(de)(de)(de)(de)電影敘事(shi)形(xing)態演(yan)變(bian)(bian)成為(wei)一(yi)種(zhong)以動(dong)作(zuo)表(biao)演(yan)為(wei)目的(de)(de)(de)(de)的(de)(de)(de)(de)舞臺化電影空間(jian),進而(er)(er)在(zai)(zai)根(gen)本(ben)上(shang)改(gai)變(bian)(bian)了(le)動(dong)作(zuo)電影中(zhong)暴力(li)的(de)(de)(de)(de)存在(zai)(zai)方式(shi)(大(da)衛·波德威(wei)爾、馬可·穆勒、《藝術評(ping)論(lun)》評(ping))。

吳宇(yu)森探索與(yu)拓展了電(dian)影(ying)藝術語言(yan),造就了吳氏電(dian)影(ying)語言(yan)。他善(shan)于(yu)(yu)借物抒(shu)情、寓(yu)情于(yu)(yu)物。在(zai)暴力這層外(wai)衣下,他更注(zhu)重(zhong)(zhong)描寫(xie)人(ren)與(yu)人(ren)的(de)情誼、人(ren)與(yu)時代的(de)積(ji)極關(guan)系,并將人(ren)性的(de)暴戾與(yu)善(shan)良、人(ren)物的(de)個人(ren)命運與(yu)時代風(feng)云水乳(ru)交融地呈現在(zai)銀幕上。雖(sui)然他執導的(de)電(dian)影(ying)充滿了暴力,但是(shi)吳宇(yu)森式的(de)動作(zuo)英雄總是(shi)既(ji)流(liu)血又流(liu)淚(lei)。他創(chuang)作(zuo)的(de)影(ying)片就是(shi)有再兇險的(de)境遇,再殘酷(ku)的(de)場面,也不會因此(ci)失(shi)去(qu)人(ren)性的(de)慈(ci)愛與(yu)悲憫。在(zai)作(zuo)品(pin)中注(zhu)重(zhong)(zhong)體現親情和仗義的(de)同時,他也接(jie)受西方電(dian)影(ying)的(de)審美方式。因此(ci)他的(de)作(zuo)品(pin)不僅(jin)光彩奪目,而且(qie)集(ji)合了西部片、黑(hei)色電(dian)影(ying)及浪(lang)漫通俗劇等各類電(dian)影(ying)的(de)精(jing)華(hua)(人(ren)民網、《藝術評論》、《信息時報》評)。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歲月靜好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吳宇森】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ce)用戶(hu)提供信(xin)息存儲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的文章(zhang)/文字(zi)均(jun)是注(zhu)冊(ce)用戶(hu)自主(zhu)發布上傳(chuan),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任何(he)問題,請及(ji)時聯系(xi)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geng)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xiang)關信息的(de)知(zhi)識產(chan)權歸網站方所(suo)有(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著(zhu)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de)商業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不得抄襲或(huo)使(shi)用。
提(ti)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7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5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10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180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