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吳征鎰
0 票數:0 #科學家#
吳征鎰(1916.6.13-2013.6.20),江蘇省揚州市人,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1937年(中華民國二十六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生物系,1946年(中華民國三十五年)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6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1月8日獲得2007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1年12月10日,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第175718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征鎰星”。
  • 中文名: 吳(wu)征鎰
  • 外文名: Wu Zhengyi,C.Y. Wu
  • 出生日期: 1916年(nian)06月13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zu)
  • 出生地: 江西省九江市(shi)
  •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 去世日期: 2013年06月20日(ri)
  • 職業職位: 植物學(xue)家
  • 代表作品: 《中國植物(wu)志》
  • 主要成就: 中國植物學(xue)奠(dian)基人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有文化的人"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吳征鎰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xiang)細介紹 PROFILE +

主要經歷

1916年(中華民(min)國五(wu)年)6月13日,吳(wu)征鎰(yi)出(chu)生于舊(jiu)時官吏世家,排行老三(san),從小就非常(chang)喜愛(ai)植物,他(ta)8歲入家塾(shu),念“四書五(wu)經”,讀《唐詩三(san)百首(shou)》和《古文(wen)觀止》。

1929年(中華民(min)國(guo)十八年),就讀江都縣中。

1931年(民國二十年),考(kao)入(ru)江蘇省(sheng)立揚州中學。

1933-1937年,進(jin)入清(qing)華大學,受的(de)是“通才教(jiao)育”,得名師朱自清(qing)、葉公超、陳楨、薩本棟、高崇熙(xi)等(deng)教(jiao)授,轉入專修(xiu)植(zhi)物學后,又得李繼侗、吳韞珍二師指導,靠五(wu)哥吳征鎧半薪資助和清(qing)寒獎學金(jin)才得以完成(cheng)大學學業。

1937年(中華(hua)民國(guo)二十六年),吳(wu)征鎰從(cong)清華(hua)大學(xue)生(sheng)物系畢業并留校任(ren)教(jiao)。他隨(sui)清華(hua)、北大和南開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xue)遷到昆明。 ?

1938年到(dao)1948年,整理了中國現代著(zhu)名植物(wu)學(xue)家(jia)秦仁昌等從國外(wai)帶回的所有植物(wu)標本照片。

1940年-1942年,進入西(xi)南聯合大學理(li)科研(yan)(yan)究(jiu)所(suo)攻讀研(yan)(yan)究(jiu)生,師從生物系張景鉞教(jiao)授。 ?

1949年,吳征鎰(yi)參加北京市軍(jun)管會工(gong)作(zuo),任高(gao)教處副處長,負責接(jie)受大專院(yuan)校及科研(yan)單位。12月奉調新成立(li)的中國科學院(yuan),任黨(dang)組成員兼機關(guan)黨(dang)支部書記。

1950年1-5月,吳征鎰隨竺可楨副院(yuan)長(chang)赴沈陽(yang)、長(chang)春、哈爾濱等(deng)地(di)考察(cha),調(diao)查日、偽、俄留下的科研(yan)(yan)機構,為籌建(jian)東北地(di)區各(ge)(ge)研(yan)(yan)究所(suo)布局(ju)探(tan)路(lu);與張璽(xi)一道赴青島考察(cha)海洋生物(wu)及水生生物(wu)科研(yan)(yan)情況(kuang)。在調(diao)查解放前各(ge)(ge)研(yan)(yan)究所(suo)情況(kuang)的基礎(chu)上(shang),整頓(dun)、合并、新建(jian)一批(pi)生物(wu)學口的研(yan)(yan)究所(suo)。

1950-1956年間(jian),吳征鎰參加或(huo)領導全(quan)國各大區(qu)(qu)資(zi)源綜合(he)考(kao)(kao)察,例如:橡膠宜林(lin)地(di)考(kao)(kao)察、中(zhong)蘇熱帶生物(wu)(wu)資(zi)源考(kao)(kao)察、華南林(lin)業考(kao)(kao)察及(ji)華南熱帶生物(wu)(wu)資(zi)源考(kao)(kao)察、華東農(nong)業考(kao)(kao)察等,足跡遍及(ji)粵、桂、黔、滇地(di)區(qu)(qu),對中(zhong)國植物(wu)(wu)區(qu)(qu)系、大農(nong)業、生態環境保護(hu)和(he)合(he)理利(li)用(yong)資(zi)源等問題認識上有(you)(you)提升、思路上有(you)(you)新徑。

1958年(nian)底(di),吳征鎰率領科(ke)考隊首(shou)次在(zai)景洪勐龍(long)選(xuan)點,在(zai)大勐龍(long)曼(man)養廣龍(long)創建(jian)了中國首(shou)個熱帶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ding)位站。

1958年,吳(wu)(wu)征鎰年逾不惑(huo),亟思(si)尋一(yi)安身立命之地,欲盼有所建樹,毅然呈(cheng)報院領導(dao)請調云(yun)南昆明,得(de)到院領導(dao)首肯,舉家(jia)遷(qian)往昆明,出(chu)任(ren)昆明植物研(yan)究(jiu)所所長。這是吳(wu)(wu)征鎰一(yi)生中的(de)最大轉折點。到了云(yun)南,吳(wu)(wu)征鎰潛心(xin)研(yan)究(jiu),以了其植物學上的(de)夙(su)愿。

1959年,吳征鎰又(you)率領由中(zhong)國科學(xue)院(yuan)云(yun)南分院(yuan)科技人員和云(yun)南大(da)學(xue)生物系師生組成的科考隊,深(shen)入(ru)西(xi)雙版(ban)納熱(re)帶(dai)原始森林(lin)(lin),進行實地(di)勘(kan)察劃(hua)界工作,創建了大(da)勐龍(long)、勐養等4個熱(re)帶(dai)森林(lin)(lin)生態(tai)保護站(zhan),總面(mian)積為85.84萬畝。

1964年(nian),在(zai)北京召開的(de)亞洲科學(xue)討論會上(shang),吳(wu)征鎰(yi)宣讀(du)“中(zhong)國植物(wu)區(qu)系(xi)的(de)熱帶(dai)親緣(yuan)”,這是有關植物(wu)區(qu)系(xi)地理(li)及起源的(de)新創見。 ?

1975-1976年(nian),吳征鎰兩次進藏(zang)考察(cha),從滇入藏(zang),過三江峽谷,南至(zhi)亞(ya)東(dong)、樟木,經青(qing)藏(zang)路返回,對西藏(zang)高原全貌有實(shi)際感(gan)觸(chu)。歸來(lai)到(dao)青(qing)島(dao)療(liao)養,期間他做處理西藏(zang)植(zhi)物名錄,著手編纂《西藏(zang)植(zhi)物志(zhi)》。

1980年5月,北京青(qing)藏高(gao)原科學(xue)討(tao)論會上吳征鎰(yi)就“西藏植(zhi)物區系的起源及其演化”作了(le)發(fa)言,闡述(shu)了(le)西藏植(zhi)物區系的性質和特(te)征。

1980年(nian)代中(zhong)至1990年(nian)代,吳征鎰再進東(dong)北、內(nei)蒙,上大興安嶺、長白山(shan)(shan)(shan)和千山(shan)(shan)(shan),加深了對(dui)北方植物區系的(de)感(gan)性認識(shi)。接著是二次入疆,實睹戈壁荒漠及旱生(sheng)草(cao)甸(dian)、草(cao)原植被、春雨和夏雨短命植物和原生(sheng)蘋果(guo)屬自(zi)然林。直(zhi)觀天山(shan)(shan)(shan)、阿爾(er)泰云杉(shan)植被和其他林帶分布。稍(shao)后又對(dui)華中(zhong)的(de)梵凈山(shan)(shan)(shan)、張家界、天平山(shan)(shan)(shan)、神(shen)農架,華西的(de)灌縣(xian)臥龍、九寨溝、黃龍寺等地(di),乃(nai)至東(dong)南的(de)武(wu)夷山(shan)(shan)(shan)、天目(mu)山(shan)(shan)(shan)、千島湖(hu)等,直(zhi)至臺灣,從臺北、臺中(zhong)到臺南直(zhi)至最南端海(hai)岸(1998),從而完成了國內(nei)的(de)植物考察工作。

1983年,吳征鎰一行前往英(ying)國考察。

1983年,吳征鎰發表了題為《太平洋洲(zhou)際間斷分布的(de)意義》(英(ying)文)的(de)重(zhong)要論文,并(bing)與(yu)王荷生合作完成了《中國自然(ran)地(di)理(li)-植物地(di)理(li)》(上(shang)冊)。

1988年(nian),吳(wu)(wu)征鎰(yi)代(dai)表《中國植物志》編(bian)委會與(yu)美國科學(xue)院(yuan)院(yuan)士PeterH.Raven博(bo)士簽訂了(le)《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ban)《Floraof China》,吳(wu)(wu)征鎰(yi)任中方主編(bian)。該書進展順(shun)利(li),已(yi)完成(cheng)全書25卷(juan)的(de)過半數。

1990年(nian)后,在國家(jia)自然科學(xue)基金委(wei)支持下,吳征(zheng)鎰組織了“中國種(zhong)子植(zhi)(zhi)物區系(xi)研究(jiu)”大課題,并在15屆國際植(zhi)(zhi)物學(xue)會上宣讀(du)了題為(wei)《東南亞(ya)植(zhi)(zhi)物區系(xi)的特征(zheng)和界限》的論文(wen),對(dui)世界植(zhi)(zhi)物區系(xi)分系(xi)統有所突破。

1999年8月(yue),吳征鎰給朱(zhu)镕基(ji)總理(li)寫了(le)一封信。他在信中建(jian)議:“十(shi)分(fen)有必要盡快建(jian)立云南野生種(zhong)質資源(yuan)庫(ku),對(dui)其中有近期開發(fa)價值的野生種(zhong)質資源(yuan)進行(xing)(xing)遺傳(chuan)背(bei)景的分(fen)析(xi)研究(jiu),提取DNA進行(xing)(xing)分(fen)類保存,在此基(ji)礎上進行(xing)(xing)合理(li)開發(fa)。

2006年(nian),90歲高(gao)齡的吳征鎰(yi)率(lv)領(ling)弟子(zi)著(zhu)手整理研究中國(guo)清代著(zhu)名(ming)的植(zhi)(zhi)物學專著(zhu)《植(zhi)(zhi)物名(ming)實圖(tu)考》及其《長編》,開(kai)啟了中國(guo)植(zhi)(zhi)物考據學研究的新(xin)篇。

2007年(nian),他在(zai)91歲(sui)高齡的時候(hou)應(ying)邀出任《中華大典(dian)·生物學典(dian)》的主編(bian)。吳征鎰(yi)憑借數十年(nian)積累列出了1300多種(zhong)有價值(zhi)的參考書(shu)目(mu)。他還(huan)憑驚人的記憶力,對史(shi)籍(ji)中提到(dao)的各種(zhong)植物進(jin)行正本(ben)清源,并一一標注拉丁文(wen)學名(ming)。

2008年(nian),他提(ti)(ti)出了“東亞植(zhi)物區”的(de)概念,認為是一最古老的(de)植(zhi)物區;還提(ti)(ti)出了被子植(zhi)物起源“多系—多期(qi)—多域”的(de)理(li)論。

2013年6月20日(ri)凌晨1點(dian)31分,因病(bing)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7歲。

主要作品

吳征(zheng)鎰編著了《中國植物(wu)志》《云(yun)南(nan)植物(wu)志》《中國植被》《云(yun)南(nan)種子植物(wu)名錄》《西藏植物(wu)志》(五(wu)卷)于(yu)1987年全部(bu)出版(ban)。

貢獻影響

科學研究

吳征(zheng)鎰(yi)自(zi)1936年(nian)起(qi)從事植物(wu)(wu)學(xue)(xue)諸(zhu)多(duo)領(ling)域的(de)(de)(de)研(yan)究。特別是云南植物(wu)(wu)資源(yuan)的(de)(de)(de)調查,并(bing)指出植物(wu)(wu)的(de)(de)(de)有(you)胩物(wu)(wu)質的(de)(de)(de)形(xing)(xing)成與植物(wu)(wu)種原分(fen)布區及形(xing)(xing)成歷史有(you)一定(ding)相關性,對以(yi)上(shang)各學(xue)(xue)科的(de)(de)(de)造詣日深,提出了指導植物(wu)(wu)資源(yuan)合理(li)開發利(li)用(yong)的(de)(de)(de)理(li)論,并(bing)在(zai)實(shi)踐(jian)中得(de)到證(zheng)實(shi)。他(ta)在(zai)植物(wu)(wu)分(fen)類(lei)研(yan)究中,發現并(bing)發表(biao)了1300個(ge)以(yi)上(shang)新(xin)分(fen)類(lei)群(植物(wu)(wu)亞科、族、組等新(xin)等級不下10個(ge),新(xin)屬(shu)10個(ge))。

吳征鎰在植(zhi)物(wu)區(qu)(qu)(qu)(qu)系地(di)理學方面,科學地(di)劃分了中(zhong)國(guo)植(zhi)物(wu)屬和科的(de)(de)分布區(qu)(qu)(qu)(qu)類型并(bing)闡明了其歷史(shi)來源(yuan),形成了獨創性的(de)(de)區(qu)(qu)(qu)(qu)系地(di)理研究方法和學術思想。提出中(zhong)國(guo)植(zhi)物(wu)區(qu)(qu)(qu)(qu)系的(de)(de)熱帶親(qin)緣,完成中(zhong)國(guo)植(zhi)物(wu)區(qu)(qu)(qu)(qu)系區(qu)(qu)(qu)(qu)劃,為資(zi)源(yuan)保護和國(guo)土整(zheng)治(zhi)提供了科學依據;修改了世界陸地(di)植(zhi)物(wu)分區(qu)(qu)(qu)(qu)系統,為植(zhi)物(wu)區(qu)(qu)(qu)(qu)系區(qu)(qu)(qu)(qu)劃和生物(wu)多樣性研究及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征鎰參加并領導了(le)中國(guo)(guo)植物資源(yuan)的(de)(de)有效(xiao)保護與(yu)(yu)合理利(li)(li)用(yong)的(de)(de)理論研(yan)究與(yu)(yu)實踐。建(jian)國(guo)(guo)之初(chu),他負責橡(xiang)膠宜(yi)林地的(de)(de)考察,與(yu)(yu)其他科學家共同解決了(le)中國(guo)(guo)橡(xiang)膠種(zhong)植的(de)(de)一些關鍵技術(shu)難題(ti),使國(guo)(guo)家急需的(de)(de)戰略物資緊缺得(de)到(dao)緩解。推(tui)動了(le)中國(guo)(guo)植物資源(yuan)的(de)(de)尋找、開發利(li)(li)用(yong)以(yi)及引(yin)種(zhong)馴(xun)化等工作(zuo)。他提(ti)出的(de)(de)建(jian)立(li)“自然保護區”和“野生種(zhong)質資源(yuan)庫”的(de)(de)建(jian)議得(de)到(dao)黨(dang)和政府的(de)(de)高度重視并施(shi)行,為中國(guo)(guo)生物多樣性的(de)(de)保護和資源(yuan)可持續利(li)(li)用(yong)做(zuo)出了(le)前瞻性的(de)(de)部署。

人才培養

吳征(zheng)鎰從(cong)事植物(wu)(wu)學(xue)(xue)(xue)(xue)研究和教(jiao)學(xue)(xue)(xue)(xue)七(qi)十年(nian),治學(xue)(xue)(xue)(xue)嚴謹,所培(pei)養(yang)的一大(da)批優秀的年(nian)輕科(ke)學(xue)(xue)(xue)(xue)家,如今(jin)已是活躍于相關領域的學(xue)(xue)(xue)(xue)術帶(dai)頭人和骨干。 如學(xue)(xue)(xue)(xue)生:中(zhong)國科(ke)學(xue)(xue)(xue)(xue)院西雙版納熱(re)帶(dai)植物(wu)(wu)園(yuan)的副園(yuan)長(chang)周(zhou)浙昆,昆明植物(wu)(wu)所所長(chang)李德銖博(bo)士。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 2003 ? ?獲香(xiang)港(gang)何梁何利基金(jin)科學成(cheng)就獎(jiang) ? ?(獲獎(jiang)) ? ?

? 2001 ? ?獲(huo)云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jiang) ? ?(獲(huo)獎(jiang)) ? ?

? 1999 ? ?日本花卉綠地博鑒會紀仿(fang)協會“考斯莫斯國際獎” ? ?(獲獎) ? ?

? 1993 ? ?獲(huo)中國科學(xue)院自(zi)然科學(xue)二等(deng)獎(jiang) ? ?《新華本草綱要》(三卷(juan)) ? ?(獲(huo)獎(jiang)) ? ?

? 1988 ? ?獲(huo)國家自然(ran)科學一等獎 ? ?(獲(huo)獎) ? ?

? 1986 ? ?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獎特等(deng)獎 ? ?《青(qing)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huan)境與人(ren)類活動(dong)影(ying)響的綜合(he)研(yan)究(jiu)》 ? ?(獲獎) ? ?

? 1981 ? ?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jiang)一等獎(jiang) ? ?《論(lun)中國植物區系的分區問題》 ? ?(獲獎(jiang)) ? ?

? 1978 ? ?獲(huo)全(quan)國科學大(da)會獎 ? ? 《中國植物區系的(de)熱帶親椽》 ? ?(獲(huo)獎) ? ?

榮譽稱號

? 2013 ? ?獲“最美云(yun)南人·2013年(nian)度云(yun)南十大新(xin)聞(wen)人物”稱號(hao) ? ?(獲獎) ? ?

? 1979 ? ?當選為全(quan)國勞動模范 ? ?(獲獎) ? ?

人物評價

他(ta)一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科(ke)學事(shi)業。他(ta)扎根邊疆,淡泊名利,治學嚴(yan)謹,學識淵博,遠見卓識,為中國植物科(ke)學事(shi)業鞠躬盡瘁。”(新(xin)華網云南評) ?

吳老(lao)給我(wo)們(men)留下(xia)了寶(bao)貴學術(shu)成(cheng)果,他的學術(shu)精(jing)神激(ji)勵了幾(ji)代科(ke)研工作者,我(wo)們(men)將繼續完成(cheng)他未竟的事(shi)業,讓他的精(jing)神永遠流傳下(xia)去。(昆明(ming)植物研究(jiu)所(suo)原副所(suo)長呂(lv)春朝(chao)評)

我(wo)們要更加努力學(xue)(xue)習吳(wu)老刻苦(ku)鉆研、獻身(shen)科學(xue)(xue)的精神,以吳(wu)老為榜樣,感受他博大(da)胸懷、海(hai)納百川的情懷。(中國科學(xue)(xue)院(yuan)昆(kun)明植物研究所所長(chang)孫航評)

吳(wu)征鎰一生熱愛(ai)黨,熱愛(ai)祖國(guo)(guo),熱愛(ai)科學(xue)(xue)(xue)事業(ye)。他扎根(gen)邊疆,淡(dan)泊名利,治(zhi)學(xue)(xue)(xue)嚴謹,學(xue)(xue)(xue)識淵(yuan)博(bo),遠見卓(zhuo)識,為(wei)中國(guo)(guo)植物(wu)科學(xue)(xue)(xue)事業(ye)鞠躬盡(jin)瘁(cui)。他的(de)逝世,使(shi)中國(guo)(guo)科學(xue)(xue)(xue)界失去一位(wei)大師,植物(wu)學(xue)(xue)(xue)界失去一位(wei)巨匠。(中國(guo)(guo)科學(xue)(xue)(xue)院評)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戶提供信(xin)息存儲(chu)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zi)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fa)布上傳,不(bu)代表(biao)(biao)本(ben)站觀點,更不(bu)表(biao)(biao)示本(ben)站支持購買和交易,本(ben)站對網頁中(zhong)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que)性(xing)、真實性(xing)、適(shi)用性(xing)、安(an)全性(xing)等概不(bu)負(fu)責。版權歸原作者(zhe)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huo)任(ren)何(he)問題,請及(ji)時聯系我(wo)(wo)們,我(wo)(wo)們將在第(di)一(yi)時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324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48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