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中國十大特色民居
01
黔東(dong)南州雷山西江千(qian)戶苗寨景區
西江千戶苗寨風景區座落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山麓,是中國最大、世界無雙的天下第一大苗寨。在這里,苗族農耕、節日、銀飾、服飾、飲食、歌舞等民風民俗世代相傳,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的首選之地,被中外學家和民俗學者譽為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有“中國苗都”的美譽。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
02
福建土樓(永定·南(nan)靖)旅游景區
福建土樓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龍巖市、泉州市境內,包括南靖土樓、永定土樓、華安土樓、平和土樓、詔安土樓、泉州土樓等土樓群。現存的圓樓、方樓、五角樓、八角樓、吊腳樓等各式土樓有30多種23000多座。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我國圓士樓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樓之王”“國之瑰寶”之美譽,它以規模宏大、設計科學、布局合理、保存完好聞名遐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03
西遞宏村
皖南古村落景區,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黟縣,以西遞村、宏村為代表,是安徽南部民居中較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西遞村面積近13公頃,已有950多年的歷史,現有祠堂3幢、牌樓1座,古民居224幢,村內至今完好地保存著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館”之稱。宏村始建于公元1131年,現存明、清古建筑137幢,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集中體現了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
04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是一種中國傳統合院式建筑,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組成,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自明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期,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這里所謂“街通”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弄堂,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
05
黎平肇興侗寨
肇興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占地18萬平方米,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景區全為陸姓侗族,分為五大房族,分居五個自然片區,當地稱之為"團",分為仁團、義團、禮團、智團、信團五團。侗寨以鼓樓群最為著名,一個寨子就有五座鼓樓,分布在寨中五團,依次為“仁團鼓樓”、“義團鼓樓”、“禮團鼓樓”、“智團鼓樓”、“信團鼓樓”,因而被稱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
06
靈石王家大院旅游景(jing)區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景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4A級景區,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余年修建而成的,也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藝術博物館。王家大院,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其建筑體現了中國古代北方地區民居 “堅固、實用、美觀”的特點。
07
晉中市喬家大院文(wen)化(hua)園區
喬家大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文物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喬家大院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筑群體,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08
山(shan)西晉(jin)城(cheng)皇城(cheng)相府生態(tai)文化旅(lv)游區
皇城相府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由內城、外城、紫蕓阡等部分組成,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斗筑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09
姜氏莊園
姜氏莊園,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姜氏莊園位于陜西省米脂縣城東15公里橋河岔鄉劉家峁村,是陜北大財主姜耀祖于清光緒年間投巨資歷時16年親自監修的私宅。姜氏莊園磚、木、石三雕藝術十分講究,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大至整個建筑設計,小到各個微小裝置,都有數不盡的“雕”藝術,這些都充分說明莊主的聰明才智和文化內涵,體現出獨到匠心的建筑科技和歷史藝術價值。
10
開平(ping)碉樓與村落
開平碉樓與村落以廣東省開平市用于防衛的多層塔樓式鄉村民居——碉樓而著稱,歷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到20世紀20、30年代,碉樓鼎盛的時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表現了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開平僑民在南亞國家、澳大利亞以及北美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海外開平人與其故里的密切聯系。2007年6月,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中國“開平碉樓與村落”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加載更(geng)多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ti)供(gong)信(xin)(xin)息存儲空(kong)間服(fu)務,由于(yu)更新時(shi)間等(deng)問題,可能存在信(xin)(xin)息錯誤(wu)的情況,本站不保證(zheng)所提(ti)供(gong)信(xin)(xin)息的準確性、完(wan)整性、合(he)法性和真(zhen)實性,如有侵權、錯誤(wu)信(xin)(xin)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申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息(xi)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但(dan)不限于(yu)文(wen)字(zi)、圖片、圖表(biao)、著(zhu)作權(quan)、商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息(xi)等),非(fei)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shi)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794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3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860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153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