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無錫十大著名博物館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無錫博物院
無錫博物院成立于2007年,由原無錫市博物館、無錫市革命陳列館、無錫市科普館“三館合一”組建而成,是一座集陳列展示、科學研究藝術欣賞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無錫博物院現擁有館藏文物近4萬件,以古代書畫、歷代紫砂、惠山泥人、近現代革命文物和民族工商業文物為主要特色,尤以書畫藏品在博物館界享有聲譽。
02
江陰市(shi)博物(wu)館
江陰博物館新館舍于2005年10月1日建成對外開放。新館舍位于江陰市澄江中路的天華文化廣場西側,天華文化中心以著名的民族音樂的一代宗師劉天華命名。劉天華是江陰人,他與他的長兄五四新文化的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劉半農,兄弟民族音樂大師劉北茂為推進中國現代文化的進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江陰市博物館新館占地1.5萬平方米。開放時間為每星期二至星期日的9點至4點30。每星期一閉館進行內部整理。參觀者可坐公交15路、13路至公安局站下或9路、18路、28路至天華文化中心站下。
03
宜興市博(bo)物館(guan)
宜興市博物館全館建筑面積二萬五千平方米,規模在內地縣級城市中名列前茅,包括通史館、現代名人館、風土館、尹瘦石收藏館、茗茶名壺館等七個獨立展廳及兩個臨展廳。藏品序列完整,器類豐富,更以陶瓷、銅鏡,法藏寺出土佛教窖藏文物為亮點精品,全面表現宜興歷史厚重、人杰地靈、崇文厚德的地方特色。
04
宜興陶瓷博物館
宜興陶瓷博物館,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丁蜀鎮丁山北路150號,是集展示、研究、傳播、保護和陶藝交流于一體的專業陶瓷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展館3000多平方米,館內分設了古陶、名人名作、紫砂、精陶、美彩陶、均陶、青瓷、工業衛生陶及世界陶瓷、國內陶瓷等十六個展廳,充分展示了宜興悠久的制陶歷史和燦爛的陶瓷文化。
05
無錫市鴻(hong)山遺址博物館(guan)
鴻山遺址博物館,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鴻山街道飛鳳路200號,是一個建于特大型戰國貴族墓邱承墩原址的遺址類博物館。博物館主要展示鴻山遺址出土的精品文物,分為古墓驚現、等級之尊、奢華生活、貴族玉禮、樂庫華章、千古之謎、社會影響七大板塊,詳細敘述了鴻山遺址的發現、發掘、保護及利用的過程。
06
無錫市東林書院
東林書院亦名龜山書院,位于江蘇省無錫市解放東路,有“天下言書院者,首東林”之贊譽。景區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恢復了明清時期布局形制與鼎盛時期風貌。東林書院,是當時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成為了當時江南地區人文薈萃之區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先后榮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07
無錫(xi)市泥人(ren)博物館
無錫泥人博物館是中國首家民間彩塑藝術博物館,創建于1986年。它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惠泉山麓,館藏明、清直至當代的無錫惠山泥人珍品1000余件(套),還藏有國內其他地區以及外國的民間彩塑藝術。無錫泥人博物館設有歷史珍品廳、當代名品廳、惠山泥人演示廳和民間工藝演示展廳面積1800平方米,每年接待大批國外旅游者和青少年學生。博物館擁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多名和一批工藝美術高級專業,是融博館、藝術研究和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現代專業博物館。
08
無錫市闔閭城(cheng)遺址博(bo)物(wu)館
無錫闔閭城遺址博物館早在1956年被江蘇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2008年召開的全國專家論證會上,該遺址認定為吳王闔閭都城,被評為“2008年中國考古10大發現” 之一。2011年公布為 “江蘇大遺址”。2013年3月,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國家“十二五”期間150處重點大遺址保護名錄。12月,國家文物局公布闔閭都城遺址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闔閭城遺址是無錫市極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春秋五霸之一吳國的都城。該城始建于闔閭元年(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
09
無錫(xi)窯群遺址博物館
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博物館系利用大窯路上的原清名并線水帶廠的廠址改建而成,展廳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一樓“無錫磚瓦史”展廳陳列著無錫出品的各類磚制品,包括城磚、方磚、墓磚等。二樓陳列了國內出土的古代磚瓦仿制品、各地收集的實物以及現代制磚機械模型,反映了中國磚瓦的歷史沿革。博物館展廳二樓有連廊與碼頭一側的兩層樓相通,古運河水上旅游開通后,游客可以從水陸兩路來到博物館參觀。據了解,大窯路現有古窯群遺址108處,保存較為完好的有十幾處,博物館背面有3個舊窯遺址。
10
秦邦(bang)憲(xian)舊居
秦邦憲舊居即博古舊居,位于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崇寧路112號(原師古河上),始建于清光緒末年,原為秦邦憲族叔秦琢如家宅。建筑分為東西兩路,中以備弄和橫廊相連,院中以內廊相通,其中西路為主,共七進,分門廳、轎廳、正廳和住宅區等,第三進為正廳“既翕堂”,均為面闊三間的硬山頂建筑。1916年至1921年,秦邦憲曾隨父母租賃其第四進居住,中為客堂,東西分別為書房和臥室,庭園前石庫門額上刻有“進德修業”四字。
加載更(geng)多

無(wu)(wu)錫市(shi)十大博物館排行榜,是(shi)Maigoo小(xiao)編(bian)主(zhu)要依據有(you)關部門公布的博物館等(deng)級劃分或榮譽稱號,通過對比(bi)無(wu)(wu)錫博物館的背景、規模、建筑特色(se)、展覽(lan)與(yu)藏品(pin)等(deng)進行篩選,結合(he)旅游(you)(you)景點在(zai)各大旅游(you)(you)平臺網(wang)站(zhan)(攜程、去(qu)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百度(du))的口碑評價,門票銷量,公眾知名度(du),網(wang)絡關注指(zhi)數等(deng)情況綜合(he)整理而成,榜單僅供參考,如有(you)疑問,歡迎在(zai)末尾評論/批評指(zhi)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用戶提(ti)供信息存(cun)儲(chu)空間(jian)服務,由于(yu)更新(xin)時(shi)間(jian)等問題,可能存(cun)在(zai)信息錯(cuo)誤的情況,本站不(bu)保證(zheng)所提(ti)供信息的準確性(xing)、完(wan)整性(xing)、合法性(xing)和真實(shi)性(xing),如有侵權、錯(cuo)誤信息或任(ren)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zai)第一時(shi)間(jian)刪除或更正。 版權申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xiang)關信(xin)(xin)息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shang)標(biao)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商(shang)業信(xin)(xin)息等(deng)),非經許可不(bu)得抄襲或(huo)使用(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3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39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610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