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柳州十大著名景點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歲月靜好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柳州(zhou)龍潭景區(qu)
大龍潭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柳州市區南部,距市中心僅三公里,面積約544公頃。景區別具匠心地以廣西及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風物民俗為主要建園內容,融少數民族風情特色與秀美的自然景色為一體。大龍潭風景區是一個集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巖溶植物景觀為一體的大型風景瀏覽區。
02
柳(liu)侯公園(yuan)
柳侯公園始建于1906年,是為紀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歷史文化名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柳侯公園分為南、北、中三個景區,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羅池等古跡,現已發展成占地15.5公頃的綜合性文化公園。公園中有近7公頃的人工湖,碧水曲橋,相映成趣,湖邊林木蔥蘢,涼亭假山,景色怡人;園中還有盆景園、動物園和兒童樂園等多姿多彩的游玩場所和設施,是人們公休假日和茶余飯后散步游玩的好場所。
03
三(san)江程陽(yang)侗族八寨景區(qu)
程陽八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廣西與湖南、貴州接壤的三江縣境內,距三江縣城19公里。景區由馬安寨、平坦寨、平寨、巖寨、東寨、大寨、平甫寨、吉昌寨八個侗寨組成。程陽八寨景區不僅完好地保存著侗族的木樓建筑、服裝飾品、歌舞文化、生活習俗等古老傳統,而且在與現代生活交融中繼續發揚光大,成功地發展成為了令人流連忘返的旅游新村。
04
柳州市工業(ye)博物館景區
柳州工業博物館,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魚鋒區柳東路220號,是集工業歷史展示、工業遺產保護、科學知識普及、旅游休閑于一體旅游勝地。博物館總用地面積將近1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館內主要由“柳州工業歷史館”、“柳州企業風采館”、“柳州生態宜居館”3個主題展館及室外展區組成。
05
柳州柳城縣知青(qing)城景區
知青城景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城縣洛崖社區,距縣城5公里,是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發展起來的旅游景點,也是以知青文化為主題,融山水、古鎮風光于一體的知青文化創意園。景區總面積為4平方公里,區內有許多特色景觀及建筑,如照片墻、宣傳畫、雕塑、吹谷機、知青會所、知青大食堂、知青碼頭、知青廣場、集市等。
06
柳州市融水縣(xian)貝江景區(qu)
位于融水苗族自治縣境內,柳州旅游區風景之一貝江古稱脊江,因流過縣城背面而得名。全長146千米,穿流于峰巒之間,主要景點有貝江飛虹、苗樓秀色、山湖疊翠、壽星迎賓、將軍石、摩天崖、望夫崖、飛云崖、石門峽、石猿嶺和竹林勝景等。游完貝江,游人別忘了品嘗貝江魚,這種魚腥味很少,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當地人說,貝江魚不用油不用鹽,只用清水來煮,味道特別清甜,這話并不夸張!主要景點有貝江飛虹、苗樓秀色、山湖疊翠、壽星迎賓、將軍石、摩天崖、望夫崖、飛云崖、石門峽、石猿嶺和竹林勝景等。
07
柳(liu)州(zhou)市融安石門仙(xian)湖(hu)旅游景區
石門仙湖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處在柳州、柳城、融水、三江等桂北旅游圈的中心位置,距柳州市70公里,距融安縣城50公里。景區占地7000余畝,其中陸地面積2900畝,石門水庫水域面積4000余畝,區內匯集天坑溶洞、高峽平湖、石山土嶺、湖泊溪谷等奇秀幽異為一體的自然景觀。景區陸地植被保護完好,高達96%的植被覆蓋率使得景區內天然滋生了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石斛、靈芝、紅運當頭原株等。
08
柳州市動物園(yuan)
柳州動物園占地面積413.5畝,是集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展示、科普教育于一體的自然生態主題公園,并于2014年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柳州動物園屬于綜合性大型公園,園區分為休閑健身區及動物觀賞區兩大區域,共展出100多種700多只動物。在這里可以欣賞到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的樣子,通過喂食與萌物們親密接觸,可以見識各種珍稀動物。
09
柳州融水?民族體育公園
融水?民族體育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位于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園林路,是全國較大的利用木結構裝飾的體育公園,也是融水市民休閑、健身之地。公園占地17萬平方米,園內以苗族建筑風格和木質結構為主,配以苗樓的吊腳、翹角、蓋瓦,設有籃球、羽毛球館2個、游泳池1個、蘆笙廣場1個、斗馬場1個、斗鳥場1個、苗歌對唱點1個,拉鼓坪1個。
10
柳(liu)州市博物館
柳州博物館,建于1959年,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城中區解放北路37號,是一座擁有先進設施與現代化功能的綜合性國家重點博物館。博物館占地面積39畝,建筑面積16600平方米,展示區面積8000平方米;館內主要陳列有《柳州歷史文化陳列》、《柳州少數民族風情展》、《古代青銅陳列》、《古代書畫扇面陳列》、《古代陶瓷陳列》等展覽,展示出了柳州的民族文化和歷史。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用(yong)(yong)戶提供(gong)(gong)信息(xi)存(cun)儲空間(jian)(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提供(gong)(gong)”的文章/文字(zi)均(jun)是(shi)注(zhu)冊用(yong)(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站觀點(dian),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wu)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di)一時間(jian)(jian)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xiang)關(guan)信息的知(zhi)識產權(quan)歸網站方所有(包括(kuo)但不(bu)限(xian)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gong)的商(shang)業信息等),非經許可不(bu)得抄(chao)襲(xi)或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29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7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06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663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