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老舍-中國現代小說家介紹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名人堂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名人堂"提供, 反饋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人物名片

  • 中文名 舒慶春(chun)
  • 外文(wen)名 Colin C.Shu、Lau Shaw
  • 別名 筆名老(lao)舍,字舍予
  • 性別 男(nan)
  • 國(guo)籍 中國
  • 民(min)族 滿族
  • 出生地 北京
  • 出生(sheng)日期 1900-02-03
  • 逝世(shi)日期 1967-08-24
  • 畢業院校(xiao) 北京師(shi)范(fan)學校
  • 職(zhi)業職(zhi)位 小說家,作家,人民(min)藝術家
  • 代表作品 《駱駝祥(xiang)子》《四世同堂》《茶館》
  • 主要成就 中國(guo)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杰出的(de)語言大師,其一生勤奮筆耕,創作甚豐,20世紀30年代就成為最有成就的(de)作家之一。

人物履歷

老舍,滿族(zu),原名(ming)舒慶春,字(zi)舍予,生于北京(jing)。父(fu)親是一(yi)名(ming)滿族(zu)的(de)護軍(jun),陣(zhen)亡在八國聯軍(jun)攻打北京(jing)城的(de)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ren)(ren)。靠替人(ren)(ren)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yi)家(jia)人(ren)(ren)的(de)生活。

1913年,考入北京師(shi)范(fan)學(xue)校。

1918年,畢(bi)業后任北京市方家(jia)胡同小學校(xiao)長。

1922年(nian),任南開中學國文教員。同年(nian)發表(biao)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 。

1924年(nian),赴(fu)英國,任倫敦大學(xue)東方學(xue)院中文(wen)講師(shi)。教(jiao)學(xue)之(zhi)余(yu),讀(du)了大量外(wai)國文(wen)學(xue)作品,并正(zheng)式開始創(chuang)作生涯。陸(lu)續發表《老張(zhang)的(de)哲學(xue)》 、《趙子曰》和(he)《二馬》三部描寫市民生活的(de)諷刺長篇小說。

1930年(nian),回到祖國,任濟南(nan)齊(qi)魯(lu)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并編輯(ji)《齊(qi)魯(lu)月刊》 。

1934年,夏到青島山東大學任中國(guo)文學系教授。

1936年,夏辭去教(jiao)職,專事文(wen)學(xue)創(chuang)作。抗(kang)(kang)日戰爭爆發后,到武(wu)漢、重慶主(zhu)持(chi)中(zhong)華全國文(wen)藝(yi)界抗(kang)(kang)敵(di)協會的工作,任常務理事、總(zong)務組長,并組織(zhi)出版會刊《抗(kang)(kang)戰文(wen)藝(yi)》。

1946年(nian)3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jiang)學一年(nian),期滿后,留美寫(xie)作。

1949年底(di),返(fan)回北京。曾任政(zheng)務(wu)院(yuan)文(wen)教委(wei)(wei)(wei)員會委(wei)(wei)(wei)員、政(zheng)協全國(guo)委(wei)(wei)(wei)員會常(chang)務(wu)委(wei)(wei)(wei)員、中(zhong)國(guo)文(wen)聯(lian)副主(zhu)(zhu)席、中(zhong)國(guo)作(zuo)家(jia)協會副主(zhu)(zhu)席及書(shu)記(ji)處書(shu)記(ji)、中(zhong)國(guo)民間文(wen)藝研究會副主(zhu)(zhu)席、中(zhong)國(guo)劇協和中(zhong)國(guo)曲協理事、北京市文(wen)聯(lian)主(zhu)(zhu)席等(deng)職。

1966年,被“四人幫”迫害致死(si)。

1978年,老舍(she)得到平反(fan),恢復(fu)“人民藝術家”的稱(cheng)號。墓碑上刻寫著老舍(she)的一句話(hua):“文藝界盡(jin)責的小卒,睡在這里(li)。”

2017年9月,中國(guo)現代文學長篇小說(shuo)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fang)出(chu)版(ban)中心出(chu)版(ban)上市。

個人作品

《老舍(she)集》

《老張的哲學》(長篇(pian)小說)1928

《趙(zhao)子曰》(長篇小說(shuo))1928

《二馬》(長篇小說(shuo))1931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

《小坡的生(sheng)日(ri)》(長篇(pian)小說(shuo))1934

《貓城記》(長(chang)篇小說)1933

《離婚》(長篇小說)1933

《老舍幽默詩(shi)文(wen)集》

《趕集(ji)》(短(duan)篇小說集(ji))1934

《櫻海集(ji)》(短篇(pian)小說集(ji))19Z9

《蛤(ha)藻(zao)集》(短篇小(xiao)說集)1936

《老(lao)牛破(po)車》(創作經(jing)驗)1935

《三團(tuan)一》(曲藝集)1938

《駱駝(tuo)樣子》(長篇小說)1939,人(ren)間;修改本(ben),1955

《火車集(ji)》(短篇小說集(ji))1939

《殘(can)霧》(話(hua)劇)1940

《文(wen)博(bo)士》(長篇小說(shuo),又名《選民》)1940

《張自忠》(話(hua)劇)1941

《大(da)地龍(long)蛇(she)》(話劇)1941

《劍北篇》(詩集)1942

《歸去來兮》(話劇)1943

《國家至上》(話劇)與(yu)宋之的合(he)著(zhu),1943

《誰先到(dao)了重慶》(話劇)1943

《桃(tao)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sheng)玉(yu)報》)與趙清(qing)閣合著,l943

《貧血集》(短篇(pian)小說(shuo)集)1944

《火葬(zang)》(長篇小(xiao)說)1944

《惶惑》(長篇小說,又(you)名《四世同(tong)堂(tang)》第1部)1944

《偷生(sheng)》(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

《東(dong)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

《微神集》(短篇小(xiao)說集)1947

《月牙集(ji)》(短篇小說集(ji))

《方(fang)珍珠》(話(hua)劇(ju))1950

《龍(long)須溝》(話劇)1951

《老舍選集》1951

《春華秋實》(話劇)1953

《老(lao)舍短篇小(xiao)說選》19567

《福(fu)星集(ji)》(散文(wen)集(ji))1958

《茶館》(話劇)1958

《上任》(短篇小說)1958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tou)生》、《饑荒(huang)》三部曲)上下冊(ce)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shuo))

《老舍小說(shuo)集(ji)外集(ji)》1982

《老舍文藝(yi)評論集》1982

文學特色(se)

老(lao)舍的(de)作品大多取(qu)材于市民生(sheng)(sheng)活。他善于描繪(hui)城(cheng)市貧民的(de)生(sheng)(sheng)活和(he)命(ming)運(yun),尤其擅長(chang)刻(ke)畫浸透了(le)封建宗法觀念的(de)保守落后的(de)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mao)盾(dun)和(he)階級搏斗(dou)中,在新的(de)歷史(shi)潮流沖(chong)擊下。惶惑、猶豫、寂(ji)寞的(de)矛(mao)盾(dun)心理,和(he)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de)可(ke)笑行(xing)徑(jing)。

他喜(xi)歡(huan)通過日(ri)常平(ping)凡(fan)的(de)場景反(fan)映普遍的(de)社會(hui)沖突,筆觸(chu)往往延伸(shen)到民族(zu)精神(shen)的(de)挖掘或者(zhe)民族(zu)命運的(de)思考(kao),讓人(ren)從輕快(kuai)詼(hui)諧(xie)之中(zhong)品味(wei)出(chu)生(sheng)活(huo)的(de)嚴峻(jun)和(he)沉重。關于(yu)(yu)自(zi)然風光(guang)的(de)色彩鮮艷的(de)渲染和(he)關于(yu)(yu)習俗人(ren)情(qing)的(de)細(xi)致入(ru)微的(de)描摹,增(zeng)添了作品的(de)生(sheng)活(huo)氣息和(he)情(qing)趣。

在現代文學史(shi)上,老舍的名字總是(shi)與(yu)市民題材、北京(jing)題材密切(qie)聯(lian)系在一起(qi)的。他是(shi)現代中(zhong)國(guo)文壇上杰(jie)出的風俗(su)、世態(尤其是(shi)北京(jing)的風土(tu)人情)畫家。

作為一(yi)位大家,他所反映(ying)的(de)(de)社(she)會現(xian)實(shi)(shi)可能不夠遼(liao)闊,但在(zai)他所描繪的(de)(de)范圍之內,卻把歷史和(he)現(xian)實(shi)(shi),從(cong)一(yi)年四季(ji)的(de)(de)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de)(de)社(she)會氣氛、風(feng)俗習(xi)慣,一(yi)直(zhi)到三(san)教九(jiu)流(liu)各種(zhong)人等的(de)(de)喜怒哀樂(le)、微(wei)妙心態都結合濃縮(suo)在(zai)一(yi)起,有(you)(you)聲有(you)(you)色、生動活潑,自成一(yi)個完整豐滿、"京(jing)味"十足的(de)(de)世界。這是(shi)老舍(she)在(zai)現(xian)代文學史上(shang)作出的(de)(de)特殊貢獻(xian)。

老舍的(de)(de)作品的(de)(de)另一個(ge)(ge)特(te)點(dian),是(shi)表現出(chu)鮮明的(de)(de)反(fan)帝愛國的(de)(de)題旨。反(fan)帝反(fan)封建本(ben)是(shi)“五四”以(yi)來整個(ge)(ge)新(xin)文學的(de)(de)基本(ben)主題。但(dan)除了特(te)定時期以(yi)外,在一般(ban)作家的(de)(de)創作中,反(fan)帝 的(de)(de)主題和內容不多。老舍的(de)(de)作品則(ze)常有明顯表現。

他的第(di)一篇習作《小鈴兒》,通(tong)過小學生(sheng)帶有(you)稚氣的行動,表(biao)達(da)了反抗外國(guo)侵略者的民(min)族(zu)意識。茅盾從(cong)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對于祖國(guo)的摯愛(ai)和熱(re)望”(《光輝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sheng)》)。

在這以后,老舍寫(xie)了(le)不少直接揭露帝國主義侵(qin)略罪行的作品(pin),還有(you)從不同(tong)側面(mian)描寫(xie)它們(men)的經濟、文化、宗教滲(shen)透(tou)和(he)種族(zu)歧視所給予中國人民種種傷害的作品(pin)。他表(biao)現民族(zu)覺醒、表(biao)彰(zhang)民族(zu)氣節(jie),同(tong)時抨擊(ji)在這些(xie)侵(qin)略和(he)滲(shen)透(tou)面(mian)前卑躬屈(qu)節(jie)、為(wei)虎作倀的洋奴漢□。

寫(xie)于(yu)60年代初的(de)話劇《神(shen)拳(quan)》(又名《義(yi)和(he)團》),再現北(bei)京居民(min)抗擊八國(guo)(guo)聯軍(jun)的(de)壯(zhuang)烈(lie)(lie)情景。后期(qi)作品(pin)強(qiang)烈(lie)(lie)地表現了中國(guo)(guo)人民(min)當家作主、自(zi)立自(zi)強(qiang)于(yu)世界的(de)喜悅和(he)自(zi)豪(hao)。對于(yu)社(she)會主義(yi)祖國(guo)(guo)的(de)熱愛(ai)(ai),使(shi)他的(de)愛(ai)(ai)國(guo)(guo)主義(yi)增(zeng)添了新(xin)的(de)內容和(he)光彩,達(da)到新(xin)的(de)思(si)想高度。強(qiang)烈(lie)(lie)的(de)民(min)族自(zi)尊(zun)感和(he)熾熱的(de)愛(ai)(ai)國(guo)(guo)主義(yi),是老舍的(de)高貴品(pin)格,也是他作品(pin)中寶貴的(de)精神(shen)遺產(chan)。

“五(wu)四”以后(hou)的新(xin)(xin)文(wen)學作家,廢棄(qi)了(le)封建士(shi)大夫筆(bi)下(xia)的文(wen)言(yan),也沒有采(cai)用話本(ben)小說、戲曲說白中的近代白話,而是從現代口語(yu)中創造便于反映現代生活、表達現代人心理活動(dong)的現代白話,作為新(xin)(xin)的文(wen)學語(yu)言(yan)—老舍對此(ci)作出了(le)卓越的成績。

他是(shi)北京人,能(neng)說一口(kou)標(biao)準的(de)(de)普通話(hua);更重要的(de)(de)是(shi)努(nu)力(li)從(cong)人民群眾的(de)(de)口(kou)頭語(yu)(yu)言(yan)中汲(ji)取和提煉文(wen)學語(yu)(yu)言(yan)。注意汲(ji)取,避免了生造(zao)硬(ying)湊合過于歐化(hua)(hua)的(de)(de)學生腔的(de)(de)毛病;講究提煉,能(neng)夠脫(tuo)離粗(cu)糙的(de)(de)自然形態(tai),克服照搬濫用方(fang)言(yan)土(tu)語(yu)(yu)的(de)(de)弱(ruo)點。他所(suo)使用的(de)(de)是(shi)一種真正藝術(shu)化(hua)(hua)了的(de)(de)活的(de)(de)語(yu)(yu)言(yan)。

老舍的小(xiao)說和散文,都可以瑯瑯上口(kou),話(hua)劇(ju)的對白,更(geng)是活潑傳(chuan)神(shen);作(zuo)品中許多人物的語(yu)(yu)言,具有(you)各自的性格特點。他很(hen)好地解決(jue)了語(yu)(yu)文脫節的問題(ti)。在語(yu)(yu)言的準確(que)生動(dong),富(fu)有(you)表現力(li)和藝術性方面,在創(chuang)造(zao)新的文學語(yu)(yu)言方面,他在現代作(zuo)家中,是十分突出的。

老(lao)舍認(ren)為作(zuo)家的(de)(de)風格(ge)首先體現(xian)在語(yu)(yu)(yu)言(yan)上,他(ta)的(de)(de)語(yu)(yu)(yu)言(yan)的(de)(de)確(que)成(cheng)為表現(xian)藝術風格(ge)的(de)(de)重要手段。連他(ta)的(de)(de)理論(lun)文章的(de)(de)語(yu)(yu)(yu)言(yan)都是(shi)很有(you)(you)個性特征的(de)(de)。他(ta)在這方面的(de)(de)貢獻,還(huan)超出了文學創作(zuo)的(de)(de)范(fan)圍。早(zao)在30年(nian)代,就有(you)(you)人主張以他(ta)的(de)(de)作(zuo)品作(zuo)為“宣傳(chuan)純正國(guo)語(yu)(yu)(yu)的(de)(de)教(jiao)本"(《老(lao)舍致趙(zhao)家璧信》),他(ta)的(de)(de)文字(zi)一直(zhi)是(shi)現(xian)代漢語(yu)(yu)(yu)教(jiao)科(ke)書中(zhong)經常引用的(de)(de)范(fan)例。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冊用(yong)戶提(ti)供信息存(cun)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供”的文章(zhang)/文字均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fa)布上傳(chuan),不(bu)代表(biao)本(ben)站(zhan)觀點,更不(bu)表(biao)示本(ben)站(zhan)支持購買和交(jiao)易,本(ben)站(zhan)對網(wang)頁中內容的合法性、準確性、真實性、適(shi)用(yong)性、安(an)全性等概(gai)不(bu)負責。版(ban)權(quan)歸原(yuan)作(zuo)者(zhe)所(suo)有,如(ru)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ren)何問題(ti),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yi)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ti)交說(shuo)明: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3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50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2777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477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