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中國十大古松

中國十大名松排名 中國最美的松樹 國內千年古松樹盤點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4-05-25 評論 0
全球約有三萬億棵樹,中國占其中的約1390億棵,人均約102棵,中國的這些樹,有的因高度被人銘記,有的因高壽聞名全國,有的被賦予獨特的文化內涵,有的則因出眾的外觀變得獨一無二。要說中國最美的松樹,無外乎是黃色迎客松、戒臺寺九龍松與抱塔松、河北承德九龍松等千年古松樹。下面跟隨Maigoo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中國十大名松吧。
  • 01
    黃山十大名松·迎客松 黃山標志性景觀國寶級名松人民大會堂鐵畫原形
    綜合指數:91.7
    02
    戒臺寺十(shi)大奇松·九龍(long)(long)松·臥龍(long)(long)松 九龍松樹齡約1300年臥龍松號稱中國最美松樹
    綜合指數:90.9
    03
    河北承德九龍松 2A景區天下第一奇松中國最美古樹之一
    綜(zong)合指數:90.6
    04
    九華山閔園景區鳳凰古松 天下第一松九華山標志性景觀
    綜合(he)指數:89.8
    05
    山(shan)西太(tai)原天龍山(shan)蟠龍松 中華第一奇松樹齡超過1500年
    綜合指(zhi)數:89.3
    06
    長沙岳麓(lu)山麓(lu)山寺六朝松 湖南最美古羅漢松樹齡1740余歲
    綜合指數:88.6
    07
    泰山(shan)五(wu)大夫松(song)·天柱峰(feng)天下松(song) 泰安八景之一帝王冊封過的樹木
    綜合(he)指數:88.3
    08
    峨眉(mei)山(shan)金頂(ding)松·千年松 峨眉山金頂標志性景觀樹齡千年以上
    綜合指數:87.6
    09
    廣西貴縣(xian)南山寺不老松 中國最古老的松樹樹齡3000年以上
    綜合指數:87.0
    10
    沈(shen)陽(yang)北(bei)陵公園(yuan)古松群 全國最大古松群落樹齡均近400年
    綜合指數:86.2
    • 三亞大小洞天不老松
    • 小河龍千年古松
    • 北京車耳營迎客松
    • 黑龍江鳳凰山千年松
    • 廬山龍虎松
    • 石湖蕩鎮羅漢松
    • 潮州金山古松
    • 武夷山大紅袍松

中國十大古松榜(bang)中榜(bang),是依據樹形奇特美觀度(冠(guan)幅/樹干/樹圍/花葉(xie)特色/樹齡(ling))、觀賞價(jia)值、旅(lv)游開發價(jia)值、歷史文化內涵、社會知名(ming)度、網絡輿情(qing)熱度(搜索指數(shu)/相關(guan)信息發布量(liang)及傳播范(fan)圍)等綜合得出。本(ben)文僅(jin)供(gong)參考,數據截止至2023523日,歡迎評論/指正。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中國十大古松
黃山標志性景觀國寶級名松人民大會堂鐵畫原形
奇松是黃山四絕之一。自古以來,人們對黃山的奇松情有獨鐘。黃山奇松中,以“迎客松”為最,迎客松具有800多年歷史,已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其造型如同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姿態優美。如今,有人質疑迎客松已經枯死,是一棵假樹。其實真正枯死的,是位于玉屏峰道旁的一棵“送客松”。黃山其它較具代表性的名松:轅門松、陪客松、望客松、龍爪松、始信峰連理松、西海大峽谷千年松、蒲團松、探海松、倒掛松、望泉松等。【 詳細>>】
2、戒臺寺十大奇松·九龍松·臥龍松
九龍松樹齡約1300年臥龍松號稱中國最美松樹
距離北京城區約35公里的京西古剎戒臺寺,香火延續1400年,寺內古樹名木甚多,僅國家保護級古樹就達88棵,其中最著名的當數九龍松、抱塔松、臥龍松等。九龍松樹齡已有1300多年,是一株植于遼代的白皮松,也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一棵白皮松。臥龍松植于遼代,像一條盤龍橫臥在此,已過千歲,曾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松樹”之一。抱塔松則位于法均大師舍利塔西邊的高臺上。寺內其它較具代表性的奇松:菊花松、蓮花松、鳳松、鳳尾松、活動松、自在松等。
2A景區天下第一奇松中國最美古樹之一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縣的九龍松,植于北宋中期,歷經六朝,距今已有980多年歷史。整棵松生長有九條粗大的枝干,盤旋交織在一起,枝頭恰似龍頭,樹身彎彎猶如龍身,樹皮呈塊狀,好似龍鱗,九條枝干條條像龍一樣飛騰而起,故得名“九龍松”。之后在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的“十佳最美古樹”活動中,九龍松成功當選,被譽為最美的松樹。【 詳細>>】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
天下第一松九華山標志性景觀
九華山閔園景區內的鳳凰松,是中國十大古松之一,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該松高度約7.68米,胸徑約1米,造型奇特,恰似鳳凰展翅,故得此名。鳳凰松主干扁平翹首,如同鳳冠,兩股枝干一高一低,狀似鳳尾,根部周圍綠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園石,人稱“鳳凰蛋”。買購小編了解到,這棵鳳凰古松史載見于南北朝,已生長千年,是古今眾多詩人、畫家、攝影師作品中的主角。【 詳細>>】
5、山西太原天龍山蟠龍松
中華第一奇松樹齡超過1500年
中國最古老的松樹之一,生長在山西太原天龍山上。每年約有十多萬名游客慕名而來,只為一睹它的風采。這棵蟠龍松的樹齡超過1500年,樹體不高,只有3米左右,造型奇特。如果隱去樹干,它就像一條騰云吐霧的飛龍正在波濤浪尖或云海之中嬉戲鬧騰。其扭曲成螺旋狀的腰姿,給人一種翻滾而動的感覺;它布滿鱗片的幾十條虬形臂膀向東西南北各個方向順勢延伸,更把這種動感以飛速旋轉的方式傳遞給了游人。歷史上,蟠龍松所處之地幾經戰火,但是它每次都能逢兇化吉,奇跡般存活下來。
6、長沙岳麓山麓山寺六朝松
湖南最美古羅漢松樹齡1740余歲
湖南長沙岳麓山麓山寺觀音閣前的六朝松,被譽為湖南最美古羅漢松,現今已1740余歲。六朝松相傳為六朝(南北朝)時所植,是長沙市最年長的古樹,雖歷經千年滄桑,但樹葉青綠,粗壯的樹干仿佛一根被擰緊的麻繩。與一旁栽種僅數年的小羅漢松相比,六朝松最粗的樹枝比小羅漢松的樹干還粗。整棵樹胸圍2.5米,地圍3.2米,冠徑10.1米,冠幅面積100平米。
7、泰山五大夫松·天柱峰天下松
泰安八景之一帝王冊封過的樹木
著名的泰山上,有一處知名景點叫作“五大夫松”,景區專門為它設立了一座石牌坊,還建了一處五松亭。五大夫松是泰山景區內唯一受過帝王冊封的樹木,曾為秦始皇擋雨,因護駕有功,被封為“五大夫”。如今,五大夫松由兩株油松組成,南北并列,龍干虬枝,蟠蜿屈展,為泰安八景之一,十大名松之一。該樹現已列入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名錄。
8、峨眉山金頂松·千年松
峨眉山金頂標志性景觀樹齡千年以上
峨眉山的金頂松位于峨眉山金頂,據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這棵千年松樹高約20米,樹干直徑2.5米,被營為“天下松”,是峨眉山的標志性景點之一。金頂松的形象給人以高聳入云、氣勢恢宏的感覺,代表看中國文化中“高尚、崇高”的品質,在松樹下,游客可以欣賞到峨眉山的美麗景色,也可以品嘗到當地的美食。
9、廣西貴縣南山寺不老松
中國最古老的松樹樹齡3000年以上
相傳在廣西省壯族自治區貴縣南山寺殿后的峭壁上,生長著一棵非常古老的松樹;這棵松樹被取名為“不老松”,據說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盡管歷經千年滄桑,這棵松樹的樹枝還是挺拔而蒼勁,針葉還是郁郁蔥蔥的;樹旁的山崖上還刻著“不老松”三個大字。光緒版《貴縣志》中就有提到這棵樹“南山古松,在南山寺洞門峭壁間,數百年來高僅尺余,四時常秀,人謂之不老松”。如今這棵樹據說已被移到室內保護起來。
10、沈陽北陵公園古松群
全國最大古松群落樹齡均近400年
沈陽北陵公園的古松群,現存古松二千余棵,松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蔽日。這些蒼翠的陵松在金瓦紅墻中構成昭陵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極具特色。據《瀟湘晨報》報道,該古松群是中國平原地區最大的人工古油松群。近些年,北陵公園通過全面加強古松養護管理,改善其生長狀況。
更多相關榜單
  • 01
    天目山自然保護區銀杏樹
  • 02
    福泉古銀杏樹
  • 03
    貴州長順中華銀杏王
  • 04
    定林寺天下銀杏第一樹·浮來山景區
  • 05
    四川崇州市大劃鎮古銀杏
  • 06
    山東郯城縣古銀杏
  • 07
    四川雅安古銀杏
  • 08
    孝感安陸市古銀杏
  • 09
    甘肅省徽縣古銀杏
  • 10
    千年銀杏谷銀杏樹王
  • 01
    淄川峨莊千年流蘇樹
  • 02
    青州雀山千年流蘇林
  • 03
    草廟頭村古流蘇樹
  • 04
    張家溜村千年流蘇園
  • 05
    龍洞庵古流蘇樹
  • 06
    甘泉古流蘇樹
  • 07
    南峪古流蘇樹
  • 08
    鄒家埠古流蘇樹
  • 09
    陳家峪古流蘇樹
  • 10
    蘇家峪古流蘇樹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注明(ming)(ming)“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de)所有(you)作品,均(jun)為MAIGOO網(wang)(wang)原創(chuang)、合法擁有(you)版權(quan)(quan)或有(you)權(quan)(quan)使用的(de)作品,未經本網(wang)(wang)授(shou)權(quan)(quan)不得轉載(zai)、摘編或利(li)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shu)作品。已經本網(wang)(wang)授(shou)權(quan)(quan)使用作品的(de),應在授(shou)權(quan)(quan)范圍(wei)內使用,并注明(ming)(ming)“來源:MAIGOO網(wang)(wang)”。違反上述(shu)聲(sheng)明(ming)(ming)者,網(wang)(wang)站會追責到底(di)。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