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藥王山博物館
0 票數:0 #博物館#
藥王山博物館石刻有摩崖造像、題字,石牌坊,歷代累朝各種碑石碣刻,石刻各類藝術品等。其存藏各種碑石計三百五十余通,以北魏至唐代百余通造像碑與宋至明清藥王類石碑彌足珍貴,尤以北魏造像碑較為精采,其數量多,年代久,品位高,出名海內外,它是我國石刻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藥王山總占地面積1.23平方公里,現存金、元、明、清古建筑64楹165間,建筑面積3062.63(其中用作展室面積1574平方米)。新修石刻保護廳、廊70間,建筑面積1420平方米。
  • 中文名: 藥王山(shan)博(bo)物館
  • 地址: 陜(shan)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藥(yao)王大道藥(yao)王山景區內
  • 門票: 免費(fei)
  • 開放時間: 09:00~17:00
  • 博物館等級: 國家二級(ji)(文(wen)物)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館藏實力

藥王山博物館現有藏品(pin)1702件(包括石刻303件)、含(han)石器44件,玉器15件,陶器593件,瓷器90件,金屬器253件,印(yin)章8枚,其它6件,古(gu)錢幣600余(yu)種。

藥王(wang)山(shan)博物館編寫的出版物畫冊《偉(wei)大的醫藥家(jia)孫(sun)思邈(miao)》、《藥王(wang)山(shan)與孫(sun)思邈(miao)的傳說》一、二集,電視片《藥王(wang)山(shan)勝覽(lan)》、《藥王(wang)故里解說詞》,《藥王(wang)簡介》,翻印了《海上方》、《醫學源(yuan)流歌》。編著《唐(tang)代名醫孫(sun)思邈(miao)》、《藥王(wang)孫(sun)思邈(miao)》、《藥王(wang)山(shan)石刻藝術》等。

歷史沿革

藥王(wang)山(shan)在唐(tang)代屬磬玉山(shan),北宋至(zhi)清(qing)稱五臺(tai)山(shan),清(qing)代至(zhi)今俗稱藥王(wang)山(shan),因唐(tang)代醫(yi)學(xue)家孫(sun)思邈晚年(nian)歸隱(yin)于此(ci),當地人民尊奉他為藥王(wang)而得名。

藥王山總占(zhan)地面(mian)積1.23平方(fang)公里,現存金、元、明(ming)、清古建筑(zhu)(zhu)64楹165間(jian),建筑(zhu)(zhu)面(mian)積3062.63(其中用作展室面(mian)積1574平方(fang)米(mi))。新修石(shi)刻保(bao)護廳、廊(lang)70間(jian),建筑(zhu)(zhu)面(mian)積1420平方(fang)米(mi)。

1977年成立藥(yao)王山文管所,1986年5月(yue)建藥(yao)王山博物館。隸(li)屬(shu)于縣文物局。

藥王(wang)(wang)山位于(yu)陜西(xi)耀縣城東1.5公里(li)處,是唐(tang)代醫(yi)(yi)(yi)(yi)學家(jia)孫(sun)(sun)思(si)(si)邈長時(shi)間(jian)(jian)隱(yin)居之處,因民間(jian)(jian)尊(zun)奉孫(sun)(sun)思(si)(si)邈為(wei)“藥王(wang)(wang)”而(er)得名(ming)。藥王(wang)(wang)山本名(ming)五臺(tai)山,由5座山巒組(zu)成,山巒頂平如(ru)臺(tai),形如(ru)五指(zhi),為(wei)紀念(nian)醫(yi)(yi)(yi)(yi)學大師孫(sun)(sun)思(si)(si)邈,后(hou)人在此(ci)修廟、建殿(dian)、塑像、立(li)碑,藥王(wang)(wang)山成為(wei)的醫(yi)(yi)(yi)(yi)宗地點。遠(yuan)遠(yuan)眺望,綠樹(shu)叢中,殿(dian)宇環山依(yi)巖(yan)而(er)建,氣勢(shi)壯觀迷人。孫(sun)(sun)思(si)(si)邈(公元581~682年),耀縣孫(sun)(sun)家(jia)源人,早年體弱多病(bing),家(jia)境貧寒(han)。少年時(shi)開始鉆研醫(yi)(yi)(yi)(yi)道藥理(li),兼讀經(jing)史百(bai)字之說(shuo),青年時(shi)已造詣頗深。學成后(hou)曾辭朝廷征(zheng)召,長時(shi)間(jian)(jian)在家(jia)隱(yin)居行(xing)醫(yi)(yi)(yi)(yi)濟人。晚年根據(ju)唐(tang)代醫(yi)(yi)(yi)(yi)藥文獻(xian),搜集民間(jian)(jian)治療經(jing)驗,結合(he)個(ge)人行(xing)醫(yi)(yi)(yi)(yi)體會,編著醫(yi)(yi)(yi)(yi)書(shu)。《千金要方(fang)(fang)(fang)》《千金翼方(fang)(fang)(fang)》各30卷,是他的力著。在印(yin)刷不發達(da)的古代,手抄本廣為(wei)流傳(chuan),直到宋(song)代才出(chu)版(ban)了兩書(shu)的摘縮(suo)本,并傳(chuan)入(ru)朝鮮(xian)和日本。這(zhe)兩本書(shu)開創了疾病(bing)分類、癥候記述、治藥王(wang)(wang)山景(jing)色(se)(20張)療方(fang)(fang)(fang)法和藥劑方(fang)(fang)(fang)子,對(dui)中國醫(yi)(yi)(yi)(yi)學發展貢獻(xian)極(ji)大。

藥(yao)王(wang)(wang)廟,為紀念中國隋唐時代的醫(yi)學家(jia)孫思邈而建(jian),位于陜西耀縣城東的藥(yao)王(wang)(wang)山上。

藥王(wang)廟(miao)的中(zhong)心。殿高(gao)22米,長57米,寬(kuan)24米,坐北面南(nan),川巨石砌其基,給人(ren)以(yi)穩如(ru)泰山之感、殿內中(zhong)央供奉著(zhu)孫思邈的彩(cai)色塑(su)像,像高(gao)3米,身著(zhu)昏黃袍服,頭戴(dai)道巾(jin),面方目朗,兩(liang)腿跨(kua)坐,雙(shuang)手搭膝,姿(zi)態和藹(ai)可親(qin)。為明(ming)代所塑(su),至今色彩(cai)依然絢麗異常(chang)。

殿(dian)前東邊有碑(bei)亭一座,明隆(long)慶六(liu)年所(suo)刻(ke)的五通碑(bei)石(shi)就立于此(ci)亭內。其中(zhong)習通石(shi)碑(bei)的兩面(mian)刻(ke)寫的是《千(qian)金寶要(yao)》,記載了(le)孫思邈所(suo)著《千(qian)金方(fang)(fang)》 中(zhong)近千(qian)副重要(yao)藥方(fang)(fang)。另(ling)一通刻(ke)寫的是,兩面(mian)刻(ke)字,記載了(le)藥王搜集、整理(li)的治療(liao)各種病癥的單(dan)方(fang)(fang)、驗(yan)方(fang)(fang)。

碑亭(ting)東側是(shi)孫(sun)恩邈(miao)醫(yi)學(xue)著作陳(chen)列室,室內陳(chen)列著藥(yao)(yao)王畫(hua)像和各種版本的(de)(de)《千金(jin)翼方(fang)》、《備急千金(jin)要方(fang)》等著作,供人參觀學(xue)習研究。,位于(yu)藥(yao)(yao)王廟(miao)西南200米(mi)處,為兩個直徑約2米(mi),深1.5米(mi)的(de)(de)石窩。傳(chuan)為孫(sun)思(si)邈(miao)當年洗藥(yao)(yao)用的(de)(de)池子。靜(jing)應廟(miao),現辟(pi)為道觀,也(ye)是(shi)朝拜孫(sun)真(zhen)人的(de)(de)勝地(di)、現存古(gu)建筑為明(ming)、清修(xiu)建或重建。藥(yao)(yao)王山現是(shi)一(yi)處令人心馳神往(wang)的(de)(de)旅游勝地(di)。藥(yao)(yao)王山以年代久遠、內容豐富的(de)(de)醫(yi)史古(gu)跡和珍貴石刻(ke)而(er)聞名于(yu)世(shi)。主要陳(chen)列內容有;一(yi)、孫(sun)思(si)邈(miao)生平展,二、藥(yao)(yao)用植物標(biao)本展,三、藥(yao)(yao)王山石刻(ke)。

一、項系統展(zhan)示孫(sun)思邈生平貢獻(xian)及影響。

二、項(xiang)展出標本500余(yu)種(zhong)突出表現(xian)了荮王(wang)的(de)地方特色(se)。

三、項分(fen)三部分(fen)(1)為隋至明(ming)摩(mo)崖造像(xiang),共有大小佛(fo)教(jiao)造像(xiang)45尊,雕刻(ke)細(xi)膩(ni)、線條流暢,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2)為像(xiang)碑(bei),共有北(bei)魏至唐(tang)代宗教(jiao)造像(xiang)碑(bei)百余通,這批造像(xiang)碑(bei),對研(yan)究我國(guo)西(xi)北(bei)地(di)區民間宗教(jiao)發展(zhan)極為重(zhong)要。(3)為歷代碑(bei)刻(ke),并存碑(bei)石(shi)近二百通,其中明(ming)代孫思(si)邈藥方(fang)碑(bei)《千金寶要》、《海上方(fang)》尤為珍貴(gui)。

1956年8月6日(ri)陜西省(sheng)政府(fu)公(gong)布《藥王山石(shi)刻》為全(quan)省(sheng)第一批重點文物(wu)保護單位(wei)。

1961年(nian)3月4日國務院公(gong)布(bu)《藥王(wang)山(shan)石刻》為(wei)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藥王(wang)山(shan)修(xiu)建(jian)了摩崖造(zao)像(xiang)保護大(da)廳7間(jian)及碑(bei)廊63間(jian),使大(da)部分石刻得到了較為(wei)妥善的保護。

實用信息

藥(yao)王山位(wei)于陜西省耀縣藥(yao)王山。

郵編(bian):727100

開放時間:藥王山博物館全(quan)年開放。

每天9:00~17:00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用(yong)戶(hu)提供信(xin)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yong)戶(hu)自主發布(bu)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zhe)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錯誤信(xin)息或(huo)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xi)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shan)除或(huo)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bao)括但(dan)不限于(yu)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biao)權、為用(yong)戶(hu)提供的商業信息等(deng)),非經許可(ke)不得抄襲(xi)或使(shi)用(yong)。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29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71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581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766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