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uo)馳(chi)名(ming)商標是我國(guo)商品(pin)品(pin)牌(pai)(pai)(pai)最高級別的榮譽,它能(neng)在一(yi)定(ding)程度上提高企業(ye)的品(pin)牌(pai)(pai)(pai)知名(ming)度,使品(pin)牌(pai)(pai)(pai)在激烈的市(shi)場(chang)(chang)競爭(zheng)中能(neng)夠(gou)快速(su)地開拓和(he)(he)占領市(shi)場(chang)(chang),從而增強市(shi)場(chang)(chang)競爭(zheng)力。成為中國(guo)馳(chi)名(ming)商標,也意味(wei)著(zhu)企業(ye)的服務、產品(pin)質量(liang)、企業(ye)的信(xin)譽和(he)(he)形象都獲得(de)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馳(chi)名商(shang)標,是經過(guo)有權機關(國家工商(shang)總局商(shang)標局、商(shang)標評審委(wei)員會或人民(min)法院)根據企(qi)業的申請(qing),官方認定(ding)的一(yi)種(zhong)商(shang)標類型,在中(zhong)國國內為(wei)(wei)公眾廣為(wei)(wei)知曉并(bing)享有較高聲譽。成為(wei)(wei)中(zhong)國馳(chi)名商(shang)標,便意味(wei)著企(qi)業的服務、產品質量、企(qi)業的信譽得(de)到了一(yi)定(ding)保證。
前款所稱“三(san)年”、“五年”,是指被提(ti)出異議的商(shang)標注冊(ce)(ce)申(shen)請日期、被提(ti)出無(wu)效宣(xuan)告(gao)請求的商(shang)標注冊(ce)(ce)申(shen)請日期之前的三(san)年、五年,以及在查處商(shang)標違法案件中(zhong)提(ti)出馳名商(shang)標保(bao)護(hu)請求日期之前的三(san)年、五年。
內容 | 認定機關 | 法律依據 | 說明 |
商標異議中的認定 | 商標局 |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第5號令2003年4月17日) | 第四條第一款,當事人認為他人經初步審定并公告的商標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內容。 |
商標爭議中的認定 | 商標評審委員會 |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第5號令2003年4月17日) | 第四條第二款,當事人認為他人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內容。 |
商標管理中的認定 | 商標局 |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第5號令2003年4月17日) | 第五條,在商標管理工作中,當事人認為他人使用的商標屬于商標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內容 |
商標侵權案件審理中的認定 | 審理該案的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2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46次會議通過法釋(2002)32號) | 第二十二條,人民法院在審理商標糾紛案件中,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和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認定馳名商標,應當依照商標法第十四條的規定進行。 |
域名侵權案件審理中的認定 | 審理該案的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82次會議通過法釋(2001)24號) | 第六條,人民法院審理域名糾紛案件,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以及案件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涉及的注冊商標是否馳名依法作出認定。 |
1996年(nian)8月,原國家工(gong)商(shang)行政管理部門(men)發布了(le)《馳名(ming)商(shang)標(biao)認定(ding)和管理暫行規定(ding)》,第一次以專(zhuan)門(men)文件(jian)的(de)形式明確了(le)對馳名(ming)商(shang)標(biao)的(de)保護(hu)。
2001年10月,全國人(ren)大常委會修(xiu)改商標(biao)法(fa),從(cong)立(li)法(fa)層面加大對馳名商標(biao)的保護。
2003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shang)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馳名商(shang)標(biao)認定和保護規定》,自(zi)2003年6月1日(ri)起施行。
2009年(nian)4月,原國家工(gong)商行(xing)政管(guan)理總(zong)局頒布了《馳名商標認定(ding)工(gong)作細則》,對行(xing)政管(guan)理案件中進(jin)行(xing)馳名商標認定(ding)作了規(gui)范(fan)。
2013年9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新修訂的商標法中明確規定:從2014年5月1日起,生產、經營者不得將“馳名商標”字樣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2014年5月1日以前就已進入市場的印有“馳名商標”的商品,2014年5月1日后仍可繼續銷售,直至售完。
2017年1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向有關地方人大常委會發出《關于印發對有關著名商標制度地方性法規的研究意見的函》,要求對有關著名商標制度的地方性法規予以清理,適時廢止。
經梳理(li),現行有效(xiao)的(de)(de)關于著(zhu)名(ming)商(shang)標(biao)或者馳名(ming)商(shang)標(biao)的(de)(de)地方(fang)性法(fa)規(gui)共有11部(bu),其中,省級人大常委(wei)會制(zhi)定(ding)的(de)(de)地方(fang)性法(fa)規(gui)8部(bu);設區(qu)的(de)(de)市人大常委(wei)會制(zhi)定(ding)的(de)(de)地方(fang)法(fa)規(gui)3部(bu)。
生活中常有人弄不清(qing)“中國馳名(ming)商(shang)標、著名(ming)商(shang)標、知名(ming)商(shang)標”三者之(zhi)間的區(qu)別,三大商(shang)標稱號有許多相同之(zhi)處,也存(cun)在顯著區(qu)別,下面用一張(zhang)表來詮(quan)釋它們之(zhi)間的差異(yi)。
對比項 | 馳名商標 | 著名商標 |
區別 | 法律認定 | 行業認定 |
認定機構 | 國家工商局商標局或人民法院 | 省工商部門 |
認定標準 | 為全國相關公眾所知悉 | 本省相關公眾所知悉 |
注冊要求 | 不要求是否為注冊商標 | 必須是注冊商標 |
重要性 | 最高級別榮譽稱號 | 稍弱于馳名商標 |
效力范圍 | 在全國有效 | 省內有效 |
申請對象 | 國內/外資/在華注冊企業 | 國內企業 |
法律性 | 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有一定的認定條件和認定程序 | 無法律概念,沒有法定認定標準和認定條件 |
由于我國(guo)各(ge)(ge)地(di)方法院對馳(chi)名商標(biao)認定(ding)的(de)標(biao)準不同,再(zai)加上各(ge)(ge)地(di)區(qu)的(de)經(jing)濟差異,這就出現了各(ge)(ge)地(di)區(qu)馳(chi)名商標(biao)認定(ding)分(fen)布(bu)不均(jun)衡的(de)現象(xiang)。總(zong)的(de)來(lai)看,廣(guang)東、江蘇、山東、位(wei)于第一梯隊,三省各(ge)(ge)擁有(you)超過700個(ge)馳(chi)名商標(biao),貴州、廣(guang)西(xi)、黑龍江、山西(xi)、新(xin)疆、新(xin)疆兵(bing)團、寧夏等地(di)區(qu)馳(chi)名商標(biao)數量未(wei)破百。中(zhong)國(guo)馳(chi)名商標(biao)的(de)空間分(fen)布(bu)密度總(zong)體呈現“東部-中(zhong)部-西(xi)部”逐(zhu)漸遞減的(de)趨(qu)勢,東部沿海地(di)區(qu)是中(zhong)國(guo)馳(chi)名商標(biao)的(de)主要聚集地(di)。
地區 | 數量 | 地區 | 數量 |
山東省 | 775 | 吉林省 | 160 |
廣東省 | 753 | 北京市 | 157 |
江蘇省 | 733 | 遼寧省 | 155 |
浙江省 | 621 | 天津市 | 153 |
福建省 | 497 | 重慶市 | 143 |
內蒙古 | 434 | 云南省 | 125 |
湖南省 | 409 | 陜西省 | 105 |
湖北省 | 379 | 山西省 | 90 |
河北省 | 347 | 黑龍江省 | 86 |
四川省 | 294 | 貴州省 | 63 |
河南省 | 275 | 寧夏 | 36 |
安徽省 | 264 | 廣西省 | 33 |
上海市 | 194 | 新疆省 | 28 |
江西省 | 163 | 新疆兵團 | 12 |
中(zhong)國馳(chi)(chi)名(ming)(ming)商(shang)標所屬(shu)行業(ye)(ye)分(fen)布(bu)也不太均衡,馳(chi)(chi)名(ming)(ming)商(shang)標主要集(ji)(ji)中(zhong)在食品(pin)(pin)飲料、制造、紡織、醫(yi)藥等行業(ye)(ye)。尤其是制造業(ye)(ye),在擁有馳(chi)(chi)名(ming)(ming)商(shang)標最多的前十個(ge)行業(ye)(ye)中(zhong),屬(shu)于制造業(ye)(ye)這個(ge)大(da)門類的就有8個(ge),這也表明(ming)馳(chi)(chi)名(ming)(ming)商(shang)標的簇群分(fen)布(bu)是以產業(ye)(ye)集(ji)(ji)聚為基礎,處于市場競爭性(xing)強的行業(ye)(ye)品(pin)(pin)牌(pai),更容(rong)易獲得(de)馳(chi)(chi)名(ming)(ming)商(shang)標的稱(cheng)號。
所屬行業 | 樣本容量 | 商標占比(%) |
食品、飲料 | 631 | 20.91 |
機械、設備、儀表 | 583 | 19.32 |
金屬、非金屬 | 334 | 11.07 |
石化、塑膠 | 314 | 10.4 |
紡織、服裝、皮毛 | 312 | 10.34 |
醫藥、生物制品 | 183 | 6.06 |
木材、家具 | 107 | 3.55 |
造紙、印刷 | 91 | 3.02 |
農、林、牧、漁業 | 79 | 2.62 |
社會服務業 | 73 | 2.42 |
其他制造業 | 71 | 2.35 |
電子 | 63 | 2.09 |
信息技術業 | 54 | 1.79 |
批發和零售貿易 | 38 | 1.26 |
建筑業 | 19 | 0.63 |
房地產 | 19 | 0.63 |
交通、運輸、倉儲業 | 15 | 0.5 |
金融、保險 | 9 | 0.3 |
采掘業 | 7 | 0.23 |
傳播與文化產業 | 7 | 0.23 |
綜合類 | 7 | 0.23 |
電力、煤氣及水 | 2 | 0.07 |
品牌是(shi)一個(ge)企業(ye)存在與發展的靈(ling)魂,對于一個(ge)地(di)區(qu)來說(shuo),品牌就是(shi)其綜合實力的集(ji)中(zhong)體現(xian)。不同地(di)區(qu)的...
榮(rong)譽(yu)品牌是(shi)指(zhi)企業品牌在市(shi)(shi)場運營(ying)中,榮(rong)獲的(de)國家級、省市(shi)(shi)級和地(di)區級的(de)各類榮(rong)譽(yu)稱(cheng)號(hao),這些(xie)榮(rong)譽(yu)稱(cheng)號(hao)...
品牌是一個地區綜(zong)合實力的集中體現(xian),近年來,各省鼓(gu)勵加強品牌培(pei)育,提供優質(zhi)供給,推(tui)動經(jing)濟(ji)轉型...
現代國際品牌(pai)競爭,早已不是(shi)單純的(de)商(shang)業戰爭,而是(shi)國家軟實力的(de)較量(liang),優秀品牌(pai)的(de)多寡已成為衡量(lia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