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批準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責任單位 | 項目類別 |
1 | 22AA001 | 事件理論視閾下的中國網絡文藝批評研究 | 胡疆鋒 | 首都師范大學 | 重點 |
2 | 22AB002 | 1935年梅蘭芳訪蘇相關文獻整理與研究 | 周麗娟 | 中國戲曲學院 | 重點 |
3 | 22AC003 | 跨文化視域下中美日動畫電影審美價值觀與國際傳播策略研究 | 楊建華 | 青島科技大學 | 重點 |
4 | 22AD004 | 中國古代軍樂文化研究 | 任方冰 | 中國音樂學院 | 重點 |
5 | 22AD005 | 中國民族器樂創作的特色語匯研究 | 秦文琛 | 中央音樂學院 | 重點 |
6 | 22AD006 | 中國民族歌劇表演體系研究 | 王宏偉 | 天津音樂學院 | 重點 |
7 | 22AE007 | 中國舞蹈科學理論與實踐發展研究 | 溫柔 | 北京舞蹈學院 | 重點 |
8 | 22AF008 | 藝術品保護與修復的中國實踐與理論創新研究 | 范勃 | 廣州美術學院 | 重點 |
9 | 22AF009 | 美術考古學視域下《歷代名畫記》所述唐以前繪畫的復原研究 | 朱滸 | 華東師范大學 | 重點 |
10 | 22AF010 | 古文字書法史 | 沈浩 | 中國美術學院 | 重點 |
11 | 22AF011 | 我國美術館未來發展趨勢研究 | 張子康 | 中央美術學院 | 重點 |
12 | 22AG012 | 開物成務:中國傳統設計理論及實踐研究 | 李硯祖 | 廣東工業大學 | 重點 |
13 | 22AG013 | 中國共產黨紅色設計基因的發軔與當代傳承研究 | 石晨旭 | 青島科技大學 | 重點 |
14 | 22AG014 | 面向公共衛生危機的“健康設計”理論研究和創新方法體系建構 | 趙超 | 清華大學 | 重點 |
15 | 22AG015 | 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出版設計文化研究 | 段衛斌 | 中國美術學院 | 重點 |
16 | 22AH016 | 我國國家文化公園政策體系構建研究 | 吳承忠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重點 |
17 | 22AH017 | 數字文化產業商業模式創新及其生態治理研究 | 張振鵬 | 深圳大學 | 重點 |
18 | 22AH018 |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資源的智慧化保護與發展研究 | 席濤 | 上海交通大學 | 重點 |
19 | 22BA019 | 當代國外藝術社會學文獻整理與研究 | 盧文超 | 東南大學 | 一般 |
20 | 22BA020 | 法國近代藝術理論文獻整理與研究 | 張穎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一般 |
21 | 22BA021 | 百年中國美育史研究 | 傅怡靜 | 中央美術學院 | 一般 |
22 | 22BA022 | 藝術的“當代性”理論研究 | 董麗慧 | 北京大學 | 一般 |
23 | 22BA023 | 數字媒介語境下的藝術傳播理論體系研究 | 湯筠冰 | 復旦大學 | 一般 |
24 | 22BB024 | 當代蘇州評彈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研究 | 吳磊 | 蘇州大學 | 一般 |
25 | 22BB025 | 現存早期徽劇抄本研究 | 韓軍 | 安徽藝術學院 | 一般 |
26 | 22BB026 | 臺灣京劇演劇史論及編年(1895—1945) | 簡貴燈 | 福建師范大學 | 一般 |
27 | 22BB027 | 明清以來辰河高腔源流研究 | 王斌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一般 |
28 | 22BB028 | 高甲戲丑角藝術研究 | 吳慧穎 | 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院 | 一般 |
29 | 22BB029 | 河南戲曲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 徐芳芳 | 河南大學 | 一般 |
30 | 22BB030 | 古代木偶戲史料新考與演出形態變遷研究 | 黃李娜 | 長江師范學院 | 一般 |
31 | 22BB031 | 明代徽池雅調劇本整理與研究 | 紀永貴 | 池州學院 | 一般 |
32 | 22BB032 | 民國戲曲序跋整理與研究 | 李志遠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一般 |
33 | 22BB033 | 生旦體制與明清傳奇的演進 | 王永恩 | 中國傳媒大學 | 一般 |
34 | 22BB034 | 中國戲曲史編纂研究(1912—2021) | 黃靜楓 | 上海戲劇學院 | 一般 |
35 | 22BB035 | 晚清民國武戲演劇史料整理與研究 | 徐建國 | 山西大同大學 | 一般 |
36 | 22BB036 | 南北曲九宮譜研究 | 王志毅 | 溫州大學 | 一般 |
37 | 22BB037 | 揚劇與維揚文化關系研究 | 周飛 | 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 | 一般 |
38 | 22BB038 | 婺劇劇目抄本整理與研究 | 聶付生 | 浙江工商大學 | 一般 |
39 | 22BB039 | 太行山區域民間說唱史略 | 李成麗 | 山西省藝術研究院 | 一般 |
40 | 22BC040 | 新媒體語境下影視批評倫理問題再研究 | 丁莉麗 | 浙江傳媒學院 | 一般 |
41 | 22BC041 | 日本動漫文化的國民性建構及影響力輸出研究 | 劉克華 | 東南大學 | 一般 |
42 | 22BC042 | 中國主流紀錄片的文化記憶建構研究 | 趙曦 | 中國傳媒大學 | 一般 |
43 | 22BC043 | 構建與實踐:新時代中國影視“人民美學”研究 | 劉海波 | 上海大學 | 一般 |
44 | 22BC044 | 當代中國電影文化記憶與國族認同研究 | 張彩虹 | 浙江傳媒學院 | 一般 |
45 | 22BC045 | 智媒時代視聽內容生產與價值體系建設研究 | 顧亞奇 | 中國人民大學 | 一般 |
46 | 22BC046 | 中國新主流電影促進社會美育建設的價值與路徑研究 | 左亞男 | 遼寧師范大學 | 一般 |
47 | 22BC047 | 中外比較視野下新時代中國電影院線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 | 俞劍紅 | 北京電影學院 | 一般 |
48 | 22BC048 | 新時代中國紀錄片美學的理論基礎、生成機制與傳播生態研究 | 陳一 | 蘇州大學 | 一般 |
49 | 22BC049 | 后電影語境下的屏幕理論研究 | 薛征 | 蘇州大學 | 一般 |
50 | 22BC050 | 中國類型電影聲音創作與理論研究 | 王玨 | 北京電影學院 | 一般 |
51 | 22BC051 | 中國詩性電影的形式美學研究 | 周佳鸝 | 中國美術學院 | 一般 |
52 | 22BC052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游戲中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研究 | 何威 | 北京師范大學 | 一般 |
53 | 22BC053 | 講好中國故事:短視頻國際傳播實踐及創新話語體系研究 | 何其聰 | 北京師范大學 | 一般 |
54 | 22BC054 | 香港電影文化史研究(1946—1979) | 蘇濤 | 中國人民大學 | 一般 |
55 | 22BC055 | 媒介融合時代的中國喜劇電影創作與傳播研究 | 楊柳 | 南京大學 | 一般 |
56 | 22BC056 | 數字時代的電影敘事研究 | 陳瑜 | 上海大學 | 一般 |
57 | 22BC057 | 百年中國電影文化基因傳承與創新研究 | 周清平 | 暨南大學 | 一般 |
58 | 22BC058 | 當代謎題電影非線性敘事研究 | 樊曉君 | 山西師范大學 | 一般 |
59 | 22BD059 | 中國古代樂器演奏文獻整理與研究 | 王曉俊 | 南京藝術學院 | 一般 |
60 | 22BD060 | 20世紀中國音樂審美旨趣嬗變史研究 | 張雨輝 | 沈陽音樂學院 | 一般 |
61 | 22BD061 | 遠古三代音樂考古與中華音樂文明探源溯流綜合研究 | 方建軍 | 鄭州大學 | 一般 |
62 | 22BD062 | 西秦腔(甘肅調)歷史文獻研究 | 牛龍菲 | 西北師范大學 | 一般 |
63 | 22BD063 | 閩臺南音文化生態研究 | 曾憲林 | 福建師范大學 | 一般 |
64 | 22BD064 | 同源異流 相融共聲——世界揚琴體系與多元音樂文化研究 | 劉月寧 | 中央音樂學院 | 一般 |
65 | 22BD065 | 長江中下游地區“雅集型樂種”研究 | 李海萌 | 湖北師范大學 | 一般 |
66 | 22BD066 | 清末民初音樂文化研究 | 馮長春 | 上海音樂學院 | 一般 |
67 | 22BD067 | 中國廣播音樂史(1923—1949) | 林媛 | 哈爾濱音樂學院 | 一般 |
68 | 22BD068 | 20世紀上半葉中國俄羅斯僑民鋼琴音樂文化傳承研究 | 喬馨 | 東北師范大學 | 一般 |
69 | 22BD069 | 中國當代音樂創作中的后調性和聲技法研究 | 鄭剛 | 山東師范大學 | 一般 |
70 | 22BD070 | 革命歷史題材交響音樂創作研究 | 唐榮 | 蘇州大學 | 一般 |
71 | 22BD071 | 昆曲南曲曲牌曲腔關系研究 | 蒯衛華 | 北京師范大學 | 一般 |
72 | 22BD072 | 中國兒童歌舞劇百年發展史研究 | 汪靜一 | 浙江師范大學 | 一般 |
73 | 22BD073 | 上海琴史研究(1843—2003) | 胡斌 | 揚州大學 | 一般 |
74 | 22BD074 | 川劇聲腔音樂的形成、發展及變革研究 | 岳圣東 | 成都師范學院 | 一般 |
75 | 22BD075 | 周漢樂律文化研究 | 宋克賓 | 浙江音樂學院 | 一般 |
76 | 22BD076 | 20世紀中國傳統器樂文化的現代性建構研究 | 汪海元 | 安徽師范大學 | 一般 |
77 | 22BD077 | 西方歌劇流派研究 | 康嘯 | 中國音樂學院 | 一般 |
78 | 22BE078 | 基于中國話語體系的中國古代舞蹈“體、器、用”源流考證研究 | 張玉玲 | 上海戲劇學院 | 一般 |
79 | 22BE079 | 當代中國舞蹈思想文獻與創作觀念研究 | 閆楨楨 | 北京舞蹈學院 | 一般 |
80 | 22BE080 | 中國舞蹈歷史文脈的共通性研究 | 王曉茹 | 福建師范大學 | 一般 |
81 | 22BE081 | 當代中國舞劇批評研究 | 董麗 | 中華女子學院 | 一般 |
82 | 22BE082 | 甲骨卜辭中樂舞材料的整理與研究 | 屠志芬 | 吉林藝術學院 | 一般 |
83 | 22BF083 | 中國紅色主題雕塑史研究(1921—2021) | 尚蓮霞 | 南京大學 | 一般 |
84 | 22BF084 | 中國水陸畫圖像譜系研究 | 蘇金成 | 上海大學 | 一般 |
85 | 22BF085 | 《歷代名畫記》史源學研究 | 陳錚 | 蘇州大學 | 一般 |
86 | 22BF086 | 解放戰爭時期紅色美術宣傳實踐研究 | 劉宏暉 | 湖北師范大學 | 一般 |
87 | 22BF087 | 數字時代繪畫的藝術趨向及審美范式研究 | 張群 | 東北師范大學 | 一般 |
88 | 22BF088 | 賀友直與新中國連環畫藝術研究 | 王保青 | 浙江萬里學院 | 一般 |
89 | 22BF089 | 中國民間美術圖像識別系統研究 | 李雅梅 | 重慶大學 | 一般 |
90 | 22BF090 | 明代松江書派研究 | 廖丹 | 南通大學 | 一般 |
91 | 22BF091 | 全球藝術史觀念與中國美術的世界傳播研究 | 張堅 | 中國美術學院 | 一般 |
92 | 22BF092 | 重估犍陀羅藝術對中國的影響 | 趙玲 | 蘇州科技大學 | 一般 |
93 | 22BF093 | 中國北朝石窟人物雕塑造型研究 | 黃文智 | 天津美術學院 | 一般 |
94 | 22BF094 | 圖像、風格、趣味——晚清民國木版年畫視覺建構與大眾傳播研究 | 李秋實 | 魯迅美術學院 | 一般 |
95 | 22BF095 | 國家文化戰略視野下的美術館跨學科發展與新美術館學研究 | 王璜生 | 廣州美術學院 | 一般 |
96 | 22BF096 | 新中國主題性美術評論文獻整理與研究 | 孟憲平 | 山東藝術學院 | 一般 |
97 | 22BF097 | 中國近現代美術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劉秋蘭 | 常州工學院 | 一般 |
98 | 22BF098 | 明代宮廷與浙派繪畫文獻整理與研究 | 趙晶 | 浙江大學 | 一般 |
99 | 22BF099 | 清代廣州十三行外銷工藝美術交流史研究 | 劉菲菲 | 廣州大學 | 一般 |
100 | 22BF100 | 明清時期江西—湖廣—四川移民文化線路上祠堂建筑藝術變遷研究 | 范迎春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 一般 |
101 | 22BF101 | 新中國十七年美術傳播價值研究 | 文苑仲 | 南京藝術學院 | 一般 |
102 | 22BF102 | 明清書畫題跋史 | 施錡 | 華東師范大學 | 一般 |
103 | 22BF103 | 大眾傳播視野下的抗戰時期版畫研究 | 艾姝 | 中山大學 | 一般 |
104 | 22BF104 | 粵港澳地區攝影藝術史 | 崇秀全 | 華南師范大學 | 一般 |
105 | 22BF105 | 宋代繪畫的題跋研究 | 李方紅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一般 |
106 | 22BF106 | 景德鎮陶瓷雕塑史 | 趙蘭濤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一般 |
107 | 22BG107 | 嶺南地區香云紗傳統工藝可視化數字保護與傳承發展研究 | 文霞 |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 一般 |
108 | 22BG108 | 技術文化視域下的江南農耕手作工具設計研究 | 張明山 | 江南大學 | 一般 |
109 | 22BG109 | 中華“三禮”設計倫理闡釋與建構研究 | 石琳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一般 |
110 | 22BG110 | 設計推動新時代鄉村振興策略與路徑研究 | 祝遵崚 | 南京林業大學 | 一般 |
111 | 22BG111 | 京杭運河區域傳統工藝美術傳播路徑研究 | 許大海 | 山東藝術學院 | 一般 |
112 | 22BG112 | 《明實錄》中的工藝美術史料類纂及研究 | 張健 | 福州大學 | 一般 |
113 | 22BG113 | 新中國室內設計70年(1949—2019) | 宋立民 | 清華大學 | 一般 |
114 | 22BG114 | 宋代傳統器具工藝與審美關系研究 | 周亞東 | 南通大學 | 一般 |
115 | 22BG115 | 漢代陶制建筑構件的標準設計及工藝研究 | 萬芬芬 | 南昌工程學院 | 一般 |
116 | 22BG116 | 百年中國服裝設計藝術風格史研究 | 戚孟勇 | 浙江理工大學 | 一般 |
117 | 22BG117 | 城鄉融合區景觀風貌設計評價研究 | 李永昌 | 南京林業大學 | 一般 |
118 | 22BG118 | 新中國公益廣告設計史變遷研究(1949—2019) | 郅陽 | 上海師范大學 | 一般 |
119 | 22BG119 | 中華新設計文化的海外傳播策略研究 | 張旸 | 南京藝術學院 | 一般 |
120 | 22BG120 | 基于絲綢之路出土刺繡文物調查的漢唐刺繡工藝研究 | 鄺楊華 | 海南師范大學 | 一般 |
121 | 22BG121 | 中國傳統絲綢品種譜系構建與設計創新研究 | 周赳 | 浙江理工大學 | 一般 |
122 | 22BG122 | 漢字設計字體理論研究 | 楊艷芳 | 南京師范大學 | 一般 |
123 | 22BG123 | 設計治理:設計學視角下的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 | 楊志 | 云南藝術學院 | 一般 |
124 | 22BG124 | 近代江南城市公園設計研究 | 劉佳 | 江南大學 | 一般 |
125 | 22BG125 | 中國設計語義學體系形成、演進與現代轉繹研究 | 孫利 | 燕山大學 | 一般 |
126 | 22BG126 | 設計思維的捕捉、認知與解讀 | 胡瑩 | 湖南大學 | 一般 |
127 | 22BG127 | 新時期以來視覺傳達設計觀念演變及實踐研究 | 朱永明 | 蘇州科技大學 | 一般 |
128 | 22BG128 | 中國古代家具名物制度研究 | 黃永健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一般 |
129 | 22BG129 | 絲綢之路多元文化視閾下元代裝飾紋樣研究 | 劉珂艷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一般 |
130 | 22BG130 | 江南傳統村落文化景觀的營造模式研究 | 張軼 | 南京理工大學 | 一般 |
131 | 22BG131 | 德國烏爾姆設計模式對中國智能制造設計的價值及其創新性轉化研究 | 何宇 | 四川大學 | 一般 |
132 | 22BG132 | 20世紀上半葉歐洲的中國工藝美術史研究思路與方法 | 趙成清 | 四川大學 | 一般 |
133 | 22BG133 | 沉浸式影像空間交互設計方法研究 | 張健 | 華中科技大學 | 一般 |
134 | 22BG134 | 宋元時期中日民俗手工藝交流史研究 | 陳晶 | 中國美術學院 | 一般 |
135 | 22BG135 | 剪瓷雕技藝的傳承及衍生設計研究 | 劉曉宏 | 福州大學 | 一般 |
136 | 22BG136 | 中國當代設計方法論研究 | 張宗登 | 湖南工業大學 | 一般 |
137 | 22BG137 | 面向學習障礙兒童的智能交互產品設計研究 | 范敏 | 中國傳媒大學 | 一般 |
138 | 22BG138 | 湘鄂渝黔邊區民族民間工藝的“基因圖譜”研究 | 田少煦 | 廣東工業大學 | 一般 |
139 | 22BG139 | 適老化設計理論(1950—2021)的演進邏輯與中國實踐路徑研究 | 侯冠華 | 寧波大學 | 一般 |
140 | 22BG140 | 宋代設計美學研究 | 張軍 | 鹽城工學院 | 一般 |
141 | 22BG141 | 當代景觀陶藝文化設計研究 | 徐志華 | 景德鎮陶瓷大學 | 一般 |
142 | 22BH142 | 后奧運時代東北地區冰雪文化與冰雪旅游的融合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 | 徐明 | 吉林財經大學 | 一般 |
143 | 22BH143 | 多元融通視域下的新時代文化消費研究 | 徐望 | 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 | 一般 |
144 | 22BH144 | 場景理論視域下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建構的藝術介入策略研究 | 張中波 | 濟南大學 | 一般 |
145 | 22BH145 | “兩創”背景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轉化機制研究 | 唐建軍 | 山東大學 | 一般 |
146 | 22BH146 | 積極老齡化視角下公共文化空間適老化改造研究 | 趙文明 | 長江大學 | 一般 |
147 | 22BH147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法律保障機制研究 | 梁巖妍 | 河北師范大學 | 一般 |
148 | 22BH148 | 中國民藝精神譜系的百年流變與當代傳承 | 況成泉 | 重慶大學 | 一般 |
149 | 22BH149 |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空間功能延伸研究 | 劉雪芬 | 武漢輕工大學 | 一般 |
150 | 22BH150 | 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典型模式和主導機制研究 | 宋子千 |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 | 一般 |
151 | 22BH151 | 人工智能時代的藝術文化消費 | 李輝 | 山東師范大學 | 一般 |
152 | 22BH152 | 微改造理念下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下游段)集中展示帶構建研究 | 龔道德 | 南京林業大學 | 一般 |
153 | 22BH153 | 湘贛邊傳統村落文化振興與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耦合機制研究 | 王暉 | 長沙學院 | 一般 |
154 | 22BH154 | 旅游社會建構與民族文化再生產研究 | 潘寶 | 大理大學 | 一般 |
155 | 22BH155 | 新發展格局下自貿區建設促進文化和旅游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研究 | 肖建勇 | 河南大學 | 一般 |
156 | 22BH156 | 新型數字文化消費對Z世代生活方式的影響研究 | 張錚 | 清華大學 | 一般 |
157 | 22BH157 |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空間化”趨勢與“空間性”治理研究 | 林秀琴 | 福建社會科學院 | 一般 |
158 | 22BH158 | 實用藝術品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 | 宋智慧 | 遼寧大學 | 一般 |
159 | 22BH159 | 信息技術和人文智慧整合背景下的旅游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研究 | 金 濤 |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 一般 |
160 | 22BH160 | 平話語區傳統聚落生態智慧體系研究 | 陳筠婷 | 廣西大學 | 一般 |
161 | 22CA161 | 墓葬中的比較藝術學:絲綢之路中西墓葬藝術比較與“類型”研究(1—8世紀) | 王詩曉 | 南京大學 | 青年 |
162 | 22CA162 | 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藝美學思想的現代轉型與初期建制研究 | 王瑋 | 東北大學 | 青年 |
163 | 22CB163 | 21世紀以來戲曲文物的發現及其戲曲生態價值研究 | 趙丹榮 | 山西師范大學 | 青年 |
164 | 22CB164 | 元明清曲總集編纂與曲學興變研究 | 陳妙丹 | 汕頭大學 | 青年 |
165 | 22CB165 | 考古學視域下的宋代戲劇服飾研究 | 張彬 | 西安工程大學 | 青年 |
166 | 22CC166 | 基于人工智能的影視內容感知、評析及決策機制研究 | 徐芳依 | 中國傳媒大學 | 青年 |
167 | 22CC167 | 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發展及其歷史經驗研究(1905—1949) | 姜慶麗 | 天津師范大學 | 青年 |
168 | 22CC168 | 國產電視劇的青春敘事及其價值引領研究 | 蘇也菲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青年 |
169 | 22CC169 | 共同體建構視域下中國“新主流”電影的工業美學路徑研究 | 劉祎祎 | 北京舞蹈學院 | 青年 |
170 | 22CD170 | 交融與共生:多民族儺樂文化的“中華性”研究 | 舒然 | 貴州師范學院 | 青年 |
171 | 22CD171 | 古琴歷史流變中的雅俗問題研究 | 胡瀟 | 武漢音樂學院 | 青年 |
172 | 22CD172 | 宋代禮制樂章研究 | 楊逸 | 安徽大學 | 青年 |
173 | 22CD173 | 中國禮樂傳統的早期傳承研究 | 韓朝 | 河南師范大學 | 青年 |
174 | 22CD174 | 海外留存中國音樂蠟筒錄音整理與研究 | 凌嘉穗 | 上海交通大學 | 青年 |
175 | 22CE175 | 中國藏族民間舞蹈史整理與研究 | 李秀加 | 西北師范大學 | 青年 |
176 | 22CF176 | 詩性旨趣與理性創構:明代中晚期畫派與江南審美文化研究 | 田婧媛 | 南京藝術學院 | 青年 |
177 | 22CF177 | 圖像與歷史:內蒙古地區史前藝術與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塑造 | 蘇麗古娜 | 內蒙古自治區藝術研究院 | 青年 |
178 | 22CF178 | 現當代身體藝術理論研究 | 張晨 | 中央美術學院 | 青年 |
179 | 22CF179 | 宋元明清文人藝術中的蘇軾圖像研究 | 王一楠 | 中國藝術研究院 | 青年 |
180 | 22CF180 | 抗戰時期蘇立文的中國美術史觀建構研究 | 岳陽 | 四川大學 | 青年 |
181 | 22CG181 | 中國設計史中工匠文化的演進路徑研究 | 宋玉玉 | 山東大學 | 青年 |
182 | 22CG182 | 空間-行為互塑中的城市意象中介機制與循證規劃設計研究 | 羅超 | 湖北美術學院 | 青年 |
183 | 22CG183 | 甘丹頗章政權時期西藏官服文化研究 | 陳果 | 北京服裝學院 | 青年 |
184 | 22CG184 | 人工智能“協同繪畫”賦能自閉癥兒童藝術治療的交互設計研究 | 安鵬鋮 | 南方科技大學 | 青年 |
185 | 22CH185 | 我國免費開放博物館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研究 | 岳楠 | 湖北大學 | 青年 |
186 | 22CH186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對話機制和路徑研究 | 張蘇秋 | 中國傳媒大學 | 青年 |
187 | 22CH187 | 國有文藝院團“雙演”融合創新模式研究 | 宗祖盼 | 深圳大學 | 青年 |
188 | 22CH188 | 非物質文化遺產智能傳播的內在機理與進階路徑研究 | 孫傳明 | 華中師范大學 | 青年 |
189 | 22CH189 | 中國城市社區公共文化空間演化機理及發展策略研究 | 穆晨 | 同濟大學 | 青年 |
190 | 22CH190 | 文化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動態演進識別與高質量躍升路徑研究 | 任文龍 | 南京財經大學 | 青年 |
191 | 22CH191 | 虛擬數字人的產業應用與文化生態研究 | 劉書亮 | 中國傳媒大學 | 青年 |
192 | 22CH192 | 數字化背景下國有文藝院團的轉型戰略研究 | 劉倩 | 江西師范大學 | 青年 |
193 | 22EA193 | 王朝聞藝術評論研究 | 岑亞霞 | 北部灣大學 | 西部 |
194 | 22EB194 | 川劇與巴蜀地域文化關系研究 | 周津菁 |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 西部 |
195 | 22EB195 | 云南當代戲曲史 | 劉佳云 | 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 | 西部 |
196 | 22EC196 | 電影強國建設背景下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倫理建構研究 | 駱平 | 四川師范大學 | 西部 |
197 | 22EC197 | 新時期中國科幻電影的想象力審美問題研究 | 袁一民 | 四川大學 | 西部 |
198 | 22EC198 | 媒介融合環境下民族地區的廣播藝術發展研究 | 李拜石 | 北方民族大學 | 西部 |
199 | 22ED199 | 西北地區民族音樂符號的文化認同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 | 馬希剛 | 西北民族大學 | 西部 |
200 | 22ED200 | 中國藝術歌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 | 孟卓 | 廣西師范大學 | 西部 |
201 | 22ED201 | 當代文化視域下藏族傳統聲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 旦增達娃 | 西藏大學 | 西部 |
202 | 22ED202 | 中國少數民族題材交響樂研究 | 馬冬雅 | 寧夏大學 | 西部 |
203 | 22EE203 | 中國雜技基礎理論研究 | 董迎春 | 廣西民族大學 | 西部 |
204 | 22EE204 | “一帶一路”視野下新疆帕米爾高原舞蹈文化交流研究 | 戴虎 | 新疆師范大學 | 西部 |
205 | 22EF205 | 唐蕃古道青海段沿線佛教壁畫遺存調查研究 | 才讓卓瑪 | 青海民族大學 | 西部 |
206 | 22EF206 | 西北邊塞漢晉簡牘、紙文書書法風格與流變研究 | 蔡副全 | 西北師范大學 | 西部 |
207 | 22EF207 | 新中國軍事題材美術圖像志研究 | 張向輝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西部 |
208 | 22EF208 | 中國古代存疑畫學文獻整理與研究:畫學偽書辨證 | 劉玉龍 | 陜西師范大學 | 西部 |
209 | 22EF209 | 國家美展視域中的中國當代雕塑史研究 | 焦興濤 | 四川美術學院 | 西部 |
210 | 22EF210 | 唐宋畫學思想變遷研究 | 唐波 | 四川師范大學 | 西部 |
211 | 22EG211 | 壯族傳統工藝轉換文化IP研究 | 王穎 | 南寧師范大學 | 西部 |
212 | 22EG212 | 南嶺走廊壯侗語族嫁衣研究 | 張國云 | 四川美術學院 | 西部 |
213 | 22EG213 | 包容民族地區跨文化用戶的信息交互設計研究 | 韓海燕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西部 |
214 | 22EG214 | 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跨境民族手工藝整理與傳播交流研究 | 吳化雨 | 云南民族大學 | 西部 |
215 | 22EG215 | 云南傳統民居裝飾藝術研究——以滇南、滇西地區為例 | 楊澤紅 | 云南省民族藝術研究院 | 西部 |
216 | 22EH216 | 鄉村振興視域下非遺工坊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 | 王明 | 貴州師范學院 | 西部 |
217 | 22EH217 | 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法律研究 | 劉麗娜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部 |
218 | 22EH218 | 基于“中華文化基因”視角下的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 張云 | 新疆藝術研究所 | 西部 |
219 | 22EH219 | 文化景觀重塑推動湘黔桂侗族傳統村落研學旅游發展研究 | 王成 | 桂林旅游學院 | 西部 |
國家(jia)最(zui)高科學技(ji)(ji)術獎,于2000年由國務院設(she)立(li),是中國五個國家(jia)科學技(ji)(ji)術獎中最(zui)高等(deng)級(ji)的(de)獎項(xiang).本...
八月瓜創新(xin)研究院發布了《全國科技創新(xin)百強指(zhi)數報告(gao)2022—企業(ye)、高校及研究機構篇(pian)》。《報告(gao)...
中國(guo)社會(hui)責任百人論壇(ESG專家委(wei)員會(hui))發布了首(shou)份“中國(guo)百強科技企(qi)業ESG指數”。榜單從中...
中(zhong)國科(ke)學院官方網站公布了2022年第一(yi)屆“中(zhong)國科(ke)學院青年五四(si)獎章”獲得(de)者名單,共有13人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