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品牌分類   知識分類          
移動端
  • 買購網APP
  • 手機版Maigoo
  

南寧十大古跡 邕城古建筑有哪些 南寧著名建筑古跡

本文章由 MAIGOO榜單研究員(yuan)69號(hao) 上傳提供 評論 0
歷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南寧始建州郡于公元318年的東晉時期,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下面本文MAIGOO編輯整理了南寧十大古跡,包括邕江古城墻、伏波廟、觀音禪寺、黃旭初故居、邕寧電報局、南寧金獅巷等,一起去看看具體內容吧!
南寧十大古跡
  • 邕江古城墻
    邕江古城墻位于南寧市邕江大橋北端東側,總長約112米,高約12米,據史料,東晉時期,南寧的城墻采用竹子建造,以竹墻為竹城。到了唐代,夯土為城,開設來遠門、大安門、朝天門。明代時期,南寧的城墻更為堅固,采用“磚包土”形式。現存的古城墻與古代南寧的防洪古堤緊密相連,對于研究南寧市城建史和城防史具有重要意義。南寧的古城墻也見證著城市的發展變化,它隨著城市面積的擴大而連綿蜿蜒。2005年,南寧市政府按清代城墻形式修復此段古城墻,2007年,南寧古城墻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伏波廟
    伏波廟是為紀念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北部)、平亂安民、疏河通航、造福一方而建的一座祭祀性建筑,現存的伏波廟為明清時期的建筑,是廣西僅存的五座明代木構架建筑之一。整個建筑堪稱嶺南古建筑的典范。伏波廟是一組很有特色的建筑群體,它是由廟門、牌樓、前殿、大殿、側殿、后殿、回廊、祭壇幾個部分組成,他們以祭壇為中心,形成一個封閉的院落。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990平方米,是嶺南建筑的典型代表。
  • 南寧觀音禪寺是位于接近青秀山風景區山頂的一個文化旅游景點。觀音禪寺始建于北宋年間,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禪寺占地面積15畝,由大雄寶殿、福慧講堂、觀音閣、地藏殿、臥佛殿、伽藍殿、天王殿、五觀堂、客堂、僧寮、居士寮、鐘鼓樓、照壁等組成,是廣西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內供奉著國內最大手工最精美的的檀香木鍍金千手千眼觀音和緬甸皇室贈送的世界上最大由整塊緬甸玉雕成的玉臥佛,是佛教人士聚集之地,香火旺盛。
  • 黃旭初故居
    南寧黃旭初故居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明德街53號,西鄰原邕寧電報局,占地面積約130平方米,整建筑座西朝東。該建筑平面呈長方形,磚木結構三層樓房,整高約10米,四坡屋面蓋小青瓦,西南屋面上建有一方形硬山式磚木小閣樓。該樓四周砌女兒墻以天溝排水。室內樓地面鋪紅階磚,各層外墻設雙開玻璃窗,其中在底層大廳的天面塑有浮雕圖案。整幢建筑采用“中式屋頂”、“西式墻身”的中西結合式建筑。2002年南寧人民市政府公布黃旭初故居為南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邕寧電報局
    邕寧電報局位于邕江邊明德街55號(邕江賓館旁)。該舊址占地1164.1平方米,建筑面積1277.4平方米,整建筑五進四井,為“中式屋頂,法式墻身”的中西結合式風格建筑,據記載該建筑為“鎮南關大捷”前法國人興建,在清代為中營守備署所在地,1922年,邕寧電報局搬遷至此。2002年12月,南寧市人民政府將邕寧電報局舊址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建筑。中國電信廣西公司在此設立廣西電信博物館,但因房屋老舊,現已屬危房,故已不對外開放。此地給老南寧人留下了許多的回憶。
  • 南寧金獅巷
    南寧金獅巷,位于南寧市興寧路西二里,東西走向,從當陽街一直通到民生路,民居群分南北兩列,是南寧市區唯一的清代至民國時期的民居群。南寧金獅巷里有一段北宋古城墻,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原為北宋時邕州署衙門所在地,被譽為“邕州守護神”的北宋邕州知州蘇緘在此英勇獻身。2002年,該遺址被列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 粵東會館
    粵東會館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由廣東旅邕商賈集資興建,原建筑由前、中、后3座建筑組成。1950—1960年,中、后2進先后拆除,現僅存1進門樓。門樓座北向南,左右兩側配有廂房,門樓的結構形式是硬山閣桁,屋頂為小青瓦面,琉璃勾頭、滴水貼邊。通面闊16.60米,統進深為12米,通高約9米,其中廂房寬6.4米,2層。深間為前廊,高出路面0.8米,以料石砌成。4根前檐柱為花崗巖石柱,次間柱間有額枋相連,額枋中各立石獅一只。前廊出3步梁,每步梁上均雕飾有人物故事。前后封檐板和山墻外博風帶繪有圖案裝飾。1982年公布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 宗圣源祠
    宗圣源祠始建于明朝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后于清朝雍正、乾隆、咸豐年間數次修葺。是一座祠堂古建筑,自2010年被批準為“南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宗圣源祠座北朝南,硬山式磚木結構,清水墻,小青瓦屋面。面3間(10米),通進23米,分前、中、后廳3座,進深分別為6架椽、8架椽、10架椽。每廳中立金柱4根,石柱基礎,梁架兩排,抬梁式結構,橫向以枋榫鉚與山墻相連,結構牢靠,主間寬4.2米,次間寬2.8米,主次分明。中廳與后廳間隔以天井連以拜廳,平面成工字形,前廳圓柱出丁字拱承檁,內檐檁梁之間上下用木構架斗拱連結,柱墩、斗拱雕刻精細,具有結構與裝飾之雙重功能。
  • 黃家大院
    黃家大院地處邕江二橋頭中堯南路,臨江而建的距邕江僅50米,整個建筑群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式屋蓋,青磚青瓦清水墻牞為硬山頂磚木結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黃氏家族民宅,由正廳、廚房、居室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33棟組合而成,分5列8排布置,大小共118間房,總占地面積3653平方米。陵花窗和探望口建得很高。黃家大院在2001年被列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雖然已經破敗,但仍是南寧市清朝建筑物中目前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民宅群落之一。
  • 蔡氏古宅位于柳南高速公路邊上的廣西賓陽縣古辣鎮境內,是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筑群,堪稱中國嶺南古建筑的瑰寶。走進蔡家大院,人們禁不住被這座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的氣派所吸引,更為大院的建筑風格和建筑藝術所驚嘆。大院建筑群分為"老屋"和"新屋"兩部分共三處,均為三進式青磚瓦房。正廳最高,二廳、三廳漸次遞減。古建筑群中的"新屋"部分更顯特色,對稱藝術突出,更加體現出古屋的莊嚴與威勢。
聲明:南寧十大古跡排行榜,主要是MaiGoo小編依據地區有古代遺跡的景點進行選擇,并通過有關部門公布的旅游景區等級劃分或景點榮譽稱號,結合旅游景點在攜程/去哪兒/途牛/飛豬/同程/百度等O2O平臺的口碑評價,門票銷量,公眾知名度,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zhu)明“MAIGOO編輯”、“MAIGOO榜(bang)單研究(jiu)員”、“MAIGOO文章(zhang)編輯員”上傳提供的所有(you)作品(pin),均(jun)為(wei)MAIGOO網原創(chuang)、合法擁有(you)版權(quan)或(huo)有(you)權(quan)使(shi)(shi)用(yong)的作品(pin),未經本網授(shou)權(quan)不得轉載、摘編或(huo)利(li)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shi)用(yong)上述作品(pin)。已經本網授(shou)權(quan)使(shi)(shi)用(yong)作品(pin)的,應在(zai)授(shou)權(quan)范圍內使(shi)(shi)用(yong),并注(zhu)明“來(lai)源:MAIGOO網”。違反(fan)上述聲明者,網站(zhan)會追責(ze)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