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fen)類
登錄 |    

共享滑板車背后:谷歌、Uber、軟銀暗斗大出行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 評論 發布 反饋 0
最近,共享電動滑板車在美國火了,沉寂多日的共享出行市場又熱鬧了起來,而這種趨勢隨著投資機構的加入更加顯得火熱。 Uber 、軟銀和谷歌也都紛紛開始出手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健康的出行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共享單車就此應運而生。

ofo 摩拜在中國大戰時,共享單車曾在美國短暫流行,但并未掀起波瀾。而現在,共享電動滑板車再掀共享出行的熱潮。

而 Bird 、 Lime 、 Spin 、 Skip 等共享電動滑板初創公司的快速發展,成功引起了谷歌 Uber 等巨頭的關注,拿到多次融資,撐起了共享電動滑板的創業賽道。
▼ 電動共享滑板車主要市場玩
公司名稱 創始人 創立時間 總部 最近融資
Bird Travis VanderZanden 2017年 加州圣塔莫尼卡 3億美元
Lime Brad Bao 2017年 加州圣馬特奧市 3.35億美元
Skip Minke Wadhera,Sanjay Dastoor 2018年 舊金山加利福尼亞 不詳
Spin Euwyn Poon 2016年 舊金山 800萬美元

Bird 和(he) Lime 大(da)比拼
說到共享電動滑板車初創公司,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 Bird 和 Lime 這兩家獨角獸企業。

同是 2017 年創立,同樣來自加州,除了人們習慣將其拿來做比較,兩家企業之間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市場爭奪戰也已打響。
① Bird :共享出行老炮
在共享出行領域, Bird 可以說是淵源很深,「根正苗紅」 。 6 月 29 日, Bird 拿下紅杉資本領投的新一輪 3 億美元,估值達到 20 億美元。

這是Bird 在 2018 年的第三次融資,其估值從 5 月的 10 億美元一下子飆升到 6 月底的 20 億美元,在短短的一個月內翻了一倍。

而這個數字在今年三月還僅為 3 億美元,可以說是發展非常迅速了。
滑板車
目前(qian), Bird 的投(tou)(tou)放(fang)量還(huan)不大。根(gen)據中金產業研究(jiu)報(bao)告, Bird 在 7 月初(chu)的投(tou)(tou)放(fang)量約(yue)為 1000 輛,用戶(hu)規模約(yue) 5 萬人。
② Lime :被谷歌 Pick 的前共享單車公司
與 Bird 的不同, Lime 進軍共享滑板車多少有點半路出家的味道。

在 2017 年, Lime 還是試圖在美國推行共享單車的 Limebike ,在感受到風口的變化之后,繼而才轉變方向,從共享單車換成了共享電動滑板車,并將名字中的 bike 去掉,正式使用 Lime 這個名字。
滑板車
作為 Bird 的最大競爭對手, Lime 融資也十分頻繁。

從創立到現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里, Lime 就已經融資了 5 輪,而最近的一次則是在 6 月拿到的 Google Ventures 領投的 3.35 億美元融資,其估值也隨之高達 11 億美元。Uber 優步亦參與了此輪投資。

目前(qian), Lime 的(de)共享滑(hua)板車(che)已在全球 40 多(duo)(duo)個(ge)城市(shi)發生了(le) 300 多(duo)(duo)萬(wan)次騎行。看來(lai), Lime 做出的(de)選擇是正確(que)的(de)。

全(quan)球(qiu)巨頭(tou)的出行帝國夢(meng)
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大火,越來越多想在出行方面提供完善服務的巨頭公司紛紛出手,給予資源支持。

對于巨頭們來說,滑板車領域只是受到諸多資本青睞的出行市場的一小部分。而他們真正的目標,是打造自己的出行帝國。


在原有的打車業務基礎上, Uber 逐步向共享單車和共享滑板車領域進行布局,包括收購一家名為「Jump」的自行車共享公司,與 Lime 展開合作,將在 App中給 Lime 提供服務入口等。

而在摩托車、網約船、飛行汽車等領域, Uber 也均有涉獵。

于此同時, Uber 還收購了專注于研發基于已上路卡車的的無人駕駛組件的 Otto 公司、人工智能創業公司 Geometric Intelligence 、地圖及搜索創業公司 deCarta 以及社交產品公司 Swipe Labs ,而這一切,也都是為了搶占出行的大市場。

軟銀在出行領域的布局非常大,涉及的區域也非常廣。加持 Uber滴滴出行、印度 Ola 、東南亞 Grab 、巴西 99Taxis 、歐洲 Taxify 、中東 Careem 等多家共享出行平臺,投資金額累計超過 200 億美元。與此同時,軟銀還將目光放向無人駕駛市場。
與 Uber 相似的(de)是(shi),軟銀投資了美國(guo)地圖(tu)服(fu)務提(ti)供商(shang) Mapbox ,為無人駕(jia)駛汽車提(ti)供導航服(fu)務,從而減(jian)少對 Google 地圖(tu)的(de)依(yi)賴,并支持其自動(dong)駕(jia)駛的(de)企(qi)劃。

作為谷歌重組后的「傘形公司」, Alphabet 在布局出行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谷歌地圖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使用)。但是 Alphabet 很「任性」,并不與谷歌地圖綁定在一起,而是致力于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出行平臺。
Alpabet 旗下的 GV 、CapitalG 及 Gradient 三個投資部門已經持有 Uber 、 Lyft 、 SpaceX (馬斯克的火箭項目)、 GoJek (東南亞打車企業)的股份。

從打車服務、共享單車、共享滑板車到無人駕駛軟硬件,再到火箭, Alpabet 是鐵了心要在出行領域干出一番天地了。


這股共享電動滑(hua)板車(che)的風能吹進國內嗎?
為什么共享電動滑(hua)(hua)板(ban)車能在(zai)(zai)美(mei)國盛行(xing)(xing)起來?這與美(mei)國濃厚的滑(hua)(hua)板(ban)文化息(xi)息(xi)相關。而中(zhong)國是(shi)一(yi)個(ge)自行(xing)(xing)車大國,共享電動滑(hua)(hua)板(ban)車真(zhen)的能夠在(zai)(zai)與美(mei)國出行(xing)(xing)習慣相差甚(shen)遠的中(zhong)國盛行(xing)(xing)起來嗎?
與此同(tong)時(shi),電(dian)動滑板車(che)(che)的(de)造價也(ye)比自行車(che)(che)要高得多。到(dao)目前為止,共(gong)享單車(che)(che)的(de)模式尚未有一家企業(ye)真(zhen)正跑通,價格(ge)是(shi)單車(che)(che) 4 倍的(de)電(dian)動滑板車(che)(che),跑起來的(de)困難更大,而能回(hui)本的(de)希(xi)望并(bing)不大。
滑板車
而在監管方面,國內對于這類滑行工具的監管要比國外嚴格得多。

在 2016 年,北京、上海等地就出臺禁令,明確指出電動滑板車或電動平衡車既不屬于機動車也不屬于非機動車,不具備路權,禁止在公共道路上使用,只能在封閉道路中使用,違者將處以 10 元至 20 元不等的罰款。

所以,如果國內創業公司在公共道路上鋪設共享電動滑板車,很有可能會面臨被罰款的處境。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zhu)明(ming)“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gong)”的所有(you)作(zuo)品(pin)(pin),均為MAIGOO網(wang)(wang)原創、合法擁有(you)版權或(huo)(huo)有(you)權使(shi)(shi)(shi)用(yong)的作(zuo)品(pin)(pin),未經本網(wang)(wang)授權不得(de)轉載、摘(zhai)編或(huo)(huo)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shi)(shi)用(yong)上(shang)述(shu)作(zuo)品(pin)(pin)。已經本網(wang)(wang)授權使(shi)(shi)(shi)用(yong)作(zuo)品(pin)(pin)的,應在授權范(fan)圍內使(shi)(shi)(shi)用(yong),并(bing)注(zhu)明(ming)“來(lai)源(yuan):MAIGOO網(wang)(wang)”。違反(fan)上(shang)述(shu)聲明(ming)者,網(wang)(wang)站(zhan)會追責到(dao)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xin)評(ping)論(lun)
暫無評論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7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0263個加盟需求 已有128901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