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重慶解放碑(bei)
0
票數:0 #紀念碑#
查看圖集>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巧笑倩兮"提供, 反饋
人民解放紀念碑,又名“抗戰勝利紀功碑”,簡稱“解放碑”,位于重慶市渝中區解放碑商業步行街中心地帶,是抗戰勝利的精神象征,是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的紀念碑。人民解放紀念碑正面向北偏東,為八面柱體盔頂鋼筋混凝土結構,碑通高27.5米,邊長2.55米。2000年9月,為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 所在地/隸屬: 重慶(qing)市渝中區解放碑商業步行街
  • 文物保護單位: 國(guo)家(jia)級第七批(1947年(nian))
附近有 92 個景點: 重慶解放碑步行街(1km)    重慶宋慶齡故居(1km)    人民解放紀念碑(1km)    國民參政會舊址(1km)    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1km)    重慶長江索道景區(1km)    重慶洪崖洞民俗風貌區(1km)    重慶羅漢寺(1km)    重慶能仁寺(1km)    重慶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陳列館(1km)    枇杷山公園(2km)    重慶南濱公園(2km)    重慶大劇院(2km)    朝天門廣場(2km)    海棠曉月養生泉(2km)    重慶南濱路景區(2km)    重慶科技館(2km)    重慶市規劃展覽館(2km)    重慶湖廣會館(2km)    重慶大酉洞(3km)    重慶市渝中區文化館(3km)    下浩老街(3km)    大洪湖(3km)    重慶海洋探索中心(3km)    重慶南山一棵樹觀景臺(3km)    重慶兩江游(3km)    重慶游樂園(3km)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3km)    國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員會舊址(3km)    特園(3km)    桂園(3km)    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3km)    重慶宋慶齡舊居陳列館(3km)    重慶渝中嘉西村—怡園景區(3km)    重慶南岸長嘉匯彈子石老街(3km)    重慶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景區(3km)    重慶人民大禮堂(3km)    重慶南山國家森林公園(3km)    慈云寺(重慶市南岸區)(3km)    千佛寺(重慶市南岸區)(3km)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3km)    重慶市南岸區文化館(4km)    渝北龍頭寺公園(4km)    重慶談判舊址群(4km)    保衛中國同盟總部舊址(4km)    同盟國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官邸舊址(4km)    國民政府行政院舊址(4km)    重慶抗戰金融機構舊址群(4km)    重慶古城墻(4km)    老鼓樓衙署遺址(4km)    彈子石摩崖造像(4km)    重慶市廣益中學校園景區(4km)    重慶映像金陽歷史風貌區(4km)    重慶加勒比海水世界景區(4km)    重慶關岳廟(4km)    涂山寺(4km)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4km)    塔子山文峰塔(5km)    重慶海洋公園(5km)    重慶鎏嘉碼頭景區(5km)    重慶市江北區文化館(5km)    重慶鵝嶺公園(5km)    重慶觀音橋商圈都市旅游區(5km)    重慶金源方特科幻公園(5km)    重慶市群眾藝術館(6km)    重慶歡樂海底世界(6km)    重慶龍門陣魔幻山主題樂園(6km)    陰條嶺自然保護區(6km)    重慶青山湖國家濕地公園(6km)    重慶秀湖國家濕地公園(6km)    同盟國駐渝外交機構舊址群(6km)    重慶冶鋅遺址群(6km)    重慶中央半島溫泉酒店(6km)    重慶南山植物園(6km)    觀音寺(重慶市南岸區)(6km)    重慶建川博物館(7km)    鴻恩寺公園(7km)    西西弗書店(7km)    重慶天地旅游區(7km)    重慶保稅體驗旅游景區(8km)    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8km)    臨江門大橋(9km)    重慶市九龍坡區文化館(9km)    福星水世界(9km)    重慶黃山抗戰舊址群(9km)    重慶川劇博物館(9km)    重慶警察博物館(9km)    石家花園(10km)    重慶銅鑼峽溫泉(10km)    重慶望江溫泉(10km)    重慶市鱷魚中心(10km)    重慶動物園(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巧笑倩兮"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重慶解放碑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價格參考
介紹攻略(lve)

基本介紹

抗戰(zhan)勝利紀(ji)功(gong)(gong)碑(bei)(bei)暨人民(min)解(jie)(jie)放紀(ji)念(nian)碑(bei)(bei),又名“抗戰(zhan)勝利紀(ji)功(gong)(gong)碑(bei)(bei)”、“人民(min)解(jie)(jie)放紀(ji)念(nian)碑(bei)(bei)”,??簡稱“解(jie)(jie)放碑(bei)(bei)”。重(zhong)(zhong)慶解(jie)(jie)放碑(bei)(bei)位于重(zhong)(zhong)慶市渝(yu)中區解(jie)(jie)放碑(bei)(bei)商業步行街中心地帶,是抗戰(zhan)勝利的(de)精(jing)神象(xiang)(xiang)征,是中國一座紀(ji)念(nian)中華(hua)民(min)族抗日(ri)戰(zhan)爭(zheng)勝利的(de)紀(ji)念(nian)碑(bei)(bei)。抗戰(zhan)勝利紀(ji)功(gong)(gong)碑(bei)(bei)暨人民(min)解(jie)(jie)放紀(ji)念(nian)碑(bei)(bei)于1946年10月(yue)(yue)31日(ri)動工,1947年8月(yue)(yue)落成。1950年10月(yue)(yue)1日(ri),時任西(xi)南(nan)軍政委員會主席劉伯承為“人民(min)解(jie)(jie)放紀(ji)念(nian)碑(bei)(bei)”題(ti)寫碑(bei)(bei)名。該碑(bei)(bei)正(zheng)面向北偏東,為八(ba)面柱(zhu)體(ti)盔頂(ding)(ding)(ding)鋼筋混凝土結構,碑(bei)(bei)通高27.5米(mi),邊(bian)長2.55米(mi),碑(bei)(bei)內(nei)連地下共八(ba)層,設有(you)(you)旋梯(ti)達于碑(bei)(bei)頂(ding)(ding)(ding),碑(bei)(bei)頂(ding)(ding)(ding)向街口的(de)四面裝有(you)(you)自鳴鐘,碑(bei)(bei)臺周圍(wei)(wei)為花(hua)圃,總占地面積62平(ping)方米(mi),保護(hu)范(fan)圍(wei)(wei)面積642平(ping)方米(mi)。該處是中國人民(min)反法西(xi)斯戰(zhan)爭(zheng)取(qu)得勝利的(de)象(xiang)(xiang)征,也是重(zhong)(zhong)慶解(jie)(jie)放及重(zhong)(zhong)慶市的(de)象(xiang)(xiang)征。

建筑構造

解放前

1947年(nian)竣(jun)工時(shi)的抗戰勝利(li)紀功(gong)碑,耗資當(dang)時(shi)的貨(huo)幣2.17億,全部用鋼筋水泥澆筑,十分堅固(gu)。

碑身(shen)高24米,直(zhi)徑4米,為八面塔形建(jian)筑(zhu),分(fen)碑臺、碑座、碑身(shen)及(ji)瞭望臺。碑臺直(zhi)徑20米,臺高1.6米,臺階有花圃。

碑(bei)座由(you)8根青石(shi)(shi)砌結護柱組成(cheng),上有石(shi)(shi)碑(bei)8面,采用北碚出產的上等峽石(shi)(shi)。石(shi)(shi)碑(bei)嵌于碑(bei)座外(wai)面,分別(bie)鐫刻有:1940年(nian)9月(yue)6日國(guo)(guo)民政府行政院《明(ming)定重(zhong)慶(qing)為陪都令》,國(guo)(guo)民政府文官長吳鼎昌撰寫的《抗(kang)戰勝利紀功碑(bei)銘》及張群(qun)撰寫的記(ji)述重(zhong)慶(qing)對抗(kang)戰貢獻的文章等。

碑(bei)的正面朝民族路方向,刻有“抗(kang)戰勝利紀(ji)功碑(bei)”七(qi)個大字,由時(shi)任重慶(qing)市市長張(zhang)篤倫題(ti)寫(xie)。

碑的內部為圓形,置有懸臂旋梯(ti)140步,直升(sheng)至頂部瞭(liao)望臺(tai)。沿旋梯(ti)設抗戰(zhan)勝利走(zou)廊,廊上掛(gua)有抗戰(zhan)英(ying)雄、偉大戰(zhan)績及(ji)日(ri)本投降(jiang)等(deng)圖照,下則嵌藏(zang)各省市(shi)贈送之(zhi)紀念(nian)碑石(shi)、社(she)會名(ming)流(liu)題贈之(zhi)石(shi)碑等(deng),美國(guo)總統羅斯福1943年(nian)贈給重慶市(shi)的卷(juan)軸譯文也銘刻在勝利走(zou)廊墻壁(bi)上。

瞭望臺直徑4.5米,可(ke)容(rong)20人登臨(lin)游(you)覽,臺頂設風(feng)向儀、風(feng)速儀、指(zhi)北針等(deng)測候(hou)儀器,頂懸警(jing)鐘一(yi)座,以備全市集會及報警(jing)之用。碑頂還有8根水(shui)銀太陽燈環繞,一(yi)到夜(ye)間光彩(cai)照(zhao)人。

解放后

重慶解放后,人民解放紀念碑(bei)(bei)(bei)改(gai)建,但仍保(bao)存(cun)原(yuan)碑(bei)(bei)(bei)體結構,只是原(yuan)碑(bei)(bei)(bei)文(wen)無存(cun),原(yuan)浮雕圖(tu)案改(gai)成人民解放軍戰士形象和(he)裝飾性圖(tu)案。正面碑(bei)(bei)(bei)名(ming)也改(gai)為"人民解放紀念碑(bei)(bei)(bei)"七(qi)個(ge)蒼勁有力的隸書鎏(liu)金大(da)字,碑(bei)(bei)(bei)名(ming)下端落款為"一(yi)九五零(ling)年(nian)首屆國慶日,劉伯承敬題"。

1958年(nian),環(huan)解(jie)放碑座辟(pi)建圓形花壇,面積280平方(fang)米。碑座周(zhou)圍裝有(you)噴(pen)漆(qi)鐵欄桿,臺(tai)上為節日檢閱(yue)和(he)文藝演出活動場地。

在人民(min)解放(fang)紀念(nian)碑(bei)(bei)(bei)向南第一層(ceng)花圃內(nei),仰臥(wo)一塊長138.5厘米,寬(kuan)93.5厘米的《解放(fang)碑(bei)(bei)(bei)中(zhong)心購物廣(guang)場(chang)(chang)碑(bei)(bei)(bei)記》,為(wei)重慶市渝中(zhong)區人民(min)政府于1997年(nian)12月27日解放(fang)碑(bei)(bei)(bei)中(zhong)心購物廣(guang)場(chang)(chang)竣(jun)工正式開放(fang)之日所立,碑(bei)(bei)(bei)為(wei)黑色大理石,楷書,陰刻,共(gong)408字。

人民(min)解放紀(ji)念碑東、西兩(liang)面踏花崗石鋪地的8級臺階,供游(you)客上碑座瞻(zhan)仰、游(you)覽。

實用信息

交通信息

航空

重慶辟有國際(ji)及省際(ji)航(hang)線,與成都(dou)、北京、上海、西(xi)安、西(xi)寧、廣州、昆明(ming)之(zhi)間(jian)有航(hang)線。

軌道交通

乘坐重(zhong)慶軌道(dao)交(jiao)通(tong)(tong)2號(hao)線在臨江門站(zhan)下或重(zhong)慶軌道(dao)交(jiao)通(tong)(tong)1、6號(hao)線在小什字站(zhan)下,步行500米。

文物遺存

鐫刻

石(shi)碑(bei)嵌于碑(bei)座外(wai)面,分(fen)別(bie)鐫刻有:《明定(ding)重(zhong)慶(qing)為陪都令》,吳鼎昌(chang)撰寫(xie)的(de)《抗戰勝利紀功碑(bei)銘》及張群撰寫(xie)的(de)記述重(zhong)慶(qing)對抗戰貢獻(xian)的(de)文章等(deng)。碑(bei)的(de)正(zheng)面朝民族路方(fang)向(xiang),刻有“抗戰勝利紀功碑(bei)”七個(ge)隸(li)書大字,由張篤倫(lun)題(ti)寫(xie)。碑(bei)名下端落款為“一九(jiu)五零年首屆國慶(qing)日,劉(liu)伯承敬題(ti)”。

圖照

抗戰(zhan)勝(sheng)利紀功碑暨人民解放紀念碑廊上原掛(gua)有(you)抗戰(zhan)英雄、偉大戰(zhan)績及(ji)日本投降等圖照,重慶解放后,人民解放紀念碑改建,保存原碑體結(jie)構(gou),浮雕圖案改成人民解放軍戰(zhan)士形(xing)象(xiang)和裝飾(shi)性圖案。

碑記

抗戰勝(sheng)利紀功(gong)碑(bei)(bei)(bei)暨人民解放(fang)紀念碑(bei)(bei)(bei)下則嵌藏各省(sheng)市(shi)贈(zeng)送之紀念碑(bei)(bei)(bei)石(shi)、社(she)會名流題(ti)贈(zeng)之石(shi)碑(bei)(bei)(bei)等(deng),美國總統羅斯福1943年(nian)贈(zeng)給重慶(qing)市(shi)的卷軸譯文也銘刻在勝(sheng)利走廊墻壁上。抗戰勝(sheng)利紀功(gong)碑(bei)(bei)(bei)暨人民解放(fang)紀念碑(bei)(bei)(bei)向南第(di)一層(ceng)花圃內,仰臥一塊長138.5厘(li)米,寬93.5厘(li)米的《解放(fang)碑(bei)(bei)(bei)中心(xin)(xin)購(gou)物(wu)廣(guang)場(chang)碑(bei)(bei)(bei)記》,為(wei)(wei)重慶(qing)市(shi)渝(yu)中區人民政府于(yu)1997年(nian)12月27日解放(fang)碑(bei)(bei)(bei)中心(xin)(xin)購(gou)物(wu)廣(guang)場(chang)竣(jun)工正(zheng)式開放(fang)之日所(suo)立,碑(bei)(bei)(bei)為(wei)(wei)黑色(se)大理石(shi),楷書,陰刻,共408字(zi)。

歷史沿革

1940年(nian)3月12日,當年(nian)的孫(sun)中山先生逝世紀(ji)念日,由國民(min)政府主持“國民(min)精神總動員會”等四家單(dan)位(wei)承建(jian),建(jian)碑(bei)勵(li)志(zhi)。紀(ji)念碑(bei)采用(yong)木(mu)質結構(gou),外(wai)涂水泥,呈(cheng)方形錐體,因防(fang)空需要,通體涂為(wei)黑色,碑(bei)高7.7米,寓意“七(qi)七(qi)抗戰”。

1941年12月30日,紀念碑正式落成(cheng),命名為“精神堡壘”,以激勵(li)中華民(min)眾奮力抗(kang)爭以取(qu)得(de)抗(kang)戰勝利。

1945年10月,重慶(qing)市第二屆第五次臨時(shi)參議會(hui)決定,為紀念重慶(qing)在(zai)抗(kang)戰中的重要(yao)地位(wei)并(bing)確保這種地位(wei)能(neng)在(zai)戰后(hou)繼續延(yan)伸下去,決定在(zai)“精神堡壘”的舊(jiu)址上(shang),建立“抗(kang)戰勝利紀功(gong)碑(bei)”。

1946年10月(yue)31日(ri),在時任重慶市市長張篤倫主持下“抗戰勝(sheng)(sheng)利紀功碑”奠(dian)基開工。抗戰勝(sheng)(sheng)利紀功碑由國民政(zheng)府都市建(jian)設委(wei)員會(hui)常務(wu)委(wei)員黃賓(bin)勛(xun)、專門(men)委(wei)員劉達仁主持,建(jian)筑師(shi)黎倫杰設計,工程由天府營造(zao)廠中標承造(zao)。

1947年(nian)8月,抗戰(zhan)勝利紀功碑主(zhu)體完工,同年(nian)10月10日竣(jun)工,碑身(shen)刻“抗戰(zhan)勝利紀功碑”,外形即今日所見解放碑。

1950年3月2日,重慶(qing)市(shi)軍(jun)管會、市(shi)人民政(zheng)(zheng)府(fu)請(qing)示(shi)西(xi)南(nan)軍(jun)政(zheng)(zheng)委(wei)員會要求批準(zhun)(zhun)更名“紀(ji)(ji)功(gong)碑(bei)”。同年9月18日,時任(ren)重慶(qing)市(shi)市(shi)長陳(chen)錫(xi)聯正式向西(xi)南(nan)軍(jun)政(zheng)(zheng)委(wei)員會請(qing)示(shi),抗戰勝(sheng)利(li)紀(ji)(ji)功(gong)碑(bei)究應改為“西(xi)南(nan)解(jie)(jie)放(fang)紀(ji)(ji)念(nian)碑(bei)”抑(yi)或“重慶(qing)解(jie)(jie)放(fang)紀(ji)(ji)念(nian)碑(bei)”。經(jing)西(xi)南(nan)軍(jun)政(zheng)(zheng)委(wei)員會核準(zhun)(zhun)改名為“人民解(jie)(jie)放(fang)紀(ji)(ji)念(nian)碑(bei)”。

1950年(nian)7月7日(ri),重慶市人民政府布告改(gai)(gai)變(bian)市區部分街道名稱中,將(jiang)"抗(kang)戰勝利紀功碑"改(gai)(gai)名為"人民解放紀念(nian)碑"。

1950年10月(yue)1日,時任西南軍政委員(yuan)會主席劉伯承(cheng)為"人(ren)民解(jie)放紀念碑"題寫了(le)碑名。該碑標志著(zhu)中(zhong)國(guo)在反法西斯(si)戰爭中(zhong)取得的(de)勝利成果,也是(shi)中(zhong)國(guo)人(ren)民解(jie)放的(de)重(zhong)要見證。

1991年(nian)4月16日(ri),由四川省人民政府(fu)公(gong)布為省級文物保(bao)護單位。

2000年9月7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wei)直轄后第一批(pi)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nian)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及其他

景點榮譽

2000年(nian)(nian)9月,由重慶(qing)市(shi)人民政(zheng)府公(gong)布為直轄后第一(yi)批市(shi)級文物保(bao)護單位(wei);2013年(nian)(nian)5月,被國務(wu)院列入(ru)“第七(qi)批全國重點(dian)文物保(bao)護單位(wei)”;2016年(nian)(nian)9月,入(ru)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jian)筑遺產”名錄。

建造背景

1946年,黎掄(lun)杰在陪都建設計劃委員(yuan)會擔任工程師期間,接到了設計紀功(gong)碑的任務。

1947年(nian),黎(li)掄(lun)杰以“黎(li)寧”筆名在《新(xin)重(zhong)慶》第1卷第3期(qi)發表(biao)《抗(kang)戰(zhan)勝利(li)紀功碑(bei)(bei)之(zhi)建筑(zhu)(zhu)》一文,稱:“抗(kang)戰(zhan)勝利(li)紀功碑(bei)(bei)自去年(nian)十(shi)二(er)月(yue)興工,今年(nian)八(ba)月(yue)完(wan)成(cheng)(cheng),為(wei)(wei)具有偉大(da)歷史性紀念建筑(zhu)(zhu)。紀功碑(bei)(bei)的(de)設計是八(ba)面塔形(xing)的(de)高層(ceng)建筑(zhu)(zhu),由三(san)個(ge)部(bu)(bu)分組織而成(cheng)(cheng),第一部(bu)(bu)分是碑(bei)(bei)臺(tai),第二(er)部(bu)(bu)分是碑(bei)(bei)座,第三(san)部(bu)(bu)分是碑(bei)(bei)身及其(qi)瞭(liao)望臺(tai)……碑(bei)(bei)身高度為(wei)(wei)二(er)十(shi)四公尺(chi),由四公尺(chi)直徑之(zhi)圓筒構成(cheng)(cheng),內(nei)(nei)部(bu)(bu)圓形(xing),外部(bu)(bu)則為(wei)(wei)八(ba)角形(xing)。每角邊緣(yuan)以米黃(huang)色面磚鋪(pu)砌(qi)。內(nei)(nei)有懸臂(bei)旋梯一百四十(shi)步,可升至瞭(liao)望臺(tai)。瞭(liao)望臺(tai)較底部(bu)(bu)為(wei)(wei)寬,直徑四公尺(chi)五,可容二(er)十(shi)人左右登臨游覽……”。

文物保護

1997年3月,重(zhong)慶(qing)再度直轄。同(tong)年5月20日,重(zhong)慶(qing)市人民政(zheng)府(fu)為(wei)實施重(zhong)慶(qing)直轄市形象工程,同(tong)時作(zuo)為(wei)市政(zheng)府(fu)為(wei)市民辦(ban)的十件實事之一,決定(ding)建設以解(jie)放碑(bei)為(wei)中心的購物廣場,對解(jie)放碑(bei)進行保護性(xing)的維修(xiu)整治(zhi)。

維修整治(zhi)工程將(jiang)人民解(jie)(jie)放紀(ji)念(nian)碑(bei)(bei)的(de)碑(bei)(bei)體(ti)8根圓柱洗石(shi)進行了(le)修復,把碑(bei)(bei)座(zuo)周圍(wei)的(de)鐵欄桿拆除,給(gei)三(san)(san)層(ceng)碑(bei)(bei)座(zuo)安上了(le)楓葉(xie)紅的(de)大理石(shi),既突出(chu)了(le)解(jie)(jie)放碑(bei)(bei)的(de)紀(ji)念(nian)意義,又(you)與商業中心(xin)融(rong)為一體(ti);又(you)將(jiang)碑(bei)(bei)座(zuo)上的(de)磨石(shi)平臺換(huan)成花(hua)(hua)崗石(shi),設置三(san)(san)層(ceng)梯形帶狀式的(de)花(hua)(hua)圃環(huan)繞(rao)碑(bei)(bei)座(zuo),花(hua)(hua)圃以各種盆花(hua)(hua)為主伴以常綠植物;碑(bei)(bei)座(zuo)上安裝(zhuang)四個(ge)乳白色蘑菇式的(de)花(hua)(hua)臺和四個(ge)乳白色立體(ti)裝(zhuang)飾華燈(deng),將(jiang)整個(ge)碑(bei)(bei)裝(zhuang)扮得(de)更加明快、亮(liang)麗。

文化活動

2008年12月(yue)24日(ri),18萬余人在解放碑聆聽平(ping)安鐘聲(sheng),創吉尼斯(si)紀錄(lu)。

2015年(nian)(nian)1月(yue)1日,解放碑舉行新年(nian)(nian)敲(qiao)鐘(zhong)活動,迎接(jie)新年(nian)(nian)。

2016年9月28日,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zai)解放碑下舉行首映(ying)禮(li)。作為地(di)標建筑,解放碑在(zai)片中出(chu)現超過5次。

2017年(nian)12月(yue)31日,跨年(nian)夜,重慶眾多民眾齊聚解放(fang)碑,等待(dai)聽跨年(nian)鐘(zhong)聲(sheng),迎接(jie)2018新年(nian)的到來。

2019年7月19日(ri),解放碑(bei)近千(qian)人快閃同唱《我(wo)和(he)我(wo)的(de)祖國(guo)》,共迎新中國(guo)成立70周年。9月13日(ri),解放碑(bei)千(qian)余市民(min)與游客合唱《我(wo)和(he)我(wo)的(de)祖國(guo)》。9月20日(ri)晚,電影《中國(guo)機長》首映禮在解放碑(bei)舉行。

地圖坐標(biao)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zhan)為(wei)注冊用戶提(ti)供信息存(cun)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ti)供”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dai)表本站(zhan)(zhan)觀點,更不表示本站(zhan)(zhan)支持購買和交(jiao)易,本站(zhan)(zhan)對網頁(ye)中內容的(de)合法性、準確性、真實(shi)性、適用性、安全性等概不負責。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qin)權(quan)、虛假信息、錯(cuo)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shi)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67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18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