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
1978年—1982年,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2年—1985年,師從著名數學家、北京大學潘承彪教授(學習解析數論)攻讀碩士學位。
1985年,作為公派自費生到美留學,在美國普渡大學深造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臺灣代數專家莫宗堅) 。
1992年,畢業于美國普渡大學,獲博士學位。
1999年,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數學系任助理教授、講師(任教十余年)。
2016年,接受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校長的邀請,開始在該校數學系任教。
2018年,擔任山東大學潘承洞數學研究所所長。
科研綜述
2013年5月,在孿生素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個弱化形式。在不依賴未經證明推論的前提下,發現存在無窮多差小于7000萬的素數對,從而在孿生素數猜想這個此前沒有數學家能實質推動的著名問題的道路上邁出了革命性的一大步。
榮譽表彰
2013年12月2日,獲2014年弗蘭克·奈爾森·科爾(Frank Nelson Cole)數論獎。
2013年,獲晨興數學卓越成就獎。
2014年,被選為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2014年2月13日,獲得Rolf Schock獎(羅夫·肖克獎)數學獎。
2014年9月16日,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MacArthur Fellowship)。
2016年10月,獲得求是杰出科學家獎。
2018年,獲得美國亞裔工程師學會的終身成就獎。
人物評價
張益唐教授有高尚的品德和魅力,他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幾十年里默默耕耘,始終關注著大問題的進展,時刻想著攻克大難題。他的這種精神是對目前浮躁的科研環境的一種鞭策,也正是當前年輕人需要學習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元評)
張益唐作為一名傳奇數學家,他是很多同學的偶像。(中國科學院大學評)
張益唐盡管有一點自負,畢竟很聰明,但是他待人很親和。他除了太癡迷于數字,其他和我們都一樣。(美國普渡大學數學系教授沈捷評)
張益唐在孿生素數猜想證明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北京大學評)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數學教授愛德華·弗倫克爾(Edward Frenkel)說,張益唐的證明擁有“文藝復興之美”,盡管深邃繁復,但思路清晰明了。
芝加哥大學數學教授Matthew Emerton:“他不是一個平常人,他不合群,我印象里他非常內向。可能大多數數學家對拿獎的事都非常低調,但他看上去實在太低調了,好像得獎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
“他總是執著于攻大難題,研究中追求‘完美’結果,只發表他認為比較完美的論文,從他讀書時就是如此。”張益唐大學同學、美國普渡大學數學系教授沈捷說。
張益唐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他甘于寂寞、專注科研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湯濤)
在給《數學年刊》的審讀報告中,亨利·伊萬尼克建議雜志社接受張益唐的論文。“作者成功地證明了素數分布領域的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定理。我們巨細無遺地研究了這篇論文,但沒有找到瑕疵。”在伊萬尼克寫給丘成桐的信里,他認為張益唐的論文將引發持續的雪崩式的優化和改進,以及隨之而來的理論創新。“一夜之間,張益唐重新定位了解析數論的焦點。”并說,張益唐的證明“水晶般地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