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2016年中國房地產銷售額百億企業榜單,全國共有131家(jia)房地產企業躋(ji)身百億(yi)軍團,其中恒大、萬科(ke)、碧(bi)桂園成功晉級3000億(yi)俱樂(le)部。報(bao)告(gao)顯示,2016年度的131家(jia)百億(yi)房企較2015年增加27家(jia),銷售總額達到5.7萬(wan)億(yi)元,市場(chang)份(fen)額(e)超過45%,強者(zhe)恒強態勢更加突顯,百億(yi)房(fang)企漸成未來(lai)房(fang)地產市場(chang)競爭(zheng)的主力(li)。
2016年,在業績高速增長的刺激下,百(bai)億企業發展格局(ju)發生較大變化:
131家百億房企的銷售額分布明顯分為五個陣營(3000億以上、1000-3000億(yi)元(yuan)(yuan)、500-1000億(yi)元(yuan)(yuan)、300-500億(yi)元(yuan)(yuan)、100-300億(yi)元(yuan)(yuan)),企(qi)業數量分別為3家(jia)、9家(jia)、13家(jia)、29家(jia)和77家(jia),各(ge)陣營企(qi)業數量均(jun)較上(shang)年有所增加,部分企業(ye)銷售(shou)業(ye)績翻番,規(gui)模再上新臺階,實(shi)現(xian)陣營升(sheng)(sheng)級甚至跨越升(sheng)(sheng)級;規模(mo)效應加(jia)速(su)發(fa)酵,強者恒強態勢(shi)凸顯(xian),3000億(yi)元以上的超級陣營脫穎而出(chu),恒大、萬(wan)科、碧桂園寡(gua)頭壟斷(duan)特征加劇,3家房企(qi)市場份(fen)額(e)已(yi)近(jin)10%。總的(de)來看,行業(ye)集(ji)中度已(yi)加速(su)提升,百億企(qi)業(ye)在業(ye)績快(kuai)速(su)增長的(de)同時亦充滿危機感(gan),力求及時(shi)搭乘此輪上漲行情(qing)的順風車(che),鞏固(gu)行業(ye)地位,企業(ye)間競爭更趨激烈.
1. 城市策略:緊抓一二線熱點城市機遇,銷售額前十城(cheng)市貢獻率(lv)在50%以上
2016年,一線及熱點二線城市的市場成交熱度輪動上升,從選取(qu)的(de)(de)40家百(bai)億代表企業(ye)來看,一二線城市(shi)的(de)(de)業(ye)績貢獻占(zhan)比高達82.8%,成為房企銷售(shou)額增長的(de)(de)絕對主力;三(san)四(si)線城市(shi)業(ye)績貢獻率同比增長1.4個百(bai)分點。其(qi)中,百(bai)億企業積極響應三四線去庫(ku)存(cun)策略,目前來看收(shou)效不大(da),城市(shi)去化有(you)待進一(yi)步加(jia)強。
2. 產品策略:一線城市剛需高端兩頭發力,二線城市(shi)加大改善型(xing)產品(pin)力度(du)
2016年,重點城市改善型需求集中釋放。百億房企有(you)效把握城市需(xu)求,推動銷(xiao)售(shou)業績快速增(zeng)長(chang)。40家百億代(dai)表企業增(zeng)加改善型產(chan)品(pin)供(gong)應,140平米以下(xia)產(chan)品(pin)銷(xiao)售(shou)額占(zhan)比為70%,其中90-140平米“首(shou)改”類(lei)產(chan)品(pin)占(zhan)比為45.1%,同比增加(jia)4.2個百(bai)分點。
1. 土地一級市場:二線城市成搶地主戰場,各陣營拿地策略明顯分化
2016年1-11月百億房企招拍掛拿地金額共計1.7萬億,已超過全國300個城市(shi)各(ge)類土地(di)(di)成(cheng)交出(chu)讓金(jin)的六成(cheng)(如果考(kao)慮合作拿地(di)(di)的情況,該比例(li)會有(you)所降低),成(cheng)為(wei)全國土地(di)(di)一(yi)級市(shi)場的主力軍。其中,40家百億代(dai)表房企(qi)(qi)招拍掛(gua)拿地金額破(po)萬(wan)(wan)億,達10027.5億元,同比增長68.9%;拿地面(mian)積15626.7萬(wan)(wan)平(ping)方米,同比增長34.8%;各企(qi)(qi)業樓(lou)面(mian)價均值為9768.5元/平(ping)方米,同比增(zeng)長(chang)53.7%。
2016年,二線城市成為百億房企土地投資的主戰場,拿地面積(ji)占(zhan)比大幅(fu)增長。從招拍掛拿地的城市分(fen)布(bu)結構(gou)來看,40家百億代(dai)表(biao)房企在二線(xian)城市拿地面積(ji)占(zhan)比為(wei)57.4%,同比增長11.5個百分(fen)點;一線(xian)城市的(de)拿(na)(na)地(di)面(mian)積占比(bi)(bi)(bi)為6.4%,三(san)四線(xian)城市(shi)拿(na)(na)地(di)面(mian)積占比(bi)(bi)(bi)為36.1%,同比(bi)(bi)(bi)分別下降7.9和3.5個百(bai)分點(dian)。在(zai)部分二(er)線(xian)城市(shi),房企銷售業績的(de)大幅增長已透支(zhi)了大量的需求,應加強市場(chang)風險的防范。
2. 土地二級市場:合縱連橫規避風險實現共贏,收并購降低成本擴充儲備
百億房企加大熱點城市合作拿地力度,有效緩解資金壓力、攤(tan)薄風險。如綠(lv)地、保(bao)利(li)等(deng)(deng)在一二線(xian)城(cheng)市(shi)熱(re)點城(cheng)市(shi)均(jun)以合作方式(shi)拿(na)地,萬(wan)科、碧桂園等(deng)(deng)通過優(you)(you)勢互補獲(huo)取(qu)合作開發項目,綠(lv)地、綠(lv)城(cheng)等(deng)(deng)通過與金融等(deng)(deng)行業的(de)優(you)(you)質企(qi)(qi)業(ye)戰略合作拿(na)地(di)開發,有(you)(you)效減輕拿(na)地(di)資金壓力。同(tong)時,百億(yi)房企(qi)(qi)通過收(shou)并購(gou)(gou)項(xiang)目(mu)或公(gong)司間接增加土儲,有(you)(you)效降低企(qi)(qi)業(ye)購(gou)(gou)地(di)成本支出,同(tong)時“高性價比”布局潛(qian)在的高(gao)成長性區域。碧桂(gui)園、保利等房(fang)企均通過多筆(bi)并購獲取北京(jing)、上海、蘇州、等熱(re)點(dian)城(cheng)市優質土地資源(yuan)。
1. 融資來源:公司債規模同比增長127.8%,資金面保持充裕
除了在銷售回款、銀行貸款、信托資金來源的充裕外,百億企業(ye)把握(wo)融(rong)資窗(chuang)口期,大力發行公司債,累計發行規(gui)模較去年(nian)大幅增長127.8%,資金面整體(ti)寬松、資金成(cheng)本(ben)有(you)所(suo)下降。2016年(nian)以來,百(bai)億企業(ye)靈活運(yun)用公司(si)債、定增、中(zhong)票(piao)和海外發債等融(rong)資渠道,最大程度(du)保(bao)障發展(zhan)資金需求(qiu)。其中(zhong),1-11月,共計67家百億(yi)(yi)企業發行4707.96億(yi)(yi)元公(gong)司(si)債,同比(bi)大幅(fu)增長127.8%,平(ping)均(jun)利率4.96%,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同(tong)期定(ding)增、中票與海外(wai)發債規模(mo)均(jun)較上年有所下降;在10月底公司(si)債叫停后(hou),綠地、金茂、融(rong)信等百億房企轉而發行(xing)中票、海外債等,利率分別(bie)為4.37%、3.7%和6.95%。
2. 融資風險:發債規模大、銷售業績偏低且拿地激進的百億房企,應加強風險防范
寬松的貨幣環境為房企有效解決了資金需求,但在房地產市場分化(hua)風(feng)險(xian)與泡沫化(hua)風(feng)險(xian)疊加的復(fu)雜形(xing)勢(shi)下,依賴(lai)資金杠桿(gan)激進拿地、大(da)舉擴(kuo)張的房企(qi)也(ye)在(zai)累積(ji)風(feng)險(xian)。為了(le)提高(gao)資金安全性、有效防(fang)范相關風(feng)險(xian),目前監管(guan)機構已暫停了房(fang)地產(chan)公(gong)司(si)債的(de)發行(xing)(xing)。在(zai)此背景(jing)下(xia),研究組對百億(yi)企(qi)業銷(xiao)(xiao)售額、發債規(gui)(gui)模及拿地金額等指標進行(xing)(xing)綜合衡量(liang),判斷百億(yi)房(fang)企(qi)的(de)銷(xiao)(xiao)售業績(ji)和(he)發債規(gui)(gui)模能否支(zhi)撐拿地成(cheng)本、開發能(neng)力是否能(neng)夠支撐未(wei)來發展,從而甄別百億房企是否存在(zai)資金風險。
排名 | 企業 | 銷售額(億元) | 銷售面積(萬㎡) |
1 | 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3810 | 4582 |
2 |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3620 | 2756 |
3 |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 3090 | 3734 |
4 | 綠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2576 | 2024 |
5 | 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100 | 1588 |
6 |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 2015 | 1392 |
7 | 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 1500 | 721 |
8 |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 | 1200 | 1000 |
9 | 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 1136 | 615 |
10 |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 1080 | 775 |
11 | 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 1075 | 1145 |
12 | 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006 | 667 |
13 | 龍湖地產有限公司 | 855 | 610 |
14 | 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747 | 478 |
15 | 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685 | 595 |
16 | 榮盛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681 | 760 |
16 | 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681 | 491 |
18 | 北京首都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650 | 305 |
19 | 魯能集團有限公司 | 646 | 475 |
20 | 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643 | 361 |
21 | 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 616 | 490 |
22 | 雅居樂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576 | 584 |
23 | 遠洋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510 | 297 |
24 | 正榮集團有限公司 | 504 | 212 |
25 | 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南置地) | 502 | 452 |
26 | 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485 | 239 |
27 | 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66 | 770 |
27 |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 466 | 427 |
27 | 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66 | 340 |
30 | 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 | 455 | 221 |
31 | 天津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409 | 233 |
32 | 泰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408 | 205 |
33 | 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81 | 279 |
34 | 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376 | 348 |
35 | 龍光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370 | 320 |
35 | 珠海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370 | 175 |
35 | 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70 | 284 |
38 | 杭州濱江房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67 | 157 |
39 | 保利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 362 | 289 |
39 | 融信集團 | 360 | 183 |
41 | 上海中梁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337 | 209 |
42 | 仁恒置地集團有限公司 | 333 | 123 |
43 | 卓越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 325 | 149 |
43 | 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325 | 201 |
45 | 金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318 | 306 |
46 | 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316 | 241 |
47 | 上海升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313 | 237 |
48 | 時代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312 | 271 |
48 | 越秀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 312 | 252 |
50 | 中糧置地管理有限公司 | 310 | 127 |
50 | 中國電建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310 | 264 |
52 | 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 | 307 | 97 |
53 | 朗詩綠色地產有限公司 | 302 | 165 |
54 |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 300 | 363 |
55 |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291 | 170 |
56 | 浙江佳源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283 | 307 |
56 | 深業集團有限公司 | 283 | 150 |
58 | 禹洲集團 | 282 | 224 |
59 | 中天城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77 | 325 |
60 | 廈門中駿集團有限公司 | 272 | 180 |
60 | 安徽省文一投資控股集團 | 272 | 244 |
62 | 河南正商置業有限公司 | 260 | 270 |
63 | 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56 | 297 |
64 | 廣州市敏捷投資有限公司 | 255 | 260 |
65 | 海亮地產控股集團管理有限公司 | 251 | 282 |
66 | 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242 | 216 |
67 |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 240 | 140 |
68 | 建業住宅集團(中國)有限公司 | 232 | 321 |
69 | 東原地產 | 231 | 197 |
70 | 隆基泰和實業有限公司 | 228 | 335 |
71 | 福晟集團有限公司 | 226 | 205 |
71 | 北京北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226 | 155 |
73 | 青島海爾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224 | 188 |
74 | 美的地產集團 | 221 | 306 |
75 | 中冶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 220 | 186 |
76 | 北京和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212 | 85 |
77 | 五礦地產有限公司 | 210 | 141 |
78 | 華鴻嘉信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209 | 133 |
79 | 方圓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208 | 210 |
80 | 光明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04 | 200 |
81 | 景瑞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203 | 196 |
82 | 協信控股集團 | 202 | 118 |
83 | 鴻榮源集團有限公司 | 201 | 34 |
排名 | 企業 | 銷售額(億元) |
84 | 星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200 |
85 | 國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190 |
85 | 俊發地產有限責任公司 | 190 |
87 | 鑫苑(中國)置業有限公司 | 186 |
87 | 上海大名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186 |
87 | 海倫堡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186 |
90 | 上海紅星美凱龍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180 |
90 | 四川新希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180 |
90 | 浙江祥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180 |
93 | 北京城建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179 |
94 | 寶龍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 175 |
95 | 中交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170 |
95 | 新湖中寶股份有限公司 | 170 |
97 | 大華(集團)有限公司 | 169 |
97 | 北大資源集團 | 169 |
99 | 信達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 168 |
100 | 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 | 166 |
101 | 星河灣集團 | 165 |
102 | 蘇寧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 163 |
103 | 聯發集團有限公司 | 160 |
103 | 江西新力置地投資有限公司 | 160 |
105 | 德信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158 |
106 | 上海三盛宏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154 |
107 | 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 | 152 |
108 | 綠都地產集團 | 151 |
108 | 三盛地產集團 | 151 |
110 | 弘陽集團有限公司 | 150 |
111 | 保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146 |
112 | 中航里城有限公司 | 142 |
113 | 中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140 |
114 | 和昌集團 | 139 |
114 | 寶能控股(中國)有限公司 | 139 |
114 | 海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 139 |
117 | 新華聯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136 |
117 | 藍潤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 136 |
119 | 康橋集團 | 133 |
120 | 世紀金源集團 | 132 |
121 | 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129 |
122 | 花樣年集團(中國)有限公司 | 123 |
123 | 中國葛洲壩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120 |
124 | 國瑞置業有限公司 | 113 |
125 | 杭州市城建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大家房產) | 112 |
126 | 中迪禾邦集團有限公司 | 111 |
127 | 鴻坤集團 | 109 |
128 | 深圳市中洲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106 |
129 | 福星惠譽房地產有限公司 | 105 |
130 | 陽光100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 104 |
131 | 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