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中國有七大著名的懸棺遺址,分別是江西龍虎山懸棺、石門懸棺、僰人懸棺、龍河巖棺、武夷山九曲溪懸棺、川西懸棺、巫溪荊竹壩巖棺群。這些懸棺都處于懸崖峭壁上,年代最久遠的存在了上千年,那么在那個科技落后年代古人是怎么將這些沉重的棺槨放在高高的崖壁上,還保存千年不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千年未解的懸棺之謎吧。
中(zhong)國歷史(shi)上(shang)的懸棺之謎
中國歷(li)史(shi)上(shang)的懸棺(guan)之謎
懸棺遺址便位于仙水巖一帶。龍虎山仙水巖,有成片的千古崖墓群,絕壁之上,玉棺懸空,神秘莫測,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墓葬距今2600余年,為春秋戰國時期古代越人所為,數量之多,位置之險,造型之奇特舉世罕見。百米懸崖絕壁之上的洞穴中棺木是用什么辦法放置進去的?古越族人為何要將先人安放洞穴之中?什么人才能享受此種殊榮?成為千古之謎,至今未能破解。
【 詳細>>】
石門懸棺位于山西省寧武城西70公里處小石門村西極為幽僻的山谷內,考古專家認為石門懸棺是長江以北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處崖葬群,極具考古研究價值。石葬懸棺雖不按墳瑩風水等土葬程序,但也并非草率從事。尤為上待厚葬的是疆場上戰死的士卒。一般安置石洞距地面較高以慰在天之靈,僧侶的安葬規格也很高。據說,石葬年代并不久遠,遠至明朝中葉,近至民國及抗日戰爭時期。
【 詳細>>】
僰人懸棺是明代以前的古代崖葬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集中在麻塘壩和蘇麻灣兩地。以將死者的棺木放置在懸崖絕壁上為特征。共保存有懸棺265具,是目前國內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中國的古建筑學專家探討懸棺是用什么方法放置到懸崖木樁上的?這種葬俗的民族文化內涵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們的后代放棄了自己的喪葬習慣呢?這個部族究竟是與其他的民族融合了在一起,還是全部滅亡了呢?
【 詳細>>】
龍河巖棺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龍河流域,在石柱境內龍河兩岸的巖棺就有130多處,約1000多穴,被考古界譽為“巖棺博物館”。從現存的巖棺來看,當時的生產技術是先進的。如果沒有質地堅硬的工具,要想在如此堅硬險峻的山巖上鑿成2米深的洞穴,是難以進行的。龍河兩岸的巖棺,多鑿于萬仞絕壁,位置較高,最高的離地面20余米,棺木和尸骨那么重,古人是如何將笨重的東西置放到崖壁上去的,委實令人費解。
武夷山九曲溪懸棺是世界上公認的懸棺發源地,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跡十余處。經過碳14測定,白巖和觀音巖保存完好的兩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隨葬的龜形木盤是具有商周青銅文化特征的遺物。有放置于絕壁上的懸棺,上到峰頂,下至崖谷,至少都有數十米的距離。而所處的峭壁大多豐上斂下,今人根本就無法攀援。懸棺究竟在數千年以前,是如何安置上去的呢?
在四川,除了珙縣的“僰人懸棺”外,在川西的雅安市也有懸棺,川西懸棺相傳是羌人放置。據考證,川渝兩地的大多數懸棺均系明代和明代以前所置,距今已有幾百上千年歷史。千年懸棺,其不朽的奧秘何在呢?雅安市號稱“雨城”,年平均降水量達1800毫米,一年365天平均雨日有218天之多,而其年平均氣溫也高于15℃在如此潮濕多雨的溫濕氣候環境下,那懸棺是如何千年不朽的呢?
巫溪荊竹壩巖棺群位于重慶市巫溪縣白鹿鎮香樹村,距巫溪縣城21公里,分布在大寧河支流東溪河荊竹峽西岸。棺木巖懸崖絕壁之上,高出河面100-140米,為2500-2000多年前古代巴人、濮人的墓葬,巴國滅亡后,該葬俗逐漸被漢族的土葬所替代。關于巫溪荊竹壩巖棺主要存在著來歷之謎,安放的問題到現在都無法給出準確的解答。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