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白山市3A級景區 白山3a景點有哪些 白山國家級3A景區名單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巧笑倩兮 上傳提供 2024-04-04 ★★ 評論 0
導語
白山,原稱渾江,吉林省轄地級市,位于長白山西側,東與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相鄰,西與通化接壤,北與吉林市毗連,南與朝鮮惠山市隔鴨綠江相望。白山素有“立體資源寶庫”、“長白林海”、“人參之鄉”之美稱,同時是中國的主要木材產區之一。那么白山3a景區有哪些?本文為您介紹一下白山國家級3A景區景點,并分享白山3A級景區名單,一起來看看詳細介紹。
白山市(shi)3A級景(jing)區名單
序號 名稱 旅游景區級別
臨江市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 2022年(4A)
鴨綠江第一漂 3A
撫松人參博物館 3A
靈光塔 3A
江源區干飯盆景區 3A
白山奇石文化城 3A
渾江區龍山湖景區 3A
長白山迷宮 3A
長白朝鮮族民俗村 3A
鴨綠江觀光帶景區 3A
長白口岸景區 3A
臨江金銀峽風景區 3A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3A
白山湖景區
北山生態森林植物園 3A
農夫山泉工業旅游景區 3A
白(bai)山市3A景點(dian)介紹
“四保臨江”紀念館位于貓耳山腳下,凝聚著革命英烈碧血丹心鑄就的民族之魂,濃縮了臨江老區人民踴躍支前,擁軍優屬,參軍參戰的光榮歷程。陸續安葬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烈士共580多位。1991年開始建立了“四保臨江”陳列館,面積320平方米,展示了我黨我軍“堅持南滿斗爭”的艱苦歷程和“四保臨江”戰役的壯烈場面。“四保臨江”紀念館1994年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10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被中宣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詳細>>】
地址: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新市街貓耳山路
鴨綠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源自長白山天池,是由來已久的木排運材道。是當年中國人民自愿軍高唱:“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國境線。在鴨綠江上漂流,您不僅能感受到有驚無險的刺激和陽光撫慰的寧靜,而且還從中認識生態平衡的自然,領略青山綠水的魅力,聆聽到鳥語花香的陶冶,溶進藍天白云之間,物我兩忘,升華自己的心靈。鴨綠江漂流從四道溝長川古渡開始,沿中朝界河鴨綠江漂流25華里。【 詳細>>】
地址:吉林省白山市臨江市四道溝鎮長川村
撫松中國人參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以人參為專題的公益性博物館,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中國人參和人參文化于一體。館內展示的各類圖片各類圖片300幅,藏品5131件,板文近2萬字,展品主要以人參的采挖、種植、生產加工、市場交易等相關的歷史實物。中國人參博物館坐落在“中國人參之鄉”吉林省撫松縣,是全國首家以人參為專題的博物館。博物館于2008年9月1日建成開放,占地面積3240平方米,建筑面積4116平方米,展廳面積2100平方米。【 詳細>>】
地址:吉林省撫松縣撫松鎮參北新區人參大廈
1988年1月13日靈光塔被國務院批準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渤海國時代塔。位于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鎮西北郊塔山兩南端平坦的臺地上,臺地海拔820米。本名失傳,此為清代長白府第一任知府張鳳臺題名。清光緒末年(1908年)發現,為磚砌樓閣式空心方塔,共5層,層層收分,通高12.86米。塔剎呈葫蘆形,高1.98米。塔身均磨磚對縫,黃泥作漿,疊澀式塔檐,底邊長3.3米,頂邊長1.9米。【 詳細>>】
地址:吉林省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塔山山頂
江源區干飯盆景區
白山奇石文化城
渾江區龍山湖景區
長白山迷宮
長白朝鮮族民俗村
鴨綠江觀光帶景區
  • 白山國家級A級景區名單
序號 名稱 所在地區 旅游景區級別
吉林露水河國家森林公園 白山市 4A
望天鵝風景區 白山市 4A
吉林松江河國家森林公園 白山市 4A
撫松縣長白山魯能勝國際地度假區 白山市 2020年(4A)
長白山訥殷古城 白山市 4A
長白山二道白河名鎮 白山市 4A
臨江市四保臨江戰役紀念館 白山市 2022年(4A)
靈光塔 白山市 3A
農夫山泉工業旅游景區 白山市 3A
北山生態森林植物園 白山市 3A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白山市 3A
臨江金銀峽風景區 白山市 3A
長白口岸景區 白山市 3A
鴨綠江觀光帶景區 白山市 3A
長白朝鮮族民俗村 白山市 3A
長白山迷宮 白山市 3A
渾江區龍山湖景區 白山市 3A
白山奇石文化城 白山市 3A
江源區干飯盆景區 白山市 3A
鴨綠江第一漂 白山市 3A
相關榜單推薦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zhu)冊用戶(hu)提(ti)供信息(xi)存(cun)儲空間(jian)服(fu)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供”的文章/文字均是(shi)注(zhu)冊用戶(hu)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代表本(ben)站觀(guan)點(dian),版權歸(gui)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huo)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zai)第一(yi)時間(jian)刪除(chu)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ye)上相關信(xin)息的知識產(chan)權(quan)(quan)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quan)、商(shang)標權(quan)(quan)、為用(yong)戶(hu)提供的商(shang)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chao)襲或使用(yong)。
提交說明(ming): 快速提交發布>>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