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廣東十大文人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生活十普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康有為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
02
陳(chen)獻章(zhang)
陳獻章(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字公甫,別號石齋,廣東新會(今江門市新會區)白沙里人,故又稱白沙先生,世稱為陳白沙。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廣東唯一一位從祀孔廟的大儒,是明代心學的奠基者。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03
秦牧
秦牧(1919年8月19日—1992年10月14日),原名林覺夫,小名阿書,別名派光、頑石,1919年生于香港,廣東澄海人。中國散文界的“南秦北楊”,中國作家、中華書局廣州編輯主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作品》雜志主編、廣東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中國作協理事、全國文聯委員、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學會顧問。其文學活動涉及很多領域,主要有散文、小說、詩歌、兒童文學和文學理論等等。
04
屈大均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初名邵龍,又名邵隆,號非池,字騷余,又字翁山、介子,號菜圃,廣東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屈大均具有多方面的文學才能,其中以詩的成就最高,詩有李白、屈原的遺風,著作多毀于雍正、乾隆兩朝,后人輯有《翁山詩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廣東新語》及《四朝成仁錄》,合稱“屈沱五書”。屈大均與陳恭尹、梁佩蘭并稱“嶺南三大家”,有“廣東徐霞客”的美稱。
05
陳恭尹
陳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號半峰,晚號獨漉子,又號羅浮布衣,漢族,廣東順德縣(今佛山順德區)龍山鄉人。著名抗清志士陳邦彥之子。清初詩人,與屈大均、梁佩蘭同稱嶺南三大家。又工書法,時稱清初廣東第一隸書高手。有《獨漉堂全集》,詩文各15卷,詞1卷。陳恭尹的詩前后內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懷故國之思,未嘗消釋。七言律詩對仗工整,又多巧思,綿麗中仍多哀感蒼涼之慨。
06
林夕
林夕,1961年12月7日出生于香港,原名梁偉文。畢業于香港大學文學院中文系,詞作家,與黃偉文并稱香港詞壇的“兩個偉文”。1987年,林夕填詞的《無需要太多》入選1988年香港電臺第11屆“十大中文金曲”。1993年,林夕創作歌曲《紅顏白發》由張國榮演唱并作為電影《白發魔女傳》的主題曲,該歌曲獲第三十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歌曲。2014年林夕、王菲與制作人張亞東這個鐵三角組合相隔11年再合作,創作歌曲《愛不可及》,該歌曲也是趙寶剛執導的電影《觸不可及》的主題曲。
07
劉居上
劉居上,筆名小石、凌霄。梅州市梅縣區人,生于澳門。民革黨員。1984年調《香山報》,歷任編輯、編輯部主任、總編、副社長。曾任中山市5~8屆政協委員、常委,市作協主席、文聯常務副主席。1959年始發表作品,多次獲全國、省級獎項。1993年加入廣東作協,2000年任理事。是省劇協、曲協、民協會員。已結集出版了詩集《綠色的月亮》、《夢和腳印》、《唐詩剪影》,散文詩集《移動的風景》,小說集《越位》,隨筆集《百年隨筆》、《阜峰岐水》等15種。發表文藝評論、劇本、歌詞、新聞作品一批。
08
梁佩蘭
梁佩蘭(1629年~1705年),字芝五,號藥亭、柴翁、二楞居士,晚號郁洲,廣東南海人,清初詩人。梁佩蘭少年時從學于陳邦彥,攻讀經史百家之學,他聰敏過人,記憶力強,能“日記數千言”,素有才名。其詩歌意境開闊,功力雄健俊逸,為各大詩派一致推崇,被時人尊為“嶺南三大家”與“嶺南七子”之一,著有《六瑩堂前后集》等。
09
蘇曼(man)殊
蘇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縣(今廣東省珠海市瀝溪村)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蘇曼殊一生能詩擅畫,通曉漢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可謂多才多藝,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將其著作編成《曼殊全集》(共5卷)。
10
馮成修
馮成修(1702~1796年)字達夫,號潛齋。廣東南海丹灶梅莊人。清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選庶吉士,改吏部主事,適文選司員外郎,充乾隆十五年福建副考官,升禮部祠祭司郎中。乾隆十八年典試四川;二十四年督學貴州,曾制訂學規訓士,巡試所至,講求實學,端正文風。不久,被召回京。年61假歸,掌教廣州粵秀、越華書院,受業數百人,世稱“潛齋先生”。乾隆六十年再赴京參加“鹿鳴宴”。
加(jia)載更多

廣東十大文人排行榜,主要通過檢索相關網絡平臺查找出生歷史上所有時期,祖籍、籍貫、出生地至少有一項為廣東省的文人,并綜合考量他們取得的成就(著作、產量、榮譽頭銜等)、知名度、影響力得出。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zhu)冊用戶提供信(xin)息(xi)(xi)存儲(chu)空間服務(wu),非(fei)“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用戶自主(zhu)發布上傳(chuan),不(bu)代表本(ben)站觀(guan)點,版權(quan)歸(gui)原作者所有,如有侵(qin)權(quan)、虛(xu)假信(xin)息(xi)(xi)、錯誤信(xin)息(xi)(xi)或(huo)(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我們將在第(di)一時間刪除(chu)或(huo)(huo)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wang)(wang)頁上相關信息(xi)的(de)(de)知識產權歸網(wang)(wang)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de)(de)商業(ye)信息(xi)等),非經許(xu)可(ke)不得抄襲(xi)或使用(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361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7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529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838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