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三國皇帝順序列表名錄

本文章由注冊用戶 歷史愛好者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魏(wei)武帝: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后謚號為武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從而使中原社會漸趨穩定、經濟出現轉機。
02
魏(wei)文(wen)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禪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曹丕在位期間,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黃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陽,時年四十歲。
03
魏明帝(di):曹(cao)睿
曹叡(204年—239年),即魏明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字元仲,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后甄氏。黃初三年(222年),曹叡被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魏文帝病危,曹叡被立為皇太子,文帝死后曹叡在洛陽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吳、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魏明帝統治后期耽于享樂,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廣采眾女,充盈后宮,百姓勞役民不聊生。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陽,時年三十六歲,廟號烈祖,謚號明帝。
04
魏(wei)齊王:曹芳
曹芳(232年-274年),字蘭卿,魏明帝曹叡養子,三國時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景初三年(239年)正月,曹芳繼位,遵照魏明帝的遺命,下詔以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佐朝政,以司徒、司空、冢宰、元輔等統領百官,各項準備動工的宮殿、臺閣,一概罷免,官府及公卿府中六十歲以上的奴婢,放他們出去做一般的平民。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將曹芳廢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司馬炎代魏稱帝后,改封曹芳為邵陵縣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終年四十三歲,謚號為厲公。
05
高貴鄉(xiang)公:曹髦
曹髦(241年11月15日 -260年6月2日),字彥士,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曹髦即位前為高貴鄉公,司馬師廢齊王曹芳后,身為宗室的曹髦被立為新君,但曹髦對司馬氏兄弟的專橫跋扈十分不滿,于甘露五年(260年)召見王經等人,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帶領冗從仆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授予鎧甲兵器,率領僮仆數百余人討伐,然而此次行動卻被司馬昭知曉,在司馬昭心腹賈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濟所弒,年僅20歲。
06
魏(wei)元帝:曹(cao)奐
曹奐(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三國時期魏國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鄉公。甘露五年(260年),魏帝高貴鄉公曹髦被成濟弒殺,司馬昭與眾臣商議,立曹奐為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曹奐雖名為皇帝,但實為司馬氏的傀儡。咸熙二年(265年),司馬昭死后,其子司馬炎嗣位晉王,篡奪魏國政權,魏國滅亡,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奐逝世,享年五十八歲,謚號為元皇帝。
07
漢昭烈帝(di):劉備(bei)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后進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于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后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08
漢孝懷帝(di):劉禪
劉禪(shàn)建安十二年(207年-271年),出生于荊州。即蜀漢孝懷皇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后主。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云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后入蜀,蜀漢建立后被立為太子。于蜀漢章武三年(223年)繼位為帝,改元建興,拜諸葛亮為相父,并支持其北伐,后又支持姜維北伐,后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后,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
09
武烈帝:孫(sun)堅
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年-191年),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裔。孫氏世代在吳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墳在城東。史載孫堅出生前,孫氏祖墳數有光怪。五色云氣,上連于天,蔓延數里遠近。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后與劉表作戰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孫權稱帝后,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
10
孫策
孫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征得袁術許可,準備東渡長江,橫江進攻樊能、于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孫策來到曲阿并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曲阿之戰,大敗劉繇。建安元年(196年)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建安五年(200年)4月,正當孫策準備發兵北上之時,在丹徒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后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并于稱帝后,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ti)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ti)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用戶自(zi)主發布(bu)上(shang)傳,不代(dai)表本站(zhan)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zhe)所(suo)有,如(ru)有侵權(quan)、虛(xu)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ren)何(he)問題,請及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zai)第(di)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fang)所有(you)(包括但不(bu)限(xian)于文字、圖片、圖表(biao)、著作(zuo)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商(shang)業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不(bu)得(de)抄襲(xi)或(huo)使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34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857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179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