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名稱 | 別名/俗名 | 學名 | 分類地位 |
1 | 長芒莧 | 綠莧,野莧 | Amaranthus palmeri S.Watson | 莧科 |
2 | 垂序商陸 | 十蕊商陸,美商陸,美洲商陸,美國商陸,洋商陸,見腫消 | Phytolacca americanaL. | 商陸科 |
3 | 光莢含羞草 | 簕仔樹,光葉含羞草 | Mimosa bimucronata (DC.) Kuntze | 豆科/蝶形花科 |
4 | 五爪金龍 | 假土瓜藤,黑牽牛,牽牛藤,上竹龍,五爪龍 | Ipomoea cairica (L.) Sweet | 旋花科 |
5 | 喀西茄 | 苦顛茄,苦天茄,刺天茄 | Solanum aculeatissimum Jacquin | 茄科 |
6 | 黃花刺茄 | 刺萼龍葵,刺茄,尖嘴茄 | Solanum rostratum Dunal | 茄科 |
7 | 刺果瓜 | 刺果藤,棘瓜,單子刺黃瓜,星刺黃瓜 | Sicyos angulatusL. | 葫蘆科 |
8 | 藿香薊 | 勝紅薊 | Ageratum conyzoides L. | 菊科 |
9 | 大狼杷草 | 接力草,外國脫力草,大花咸豐草,大狼把草 | Bidens frondosa L. | 菊科 |
10 | 野燕麥 | 燕麥草,烏麥,香麥,鈴鐺麥 | Avena fatua L. | 禾本科 |
11 | 水盾草 | / | Cabomba caroliniana Gray | 莼菜科 |
12 | 食蚊魚 | / | Gambusia af inis(Baird et Girard) | 鳉形目,胎鳉科 |
13 | 美洲大蠊 | 蟑螂,蜚蠊,偷油婆,香娘子,石姜,負盤,滑蟲,茶婆蟲 | Periplaneta Americana (L.) | 蜚蠊目,蜚蠊科 |
14 | 德國小蠊 | 德國蟑螂,德國姬蠊 | Blattella germanica (L.) | 蜚蠊目,姬蠊科 |
15 | 無花果蠟蚧 | 榕龜蠟蚧,擬葉紅蠟蚧,銹紅蠟蚧,薔薇蠟蚧 | Ceroplastesrusci(L.) | 蚧總科,蚧科,蠟蚧亞科 |
16 | 棗實蠅 | / | Carpomya vesuviana Costa | 雙翅目,實蠅科 |
17 | 椰子木蛾 | 黑頭履帶蟲、椰蛀蛾、椰子織蛾 |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 鱗翅目,木蛾科,木蛾亞科 |
18 | 松樹蜂 | 云杉樹蜂,輻射松樹蜂 | Sirex noctilio Fabricius | 膜翅目,樹蜂科 |
地理分布:原(yuan)產(chan)于非洲北部,可能(neng)是在(zai)販賣黑人時(shi)期由非洲帶入美洲。
中國分布:美洲(zhou)大蠊在中國各省市廣泛分(fen)布。主要(yao)分(fen)布在北京、河北、遼寧、黑(hei)龍江(jiang)、上海、江(jiang)蘇、浙江(jiang)、福建、江(jiang)西、山東、湖北、廣東、廣西、海南(nan)、四川(chuan)、貴州(zhou)、云南(nan)、臺(tai)灣等地。
入侵危害:美洲大(da)蠊(lian)的排泄物和蛻落的表皮(pi)帶有過敏原,可(ke)以引發(fa)皮(pi)疹、哮喘(chuan)等病癥;美洲大(da)蠊(lian)還能攜帶多種致病菌(jun)(jun)(jun),如痢疾(ji)(ji)桿菌(jun)(jun)(jun)、綠膿桿菌(jun)(jun)(jun)、變(bian)形(xing)桿菌(jun)(jun)(jun)、沙(sha)門桿菌(jun)(jun)(jun)、傷寒桿菌(jun)(jun)(jun)和寄生蟲卵(luan),是家(jia)畜(chu)及人(ren)類許(xu)多傳染性疾(ji)(ji)病的重要傳播媒(mei)介。
防治方法:保持室內隱蔽場所的清潔衛生。可采用0.2%的氯菊酯對美洲大蠊直接噴灑,有100%的致死效果;或噴灑氯氰菊酯+有機磷、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zhi)+增(zeng)效(xiao)磷等防除(chu)美洲大蠊(lian)。也(ye)可采(cai)用人工合(he)成的美洲大蠊(lian)性信息素作為引誘(you)劑(ji)及病毒制劑等(deng)進行防治(zhi)。目前,也有(you)利(li)用蜚(fei)蠊(lian)嚙(nie)小蜂寄生美洲大蠊(lian)的卵,天(tian)然(ran)寄生率(lv)超過50%。
地理分布:原產南(nan)亞,也有學者認為起源于非(fei)洲(zhou)。隨著地區(qu)間經濟貿易而遠距離傳播。
中國分布:分布(bu)遍及全球(qiu),在(zai)熱(re)帶、亞熱(re)帶、溫帶、寒(han)帶均(jun)有分布(bu)。現主要分布(bu)于北京、遼(liao)寧、黑龍江、上海、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yun)南、西藏、陜西、新(xin)疆(jiang)等地(di)。
入侵危害:德(de)國小蠊分泌(mi)物可使食(shi)物變質,導致人類中毒(du)。它會(hui)咬食(shi)和破壞食(shi)品、紙(zhi)張、文物、電子設備等(deng),同時攜帶痢疾(ji)桿(gan)菌、結核(he)桿(gan)菌、脊髓灰質炎病(bing)毒(du)、乙肝(gan)病(bing)毒(du)等(deng)多種致病(bing)菌而(er)威(wei)脅(xie)人類健康,嚴重影響人類居住環(huan)境和生(sheng)活(huo)質量。
防治方法:保持室(shi)內各場所清潔(jie)衛生。可(ke)采用丁子香酚、α-松油醇、肉桂醇3種(zhong)植(zhi)物精油等比例混合物防除德國小蠊(lian)。化學防治德國小蠊(lian)較便捷和有(you)效,如噴灑(sa)氟蟲胺、毒死(si)蜱、菊酯類藥(yao)劑,也可(ke)投放毒餌,噴灑(sa)和投放時要注意環境污染和人畜健康。
地理分布:主要產于美(mei)國南(nan)方、中(zhong)美(mei)洲(zhou)和(he)西印度群島。
中國分布:為(wei)控制蚊(wen)子和瘧疾的發生,食蚊(wen)魚分(fen)別于(yu)1911年(nian)和 1927年(nian)被引(yin)入到中(zhong)(zhong)國臺灣和大(da)陸。20世紀中(zhong)(zhong)后期(qi),為(wei)提高漁業(ye)產量,中(zhong)(zhong)國云(yun)南省眾多高原湖泊大(da)量引(yin)種外(wai)來(lai)魚類,食蚊(wen)魚隨著其它魚類引(yin)種被無(wu)意引(yin)入。目前,食蚊(wen)魚在(zai)中(zhong)(zhong)國長江以南(包括臺灣)的各(ge)地小水體中(zhong)(zhong)均有分(fen)布,同時在(zai)云(yun)南高原湖泊中(zhong)(zhong)也有分(fen)布。
入侵危害:食蚊魚通過捕食浮游動物、土著魚類的魚卵或魚苗、兩棲類的卵或幼體,造成當(dang)地部分土著種的(de)瀕危和滅絕,進而改變入(ru)侵地水(shui)生物種群落結構,影響水(shui)生生態系(xi)統功能。因(yin)此,食蚊魚已(yi)經被納入由世界自然保護(hu)聯盟公布的全(quan)球(qiu)100種最(zui)具威脅(xie)的外來入侵種名單(dan)。目前(qian)在中(zhong)國國家級自然(ran)保護區已經發(fa)現食蚊魚的分布。
防治方法:嚴控人為引種和(he)傳(chuan)播,禁止(zhi)隨意放生,防止(zhi)擴散到自然(ran)水(shui)系。
地理分布:原產熱帶美洲。
中國分布:20世紀50年代由廣東中山縣旅美華僑引入我國。現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云南、香港、澳門。
入侵危害:常生于村邊、溪流邊、果園及荒地中,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抗逆性,生長迅速,栽(zai)后當年就能長到2m左右;具(ju)有較強的(de)競爭能力,能在(zai)短(duan)時(shi)間(jian)內形(xing)成單優群落,排擠本(ben)地物(wu)種,可(ke)造成嚴重的生(sheng)態或經濟損害。該種入侵(qin)性很強(qiang),在我國已侵入(ru)自然保護區內(nei),威脅當地生(sheng)物多樣性(xing)。
控制方法:嚴格限制引種栽培。可開花前定期砍伐后連根挖除,但由于該種為有刺的(de)大灌木,人為進行物理(li)治理(li)較為困難(nan),后(hou)續應(ying)開發生物防治技術(shu)。
地理分布:原產歐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現歐、亞、非三洲的溫寒地帶均有分布,北美(mei)也有輸入(ru)。
中國分布:該種是世界性的惡性農田雜草,可隨其它種子或鳥類啄食后異地擴散,19世紀中葉曾先后(hou)在(zai)香港和(he)福州采到標(biao)本(ben)。現主要分布于北(bei)京、天津(jin)、河北(bei)、山西、內蒙古、遼(liao)寧、吉林、黑(hei)龍(long)江(jiang)(jiang)、上海(hai)、江(jiang)(jiang)蘇、浙江(jiang)(jiang)、安徽(hui)、福建(jian)、江(jiang)(jiang)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guang)東(dong)、廣(guang)西(xi)、海(hai)南、重(zhong)慶、四(si)川、貴州(zhou)、云南、西(xi)藏、陜西(xi)、青海(hai)、寧(ning)夏(xia)、新疆、臺灣(wan)、香港、澳門。
入侵危害:該種海拔4300m以下均可分布,常見于荒野或田間,根系發達,分蘗能力強,為農(nong)(nong)田惡性雜草,可與農(nong)(nong)作物爭水(shui)、爭光、爭肥,降低作物產量(liang);同時種(zhong)子易混雜(za)于作物(wu)中,降低作物(wu)品質。野燕麥(mai)能傳播小麥(mai)條銹病、葉(xie)銹病,同時是(shi)小麥(mai)黃矮病(bing)等(deng)毒病(bing)和多(duo)種害(hai)蟲的(de)(de)中間寄主和越(yue)冬越(yue)夏的(de)(de)棲息(xi)場所。
控制方法:開展化學防除,單獨使用野麥畏乳劑或驃馬濃乳劑對野燕麥具有良好防除效果,對小麥(mai)及下茬作(zuo)物比(bi)較安全,施(shi)一(yi)次藥即(ji)可控制當季野燕麥(mai)危害。加強植物檢疫(yi),尤其是種子檢疫(yi)工作(zuo),防止播種含(han)有野燕(yan)麥的(de)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