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占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筑與傳統宮殿建筑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那么,你知道泰州有哪些寺廟嗎?泰州著名的寺廟有哪些?本文盤點了泰州十大著名寺廟,包括泰州市光孝律寺、泰州市南山寺、泰興市慶云禪寺、興化市上方寺、泰州市凈因寺、泰州市姜堰區古壽圣寺等。下面一起去看下詳細內容吧!
光孝律寺始建于東晉義熙年間,原名萬壽寺,后因南宋高宗趙構為超度徽、欽二帝亡靈,詔令該寺擺設道場,敕令改稱“報恩光孝寺”。乾隆年間改禪為律,是國內少見的佛教律宗寺院。該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最盛時期容納常住僧人千余人。本世紀30年代光孝律寺創辦佛學研究社,海外弘法的不少名僧都曾在光孝律寺就學。光孝律寺收藏珍貴文物較多,如收有歷代名家墨跡,世稱孤本的宋拓“汝帖”;隋唐時代從印度傳來的“貝葉經”等。
【 詳細>>】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五一路90號
南山寺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地處泰州老城東南。清道光時稱南山教寺。教寺,是佛教律宗派寺廟的專用名稱,創始人唐代僧人道宣住終南山,故名“南山律宗”,簡稱“南山宗”,他創設“戒臺”,訂佛教受戒儀式,簡稱“律宗”。從此,凡歸從此教義的僧人寺廟,皆冠“教寺”之名。宋嘉定年間,此寺曾立“戒臺”,南山教寺之名由此開始,后人簡稱其為“南山寺”。
【 詳細>>】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南山寺路1號
慶云禪寺位于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元駙馬都尉蔡夢祥舍宅增廣,于是“殿宇鉅麗稱名藍”,然而時間推移,世事變遷,雕梁畫棟,漸有廢圮,“寺旁隙地漸沒入民間,僧徒遂散去”1988年泰興縣人民政府批準泰興縣佛教協會籌備小組修復慶云禪寺的申請,1989年泰興縣佛教協會正式成立,會長智林、副會長果林、宏惠法師全力以赴本寺修復工程,1990年工程告竣,獲準對外開放,1995年0塔修復落成。
【 詳細>>】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泰興鎮西郊寶塔灣
上方寺位于興化北郊烏巾蕩公園北首。古剎建于明崇禎年間,可惜于1944年毀于兵燹,寺廟蕩然無存。1996年市政府決定在烏巾蕩風景區重建上方寺,按原有風格建筑:照壁、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居士室、禪房、戒臺等。寺院西臨原始蘆蕩水泊,構成天然西園與放生池。2006年4月被評為“泰州市十佳旅游景點”。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興化市昭陽鎮北郊烏巾蕩風景區上方寺
凈因寺,又稱南天滋廟,位于原泰州南門外打漁灣東側,今市區海陵南路海陵大橋西側。寺肇建于五代宋初年間,為泰州佛教“九大叢林”之一。清朝雍正皇帝曾為御書賜寺匾額“凈因”。凈因寺西、南、東三面環水,地勢高敞開闊。寺東城河河面寬廣,儼若湖泊,常有漁人在此撒網垂釣、停泊漁船,遂謂“打漁灣”。以前灣汊中有蘆灘,灘上蘆荻滋蔓,野鳥翔集,而水灣的東西兩岸遍植垂柳、白楊,每到春暖花開時節,柳絮楊花飄落在水面上,微風吹皺湖水,湖面有如籠罩了層層煙霧,故有“漁灣柳浪”之美譽,是“泰州八景”之一。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海陵南路501號
古壽圣寺始建于宋朝,距今七百多年的歷史,時為泰州佛教界“十四大叢林之一”。寺院坐落在素有水鄉澤國之稱的千年古鎮溱潼,時為東臺十四大叢林之一,溱潼九大寺院之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寺院之藏經樓又名水云樓,臨湖而居,憑欄極目,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水鳧嬉戲。其時文人墨客云集,吟詩誦詞,人文氣息一派濃厚。文革期間,寺廟不幸被毀,時至昌明盛世,經泰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在風光秀麗的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恢復重建古壽圣寺。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泰州華僑城內
法華寺(古名法華庵)座落在姜堰市淤溪鎮馬莊村東南首,興泰公路路西,靠近泰州碧桂園,法華庵創建于明代萬歷年間(1573—1620),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原有佛殿三座,房屋二十余間。雖經多次改建,仍有一座佛殿——敬善壇得以完整保存。青磚小瓦,銀灰砌墻;磨檐簿山,卷頂前廊;兩山磚雕,藝壓群芳;古殿精致,冠蓋水鄉,被姜堰市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淤溪鎮馬莊法華寺
竹隱禪寺原名竹隱庵,位于古城泰州東郊蘇陳張家院村,是座古庵。始建于明代中期,其歷史略有依據可尋。在建庵初期其面積2000多平方米,兩座大殿,左右廂房共二十余間。庵直北200米處有一小溪,溪內有一清泉,泉水四季常青。取水烹茶普覺清脆,味香可口!溪邊有一官路,是官轎,民車,商賈行人的必經之路。竹隱庵在此路邊設一茶棚,普施功德水,行人歇腳免費奉茶,飲茶者無不贊嘆,因此庵中香火鼎盛,菩薩顯靈。真是佛光普照,靈氣感十方。每逢久旱不雨之時請觀音菩薩出壇求雨,有求必應。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蘇陳大馮張家院竹隱禪寺
敕封護國寺,位于泰州市戴南鎮護國街,始建于唐,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剎。一九九八年六月,江蘇省和泰州市佛教協會批準戴南鎮修復護國寺。現為興化境內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鄉鎮佛寺,興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因為曾保護過唐太宗李世民而得名“護國寺”。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興化市戴南鎮護國街57號
福慧禪寺,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四年( 1026年),五進院落,紅墻碧瓦,巍峨莊嚴。寺內有天王殿,觀音殿、羅漢堂、藏經樓等,整個建筑風格獨特,渾成一體。尤其是大雄寶殿,巍峨壯觀,氣勢非凡。福慧禪寺自建寺一直佛事興旺,香火不斷。有江北第一古剎之稱。1967年文革期間,福慧禪寺遭毀。2001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募款重新修復,各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耗資600余萬元,一座全新的福慧禪寺于(農歷)2001年臘月初八修復開光。修復后的福慧禪寺,既保存了原來的精華,又融入了時代的特色,殿宇高大雄偉、金壁輝煌,佛像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如今這里是鐘聲長鳴,香客如云。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黃橋鎮東進路
茅山景德禪寺,位于江蘇興化茅山古鎮,迄今有近兩千年歷史。早在漢代,陜西咸陽,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嘆,遂尋山修道。他們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蔭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采藥煉丹,濟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慕名來山學道者、求醫者,不絕于途。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興化市茅山鎮區景德禪寺
河有萬彎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缸顧東山禪寺,坐擁蜈蚣湖之秀美,近鄰大興金之便利,既有豐饒之物產,更兼人文之底蘊。東山禪寺舊稱東嶽廟,始建于明朝成藶二十八年(公元一六零零年),此間歷四百年久,興化北部重要寺院。經多次焚拆,弘佛教文化意不退,二OOO年得臺灣佛教蓮社照明寺法師慧通相助,修主殿。又得法師慧文善緣鼎力。逢盛世,享黨恩,萬業興,倡佛教,煥新顏,四海佛緣之助。
地址: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興化市缸顧鄉缸顧村東山禪寺
中(zhong)國宗(zong)教場所(suo)景觀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