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

廣西十大道地藥材

廣西有哪些道地藥材 廣西十大名貴藥材 桂十味道地藥材盤點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ji) 上傳提供 2023-08-06 評論 0
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位于中國華南地區,云貴高原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這里物產資源豐富,中草藥材也一樣,那么廣西十大道地藥材有哪些? 桂十味地道藥材有肉桂、羅漢果、八角、廣西莪術、龍眼肉、山豆根、雞血藤、雞骨草、兩面針、廣地龍。下面,和MAIGOO網編來看詳細的廣西十大道地藥材吧!
  • 01
    肉桂 廣西是全國最大的肉桂產區代表“廣西肉桂”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566 0
    02
    羅漢果 廣西北部永福/龍勝/臨桂區最為集中代表“桂林羅漢果”
    1 0
    03
    八角 主產于廣西西部和南部代表“德保八角”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922 0
    04
    莪術 主產于欽州/玉林/貴港和南寧等地
    127 0
    05
    龍眼肉 主產于南寧/貴港/崇左等地代表“平南石硤龍眼”“大新龍眼”
    7 0
    06
    山豆根 主產于廣西河池一帶
    07
    雞血藤 廣西各地區均有分布
    119 0
    08
    雞骨草 主要分布在廣西桂東及桂南
    1 0
    09
    兩(liang)面針 主要分布廣西南寧/欽州/貴港/玉林等地
    10
    廣地龍(long) 主產于廣西容縣/梧州/北流等地

廣(guang)西十大道地藥材,主(zhu)要依據廣(guang)西地區藥材產量、作用(yong)和功(gong)效(xiao)等(deng)相關信息,并綜合參考互聯網(wang)相關排行榜進行總結。maigoo小編提醒:中藥并(bing)非沒有毒副作用,請遵醫囑服用,請勿(wu)輕信(xin)網上(shang)用藥建議。榜(bang)單(dan)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wei)評論/交(jiao)流(liu)。

這個榜單我有更好的建議,

廣西十大道地藥材
廣西是全國最大的肉桂產區代表“廣西肉桂”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肉桂(含桂枝),中藥名,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樹皮,肉桂的藥用部位為樹皮,桂枝的藥用部位為嫩枝,氣香濃烈,味甜、辣。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有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功效。廣西最出名的藥材是什么?據了解,肉桂在中國南部多個地方均有分布,其中以廣西栽培為多,肉桂種植面積和桂皮產量均占全國60%以上,具有皮厚、色澤光潤、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藥用和調香料用兼優等特點。【 詳細>>】
廣西北部永福/龍勝/臨桂區最為集中代表“桂林羅漢果”
羅漢果,中藥名,是葫蘆科植物羅漢果的干燥果實,味甘,性涼,有清熱潤肺,利咽開音,滑腸通便之效。羅漢果常生于山坡林下及河邊濕地、灌木叢中,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廣西最好的藥材是什么?桂林羅漢果,鮮果果皮黃綠色,果瓤海綿狀,黃白色;干果果皮黃綠色至黃褐色,有彈性,相碰有清脆音,果瓤海綿狀,黃白色至黃棕色,纖維絨細,籽多呈扁圓形;氣微,味甜;浸出物含量≥34%,羅漢果皂苷V(C60H102O29)含量≥1.2%。【 詳細>>】
主產于廣西西部和南部代表“德保八角”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八角是指八角茴香,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實,性溫,味辛,歸肝、腎、脾、胃經,具有開胃、下氣、散寒、驅蟲、興奮神經的功效。八角主產于廣西西部和南部,百色、南寧、欽州、梧州、玉林等地區多有栽培,其中廣西德保縣有“八角茴油之鄉”之美稱,種植八角己有400年的歷史,每年可采收兩次,鮮果為粉綠色,烘干后呈棕紅色,以秋季采收的大紅八角為佳,產量高,質量好,粒大飽滿,睜眼足。【 詳細>>】
主產于欽州/玉林/貴港和南寧等地
莪術是姜科姜黃屬植物,以干燥根莖入藥,根莖(桂莪術)和塊根(莪苓)分別作莪術與郁金用,供藥用,有行氣解郁,破瘀,止痛的功用。據M Aigoo網編了解,廣西莪術屬于廣西特色中藥材之一,分布于廣西(欽州、玉林、貴港和南寧等)和云南(勐海),栽培或野生于山坡草地及灌木叢中。又屬于廣西野生草藥,野生廣西莪術多分布于中國桂南和桂西南地區的低丘陵山坡、山谷及田埂、地角的濕潤向陽處。【 詳細>>】
主產于南寧/貴港/崇左等地代表“平南石硤龍眼”“大新龍眼”
龍眼肉(桂圓),中藥材名,甘、平溫、無毒;入心、脾、胃;具有補心脾,益氣血,健脾胃,養肌肉之效。龍眼原產于我國南部,在廣西各地均有種植,其中南寧、玉林、欽州、貴港、崇左、來賓等地為龍眼主產區。代表平南石硤龍眼,果肉厚,肉黃白色,肉質爽脆,化渣,味濃甜有香氣,品質上等;大新龍眼,肉乳白色或黃白色,半透明,汁多,味清甜,香味濃郁;果核中等,黑色。【 詳細>>】
6、山豆根
主產于廣西河池一帶
山豆根,中藥名,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莖,苦,寒,有毒,正確服用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功效。山豆根分布于廣西、廣東、江西、四川等地,《本草品匯精要》云:“道地宜州、果州、以忠、萬州者佳。”據了解,廣西山豆根主要出自河池一帶,古時以宜州出產品質優。買 購網提醒,山豆根所含生物堿成分是導致毒性的中藥物質基礎,因此不可盲目使用,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廣西各地區均有分布
雞血藤一般指密花豆,是豆科、密花豆屬植物,莖入藥,是中藥雞血藤的主要來源之一,有祛風活血、舒筋活絡之功效。雞血藤是中國特產,分布于云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省區,生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地疏林或密林溝谷或灌叢中。雞血藤在廣西各地方均有分布,價值高、品質好,成熟時間是在10-12月份,但是深山中的野生雞血藤,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 詳細>>】
主要分布在廣西桂東及桂南
雞骨草,中藥名,是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雞骨草是我國特有種,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等地,廣西境內主要分布于桂東及桂南。《中國藥植圖鑒》:“治風濕骨痛,跌打瘀血內傷;并作清涼解熱藥。”,此外雞骨草還可在春夏潮濕季節用來煲湯作食療,但mai goo網編提醒,雞骨草種子有毒,不能直接入藥,用時必須把豆莢全部摘除干凈。【 詳細>>】
9、兩面針
主要分布廣西南寧/欽州/貴港/玉林等地
兩面針,中藥名,是蕓香科植物兩面針的干燥根,植物根、莖、葉均可入藥,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或段,曬干,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通絡,解毒消腫等功效。兩面針在我國南方地區比較常見,廣西主要分布于南寧、欽州、貴港、玉林、梧州、賀州等地。兩面針是木質藤本,莖、枝、葉軸下面和小葉中脈兩面均著生鉤狀皮刺,蓇葖果成熟時紫紅色,有粗大腺點,頂端正具短喙。
10、廣地龍
主產于廣西容縣/梧州/北流等地
廣地龍是我國傳統的動物藥材,藥用部位是鉅蚓科參環毛蚓除去內臟和泥沙的干燥體,干燥全體,呈長條薄片狀,頭端及尾端仍保持原來形狀,味咸性寒,歸肝、脾、膀胱經,具有清熱止痙,平肝熄風,通經活絡,平喘利尿等作用。廣地龍主要分布在兩廣地區,廣西以容縣、梧州、北流等靠河邊地方居多。據m aigoo網編了解,廣西野生廣地龍具有體輕、不易折斷、生殖帶明顯、氣腥、味微咸等特點。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注(zhu)(zhu)明“MAIGOO編輯(ji)上(shang)(shang)傳(chuan)提供”的(de)所有作(zuo)品(pin),均(jun)為(wei)MAIGOO網(wang)(wang)原創、合法(fa)擁有版權(quan)(quan)或有權(quan)(quan)使(shi)(shi)用(yong)的(de)作(zuo)品(pin),未(wei)經(jing)本(ben)網(wang)(wang)授(shou)權(quan)(quan)不得轉(zhuan)載、摘編或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shi)用(yong)上(shang)(shang)述作(zuo)品(pin)。已經(jing)本(ben)網(wang)(wang)授(shou)權(quan)(quan)使(shi)(shi)用(yong)作(zuo)品(pin)的(de),應(ying)在(zai)授(shou)權(quan)(quan)范(fan)圍內(nei)使(shi)(shi)用(yong),并(bing)注(zhu)(zhu)明“來源:MAIGOO網(wang)(wang)”。違反(fan)上(shang)(shang)述聲明者,網(wang)(wang)站(zhan)會追責到底(di)。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ping)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