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fen)類
登錄 |    
★★★

鷹潭十大紅色旅游景點

鷹潭紅色旅游景點盤點 重溫鷹潭紅色足跡好去處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3-10-09 評論 0
鷹潭以道教文化聞名天下,而在紅色旅游方面也是大放異彩。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進行過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留下了眾多動人的故事與紅色痕跡。本期,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鷹潭十大紅色旅游景點,包括中國血防紅旗博覽區、上清古鎮、貴溪革命烈士紀念館、高公寨旅游景區等,帶你了解鷹潭紅色旅游景點。
  • 01
    綜合指數:91.5
    02
    上清古鎮(zhen) “上清會師”所在地
    綜(zong)合(he)指數:91.2
    03
    貴(gui)溪市(shi)革(ge)命烈(lie)士紀念館 贛東北根據地的發祥地3A景區
    綜合指數:90.3
    04
    高(gao)公寨旅游(you)景區 余江區革命發祥地3A景區
    綜合指數(shu):90.1
    05
    綜合指數(shu):89.4
    06
    畫(hua)橋鎮·余江區烈士陵園 紅色名鎮
    綜(zong)合(he)指數(shu):88.7
    07
    紅十軍指揮部舊(jiu)址群
    綜合指(zhi)數:88.0
    08
    志光(guang)鎮志光(guang)村(cun) “龍志光”烈士命名的村鎮
    綜合指數:87.6
    09
    韜奮(fen)祖居 抗日救國會七君子
    綜合指數:86.7
    10
    “四門山”紅色堡壘舊址 贛東北蘇區第一個紅色政權
    綜(zong)合指數:86.6

鷹潭十大紅色旅游(you)(you)景(jing)(jing)點(dian)榜中(zhong)榜,是MaiGoo小編通過(guo)分析和(he)整理鷹潭市內的著名(ming)紅色旅游(you)(you)景(jing)(jing)點(dian),包括革命舊址/遺址、烈士陵園、紀(ji)念館等,參考景(jing)(jing)點(dian)所(suo)紀(ji)念的歷史(shi)事(shi)件和(he)歷史(shi)人物,結(jie)合景(jing)(jing)點(dian)所(suo)獲榮譽稱號,并綜(zong)合鷹潭相關紅色旅游(you)(you)路線以及互(hu)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dan),進行推(tui)薦。榜單(dan)僅(jin)供參考,意在幫助(zhu)您了(le)解鷹潭紅色旅游(you)(you)景(jing)(jing)點(dian)有哪些,如有疑問(wen),MAIGOO小編歡迎在末(mo)尾評論/批評指(zhi)正。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鷹潭十大紅色旅游景點
鷹潭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中國血防紅旗博覽區,由中國血防紀念館、余江區同樂園和藍田宋家村三大部分組成,是中國血防文化的精神高地、血防圣地、振興熱地,也是鷹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據買購小編了解,血防紀念館以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全景式的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消滅血吸蟲病、鞏固血防成果的完整過程;同樂園景區建有送瘟神紀念碑; 藍田宋家村,則以實景參觀為主,建有豐碑廣場、《七律二首·送瘟神》景墻、血防紅旗干部學院、枯木逢春等13處景觀。【 詳細>>】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
2、上清古鎮
“上清會師”所在地
上清古鎮屬龍虎山風景區,位于上清宮景區內,距鷹潭市區25公里。八十九年前,龍虎山上清鎮瀘溪河畔,紅十一軍與中央蘇區紅一方面軍在此勝利會師,史稱“上清會師”。上清會師促成了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和閩贛省的成立,鞏固和擴大了中央蘇區,在中國革命史和人民軍隊戰史上寫下了光輝一頁。在瀘溪河畔,立有一塊“紅軍會師灘”的紀念碑。據maigoo小編了解,古鎮設有“紅軍上清會師”陳列展項目,里面不僅展示了許多老物件,還通過VR展項、電子地圖、幻影成像、3D沉浸式影院等數字技術讓紅色文化“動”起來。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上清鎮龍虎山風景區內
3、貴溪市革命烈士紀念館
贛東北根據地的發祥地3A景區
貴溪革命烈士紀念館,又稱周坊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鷹潭著名的革命老區—周坊鎮,曾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方志敏、邵式平等人,在這里進行過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是贛東北根據地的發祥地。貴溪革命烈士紀念館,是全國第一批建設的革命烈士紀念館,全方位展現了貴溪市革命戰爭年代的奮斗歷程,敘說了周坊暴動,上清會師,貴溪、余江、萬年革命根據地創立與建設的崢嶸歲月,真實再現了貴溪地區的戰斗場景,全面記錄了貴溪地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方志敏、邵式平、黃道、汪群、江宗海、邵忠、邵棠、夏潤珍、趙梓明等多名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
地址:鷹潭市
4、高公寨旅游景區
余江區革命發祥地3A景區
高公寨旅游景區,是一處有著山林、田園,淳樸民風和絕美風景的旅游景區,同時也承載了厚重的革命歷史和光榮的紅色革命情懷,有眾多鷹潭紅色革命舊址,是鷹潭紅色文化景點之一。高公寨地處三區交界,是余江區第一個建立蘇維埃政權、第一個發動革命暴動、第一個升起黨旗的地方。有戰壕、炮臺、紅軍井、方志敏召開會議的胡馬祠等幾十處革命遺址,是一塊炙熱的紅土地,記載了戰爭年代余江人民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的革命故事。在區內的胡氏宗祠中,“造成紅軍鐵軍” 的標語保留至今。走在高公寨,隨處可見紅色革命遺址。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
鷹潭市博物館,不僅是一座道教文化主題的博物館,也是鷹潭紅色教育基地之一,是一處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展館。館內展示著保存至今的大量紅色舊居、舊址和文物的圖片,以及散盡硝煙的戰場遺址、長存浩氣的烈士紀念館、碑的圖片。據MaiGoo小編了解,每年重大節假日,博物館與當地學校、社區廣泛聯系,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每年接待市民、學生參觀20余萬人次,通過圖片、實物、音響、講解等方式,對市民、學生進行了廣泛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是鷹潭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詳細>>】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湖西路4號
6、畫橋鎮·余江區烈士陵園
紅色名鎮
畫橋鎮,位于余江縣北端,是余江著名的紅色小鎮,境內有余江縣烈士陵園、余江縣蘇維埃政府大會堂舊址、畫橋人民英雄紀念塔、橫山大捷遺址、畫橋保衛戰遺址、汪家源贛東北紅軍指揮部舊址、林家塢紅軍征兵登記處舊址、紅軍炮臺遺址等紅色景點,“畫橋保衛戰”、“橫山大捷”、“南橋武裝暴動”都發生在畫橋境內。其中,余江區烈士陵園是鷹潭紅色革命基地之一,主要包括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墓及附屬設施。革命烈士紀念碑高19.29米,正寓意著貴余萬武裝斗爭在1929年進入到最高潮。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畫橋鎮
7、紅十軍指揮部舊址群
紅十軍指揮部舊址群,指現存于革命老區“周坊鎮”內的眾多鷹潭紅色革命舊址,包括周坊紅十軍改編為紅十一軍舊址、周坊暴動黃道指揮部舊址、周坊暴動方志敏指揮部舊址等。其中,紅十軍改編為紅十一軍舊址,為當地的鳴山廟,始建于東晉,現存建筑為清代道光年間重修;周坊暴動黃道指揮部舊址,為當地邵氏宗祠,建于清代晚期,現僅存前廳(戲臺)部分;周坊暴動方志敏指揮部舊址,為當地汪氏宗祠。舊址為清道光年間建筑,2018年維修后保存狀況良好。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周坊鎮
8、志光鎮志光村
“龍志光”烈士命名的村鎮
志光鎮志光村,位于貴溪北部,是以革命烈士龍志光的姓名而命名的。1931年11月,為了拔掉對貴溪蘇區威脅極大的夏家嶺炮臺,龍志光率紅軍和貴溪縣獨立營、赤衛隊第五次攻打夏家嶺炮臺。在戰斗中,龍志光身先士卒,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9歲。為了紀念英勇善戰的龍志光烈士,1933年閩浙贛省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決議,將烈士犧牲所在地貴溪第七區命名為志光區。新中國成立后,該區先后稱志光區、志光公社、志光鎮。如今,鎮內建設有村史館、志光紅色文化廣場、龍志光革命烈士紀念碑等。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志光鎮
9、韜奮祖居
抗日救國會七君子
韜奮祖居,為紀念抗日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的“鄒韜奮”而建立的紀念建筑。鄒韜奮是中國近代杰出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生活》周刊的主編,三聯書店的主要創始人,新聞出版界的先驅,是繼魯迅之后的文化旗手、“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百位英雄模范人物”。1936年11月22日,他因積極宣傳抗日,與沈鈞儒等7人被國民黨當局逮捕,成為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之一。如今,韜奮祖居內展陳設有韜奮事跡展覽、鄒氏宗譜、韜奮先輩生產生活用品實物陳列廳等,介紹韜奮事跡,主要包括韜奮生平簡介,韜奮創辦的生活周刊,韜奮的主要著譯,韜奮主編的報刊。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余江縣
10、“四門山”紅色堡壘舊址
贛東北蘇區第一個紅色政權
“四門山”紅色堡壘,是贛東北蘇區的第一個紅色政權,其舊址位于貴溪東北部的白田鄉。該鄉共有革命烈士600余人,其中姚家村委會在四門山紅色堡壘壯烈犧牲的烈士就有300余人。白田鄉“四門山”紅色堡壘是贛東北蘇區在方志敏主席領導下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時間長達八年之久,在第五次反圍剿戰斗中,由于叛徒告密,才喪失政權。堡壘中19位同志頑強抵抗直至炸毀堡壘與敵人同歸于盡。為紀念革命烈士,1952年在“四門山”紅色堡壘舊址修建了烈士紀念碑。
地址: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注(zhu)明“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供”的所有(you)(you)作品,均為MAIGOO網(wang)(wang)原(yuan)創(chuang)、合法擁有(you)(you)版(ban)權(quan)(quan)或有(you)(you)權(quan)(quan)使(shi)(shi)用的作品,未經(jing)本(ben)網(wang)(wang)授(shou)權(quan)(quan)不得轉(zhuan)載(zai)、摘(zhai)編(bian)或利用其它方(fang)式使(shi)(shi)用上(shang)述(shu)作品。已(yi)經(jing)本(ben)網(wang)(wang)授(shou)權(quan)(quan)使(shi)(shi)用作品的,應在授(shou)權(quan)(quan)范(fan)圍內使(shi)(shi)用,并注(zhu)明“來源:MAIGOO網(wang)(wang)”。違反上(shang)述(shu)聲明者,網(wang)(wang)站會追責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