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中國古代十大建筑大師

本文章由 MAIGOO編(bian)輯 上傳提供 ★★★ 發布 反饋 0
01
郭安興
中國古代著名建筑師郭安興,被尊稱為中國佛塔建造技術的先驅者,他于北魏宣武帝、孝明帝時期所建的景明寺、永寧寺(高147米,古代最大佛塔),是中國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古佛寺遺跡之二,并稱北魏洛陽兩大佛寺,MaiGoo編輯曾去旅游過。這兩大佛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以如此巨大體量和如此高度的木結構建成,在中國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奇跡。
02
宇(yu)文愷
中國古代著名建筑師宇文愷一生受隋文帝楊堅任命,是隋朝城市規劃和建筑工程的專家。這位古代最有名的建筑師迄今留下了多個著名工程,包括都城大興城、新都洛陽城、仁壽宮、隋文帝皇陵和廣通渠等。這些建筑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成就,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過其中除了廣通渠有利于國計民生外,其余大多是為了滿足統治者的統治需要,尤其是宮殿建筑。
03
李春
中國古代十大建筑師之四的李春,是中國隋代著名橋梁工匠,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就是他最偉大的杰作,這個濃縮了中華人民智慧結晶的標志性橋梁,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在設計和施工中創下許多技術成就,把中國古代建筑技術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這位中國古代建筑師是中國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橋梁專家,MAIgoo網編心目中的NO.1。
04
張(zhang)志純
中國古代十大建筑師之五的張志純,是道教重要人物之一,元世祖忽必烈曾賜號“崇真保德大師”“天倪”。張志純新建和重建了泰山上數十座道教建筑群,如朝元觀、玉女祠、高里山神祠、會真宮等,更是設計和監修了泰山上著名的南天門。張志純的建筑風格就是道家元素豐富,建筑本身能與環境相融合統一,是一位獨具特色的中國古代著名建筑師。
05
閻(yan)立德
這位古代最有名的建筑師曾受命營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玉華兩宮,營建昭陵,主持修筑唐朝長安城外郭和城樓等。其中昭陵最著名、最具代表性,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園中規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被譽為天下名陵。不過此陵修建了107年之久,閻立德和其弟閻立本是最初的設計者,整體仿照了唐朝長安城的風貌,占地面積200平方千米。
06
李誡
中國古代十大建筑師之七的李誡,是北宋著名建筑學家,監掌宮室、城郭、橋梁、舟車營繕事宜。在任期間曾先后主持修建了朱雀門、開封府廨、太廟及欽慈太后佛寺等大規模建筑。這位中國古代著名建筑師同時還編寫了中國第一本詳細論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營造法式》,它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承前啟后,對后世建筑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07
喻皓(hao)
這位中國古代建筑師的生卒年代記載缺乏,只知生于五代末、北宋初,曾當過都料匠(掌管設計、施工的木工)。據買購物編輯所知,喻皓長期從事建筑實踐,尤其擅長多層的寶塔和樓閣,充分繼承了前人的建塔技術,尤其是建造木結構高塔方面更有創造性的發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曾在《歸田錄》中稱贊他為“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
08
劉秉忠
大蒙古國至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古代最有名的建筑師。他一生最顯著的建筑事業就是規劃了元朝首都,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雛形。這位中國古代著名建筑師既遵循建筑古訓,又敢于創新發展,其設計獨特、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堪稱為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葩,對后世建筑風格的影響,是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歷史貢獻。
09
蒯祥(xiang)
明朝著名建筑師,中國古代十大建筑師中的杰出代表,曾參加或主持了多項重大的皇室工程,如皇宮前三殿、長陵、獻陵、北京西苑殿宇、裕陵等。不過最著名且最具國際影響力的,當屬天安門城樓。永樂十五年(1417年),這位古代最有名的建筑師被任命為皇宮重大工程的設計師,負責設計和施工承天門(即天安門)。建成后,永樂皇帝稱贊他為“蒯魯班”。
10
阮(ruan)安
明朝宦官,中國古代建筑師。正統二年(1437)代替蔡信負責修建北京城九門城樓。同時加深護城河。次年,奉命整修通濟河。竣工后英宗命楊士奇撰《通濟河碑記》,立碑紀念他的功績。后參與皇城三大殿重建及楊村河治理,均立有大功。十年(1445)與成國公朱勇、修武伯沈榮等督工修筑北京城墻,改墻體內土外磚為內外皆用磚石。
加(jia)載更(geng)多

中國古代十大建筑大師榜單,是Maigoo生活小編根據中國古代各建筑工匠的知名度、作品、及(ji)其對(dui)后(hou)世建筑的影響(xiang)等相(xiang)關(guan)信息,并綜合參考互(hu)聯(lian)網相(xiang)關(guan)排行(xing)榜/榜單進行推薦,榜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mo)尾評論(lun)/交流(liu)。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注(zhu)冊(ce)用(yong)戶提(ti)供(gong)信(xin)(xin)(xin)息(xi)存儲空間服務(wu),非“MAIGOO編輯(ji)上(shang)傳(chuan)提(ti)供(gong)”的文章/文字(zi)均是注(zhu)冊(ce)用(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表(biao)本(ben)站(zhan)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xin)(xin)息(xi)、錯誤(wu)信(xin)(xin)(xin)息(xi)或(huo)(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di)一時間刪除或(huo)(huo)更正。 版權聲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xin)息(xi)的知識產權歸網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biao)權、為用(yong)戶提(ti)供的商業信(xin)息(xi)等),非經(jing)許可不(bu)得抄(chao)襲或(huo)使用(yong)。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789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76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471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270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