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中國著名的十大石窟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發布 反饋 0
01
莫(mo)高窟(ku)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較大、內容較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
02
龍(long)門石窟(ku)風景區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愿造像集中的地方,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這里青山綠水、萬象生輝,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景區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下面MaiGoo旅游小編從龍門石窟景點、美食、旅游線路以及周邊景區等方面為你介紹洛陽龍門石窟旅游攻略。
03
大同市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位于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模較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04
重(zhong)慶大足石刻景(jing)區(qu)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景區有74處5萬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是唐末、宋初時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為著。大足石刻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典范,規模之宏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為世所罕見。大足石刻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
05
麥積(ji)山石窟
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畫,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06
炳靈寺
炳靈寺,位于甘肅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從蘭州出發乘車行75公里,到劉家峽水電站大壩換乘游艇,經過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進峽口,過姊妹峰,即可到達。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后歷有龍興寺、靈巖寺之稱。明永樂年后,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炳靈寺在唐代稱為龍興寺,宋代稱為靈巖寺,初建于16國時期。炳靈寺創建于西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
07
須(xu)彌山石窟風景(jing)名(ming)勝區(qu)
須彌山石窟,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城西北55公里處六盤山北垂須彌山上。須彌山石窟現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連綿2公里的8座山峰上,第5窟(大佛樓)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龕。龕內倚坐佛像高達20.6米,是現存可數的唐代大佛像之一。須彌山石窟是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具有重要藝術價值。
08
柏孜(zi)克里克千佛洞
1982年國務院公布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鑿于南北朝后期,歷經唐、五代、宋、元朝,始終是西域地區的佛教中心之一。原共有洞窟83個,現存的57個中,有壁畫的為40個,其中第20號窟壁畫繪制有回鶻高昌王和王后的圖象。第33窟后壁有一幅表現佛涅磐后眾弟子默立舉哀的致意圖,而第38窟是反映古代摩尼教生活情景的洞窟。第82、83號窟,是公元10-11世紀高昌回鶻王國強大時期,專為佛寺高僧修建的小型紀念窟。
09
萬安(an)禪院石窟(ku)景(jing)區(qu)
萬安禪院石窟景區位于黃陵縣城以西48公里的雙龍鎮峪村半山腰,最早建于唐朝。景區內有1座大型洞窟,保存于洞窟內的大小造像千余尊,雕刻精致、形態各異、神奇靈秀,是中國佛教石窟群中彌足珍貴的藝術瑰寶。萬安禪院最早建于唐朝,整個景區融佛教文化、歷史文物、自然風光為一體,景區內保存完整的千余尊佛像雕刻精致、形態各異、神奇靈秀,是中國佛教石窟群中彌足珍貴的藝術瑰寶。2012年9月17日,黃陵萬安禪院石窟景區配套設施建設工程竣工,并正式對外開放。
10
響堂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又稱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峰峰礦區。響堂山石窟分南北兩處,相距約15公里。因石窟群在山腰,人們談笑、拂袖、走動均能發出鏗鏘的回聲,傳名響堂山石窟。現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龕,大小造像5000余尊,還有大量刻經、題記等。它是河北省現已發現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四星級森林公園。2012年11月份,響堂山風景名勝區晉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加(jia)載更多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戶提(ti)供(gong)信(xin)息存(cun)儲空間服(fu)務,由(you)于更新時間等問(wen)題(ti)(ti),可能存(cun)在(zai)信(xin)息錯(cuo)誤(wu)的情況,本(ben)站不保(bao)證(zheng)所提(ti)供(gong)信(xin)息的準確性、完(wan)整(zheng)性、合法(fa)性和真(zhen)實性,如有侵權、錯(cuo)誤(wu)信(xin)息或任何問(wen)題(ti)(ti),請及(ji)時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zai)第(di)一時間刪(shan)除(chu)或更正。 版權申明>> 糾錯>> 申請刪除>>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相(xiang)關信息(xi)的知識產(chan)權(quan)歸(gui)網站方所(suo)有(包括(kuo)但(dan)不限(xian)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標(biao)權(quan)、為(wei)用戶提供(gong)的商業信息(xi)等),非經許可(ke)不得(de)抄襲或使(shi)用。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5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01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7172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