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湘劇十大經典劇目

湘劇十大代表劇目 湘劇傳統劇目排名 湘劇經典唱段大全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ji) 上傳提供 2024-02-27 評論 0
湘劇是湖南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極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湘劇源于明代的弋陽腔,至清朝中葉已逐漸形成為多聲腔的劇種,后歷經歲月變遷又形成了以高腔和亂彈為主要聲腔。本文MaiGoo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湘劇十大傳統劇目,有拜月記、琵琶記、白兔記、封神傳、精忠傳、追魚記等,一起來了解下吧。
  • 01
    拜月記
    綜合指(zhi)數:92.0
    02
    綜合(he)指數:91.3
    03
    綜合指數:90.5
    04
    封神傳
    綜合指數(shu):90.2
    05
    精忠(zhong)傳
    綜合指數:89.5
    06
    追魚(yu)記
    綜合指(zhi)數:88.8
    07
    金丸記
    綜(zong)合指數:88.1
    08
    金印記
    綜合指(zhi)數:87.4
    09
    綜合指數(shu):87.1
    10
    目連傳
    綜合指數:86.6

湘劇10大代表劇目榜(bang)中榜(bang),CNPP小編主要(yao)依據作品知名度(du)/影響(xiang)力/榮(rong)譽(yu),并綜合參考(kao)(kao)互聯網相關排行(xing)榜(bang)/榜(bang)單(dan)進行(xing)推薦,榜(bang)單(dan)僅供參考(kao)(kao),數據截止至2023年2月20日,如有(you)疑問(wen),歡迎(ying)在末(mo)尾評論/批評指正。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湘劇十大經典劇目
1、拜月記
湘劇高腔著名劇目《拜月記》來源于關漢卿《拜月亭》及明傳奇《幽閨記》,講金朝貞元年間,蒙古入侵,書生蔣世隆與妹瑞蓮、尚書王鎮之妻與女兒瑞蘭,俱在戰亂遷徙中失散,世隆與瑞蘭相遇,在患難中結成夫婦之后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湘劇、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常德漢劇均有這一劇目,但僅保留幾個單折,常演的為《搶傘》、《拜月》二折,乃是湘劇經典唱段。《拜月》一折曾由彭福娥、彭俐儂演出,參加1952年中南區戲曲觀摩會演,1955年湖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中,此折整理本獲劇本三等獎。
湘劇傳統劇目《琵琶記》,源于元末明初戲曲作家高則誠的同名傳奇,其講述的是漢代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悲歡離合的故事,是湘劇高腔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劇目之一。其中《描容上京》《琵琶上路》為湘劇常演片段。《琵琶記》是中國古代戲曲中的一部經典名著,被譽為“傳奇之祖”,自問世以來,流播六百余年,一直頗受世人的關注。全劇結構完整巧妙,語言典雅生動,是高度發達的中國抒情文學與戲劇藝術的結合。在祁劇、辰河戲中為高腔,衡陽湘劇高昆間唱。另外,京劇、昆曲、川劇、漢劇、徽劇、淮劇、豫劇、評劇、梨園戲等劇種有此劇目。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由湖南省湘劇院演出的《琵琶記》,還榮獲了文化部首屆文華獎。【 詳細>>】
四大南戲之一的《白兔記》被改編成各種劇目,作為湘劇高腔整本大戲一直飽受歡迎,1949年前,劇本保留較全,然活在舞臺上的僅《打獵》、《回書》、《磨房》三折,前二折“為小生重頭戲,兼有雉尾生、娃娃生表演特色,載歌載舞,唱做并重,運用翎子、打帶功技,要求演員頸、臂、腰、腿功底扎實,表情、眼神多稚氣,是湘劇小生看家戲”,20世紀30年代以來,著名小生吳紹芝演此劇獨領風騷,后有女小生王玲芝飲譽劇壇。湘劇、辰河戲、祁劇、衡陽湘劇都有此傳統劇目,但保留折數多少不等。【 詳細>>】
4、封神傳
湘劇傳統高腔連臺大戲《封神傳》,又名《封神榜》,源自于明人許仲琳章回小說《封神演義》。全劇以武王伐紂、商周易代的歷史為主線,劇本的故事情節與之基本相同,包括《美人圖》《下昆侖》《龍鳳劍》《七箭書》《翻天印》《金雞嶺》《五岳圖》七個整本。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和湘劇《封神傳》大體一致,某些本戲的內容可能不盡相同。常德漢劇、荊河戲、巴陵戲則以彈腔演出。
5、精忠傳
岳飛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以其為題材創作的戲曲則更多,其中湘劇高腔(實為高、低間唱)連臺大本戲《精忠傳》,在買購網小編看來就是經典戲曲代表作,亦是湘劇代表曲目之一。《精忠傳》又名《岳飛傳》,全劇包括《降大鵬》《奪秋魁》《文武升》《牛頭山》《金牌詔》《報冤亭》《英雄會》七個整本,其故事情節與清初錢彩所著《說岳全傳》基本相同,但有所取舍和集中。
6、追魚記
湘劇“十大記”之一《追魚記》,也是湘劇劇目大全中不得不提及的劇目,2005年收入范正明編注之《湘劇高腔十大記》。本劇講的是鯉魚仙子與秀才張珍歷經重重磨難終獲美好姻緣的故事,其中《碧波潭》一折為湘劇經典唱段。《追魚記》作為傳統劇目,全國有20多個劇種移植了此劇。在祁劇、衡陽湘劇、常德漢劇、荊河戲、巴陵戲均唱彈腔;另京劇、漢劇、滇劇、桂劇等居種亦有此劇目。
7、金丸記
湘劇《金丸記》又名《貍貓換太子》,源自于元代雜劇《抱妝盒》及傳奇本《金丸記》,系湘劇高腔整本戲。本劇改編后加入之《摸包認母》,似源于明代汪元亨所作雜劇《仁宗認母》,與當時流行的說唱詞話《仁宗認母傳》相同。另外,在祁劇、衡陽湘劇、辰河戲、巴陵戲(彈腔)及京劇、川劇、漢劇、秦腔、桂劇、紹劇、梨園戲、豫劇等劇種有此劇目。
8、金印記
湘劇經典曲目《金印記》又名《黃金印》,為傳統經典高腔大喜劇,講述了戰國時,齊國文士蘇秦的故事,寓意深遠。其中《餞別》是湘劇高腔大戲《金印記》中的一折,此湘劇經典唱段講述蘇秦落第歸家,于三叔家里苦讀詩書后再次啟程求功名。三叔在陽關大道上送別蘇秦,言語勉勵于他的故事。
《投筆記》最早是明朝著錄的傳奇劇本,描寫的是東漢班固投筆從戎的故事。高腔劇目大全中常見劇目,尤其湖南省有高腔的劇種,都有此劇,但因多年不演,只有辰河戲尚存整本,其他劇種常演的僅《投筆》、《脫靴》二折。班超投筆時,有以生行飾演,有以小生應工。祁劇《投筆》,丑行飾陳直,念白較其他劇種為多。各劇種不盡相同。五十年代湘劇、辰河戲均有改編的整本《投筆記》演出,1982年湖南省京劇團有吳容甫新編本,參加湖南省巡回演出戲劇季,獲演出二等獎。此外,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常德漢劇及京劇、漢劇、川劇、桂劇、秦腔均有此劇目。【 詳細>>】
10、目連傳
《目連傳》是連臺大本高腔戲的代表作,藝人稱為“戲祖”,“四大連臺”之首,祁劇、辰河戲、湘劇、衡陽湘劇、常德漢劇都有此劇,但湘劇及常德漢劇整本已多年未演出,祁劇、辰河戲則演至1948年。其作為湘劇連臺大本高腔戲,可連演七天,湘劇則羅卜之祖名傅榮,故事從傅榮逼佃戶以女折租寫起,統稱《目連傳》,祁劇稱羅卜成年后情節為《目連正傳》。傅羅卜成年以后的關目,稱為《后目連》,曲文與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基本相同。其中保留了高腔原型曲牌兩百多支,還有許多大鼓戲打擊樂曲牌。

其他經典湘劇劇目:

《玉簪記(ji)》《西游記(ji)》《四進士》《奇(qi)雙會》《醉打(da)山門》《販(fan)馬(ma)記(ji)》《鸚(ying)鵡記(ji)》《生死牌》《打(da)獵回(hui)書》《五(wu)臺會兄》《子血》《馬(ma)陵道》《李(li)貞回(hui)鄉》《譚嗣(si)同》《百花公主(zhu)》《百花記(ji)》《刺恩銘(ming)》《廣州血》《東北一(yi)角》《血濺(jian)沈陽城》《新會緣(yuan)橋》《旅(lv)伴》《李(li)三(san)娘》《山花頌》《郭(guo)亮》《瑪(ma)麗(li)娜一(yi)世(shi)》《撥火棍》《水(shui)牢記(ji)》《黃(huang)飛虎反五(wu)關》《金沙灘(tan)》《六郎斬子》《水(shui)淹七軍(jun)》《龍虎斗》《路遙知馬(ma)力》《王祥(xiang)吊(diao)孝》《李(li)大(da)打(da)更》《困曹(cao)府》《三(san)國》《水(shui)滸(hu)》《楊家將》《白毛(mao)女(nv)》《血淚仇(chou)》《陳三(san)五(wu)娘》《文天祥(xiang)》《巴蔓子》《園丁之歌(ge)》《郭(guo)亮》《湘(xiang)潮》《金家三(san)只鳳》《徐九經升官記(ji)》《山鬼》《月(yue)亮粑粑》《紅(hong)舞吧》《古(gu)畫(hua)雄魂》

更多相關榜單
經典戲曲劇目推薦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zhu)明(ming)“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的(de)所有作(zuo)(zuo)(zuo)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原(yuan)創(chuang)、合法擁(yong)有版(ban)權或(huo)有權使(shi)用(yong)的(de)作(zuo)(zuo)(zuo)品(pin),未經(jing)本網(wang)授(shou)權不得轉載(zai)、摘編或(huo)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用(yong)上述作(zuo)(zuo)(zuo)品(pin)。已經(jing)本網(wang)授(shou)權使(shi)用(yong)作(zuo)(zuo)(zuo)品(pin)的(de),應在授(shou)權范圍內使(shi)用(yong),并注(zhu)明(ming)“來源(yuan):MAIGOO網(wang)”。違(wei)反上述聲明(ming)者,網(wang)站(zhan)會(hui)追責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