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

二人臺十大經典劇目

十大二人臺傳統劇目 二人臺經典曲目排名 二人臺代表曲目盤點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4-03-28 評論 0
二人臺俗稱雙玩意兒、二人班,由民歌發展而來,最早為坐唱,后發展為歌舞表演,起源于山西,成長于內蒙古。因其劇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臺。二人臺的傳統劇目約有一百多個,內容多取材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下面Maigoo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二人臺十大傳統劇目,如走西口、花落花開、打金錢、山那邊、鬧元宵、五哥放羊等,一起來看看吧。
  • 01
    走(zou)西口 二人臺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劇目
    綜合(he)指(zhi)數:91.5
    02
    花落(luo)花開 文華劇目獎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
    綜合指數:91.0
    03
    打金錢 二人臺帶鞭戲的代表劇目
    綜合(he)指數:90.7
    04
    山那邊 第九屆黃河戲劇節·最佳劇目
    綜合指(zhi)數(shu):89.9
    05
    鬧元宵 二人臺經典傳統小戲
    綜合(he)指(zhi)數(shu):89.4
    06
    五哥放羊
    綜合(he)指數(shu):89.0
    07
    打櫻桃
    綜(zong)合指數:88.0
    08
    清風亭(ting)
    綜合指(zhi)數:87.5
    09
    探病
    綜合指數(shu):86.7
    10
    墻頭記
    綜合(he)指數:86.1

二人臺10大代表劇目榜中榜,CNPP小編主(zhu)要依據作(zuo)品知名度/影響力(li)/所獲榮譽(yu),并綜合(he)參考互聯網相(xiang)關排行(xing)(xing)榜/榜單進行(xing)(xing)推薦,榜單僅供參考,數(shu)據截止至2023年3月25日,如(ru)有疑問,歡迎在末(mo)尾評(ping)論/批(pi)評(ping)指正。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二人臺十大經典劇目
1、走西口
二人臺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劇目
二人臺著名曲目《走西口》,創作于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唱腔由晉北民歌演變而來,故事源于著名的人口遷徙事件——走西口,主要反映農民背井離鄉出外謀生的悲慘生活。本劇講述了山西大旱災后,太春和玉蓮這對新婚夫婦,為生計所迫,忍痛分離時的無限悲苦。丈夫去口外謀生,妻子多方叮嚀,一方語重心長、一方聲聲相應,對話是那樣娓娓動聽,情意綿長。通過人物的語言,深刻地刻劃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整出戲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不是以故事誘人,而是以細節出戲,以真情感人。
2、花落花開
文華劇目獎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
二人臺經典劇目有哪些?大型二人臺現代劇《花落花開》就是買購網小編最喜歡的二人臺代表曲目。《花開花落》整個故事圍繞一起發生在中國北方山村的蓄意車禍而展開,表現了中國農民善良、勤勞、堅強的傳統美德和新時期女性果敢、獨立、敢愛敢恨的精神品質,肯定和歌頌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該劇以獨具地方特色的二人臺劇種,結合大秧歌、道情、眉戶等藝術形式演繹農村小人物的生活,將深刻的思想內容與生動的藝術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社會性與藝術性有機結合,真實性與審美性相得益彰。2009年,《花落花開》榮獲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戲劇匯演銀獎;榮獲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
3、打金錢
二人臺帶鞭戲的代表劇目
西路二人臺《打金錢》,是二人臺傳統戲中的經典劇目,也是二人臺“帶鞭戲”類別當中具有代表性的劇目,以戲曲基本功展示見長,載歌載舞、歌舞并存,深受人民群眾喜愛,久演不衰。該劇曾獲“中國折子戲暨青年演員大獎賽”劇目二等獎、首屆黃河流域紅梅獎大賽金獎等國家級獎項。
4、山那邊
第九屆黃河戲劇節·最佳劇目
二人臺現代戲《山那邊》,是一部脫貧攻堅題材的漫瀚調現代戲。本劇講述了鄉村振興的春風吹到了祖國各地,黃河岸邊的大井洼村在“精準扶貧”好政策的幫扶下,通往“山那邊”的公路建設再次啟動,老支書在扶貧干部高珊的鼓舞下再一次燃起奮斗的熱情,帶領全村人共同建設新農村迎接新生活的勵志故事。該劇具有濃郁的內蒙古西部地區風土人情、民歌民俗特色,人物樸實自然,語言生動、詼諧、幽默,是一部貼近群眾審美需求,接地氣、有溫度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2021年01月21日,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二人臺藝術團《山那邊》榮獲第九屆黃河戲劇節·最佳劇目。
5、鬧元宵
二人臺經典傳統小戲
二人臺傳統小戲《鬧元宵》,創排于上世紀50年代,由二人臺著名編劇都君一改編而成,演出60余年經久不衰,是二人臺極具代表性的經典劇目。本劇講述了勤勞善良的劉連成愛上了賢惠美麗的蘇小鳳,但蘇母不同意二人的婚事,連成在熱心的雜貨商老九叔幫助下在元宵之夜與小鳳共同賞燈,最后在老九叔巧妙的安排下得到蘇母的同意,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由于該劇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深受觀眾喜愛,先后被多次改編為動漫、影視戲曲片等其他作品。
6、五哥放羊
《五哥放羊》是二人臺劇目大全中必有的經典劇目,其唱腔由晉北民歌演變而來,講述了一對男女青年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以愛情題材為主、反映現實生活的二人臺劇目在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廣泛流傳,其中《五哥放羊》便是其中傳唱得最廣的一首。
7、打櫻桃
西路二人臺《打櫻桃》,也是二人臺經典曲目之一。本劇講述了丘生與書僮秋水寄居舅父穆員外家,穆女與丫環平兒因打櫻桃見丘,丘與秋水均思慕成病,平兒代為撮合。舅夫妻邀丘同赴壽山文章大會,秋水囑丘中途假作墜馬傷臂先回,與女相會;秋水亦與平兒談情;舅因關彥從中進言,趕回撞破,乃逼丘生赴試而去。京劇、漢劇、徽劇、桂劇、祁劇、越劇、秦腔、河北梆子都有此劇目。
8、清風亭
二人臺傳統劇目《清風亭》,講述了宋朝時期,薛榮之妻嚴氏,虐待妾周桂英,以至命仆人將周桂英于元宵夜所產之子拋至清風亭中,周桂英無奈,將血書、金釵藏于襁褓作為標記。張元秀夫婦觀燈回家的路上,在清風亭拾一棄嬰,取名張繼保,并將其撫養長大。12年后,張繼保尋得生母周桂英,金榜得中,忘恩負義氣死養父母,而張繼保最終也遭雷擊致死。京劇、川劇、徽劇、湘劇、漢劇、滇劇、晉劇、秦腔、河北梆子、同州梆子、豫劇、花鼓戲、黃梅戲均有此劇目,楚劇有《趕子》,桂劇有《趕子雷打》,秦腔中折子戲《趕子》《碰亭》常單折演出。
9、探病
二人臺的絕大多數劇目是以愛情為題材的,例如流傳于晉冀蒙的傳統地方小戲二人臺《探病》就是如此。二人臺小戲《探病》又名《劉干媽探病》,其通過劉干媽探望女兒劉翠榮“病”的故事,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惡。 本劇講述了少女陳翠云與意中人王玉龍私定終身,但苦于無人提親,就裝病捎話給劉干媽。劉干媽是封建婚姻的犧牲品,與陳翠云同病相憐,當她得知陳翠云的心病后,就急忙為干女兒去提親。這個劇目反映了兩代婦女的命運,道出了中國北方婦女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
10、墻頭記
《墻頭記》是二人臺傳統劇目,是根據蒲松齡同名俚曲改編而來。《墻頭記》以諷刺的演出形式,形象描繪了不孝子媳的丑惡嘴臉,無情鞭笞著不孝兒女的骯臟靈魂,對于現實生活中孝敬父母敬老愛老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在評劇、秦腔、呂劇、黃梅戲、喇叭戲、姚劇等劇種中,均有此同名劇目。

更多二人臺經典劇目:

《萬(wan)家(jia)燈(deng)火萬(wan)家(jia)夢》《壓(ya)糕面》《表民國》《拔壯(zhuang)丁》《遭年(nian)饉》《賣老婆》《轉山(shan)頭》《長工(gong)嘆十聲(sheng)》《童養媳(xi)》《方四姐》《想娘家(jia)》《嘆五更》《小寡婦(fu)上墳》《畫(hua)扇面》《放風箏(zheng)》《繡荷包》《十對花(hua)》《割莜(you)麥》《撒蕎麥》《撇白菜》《栽柳樹》《趕騾子》《牧牛(niu)》《阿拉(la)奔花(hua)》《海連(lian)花(hua)》《梳妝(zhuang)臺》《進蘭房》《掛紅(hong)燈(deng)》《打(da)連(lian)成》《打(da)秋千(qian)》《下山(shan)》《探(tan)郎》《賣菜》《賣碗》《珍(zhen)珠倒卷簾(lian)》《小放牛(niu)》《賣麻(ma)糖》《拉(la)毛驢》《回(hui)關南》《割紅(hong)緞(duan)》《拉(la)駱駝》《探(tan)妹妹》《三女拜壽》《串河灣》《摘花(hua)椒(jiao)》《觀花(hua)》《打(da)連(lian)城》《朝陽(yang)溝》《卷席筒》《柜中(zhong)緣》《三拜花(hua)堂》《秀姑勸(quan)夫》《分(fen)糧》《嫁(jia)娶新風》《光棍(gun)娶妻》《媳(xi)婦(fu)登門(men)》《如此(ci)兒媳(xi)》《雙喜臨門(men)》《西口好人》《逛廟(miao)會》《蘭州城》《打(da)后(hou)套》《多松年(nian)》

更多相關榜單
經典戲曲劇目推薦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明“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chuan)提(ti)供”的(de)所(suo)有(you)作品,均為(wei)MAIGOO網(wang)原(yuan)創、合(he)法擁(yong)有(you)版權(quan)(quan)或(huo)有(you)權(quan)(quan)使(shi)用(yong)(yong)的(de)作品,未經本網(wang)授權(quan)(quan)不得(de)轉載、摘編(bian)或(huo)利用(yong)(yong)其它方式使(shi)用(yong)(yong)上(shang)述作品。已(yi)經本網(wang)授權(quan)(quan)使(shi)用(yong)(yong)作品的(de),應在(zai)授權(quan)(quan)范(fan)圍(wei)內使(shi)用(yong)(yong),并注明“來源:MAIGOO網(wang)”。違反(fan)上(shang)述聲明者,網(wang)站(zhan)會追(zhui)責到底。 推薦入榜>> 糾錯>> 投訴侵權>>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