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古道,是指古人使用過的,并至今保留著部分或全部遺跡的道路。這種珍貴的線性文化遺產,鐫刻著祖先文明發展的印記,承載著人類生活的艱辛,商賈的興衰,文化的底蘊,以及歷史的變遷。你知道中國著名古道有哪些嗎?中國古代主要的通道在哪里呢?本文盤點了中國十大古道,包括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唐蕃古道、太行八陘、京西古道、徽杭古道等,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中(zhong)國十大古道,本榜(bang)單(dan)(dan)主要依(yi)據有(you)關(guan)部(bu)門公(gong)布的(de)古道等(deng)級劃分或古道榮譽稱號,結合(he)(he)古道在各大旅游平臺(tai)網站(zhan)(攜(xie)程(cheng)(cheng)、去哪兒、途(tu)牛、飛豬、同程(cheng)(cheng)、百度)的(de)口碑(bei)評(ping)(ping)價(jia),門票銷(xiao)量,公(gong)眾知名(ming)度,網絡關(guan)注指(zhi)數等(deng)情況,并綜合(he)(he)參考(kao)互(hu)聯網相關(guan)排行榜(bang)/榜(bang)單(dan)(dan)進(jin)行推薦(jian),名(ming)單(dan)(dan)僅(jin)供參考(kao),幫助您了解(jie)當地(di)的(de)著名(ming)景(jing)點,如有(you)疑問,歡(huan)迎在末尾(wei)評(ping)(ping)論/批評(ping)(ping)指(zhi)正(zheng)。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于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展于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古老的海上航線。
【 詳細>>】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路。茶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戰中后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陜甘、陜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 西非紅海海岸。2013年3月5日,茶馬古道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詳細>>】
地址: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
唐蕃古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它起自陜西西安(即長安),途經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即邏些),全長3千余公里。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
【 詳細>>】
太行山中多東西向橫谷(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即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嶺互連,千峰聳立,萬壑溝深。山西的許多條河流切穿太行山。
京西古道如一張大網橫縱門頭溝全境,道路多而且長,這些古道主要有商運道、軍用道、香道,它們互通有無。其中商用道的歷史遺跡最多,過了幾百年歷史,它們雖顯出來殘敗的頹相,風情古韻猶在。你可任意選擇一小段自己徒步穿越。水峪嘴—東石古巖村這一部分屬于西山古道北路,基本上沿著永定河谷而行,強度不大。西山大道雖東起三家店,但我們也可直接從水峪嘴開始,翻牛角嶺,再經橋耳澗、馬各莊,到達東石古巖村。
【 詳細>>】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水峪咀村
徽杭古道景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伏嶺鎮江南村,是中國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后的第三條著名古道,也是一條集自然風光及神秘文化的走廊。景區西起安徽績溪,東至浙江臨安,全長至少50公里,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位于績溪縣境內的盤山石階小道,區內沿途有諸多茶亭、休息點和驛站,保留有古村落、胡雪巖祠等景點。
【 詳細>>】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伏嶺鎮江南村
西安境內的秦嶺山脈是中國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遠在商周以前,山間已出現溝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周秦漢唐千余年間,秦嶺驛道作為首都長安聯結南方諸省的戰略通道,在古代政治、軍事、經濟諸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遺留蘊涵豐富的歷史積淀。包括子午道、駱谷道、褒斜道、藍武道等古道。
甲桑古道是公元5世紀末,第32代贊普朗日松贊從雅礱部落遷移到甲瑪溝時途經之路,是連接前、后藏唯一的重要戰略大通道,也是古代朝圣雅礱的必走之路。公元五世紀末,第三十二代贊普朗日松贊從雅礱部落遷移到甲瑪溝的遷都之路,是當時連接前后藏的重要戰略大通道,也是古代朝圣雅礱的必走之路。早于上世紀初,甲桑古道在國內外徒步愛好者圈內已經較為知名。
據史料記載,羅馬帝國在公元一世紀便通過昌都--拉薩--阿里--西亞一線交換西藏盛產的麝香,因此這條路被稱為“麝香之路”。麝香之路是穿越世界屋脊的高原古道。公元七世紀,隨著吐蕃王朝與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往的頻繁,內地的茶葉、陶瓷、紅糖等從成都和普洱等地到昌都,并沿著“麝香之路”,進入雪域高原和西亞地區,“麝香之路”進一步成為古代中西方商業、文化、宗教、軍事交往的通道。
商於古道是指戰國時期商邑與於邑之間的水陸通道,泛稱“商於之地六百里”。是楚族、楚國、楚文化的發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經略南國的戰略通道,是戰國時期秦、楚反復爭奪的戰略要地,是秦國扭轉乾坤,一統天下的戰略支點,是初唐、盛唐時期大唐帝國的第二條“國道”。其西起古商州藍橋,東至河南省內鄉縣柒於鎮,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稱作“武關道”、“商於道”,唐代又稱為“商山道”或“商州路”。自春秋戰國時起商於古道便是重要的軍事和商貿通道,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
【 詳細>>】
地址:西安、藍田、商州、丹鳳、商南等
梅關古道,坐落在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城北28公里的梅嶺上,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梅嶺是粵贛交界的一個隘口,秦時在此設關,叫梅關。梅關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連接長江、珠江水系陸路最短的交通要道。梅關古道被兩峰夾峙,虎踞梅嶺,如同一道城門將廣東、江西隔開。古道開通后,南北交通大為改觀,梅嶺古道成了連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使當時的百里梅嶺古道一片繁榮。據史料記載,梅嶺古道“長亭短亭任駐足,十里五里供停驂,蟻施魚貫百貨集,肩摩踵接行人擔”。2016年12月,梅關古道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
【 詳細>>】
地址: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珠璣鎮梅嶺村
車師古道跨越天山南北,是一條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道,西域早期重要的交通干線,也是我國氣候垂直帶和植被垂直帶較有代表性的一條路線。車師古道東接絲路東段至長安,西接碎葉路至中亞,北接回鶻路至蒙古高原,南接西州路至柳中,為絲路交通往來的咽喉要塞。全長200公里,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西州圖經》殘卷對其路線有敘述。
【 詳細>>】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縣
崤函古道遺跡位于河南省陜縣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000米,距三門峽市36公里,為古代中原通往關中的咽喉,是東至洛陽西達長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春秋時期著名的秦晉之戰在此鏖兵,唐代大詩人杜甫夜宿于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慘景象,寫下了著名詩篇《石壕吏》。2006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絲綢之路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瀟賀古道位于湘桂之間,連瀟水達賀州,沿永州、道縣、江華、富川,穿越都龐嶺和白芒嶺(今白芒營一帶)過賀州縣(今八步區)南下。修建的瀟賀古道路寬為1米左右,至今古道遺留的痕跡在五庵嶺村可隨處找到。其西方是越城嶺與都龐嶺之間一條狹長的谷地“湘桂走廊”。瀟賀古道又名秦建"新道",其雛形秦"古道"最初建成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冬。富川于春秋戰國時屬楚地,為楚越之交境,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