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lei)
登錄 |    

浙江省十大著名國家非遺名錄 浙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 上傳提供 2022-10-26 ★★★ 發布 反饋 0
導語
浙江是“非遺大省”,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無數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么,浙江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MAIGOO小編整理了浙江十大著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名錄,有越劇、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杭羅/織錦)、紹興黃酒、金華火腿、白蛇傳說·梁祝傳說、麗水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海寧皮影戲、樂清細紋刻紙、永嘉昆曲、甌繡、湖州湖筆等浙江著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起來看看吧。
浙江省十大著名(ming)國家(jia)非(fei)遺名(ming)錄(lu)
  • TOP榜
  • 關注榜
  • 投票榜

浙江(jiang)(jiang)十大著(zhu)名國(guo)家(jia)非(fei)遺名錄榜單是Maigoo小編主要依據浙江(jiang)(jiang)國(guo)家(jia)級非(fei)物(wu)質文(wen)化遺產的歷(li)史、藝(yi)術、科學價值、傳承情況以及(ji)在浙江(jiang)(jiang)地區的影響(xiang)力(li)等因素進行選擇,并綜合參考(kao)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gong)參考(kao),幫(bang)助您(nin)了(le)解浙江(jiang)(jiang)著(zhu)名的非(fei)物(wu)質文(wen)化遺產,如(ru)有疑(yi)問(wen),歡(huan)迎在末尾評論/交流指(zhi)正。

浙江省十(shi)大著名(ming)國家非遺(yi)名(ming)錄(lu)
越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在國外被稱為“中國歌劇”,亦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越劇發源于浙江紹興嵊州,當時稱為“小歌班”或“的篤班”,1916年進入上海時稱為“紹興文戲”,1938年改稱越劇。越劇有不少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目,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祥林嫂》、《西廂記》、《柳毅傳書》、《打金枝》、《玉堂春》、《琵琶記》、《孔雀東南飛》等。越劇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紹興嵊州乃至浙江在戲曲領域一張響亮的城市名片,也是浙江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浙江著名戲曲還有紹劇、婺劇、甬劇、甌劇、臺州亂彈、湖劇、溫州鼓詞、杭州評話等。【 詳細>>】
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是一種包括栽桑、養蠶、繅絲、染色和絲織等整個過程的生產技藝,是中國文化遺產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著名的傳統技藝。中國傳統蠶桑絲織技藝以浙江省為主提出申報,以浙江杭州、嘉興、湖州和江蘇蘇州、四川成都等3省5市,共同作為蠶桑生產的主產區和蠶桑絲織文化保護地,被聯合國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浙江傳統蠶桑絲織技藝包括杭州織錦技藝、杭羅織造技藝、余杭清水絲綿制作技藝、雙林綾絹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制作技藝、嘉興桑蠶絲織技藝等,都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紹興酒,又稱紹興黃酒、紹興老酒,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指在紹興境內所產黃酒的總稱,是中國黃酒的杰出代表,是浙江省紹興市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也是浙江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紹興黃酒釀造歷史非常悠久,文字記載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在南北朝時期,黃酒已被列為貢品。紹興酒具有誘人的馥郁芳香,呈琥珀色,即橙色,透明澄澈,色清味醇,分為元紅酒、加飯(又稱花雕)酒、善釀酒、香雪酒四個品種。紹興黃酒多次榮獲金牌和優等獎狀,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金華火腿又稱火朣,與西湖龍井、紹興黃酒并列為譽滿全球的浙江“三寶”,以鮮艷的色澤、獨特的芳香、誘人的風味、美觀的外形,即色、香、味、形“四絕”而聞名天下。金華地區四季分明的亞熱帶氣候和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別具一格的火腿腌制技藝,金華火腿腌制技藝始于唐而盛于宋,有1200多年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富的文化內涵,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白蛇傳說與梁祝傳說、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一起并稱為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其中,白蛇傳說與梁祝傳說都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浙江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杭州市白蛇傳傳說是我國民間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許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達了廣大人民對人性解放的渴望,傳說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傳統習俗,使白蛇傳成為我國民俗文化信息最為豐富的口頭遺產之一。浙江著名的文學類遺產有西施傳說、西湖傳說、濟公傳說等。【 詳細>>】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是一種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藝術性的傳統手工藝,制作與技能性主要表現在原料配制、成型裝飾、高溫燒成等方面。龍泉青瓷燒制技藝服務人類生活,其成品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陳設瓷、裝飾瓷、茶具、餐具等,是燒制技術與藝術表現的完美結合。龍泉窯燒制的“粉青”“梅子青”厚釉瓷,淡雅、含蓄、敦厚、寧靜,是中國古典審美情趣的表現。2009年9月,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全球唯一入選“非遺”的陶瓷類項目。【 詳細>>】
海寧皮影戲是江南皮影戲的典型代表,自南宋傳入海寧后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寧小調”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海寧皮影戲的唱詞和道白為海寧方言,是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海寧皮影戲既保留了北方皮影戲演藝、聲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傳統樣式和表演精華,又與海寧當地的民間小調、手工技藝和生活習俗相結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寧皮影戲。海寧皮影戲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與甘肅的環縣皮影、陜西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皮影戲、河北唐山皮影戲等一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樂清細紋刻紙是浙江省溫州樂清市傳統美術,是中國傳統剪紙中的典型代表,源于樂清民間剪紙“龍船花”,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樂清細紋刻紙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圖案細如發絲,工而不膩,纖而不繁,表現力十分豐富。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細,藝人能在一寸見方的紙上刻出40根細紋線條,技藝高超的甚至能刻60、70根。細紋刻紙的工藝使各種民間圖案紋樣都能在幾厘米見方的紙上得到細致而豐富的表現,這使樂清細紋刻紙獲得了“中國剪紙的南宗代表”之稱。樂清細紋刻紙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與蔚縣剪紙、安塞剪紙、豐寧滿族剪紙等一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昆曲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明萬歷年間,昆劇傳入溫州后,和溫州的戲曲聲腔互相融合,逐漸形成了永嘉昆曲這個地方劇種。永嘉昆曲,又稱永嘉昆劇、溫州昆劇,是流行在以浙江溫州為中心的浙南地區的漢族戲曲劇種,永昆的聲腔既有與蘇昆同牌同調,也有同牌異調和獨有曲牌。演唱中不受傳統聯套宮調規律限制,可以同宮異調聯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間轉調,呈現極大靈活性和豐富性。永嘉昆曲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包含永嘉昆曲在內的中國昆曲“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榮譽。【 詳細>>】
甌繡又稱畫簾,是流行于浙江省溫州一帶的傳統民間刺繡藝術,與蜀繡、粵繡、湘繡、蘇繡齊名,被稱為中國五大名繡,集傳統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創新,其色彩日趨鮮艷,花色品種日漸豐富,主題明了、針法多變、繡面光亮、針腳平齊、神韻生動,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工藝品種,是浙江溫州“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也是浙江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甌繡是中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甌繡制作工藝先后被評選為浙江省重點保護藝種之一、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其他名繡有溫州發繡、寧波金銀彩繡等等。【 詳細>>】
湖筆,與徽墨、宣紙、端硯并稱為“文房四寶”,是中國傳統手工品之一,因產于浙江湖州而得名,是中華文明悠久燦爛的重要象征,以制作精良、品質優異而享譽海內外,也是浙江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湖筆由純手工制作,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品種繁多,有軟毫、兼毫、硬毫三大類近三百多個品種。2006年,湖筆制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湖筆在2010年由湖州晚報主辦的《市民心目中的湖州十大名片》活動中入選“湖州十大名片中”名單,成為湖州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詳細>>】
中國編梁木拱廊橋營造技藝主要流傳在浙江、福建等地,源于唐代的木拱橋三條橋,歷史悠久,造型豐富,在國內同類廊橋建筑中獨領風騷,在中國造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入選浙江編梁木拱橋最著名的是泰順廊橋和慶元廊橋,其中,泰順縣境內保存有30余座唐、宋、明、清四代的古廊橋;慶元縣境內保存有九十余座,為全國之冠,其中15座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以明代隆慶年間的溪東橋歷史最為悠久。泰順廊橋和慶元廊橋營造技藝都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中國篆刻藝術由古代印章藝術發展而來,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其中杭州西泠印社具有重要影響力。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友、王福廠、葉舟、吳隱等人共同發起創建,入社者均為精擅篆刻、書畫、鑒賞、考古、文史的大家。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兼及書畫”之宗旨,在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文物考古、出版交流等方面均取得輝煌成就,成為海內外金石篆刻史上一個時間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大的學術團體,獲得“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西冷印社金石篆刻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中國篆刻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外,杭州雕版印刷技藝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青田石雕是以青田石為材料的傳統石雕藝術,因取材于浙江青田縣所產優質葉臘石而得名,是浙江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青田石雕工藝發端于六朝時期,講究因材施藝,因色取巧,有相石、開坯、雕琢、封蠟、潤色等工序,尤以鏤雕技藝見長,且圓雕、鏤雕、高淺浮雕、線刻交替使用。青田石雕題材廣泛,魚蟲花鳥、山水人物皆有,均精雕細刻,神形兼備,寫實尚意諸法齊備,大氣之中不失精妙,工藝規范,自成一格。青田石雕于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其他著名美術類非物質遺產:東陽木雕、衢州瑩白瓷、婺州窯陶瓷、上林湖越窯青瓷、遂昌黑陶、樂清黃楊木雕、寧波朱金漆木雕、舟山貝雕、縉云木雕等。【 詳細>>】
浙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hua)遺(yi)產(chan)名單
序號 名稱 所屬類別 遺產項目編號
越劇 傳統戲劇 Ⅳ-53
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 2009年(世界非遺名錄)
紹興黃酒釀制技藝 傳統技藝 Ⅷ-60
火腿制作技藝 傳統技藝 Ⅷ-166
白蛇傳傳說 民間文學 Ⅰ-6
龍泉青瓷燒制技藝 傳統技藝 Ⅷ-9
皮影戲 傳統戲劇 Ⅳ-91
剪紙 傳統美術 Ⅶ-16
昆曲 傳統戲劇 Ⅳ-1
甌繡 傳統美術 Ⅶ-73
湖筆制作技藝 傳統技藝 Ⅷ-72
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 2009年(世界非遺名錄)
金石篆刻 傳統美術 Ⅶ-32
青田石雕 傳統美術 Ⅶ-33
煉火 民俗 Ⅹ-175
臘八節習俗 民俗 Ⅹ-174
嚴東關五加皮釀酒技藝 傳統技藝 Ⅷ-266
鑄鐵技藝(永康鑄鐵技藝) 傳統技藝 Ⅷ-250
彩帶編織技藝(畬族彩帶編織技藝) 傳統技藝 Ⅷ-247
花邊制作技藝(蕭山花邊制作技藝) 傳統技藝 Ⅷ-246
更多(duo)相關榜單(dan)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注明“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de)(de)所有(you)(you)作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原創、合(he)法(fa)擁(yong)有(you)(you)版權(quan)(quan)或有(you)(you)權(quan)(quan)使(shi)用的(de)(de)作品(pin),未經本(ben)網(wang)授權(quan)(quan)不得轉載、摘(zhai)編或利(li)用其它方式使(shi)用上述(shu)作品(pin)。已經本(ben)網(wang)授權(quan)(quan)使(shi)用作品(pin)的(de)(de),應(ying)在授權(quan)(quan)范(fan)圍內使(shi)用,并注明“來(lai)源:MAIGOO網(wang)”。違(wei)反上述(shu)聲明者,網(wang)站(zhan)會追責到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7944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01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8297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094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