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an)源(yuan)面塑(su)的造型也(ye)(ye)是多(duo)有(you)講(jiang)究的,有(you)葷(hun)、有(you)素、有(you)屬(shu)相、有(you)典故也(ye)(ye)有(you)海鮮等(deng),內容包羅(luo)萬象(xiang),樣品(pin)(pin)多(duo)達百種,其(qi)中有(you)雙鳳朝陽、八仙過海、二龍(long)戲珠、西游記、二十四孝等(deng)古典貢(gong)品(pin)(pin),是面塑(su)作品(pin)(pin)中的典型。安(an)源(yuan)面塑(su)與安(an)源(yuan)風俗息息相關,從而使得面塑(su)的品(pin)(pin)種多(duo)樣,內容豐富。
安(an)源(yuan)民俗(su)活(huo)動的(de)需要直接促(cu)進了面塑的(de)發展(zhan)。春節的(de)時候(hou)面塑被做(zuo)成“蓮(lian)花”和“魚形”的形狀,表示“蓮年(nian)有余(yu)”,諧音寓意為年(nian)年(nian)有余(yu);婚禮上送(song)龍鳳(feng)、鴛鴦、石榴形(xing)狀的(de)“喜餑餑”,祝愿(yuan)新人生(sheng)活美滿、多(duo)子多(duo)福等(deng)等(deng)。在歡度佳節和喜慶的(de)日(ri)子里成一道亮(liang)麗的(de)民俗文化景觀。
隨著(zhu)社會的(de)發展(zhan),安源(yuan)面(mian)塑的(de)原(yuan)料不斷的(de)變化改(gai)進,慢慢被面(mian)粉(fen)(fen)所取代,做法(fa)也大相徑庭,用一(yi)(yi)半(ban)生面(mian)粉(fen)(fen)和(he)一(yi)(yi)半(ban)熟面(mian)粉(fen)(fen)放在一(yi)(yi)起(qi)攪拌(ban),加(jia)入(ru)發酵(jiao)粉(fen)(fen)發酵(jiao)后,再(zai)不斷的(de)攪拌(ban)揉(rou)搓,有時甚至(zhi)要揉(rou)搓上一(yi)(yi)至(zhi)兩(liang)個小時,直(zhi)至(zhi)原(yuan)料變的(de)韌性十足而(er)富有彈性,用這樣的(de)原(yuan)料制成的(de)面(mian)塑,留上幾個月也不會變形、開裂、發霉。
劉(liu)云峰,男,漢族,1982年出(chu)生,江西(xi)省萍鄉市人(ren)(ren),第四(si)批市級(ji)非(fei)物質文化遺(yi)產項目安源面塑(su)代(dai)表性傳承人(ren)(ren)。
為更好傳(chuan)承發展安(an)源面塑,2014年挑起(qi)傳(chuan)承重擔,到省內外(wai)各地、有關(guan)景區(qu)等,年均參(can)展20余場,并多次(ci)開展面(mian)(mian)塑進校園活動(dong)。繼往(wang)開來,大膽創新,制(zhi)作(zuo)了《西游記》、《三國人物》、《兒童面(mian)(mian)塑教(jiao)材(cai)》等一批全新的(de)面(mian)(mian)塑作(zuo)品(pin)。
2015年加(jia)入萍鄉(xiang)(xiang)市啟(qi)初(chu)關(guan)愛志愿者協會擔任(ren)美術老師,在萍鄉(xiang)(xiang)市蘆溪縣敖家(jia)坊(fang)小學(xue)傳授面塑文化和知識(shi),讓更多的人了(le)解安源(yuan)面塑這一(yi)非物質文化。
2017年(nian)12月,獲2017年(nian)度萍鄉市啟(qi)初關愛志(zhi)愿(yuan)者協會(hui)“特別貢獻獎”;2019年(nian)5月,作為特邀嘉賓(bin)參加上海全國文創演繹博覽會(hui);2019年11月,受邀(yao)參加(jia)瑞金紅色旅游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