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

中國十大祭祖大典 國內有名的祭祖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本文章由 MAIGOO榜單研究員(yuan)35號 上傳提供 2024-07-27 評論 0
祭祖,即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祭祖習俗相沿數千年,那么,中國著名的祭祖大典有哪些?國內有名的祭祖民俗活動在哪里?MAIGOO小編為你整理了中國十大祭祖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黃帝祭典、大槐樹祭祖習俗、祭孔大典、炎帝祭典、太昊伏羲祭典、女媧祭典、舜帝祭典、石壁客家祭祖習俗、徽州祠祭、徐村司馬遷祭祀,其中,黃帝祭典、祭孔大典與媽祖祭典并稱為“中華三大祭典”,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十大祭祖習俗非遺項目
  • 黃帝祭典是祭奠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民俗活動,與媽祖祭典、祭孔大典并稱為“中華三大祭典”,也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祭祖活動。軒轅黃帝開歷史之先河,創中華之文化,被奉為中華民族始祖,為了紀念和緬懷始祖精神,先民就有了隆重的祭祀活動。據記載,周威烈王四年(前422)秦靈公作吳陽上,專祭黃帝。漢代以后,祭祀黃帝形成朝廷定例。黃帝祭典活動在長期的實踐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格式和祀典禮儀,大致可分為官(公)祭、民祭兩種形式。至今,全國著名的黃帝祭典活動有黃陵縣的黃帝陵祭典、新鄭黃帝拜祖祭典、縉云軒轅祭典,都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大槐樹祭祖習俗
    大槐樹尋根祭祖習俗是山西省洪洞縣在清明節期間舉行的一種中國民間尋根祭祖活動,也是中國著名的祭祖活動。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民祭圣地,六百多年來,一直被當作“家”、稱作“祖”、看作“根”,被譽為“根祖圣地,華人老家”。祭祖堂是整個祭祖園的核心,總共供奉著向南遷徙的1230個姓氏牌位,是全國最大的姓氏祠堂,也是中國最大的百家姓祠堂,素有“天下華人民祭第一堂”美譽。在祭祖活動區,為大槐樹后裔提供祭拜先祖的場地,每年清明節期間,這里都會舉辦清明祭祖民俗活動,吸引了來自內地及港澳臺人民來此尋根祭祖。大槐樹祭祖習俗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祭孔大典是華夏民族為了尊崇與懷念至圣先師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廟舉行的隆重祀典,與黃帝祭典、媽祖祭典并稱為“中華三大祭典”,被稱作“國之大典”。祭孔大典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歷經2500多年歷史沉淀,已成為世界祭祀史上的一個奇跡。民間祭孔大典主要以孔子故里曲阜和衢州孔氏南宗家廟的祭孔大典最為著名,其中,曲阜祭孔大典是山東省曲阜專門祭祀孔子的大型廟堂樂舞活動,于每年陰歷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時舉行。而南孔祭典是指居住南方的孔氏宗親在衢州孔氏南宗家廟舉行的例行祭祀。祭孔分為“公祭”“家祭”,孔廟“家祭”是祭祀先祖的常規家禮。山東曲阜和浙江衢州申報的祭孔大典都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炎帝祭典是炎黃子孫祭祀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的盛大民俗活動,與黃帝祭典、伏羲祭典、女媧祭典和大禹祭典一起被稱為“華夏五大祭典”。炎帝,號神農氏,與黃帝一同被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祭典主要分為官方祭祀和民間祭祀。炎帝祭典舉辦地主要在炎帝故里陜西寶雞、湖北隨州和湖南炎陵縣黃帝陵,尤其是炎帝陵祭典最為著名。炎帝陵祭典歷史悠久,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炎祭、樂祭、龍祭等。祭典分官方祭祀和民間祭祀兩種,民間祭祀連年累月不斷,官方的公祭、告祭也從古代一直延續下來,已成為傳承炎黃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載體。由陜西寶雞、湖北隨州和湖南炎陵縣申報的炎帝祭典活動,都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太昊伏羲祭典是中華民族為了祭祀人類文明始祖伏羲的祭祀活動,與黃帝祭典、炎帝祭典、女媧祭典和大禹祭典一起被稱為“華夏五大祭典”,也是中國著名的祭祖活動。伏羲是中華民族文明創始人,伏羲的開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幾千年中華文明昌盛的根基。為了紀念和彰顯伏羲的功績,后人修建了伏羲廟陵,并進行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動,祭祀日期為正月十五日至正月十七日,一祭三日,一迎禮,二大典,三送禮。太昊伏羲祭典活動舉辦地主要在伏羲誕生地甘肅天水和有“天下第一陵”之稱的太昊伏羲陵所在地淮陽。2006年,甘肅天水和河南淮陽聯合申報的“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河北新樂伏羲廟也有太昊伏羲祭典活動,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 女媧祭典是祭祀中華民族共同始祖——女媧的祭祀活動,歷千余年傳承流變而至今不衰,與黃帝祭典、炎帝祭典、伏羲祭典和大禹祭典一起被稱為“華夏五大祭典”,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女媧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是被民間廣泛而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如今,女媧祭典舉辦地在河北涉縣媧皇宮和甘肅秦安女媧廟,由河北涉縣和甘肅秦安申報的女媧祭典分別入選第一批、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涉縣女媧祭典每年農歷三月初一至十八日都會舉辦女媧祭典,祭拜活動主要包括公祭和民祭。秦安在每年農歷的三月十五日舉行民祭和公祭的女媧祭典。
  • 舜帝是中華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而舜帝祭典是華夏人民祭祀先祖舜帝的祭祀活動,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舜帝祭典從最早的望祭、燎祭開始,經過傳承演變,距今已四千余年,傳承不輟,流傳久遠,生生不息。舜帝祭典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現象,已經成為文化認同,始祖認同,民族精神認同的一項全民族的文化活動。舜帝祭典的主要活動地在湖南省寧遠縣,寧遠縣申報的“舜帝祭典”,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寧遠在九嶷山舜帝陵共舉辦12次大規模的祭舜活動,2005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先后四次舉行湖南省公祭舜帝大典。
  • 石壁客家祭祖習俗
    石壁客家祭祖習俗是在福建省寧化縣客家人中存續的傳統祭祖禮儀活動,是客家文化構成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國著名的祭祖活動。寧化是馳名中外的客家祖地,客家人南遷均以寧化作為集聚地,被海內外稱為“客家搖籃”、“客家朝圣中心”,民諺云“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石壁客家祭祖沿襲古禮,分為春秋兩祭。春祭在清明節,又稱清明祭;秋祭在農歷八月初一,又稱秋清明。公祭(或稱官祭)規模盛大。族祭(或稱私祭、家祭)由同一姓氏后裔共同舉辦。特別是每年10月的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是當地最隆重的公祭,前來石壁客家祖地尋根祭祖的海外客家人絡繹不絕。石壁客家祭祖習俗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徽州祠祭
    徽州祠祭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是徽州宗族的一項重要禮儀活動,也是徽州地區重大的祭祖活動。祠祭是在祠堂內進行的祭祀活動,為同宗族人聚在一起進行的祭祀活動,要求非常嚴格,為報本之禮,一般由族長或宗子主祭。祭祀分族祭和房祭,在黟縣祠祭中如西遞明經胡氏祠祀,正月初三至正月初七為各族祭祀,由族長擔任主祭;正月初九——正月十五為房祭,由各房房長(即房頭老官)主祭。徽州祠祭對研究徽州宗族的祭祀禮儀和徽州文化風俗具有重要意義,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徐村司馬遷祭祀
    徐村司馬遷祭祀是為了祭祀史圣司馬遷的祭祖習俗,是中華大地上獨一無二的先祖祭祀活動,歷千年而不衰絕。“徐村司馬遷祭祀”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民俗價值。“祭祀史圣”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淀,逐漸形成了“風追司馬”的文化內涵,塑造了“史記韓城”的城市符號,“祭祀史圣司馬遷大典”也成為韓城的城市文化符號,是與“公祭黃帝”“公祭孔子”齊名的祭祀文化活動。每年清明節,韓城都會舉辦祭祀史圣司馬遷大典民俗活動。Maigoo小編推薦國內其他著名祭祖非遺項目:諸葛后裔祭祖、成吉思汗祭典、下沙祭祖、太公祭、沁水柳氏清明祭祖等。
中國祭祖習俗國家級非遺產項目名錄
編號 名稱 項目類別 公布時間 申報地區或單位
Ⅹ-33 炎帝陵祭典 民俗 2006(第一批) 湖南省炎陵縣
Ⅹ-33 炎帝祭典(隨州神農祭典) 民俗 2011(第三批) 湖北省隨州市
Ⅹ-33 炎帝祭典 民俗 2008(第二批) 陜西省寶雞市
Ⅹ-37 太昊伏羲祭典(新樂伏羲祭典) 民俗 2011(第三批) 河北省新樂市
Ⅹ-37 太昊伏羲祭典 民俗 2006(第一批) 河南省淮陽縣
Ⅹ-37 太昊伏羲祭典 民俗 2006(第一批) 甘肅省天水市
Ⅹ-132 舜帝祭典 民俗 2011(第三批) 湖南省寧遠縣
Ⅹ-38 女媧祭典 民俗 2006(第一批) 河北省涉縣
Ⅹ-90 祭祖習俗(諸葛后裔祭祖) 民俗 2014(第四批) 浙江省蘭溪市
Ⅹ-90 祭祖習俗(徐村司馬遷祭祀) 民俗 2014(第四批) 陜西省韓城市
Ⅹ-90 祭祖習俗(下沙祭祖) 民俗 2011(第三批)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
Ⅹ-90 祭祖習俗(太公祭) 民俗 2011(第三批) 浙江省文成縣
Ⅹ-90 祭祖習俗(石壁客家祭祖習俗) 民俗 2011(第三批) 福建省寧化縣
Ⅹ-90 祭祖習俗(沁水柳氏清明祭祖) 民俗 2011(第三批) 山西省沁水縣
Ⅹ-90 祭祖習俗(涼山彝族尼木措畢祭祀) 民俗 2014(第四批) 四川省美姑縣
Ⅹ-90 祭祖習俗(徽州祠祭) 民俗 2014(第四批) 安徽省祁門縣
Ⅹ-90 祭祖習俗(燈桿彩鳳習俗) 民俗 2011(第三批) 廣東省揭東縣
Ⅹ-90 祭祖習俗(大槐樹祭祖習俗) 民俗 2008(第二批) 山西省洪洞縣
Ⅹ-35 祭孔大典(南孔祭典) 民俗 2011(第三批) 浙江省衢州市
Ⅹ-35 祭孔大典 民俗 2006(第一批) 山東省曲阜市
Ⅹ-169 祭典(老子祭典) 民俗 2021(第五批)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
Ⅹ-32 黃帝陵祭典 民俗 2006(第一批) 陜西省黃陵縣
Ⅹ-32 黃帝祭典(新鄭黃帝拜祖祭典) 民俗 2008(第二批) 河南省新鄭市
Ⅹ-32 黃帝祭典(縉云軒轅祭典) 民俗 2011(第三批) 浙江省縉云縣
Ⅹ-34 成吉思汗祭典 民俗 2006(第一批)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
Ⅹ-147 察干蘇力德祭 民俗 2014(第四批) 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
注:數據截至2021年第五批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研究聲明:中國十大祭祖習俗非遺項目,是Maigoo小編主要依據國內著名祭祖習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傳承情況以及在國內地區的影響力等因素進行選擇,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國務院批準并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綜合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排名不分先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補充。
本榜單僅供參考使用,如果對于該榜單您有更好的建議,請
更多相關榜單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注明“MAIGOO編(bian)輯”、“MAIGOO榜單研究員”、“MAIGOO文(wen)章編(bian)輯員”上傳提供的所有作品,均為MAIGOO網(wang)原(yuan)創、合法擁有版權(quan)(quan)或有權(quan)(quan)使(shi)用(yong)的作品,未經本網(wang)授權(quan)(quan)不得轉載、摘編(bian)或利用(yong)其它方式使(shi)用(yong)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ang)授權(quan)(quan)使(shi)用(yong)作品的,應在授權(quan)(quan)范圍內使(shi)用(yong),并注明“來(lai)源:MAIGOO網(wang)”。違反上述聲明者,網(wang)站(zhan)會追責到(dao)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點擊注冊>>,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發表評論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相關推薦
中國十大儺舞非遺項目 中國儺舞哪里最出名 儺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儺”文化是中國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儺舞”作為中國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廣泛流傳于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那么,中國哪...
MAIGOO原創(chuang)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文化 ★★★
286
中國十大古琴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著名古琴藝術流派有哪些
古琴藝術為一種平置彈弦樂器的獨奏藝術形式,堪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而中國古琴藝術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么,古琴有哪些流派?中國古...
MAIGOO原創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文化 ★★★
76
中國十大鍋莊舞非物質文化遺產 藏族鍋莊舞哪里最有名
鍋莊舞,又稱為“果卓”“歌莊”“卓”等,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廣泛分布著西藏、四川、甘肅、青海等藏族聚居區。那么,鍋莊舞哪個地方最出名?M...
MAIGOO原創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文化 ★★★
377
中國十大藏族民歌非遺項目 藏族山歌哪里最有名 藏族民歌流派有哪些
藏族民歌,即藏族地區主要的民間音樂形式,也叫藏族山歌,那么,藏族民歌哪里最有名?MAIGOO小編為你整理了中國十大藏族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包...
MAIGOO原創 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歌 ★★★
30
中國九大多聲部民歌非遺有哪些 我國多聲部非遺民歌項目名錄
多聲部民歌非遺有哪些?多聲部民間歌曲,指一對或一組歌手同時唱出兩個或兩個以上聲部的民歌,有人稱其為“二聲部民歌”“復音民歌”。而入選國家級非...
MAIGOO原創 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歌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