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成(cheng)都杜甫草(cao)堂(tang)博物館(guan)
0
票數:0 #博物館#
查看圖集>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精靈世界"提供, 反饋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路37號,成立于1955年,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是中國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好、知名度較高且較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跡地,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杜甫草堂占地面積近300畝,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和清嘉慶十六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圣地。
  • 官網:
  • 地址: 四(si)川省成都(dou)市青羊(yang)區青華路37號
  • 門票: 50元
  • 開放時間: 夏季(ji)08:00~19:00,冬季(ji)08:00~18:30
  • 建議游玩時間: 2~3小時
  • 博物館等級: 國家一(yi)級(文物(wu))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第一批(清朝)
  • 旅游景區級別: 4A
附近有 115 個景點: 送仙橋古玩一條街(1km)    浣花溪公園(1km)    成都隋唐窯址博物館(1km)    四川博物院(1km)    成都文化公園(2km)    望仙橋(2km)    五塊石汽車站(2km)    十二橋烈士墓(2km)    百花潭公園(2km)    十二橋遺址(2km)    青羊宮(四川省成都市)(2km)    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2km)    蜀漢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3km)    四川省文化館(3km)    漢昭烈帝劉備陵寢(3km)    成都人民公園(3km)    張采芹故居(3km)    成都小通巷(3km)    成都錦里(3km)    王建墓(3km)    成都寬窄巷子景區(3km)    成都永陵博物館(3km)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3km)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3km)    成都市文化館(4km)    四川省川劇院(4km)    四川大劇院(4km)    成都戰役烈士陵園(4km)    成都南門大橋(4km)    皇城清真寺(4km)    成都市圖書館(4km)    成都北湖濕地公園(4km)    成都北歐圣誕主題樂園(4km)    武侯祠橫街(4km)    一品天下美食旅游商業街(4km)    御嶺灣(4km)    香薰山谷(4km)    成都市博物館(4km)    天府廣場(4km)    平安橋天主教堂(4km)    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4km)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4km)    四川科技館(4km)    五鳳溪·坡坡上戶外探險樂園(5km)    “抗戰建國”摩崖石刻(5km)    成都人民南路(5km)    成都五丁橋(5km)    SAC四川航空廣場(5km)    成都大悅城(5km)    科甲巷(5km)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5km)    成都市武侯區成都大悅城旅游景區(5km)    文殊院(5km)    奈爾寶家庭中心(6km)    百麗宮影城(6km)    四川大學紅樓(6km)    成都國際金融中心(6km)    成都城北客運中心(6km)    成都站(6km)    成都來福士廣場(6km)    IFS國際金融中心(6km)    成都遠洋太古里(6km)    春熙路(6km)    江南館街街坊遺址(6km)    水井街酒坊遺址(6km)    大慈寺(四川省成都市)(6km)    成都水井坊博物館(6km)    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6km)    成都市成華區拾野自然博物館(7km)    天晴智慧佳教育培訓基地(7km)    成都鴛鴦樓(7km)    陽元石(7km)    活水公園(7km)    成都華僑城大劇院(7km)    武侯區九頂山蒙難烈士墓(7km)    安順廊橋(7km)    九眼橋(7km)    明宇金融廣場(7km)    天府熊貓塔(四川廣播電視塔)(7km)    成都麥魯小城(7km)    成都龍湖北城天街(7km)    四川大學早期建筑(7km)    成都歡樂谷(7km)    四川易園園林藝術博物館(7km)    四川大學(7km)    成都永康森林公園(8km)    成都市成華區文化館(8km)    成都鳳凰山機場(8km)    成都南站(8km)    成都海洋館(8km)    望江樓公園(8km)    成都鳳凰山(8km)    成都東湖公園(8km)    望江樓古建筑群(8km)    成都新華公園旅游景區(8km)    成都三和老爺車博物館(8km)    成都市武侯區天府芙蓉園景區(9km)    華中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9km)    天府立交橋(9km)    成都石羊客運站(9km)    成都青羊綠舟公園(9km)    成都水果俠主題世界(9km)    成都萬象城(9km)    成都萬達廣場(9km)    成都市中國女鞋之都旅游景區(9km)    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9km)    花果園(10km)    成都動物園(10km)    成都名都公園(10km)    成都市動物園(10km)    塔子山公園(10km)    成都市東郊記憶旅游景區(10km)    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旅游景區(10km)    昭覺寺(10km)    成都大吉博物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精靈世界"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價格參考(kao)
介紹攻略

基本介紹

成都杜(du)甫(fu)草(cao)(cao)堂博(bo)物(wu)館(guan)(guan)位于四川(chuan)省成都市青羊區青華(hua)路(lu)37號,是中國唐代(dai)大詩人杜(du)甫(fu)流寓成都時的(de)故居(ju)。杜(du)甫(fu)先(xian)后在此(ci)居(ju)住(zhu)近四年(nian),創(chuang)作詩歌240余首。唐末詩人韋莊(zhuang)尋得草(cao)(cao)堂遺址,重結茅屋,使(shi)之得以保(bao)存,宋元(yuan)明(ming)清(qing)歷(li)代(dai)都有修(xiu)葺擴建(jian)。草(cao)(cao)堂占地面積近300畝(mu),完整保(bao)留著(zhu)明(ming)弘治十三(san)年(nian)(公元(yuan)1500年(nian))和清(qing)嘉慶十六年(nian)(公元(yuan)1811年(nian))修(xiu)葺擴建(jian)時的(de)建(jian)筑格局,建(jian)筑古(gu)樸(pu)典雅、園(yuan)林清(qing)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de)一塊圣地。1955年(nian)成立杜(du)甫(fu)紀念(nian)館(guan)(guan),1985年(nian)更(geng)名為成都杜(du)甫(fu)草(cao)(cao)堂博(bo)物(wu)館(guan)(guan)。

博(bo)物(wu)館按功能(neng)區分為:文(wen)物(wu)景(jing)點游覽區(草(cao)堂舊址)、園(yuan)林(lin)景(jing)點游覽區(梅園(yuan))和服(fu)務區(草(cao)堂寺)。草(cao)堂舊址內,照壁、正門(men)(men)、大廨(xie)、詩史(shi)堂、柴門(men)(men)、工(gong)部(bu)祠排(pai)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liang)旁配以對稱的回廊(lang)與(yu)其(qi)它(ta)附(fu)屬建(jian)筑,其(qi)間有流(liu)水縈(ying)回,小橋勾連(lian),竹樹掩映,顯(xian)得既(ji)莊嚴肅穆、古樸典雅而又幽深靜(jing)謐、秀麗清朗(lang)。工(gong)部(bu)祠東(dong)側是“少(shao)陵草(cao)堂”碑亭,象征著杜甫(fu)的茅屋(wu),已成(cheng)為杜甫(fu)草(cao)堂的標志性景(jing)點和成(cheng)都的著名(ming)景(jing)觀。

景點景觀

正門

正門是杜甫草(cao)堂主體(ti)紀(ji)念建筑群中(zhong)軸線上(shang)的(de)第(di)一重建筑。正門匾額“草(cao)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de)十(shi)七子、雍(yong)正皇帝的(de)弟弟果親王允禮(li)所題,門兩(liang)側還懸掛有(you)一副對聯“萬(wan)里橋西宅,百(bai)花(hua)潭北莊(zhuang)”,出自杜詩《懷(huai)錦水居止二首》,這兩(liang)句詩十(shi)分(fen)準確(que)地(di)點明了(le)當年草(cao)堂的(de)地(di)理方位,也正是今日(ri)草(cao)堂所處的(de)位置。

大雅堂

大(da)雅堂(tang)(tang)(tang)原是(shi)(shi)草堂(tang)(tang)(tang)寺的(de)大(da)雄寶殿,2002年(nian)正(zheng)式開放。門上匾額(e)“大(da)雅堂(tang)(tang)(tang)”三(san)個字是(shi)(shi)集的(de)唐(tang)代著名(ming)書法(fa)家(jia)顏(yan)真卿的(de)字。大(da)雅堂(tang)(tang)(tang)內陳(chen)列著迄(qi)今(jin)為止國(guo)內面積較(jiao)大(da)的(de)大(da)型彩釉鑲嵌磨(mo)漆(qi)壁畫和12尊歷代著名(ming)詩(shi)人雕塑,形象(xiang)地展示了杜甫生(sheng)平和中國(guo)古典(dian)詩(shi)歌的(de)發展史。

大廨

大廨(xie)(xie)是(shi)一座敞廳(ting)式建筑,是(shi)中軸線上的(de)(de)(de)第二(er)重(zhong)建筑。“廨(xie)(xie)”是(shi)官(guan)署的(de)(de)(de)意思,即古(gu)代地方官(guan)吏辦公的(de)(de)(de)場所(suo)。杜(du)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終不得(de)重(zhong)用。清嘉慶十六年重(zhong)修草堂時,考慮到杜(du)甫曾經做官(guan),應(ying)該有辦公的(de)(de)(de)場所(suo),大廨(xie)(xie)便由此(ci)得(de)命名。大廨(xie)(xie)正中杜(du)甫的(de)(de)(de)銅像是(shi)我國著名雕塑(su)家錢紹武(wu)先生的(de)(de)(de)作品。

詩史堂

詩(shi)史(shi)堂(tang)是中(zhong)軸線上的(de)第三重建筑,也是主體(ti)建筑。杜甫(fu)(fu)留下的(de)1400多(duo)首詩(shi)歌,真實而生動地展現了“安史(shi)之(zhi)亂”前后唐代社會(hui)生活畫卷,反(fan)映了唐朝由(you)盛轉(zhuan)衰(shuai)的(de)歷史(shi)。杜甫(fu)(fu)被后世尊(zun)為(wei)“詩(shi)圣”,他的(de)詩(shi)歌被稱為(wei)“詩(shi)史(shi)”,“詩(shi)史(shi)堂(tang)”也因(yin)此得(de)名。大廳的(de)正中(zhong)陳(chen)列(lie)著(zhu)一(yi)尊(zun)由(you)我國著(zhu)名雕塑(su)家(jia)劉(liu)開渠先生以寫實的(de)手(shou)法來刻畫的(de)杜甫(fu)(fu)塑(su)像。

工部祠

工(gong)(gong)(gong)(gong)部(bu)(bu)(bu)(bu)祠是(shi)(shi)五(wu)重(zhong)主體建筑的(de)(de)最后一(yi)重(zhong)。因為杜(du)(du)甫(fu)(fu)在成都(dou)時(shi),曾(ceng)被嚴武表(biao)薦為檢校工(gong)(gong)(gong)(gong)部(bu)(bu)(bu)(bu)員外郎,所以后人(ren)(ren)尊稱(cheng)他為杜(du)(du)工(gong)(gong)(gong)(gong)部(bu)(bu)(bu)(bu),將紀(ji)念他的(de)(de)祠宇稱(cheng)為工(gong)(gong)(gong)(gong)部(bu)(bu)(bu)(bu)祠。工(gong)(gong)(gong)(gong)部(bu)(bu)(bu)(bu)祠前有清人(ren)(ren)何紹基撰寫的(de)(de)對聯(lian):錦水(shui)春(chun)風公占卻,草(cao)(cao)堂(tang)(tang)人(ren)(ren)日我歸來。工(gong)(gong)(gong)(gong)部(bu)(bu)(bu)(bu)祠內(nei),正(zheng)中設(she)杜(du)(du)甫(fu)(fu)神(shen)龕,東西兩側分別是(shi)(shi)南(nan)宋詩(shi)人(ren)(ren)陸游和北宋詩(shi)人(ren)(ren)黃庭堅。殿內(nei)還(huan)存(cun)有兩通杜(du)(du)甫(fu)(fu)石(shi)刻像(xiang),正(zheng)中是(shi)(shi)明人(ren)(ren)何宇度所作,刻于萬歷三十(shi)(shi)年(公元(yuan)1602年),石(shi)刻把杜(du)(du)甫(fu)(fu)刻得(de)體形豐(feng)滿、氣度雍容。另一(yi)通是(shi)(shi)清朝人(ren)(ren)張駿(jun)臨摹南(nan)熏(xun)殿本所刻“詩(shi)圣杜(du)(du)拾(shi)遺像(xiang)”。石(shi)刻之杜(du)(du)公像(xiang)面容清癯(qu),目光深沉。把詩(shi)人(ren)(ren)顛沛流離、憂(you)國(guo)憂(you)民(min)的(de)(de)滿腔愁腸表(biao)現(xian)無遺。除此之外殿內(nei)還(huan)有兩通草(cao)(cao)堂(tang)(tang)石(shi)刻全景圖,分別為清乾隆五(wu)十(shi)(shi)年(公元(yuan)1793年)和清嘉慶十(shi)(shi)六(liu)年(公元(yuan)1811年)所刻,石(shi)刻清楚地勾勒出當時(shi)的(de)(de)草(cao)(cao)堂(tang)(tang)風貌。

茅屋

杜甫草(cao)堂博物(wu)館依據杜詩(shi)(shi)描寫和(he)明(ming)代格局于1997年恢復重(zhong)建了“茅屋(wu)景區”,重(zhong)現了詩(shi)(shi)人故(gu)居的田園風貌,營造出濃厚的詩(shi)(shi)意(yi)氛圍。

柴門

柴(chai)門(men)是中軸線上的第四重建筑(zhu),也是小、簡樸(pu)的建筑(zhu)。它原本(ben)是杜甫營(ying)建草堂時所造的院門(men)。因為低矮(ai)簡陋,詩人作了如此命名。門(men)上匾額“柴(chai)門(men)”二字(zi)是著(zhu)名畫家潘天壽所書。

實用信息

門票價格

成都杜甫草(cao)堂博物館(guan)全價(jia)門票(piao)價(jia)格50元/人。

享受免費優惠人群范圍:

1.持有(you)效證件的離休人(ren)員、殘疾人(ren)(含(han)軍殘證)、現役(yi)軍人(ren)免費(fei)。

2.對(dui)年(nian)(nian)滿(man)65周歲(sui)的(de)老(lao)年(nian)(nian)人(ren)(ren)免收(shou)門(men)票;對(dui)年(nian)(nian)滿(man)60周歲(sui)且不滿(man)65周歲(sui)老(lao)年(nian)(nian)人(ren)(ren),在非國家法定節假(jia)日(ri)免收(shou)門(men)票,在國家法定節假(jia)日(ri)實(shi)行門(men)票半價(jia)優惠(hui)。

3.對6周歲以下(含6周歲)或身高1.3米以下(含1.3米)的兒童實行(xing)免(mian)費,需由(you)監護(hu)人憑票帶領入館(監護(hu)人不享受(shou)免(mian)費)。

4.持成(cheng)都市教(jiao)育(yu)局頒發的《特級教(jiao)師(校長(chang))榮譽(yu)證(zheng)》免費(fei)參(can)觀。

5.大、中、小學(xue)生集體(ti)參觀(guan)須持學(xue)校正規介紹信(xin)、本(ben)人教師證(zheng)或學(xue)生證(zheng),于每周(zhou)一、周(zhou)二(er)到本(ben)館宣傳營銷部預約辦理免票參觀(guan)單,參觀(guan)時間僅限周(zhou)一、周(zhou)二(er),國家法定節假日除(chu)外。

享受半價優惠人群范圍:

對6周歲(不含(han)6周歲)—18周歲(含(han)18周歲)未成年人(ren)、全(quan)日制大學本科(ke)及以下學歷學生憑有效證(zheng)件實行半價優惠。

享受八折優惠人群范圍:

新(xin)聞媒體記者參觀憑國家新(xin)聞出(chu)版總署核發的記者證(zheng)購買門票,本館給予(yu)八折優惠,采(cai)訪請提(ti)前預(yu)約宣傳營銷部(bu)對(dui)口(kou)接(jie)待。

開閉館時間

(閉館前60分鐘(zhong)停止(zhi)售票(piao))

夏季(5月1日(ri)-10月31日(ri))開放(fang)時間為08:00至(zhi)19:00

冬季(11月1日-4月30日)開放時間為08:00至(zhi)18:30

參觀須知

1、請(qing)排隊(dui)(dui)依(yi)次購票(piao),一(yi)人一(yi)票(piao),檢(jian)票(piao)入(ru)館(guan);享受(shou)門(men)票(piao)優惠者,請(qing)主動出(chu)示(shi)有效證件,以便查驗;大、中、小學(xue)生集體參觀請(qing)出(chu)示(shi)預約登記表和學(xue)生證,列隊(dui)(dui)一(yi)次性集體進入(ru)。

2、請(qing)保管好隨身物品,照顧好身邊的老人和(he)小(xiao)孩(hai);請(qing)自覺(jue)維護館內環境衛(wei)生、愛護公共設施、遵守(shou)參(can)觀秩序和(he)健身鍛煉規定。

3、有以下行(xing)為者,禁止入(ru)館:攜(xie)帶易燃、易爆及管制(zhi)刀具(ju)等(deng)危(wei)險(xian)品;攜(xie)帶寵物、衣冠不(bu)整、醉酒(jiu)、酗(xu)酒(jiu)等(deng)。

4、請(qing)自覺遵守博物(wu)館游覽秩序,禁止以下(xia)不(bu)文明行為:吸煙(yan)、隨地吐痰、亂(luan)扔廢棄(qi)物(wu)、追逐打鬧、大聲喧嘩、在展廳內(nei)接聽電話,在樹木(mu)、建筑物(wu)及(ji)其它公共設施(shi)上隨意涂抹刻畫(hua),釣魚、摘折花木(mu)、攀爬樹木(mu)和假山(shan)、踩(cai)踏或坐臥草地、躺臥公共休息設施(shi)、脫鞋(xie)、赤膊、袒(tan)露胸懷等。

5、館內(nei)古(gu)(gu)建筑(zhu)、古(gu)(gu)樹(shu)名木等眾多,請注(zhu)意游覽安(an)全;雨天請當心滑跌,雷雨天請勿站在樹(shu)下(xia);緊急(ji)情況請聽從工作人(ren)員的安(an)排。

年卡須知

一、年卡價格

年卡:100元(yuan)/張,一年內(nei)不限參觀次數。

二、辦理須知

1、本地和外(wai)地游客均可辦理。

2、辦卡(ka)應(ying)提(ti)供一張免冠1寸彩色近(jin)照。

3、辦理(li)時(shi)間、地點:

(1)地點(dian):杜甫草堂各大門售(shou)票窗口(kou)。

(2)收件時間:上午(wu)9:00—17:30

(3)取(qu)件時間:次日(ri)取(qu)件(節假日(ri)順延)。

三、使用須知

1、年卡(ka)僅(jin)限本人使用(yong),不得轉借他人。

2、遇本館舉辦大(da)型活動或晚(wan)會期間使用無效。

3、請在有效期內使用,過期作廢。

4、請妥善保管(guan)此(ci)卡(ka),遺失不補(bu)。

公交線路

有19路(lu)(lu)、35路(lu)(lu)、58路(lu)(lu)、82路(lu)(lu)、151路(lu)(lu)、165路(lu)(lu)、170路(lu)(lu)、1024路(lu)(lu)、1031路(lu)(lu)。以及二環BRT、地鐵2、4號線(xian)都可以到達(da)成都杜甫草(cao)堂(tang)博物館附近。

另,成都杜(du)甫草堂(tang)博物館還具有自己的旅(lv)游專線,分別是杜(du)甫草堂(tang)—武(wu)侯祠、杜(du)甫草堂(tang)—金沙遺址、杜(du)甫草堂(tang)—永陵。

19路(金(jin)沙(sha)公交站--天仁路06:30-20:30)

金沙公交站-戰(zhan)旗路(lu)(lu)口(kou)-新成溫路(lu)(lu)口(kou)-青(qing)華(hua)路(lu)(lu)西-杜(du)甫草(cao)堂-送仙橋(qiao)-青(qing)羊宮-一環路(lu)(lu)大石路(lu)(lu)口(kou)南(nan)(nan)-一環路(lu)(lu)菊樂路(lu)(lu)口(kou)-高(gao)(gao)升橋(qiao)-一環路(lu)(lu)南(nan)(nan)四段-衣冠廟-九茹村-一環路(lu)(lu)南(nan)(nan)二(er)段-磨子橋(qiao)-紅瓦(wa)寺-望江路(lu)(lu)-四川大學(xue)-望江樓(lou)公園-公園路(lu)(lu)中段-竹林(lin)村-高(gao)(gao)攀路(lu)(lu)北-高(gao)(gao)攀路(lu)(lu)-高(gao)(gao)攀路(lu)(lu)南(nan)(nan)-火車南(nan)(nan)站東(dong)路(lu)(lu)東(dong)-天和東(dong)街-天仁路(lu)(lu)

35路(三圣寺(si)--郭(guo)家橋北街06:30-22:00)

三(san)圣寺-貝(bei)森路(lu)西(xi)-貝(bei)森路(lu)-貝(bei)森路(lu)東-貝(bei)森南路(lu)南-光華(hua)村(cun)(cun)街西(xi)-光華(hua)村(cun)(cun)街-青(qing)華(hua)路(lu)西(xi)-杜(du)甫草堂(tang)-送(song)仙橋-青(qing)羊宮-寶(bao)云庵-百(bai)花新村(cun)(cun)-錦里中路(lu)-南門大(da)(da)橋-濱(bin)江(jiang)(jiang)路(lu)-龍江(jiang)(jiang)路(lu)西(xi)-老馬路(lu)-致民(min)路(lu)東-望江(jiang)(jiang)路(lu)-四川大(da)(da)學-望江(jiang)(jiang)樓公園(yuan)-公園(yuan)路(lu)中段(duan)-竹林村(cun)(cun)-郭(guo)家(jia)橋北街-郭(guo)家(jia)橋

停車指南

成都杜(du)甫草堂博物館南(nan)、北大門外均設(she)有(you)地下專業(ye)停車場。

南門停車場位(wei)于(yu)草堂路2號(hao),地下有(you)小車泊車位(wei)300個(ge),地面有(you)旅游大巴專(zhuan)用(yong)泊車位(wei)12個(ge);

北門停車(che)(che)場位于青華路37號,地下(xia)有小(xiao)車(che)(che)泊(bo)車(che)(che)位200個。

停車(che)時間:24小(xiao)時停放

歷史沿革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an)史之亂”,攜(xie)家帶口由(you)隴右(今甘(gan)肅(su)省南部)入(ru)蜀(shu)輾(zhan)轉來到成(cheng)都。

公(gong)元(yuan)760年(nian)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jiao)風景(jing)如(ru)畫的浣花溪畔修建(jian)茅(mao)屋居住。

公元761年(nian)春天(tian),茅屋落成(cheng),稱“成(cheng)都草(cao)堂”。他(ta)的詩“萬里(li)(li)橋西一草(cao)堂,百花潭水即滄浪(lang)”(《狂夫(fu)》)中提到的便是成(cheng)都草(cao)堂。他(ta)在(zai)這里(li)(li)先后居(ju)住了將近四年(nian),因(yin)曾被授(shou)“檢校工(gong)部員外(wai)郎”之銜(xian),而又被稱做杜工(gong)部。

765年(nian),嚴武病逝,失去依靠(kao)的杜(du)甫只(zhi)得(de)攜(xie)家帶口告別(bie)成都,兩年(nian)后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

杜甫(fu)離(li)開成都后,草堂(tang)便傾毀不存。

唐朝大(da)歷(li)年(nian)間(jian)(766年(nian)11月-779年(nian)12月),草(cao)堂的大(da)部分被時任(ren)四(si)川節(jie)度使崔寧(ning)的小妾(浣(huan)花夫人)任(ren)氏(shi)族據為私宅。

五代前蜀時(shi),詩人韋莊尋得(de)草堂遺址,重結茅屋,意在“思其(qi)人而(er)成其(qi)處”,使之(zhi)得(de)以保存。

宋代又重(zhong)建,并繪杜甫像于(yu)壁間,始(shi)成(cheng)祠宇。

此后草(cao)堂(tang)屢(lv)興(xing)屢(lv)廢,其中兩(liang)次重修,明弘(hong)治十三年(nian)(nian)(1500)和清(qing)嘉慶十六年(nian)(nian)(1811),基本(ben)上奠定了今日草(cao)堂(tang)的規模和布局。

明末,張(zhang)獻忠農民起義軍(jun)入川,草堂毀于(yu)兵火。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朝(chao)均對成都(dou)草堂進行了(le)重建(jian)和(he)修繕。

民國后期(qi),地方軍(jun)閥混戰,草(cao)堂(tang)成為(wei)軍(jun)隊(dui)馬廄和傷病者醫療的(de)病院,這段(duan)時期(qi)對杜甫(fu)草(cao)堂(tang)的(de)破(po)壞很(hen)大,祠(ci)宇門窗、亭臺水榭均(jun)被拆(chai)毀,所懸掛楹聯匾額損失(shi)殆盡,多(duo)被官(guan)兵取下(xia)當柴(chai)禾燒了(le);工部祠(ci)內的(de)杜甫(fu)塑像(xiang)遭到風吹雨淋,不得(de)已,草(cao)堂(tang)寺的(de)僧人給雕像(xiang)戴上斗(dou)笠。

1952年,杜甫草堂又經全面整修后,正式對外開放。

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

1958年3月(yue)7日(ri),毛(mao)澤(ze)東在參加成(cheng)都會議的閑暇時間,參觀了(le)杜(du)甫草(cao)堂。

1959年,由李劼(jie)人(ren)主(zhu)持過(guo)杜甫草(cao)堂(tang)的(de)大規(gui)模修建(jian),當時他是成都(dou)主(zhu)管文(wen)化(hua)的(de)副市長,為修建(jian)杜甫草(cao)堂(tang)組織了一個(ge)籌委會(hui),成員多為文(wen)化(hua)名流,博學鴻(hong)儒;修繕主(zhu)旨為“注(zhu)重杜甫的(de)人(ren)民性,不(bu)能(neng)將草(cao)堂(tang)修得富麗堂(tang)皇,雕梁(liang)畫(hua)棟,要突出建(jian)筑的(de)古樸和園林的(de)幽靜之美”。

1961年3月,被國(guo)務院公布為(wei)全國(guo)重(zhong)點文(wen)物保護單位。

1984年,更名為杜(du)甫草堂(tang)博物館。

1985年5月,成立杜甫(fu)草(cao)堂博物(wu)館(guan)。

1997年2月(yue),政府又拔出專款,借鑒川(chuan)西(xi)民居的特點,重建了杜(du)甫的茅屋。

1999年,建成“杜詩(shi)書法木刻廊”,陳列著百余件杜詩(shi)書法木刻作品。

2005年,重建(jian)“萬佛(fo)樓(lou)”,復原了(le)歷史文(wen)化名(ming)城成都“東有崇麗(li)閣,西(xi)有萬佛(fo)樓(lou)”之風貌;成為杜甫草堂又(you)一標志性建(jian)筑。

2006年12月,博物館被國家(jia)旅游局(ju)評(ping)為國家(jia)AAAA級旅游景區。

2008年5月(yue),博(bo)物(wu)館(guan)被國(guo)家文物(wu)局評為國(guo)家一級博(bo)物(wu)館(guan)。

2019年4月,與(yu)成都武侯(hou)祠博物(wu)館等8家單位聯合發起西南(nan)旅游景區聯盟。

地(di)圖(tu)坐(zuo)標
美圖欣賞(shang)
進入圖庫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yong)戶提(ti)(ti)供信息(xi)(xi)存儲空(kong)間(jian)服務,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ti)(ti)供”的(de)文章(zhang)/文字均(jun)是注冊用(yong)戶自主發(fa)布上傳,不(bu)代表(biao)本(ben)站觀點,更不(bu)表(biao)示本(ben)站支(zhi)持(chi)購買和交易,本(ben)站對網頁中內(nei)容的(de)合法性(xing)(xing)(xing)、準確性(xing)(xing)(xing)、真實性(xing)(xing)(xing)、適用(yong)性(xing)(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xing)等概不(bu)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息(xi)(xi)、錯誤信息(xi)(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di)一時間(jian)刪除或(huo)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87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33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