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文章由 MAIGOO編輯(ji) 上傳提供 2022-04-09 ★★★ 發布 反饋 0
導語
安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眾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安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嗎?本文整理了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黃梅戲、徽劇、珠算、宣紙傳統制作技藝、鳳陽花鼓、花鼓燈、孔雀東南飛傳說、淮北梆子戲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構成安徽特有的文化魅力,是安徽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下面一起隨MAIgoo編輯來看看這些安徽非遺文化吧。
安(an)徽十大著(zhu)名非(fei)物質文化遺產
安徽(hui)十大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起源于湖北黃梅,發展壯大于安徽安慶。據MaiGoo小編了解,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并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燈、花鼓調,先于農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一個劇種,它吸收了漢劇、楚劇、高腔、采茶戲、京劇等眾多劇種的因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說到安徽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得不提的是影響幾乎遍及全國的徽劇。徽劇為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一種重要的漢族地方戲曲,也是中國戲曲的一個重要劇種,不僅京劇是在它的基礎上演變形成,中國南方的許多地方戲曲劇種,也都與它有著歷史淵源關系。徽劇傳統劇目有1404個,保存檔案有753個,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2006年5月20日,徽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明代出現了多種珠算書籍,其中程大位《算法統宗》集珠算之大成,影響最大,流傳最廣。2008年6月14日,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中國珠算心算協會申報的珠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將中國珠算項目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宣紙是中國獨特的手工藝品,具質地綿韌、光潔如玉、不蛀不腐、墨韻萬變之特色,享有“千年壽紙”的美譽。宣紙的制作,首先要經過一道皮料制作的工序和一道草料制作的工序,之后還要經過一百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宣紙制作技藝是安徽省涇縣傳統手工技藝,2006年5月20日,宣紙制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宣紙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詳細>>】
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起源于鳳陽府臨淮縣(今鳳陽縣東部),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鳳陽花鼓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突出,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代表曲目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秧歌調》等。2006年5月20日,鳳陽花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花鼓燈是漢民族中集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情節性的雙(三)人舞和情緒性集體舞完美結合于一體的民間舞種,也是安徽省蚌埠市、鳳臺縣、潁上縣傳統舞蹈。花鼓燈是安徽省優秀的民間藝術,是安徽民間舞蹈中流傳最廣、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知名度最高、最豐富多彩的歌舞藝術,也是漢族舞蹈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民間舞蹈藝術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花鼓燈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也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敘事詩。此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沖突的線索,也可以說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敘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2014年11月11日,孔雀東南飛傳說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淮北梆子戲原名“沙河調”,又稱沙河梆子,安徽梆劇,與河南豫劇同屬一個劇種不同流派,是流行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淮北梆子的唱腔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能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能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2011年5月23日,安徽省宿州市、阜陽市聯合申報的“淮北梆子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徽墨制作技藝是安徽省績溪縣、歙縣、黃山市屯溪區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徽墨制作技藝復雜,如桐油、胡麻油、生漆均有獨特的煉制、點煙、冷卻、收集、貯藏方法,松煙窯的建造模式、燒火及松枝添加時間與數量、收煙及選膠、熬膠、配料和劑等也各有秘訣。徽墨是中國特有傳統制墨技藝中的珍品,也是聞名中外的“文房四寶”之一。2006年5月,徽墨制作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徽州三雕是安徽省、江西省的地方傳統雕刻藝術,具有徽派風格的木雕、石雕、磚雕三種地方傳統雕刻工藝。三雕歷史悠久,世代相傳,有完整的工藝流程,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其雕刻技藝和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才能和藝術創造力。2006年5月20日,徽州三雕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歙硯制作技藝在漢、晉時期已問世,至唐代名聲日盛,是安徽省歙縣、江西省婺源縣地方傳統手工制硯技藝。歙硯制作技藝承載著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價值,傳播瑰麗的民間藝術的價值,以及作為文房不可缺少必備用具的經濟價值。2006年5月20日,歙硯制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12日,歙硯制作技藝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詳細>>】
當涂民歌是流行于皖東長江兩岸的各類民歌的統稱,安徽省馬鞍山市地方傳統音樂。當涂民歌早在六朝時期就有記載,劉宋皇帝劉裕主持的的“白歌舞”即是當涂民歌演唱之一脈。當涂民歌語言豐富,結構完整,曲調多樣,唱法獨特,代表曲目有《打麥歌》、《放牛歌》、《姐在田里薅豆棵》等。2006年5月20日,當涂民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詳細>>】
安徽省國家級(ji)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序號 名稱 遺產項目編號
黃梅戲 Ⅳ-60
徽劇 Ⅳ-29
珠算 Ⅹ-119
宣紙制作技藝 Ⅷ-65
鳳陽花鼓 Ⅴ-36
花鼓燈 Ⅲ-6
孔雀東南飛傳說 Ⅰ-130
淮北梆子戲 Ⅳ-155
徽墨制作技藝 Ⅷ-73
徽州三雕 Ⅶ-37
歙硯制作技藝 Ⅷ-74
當涂民歌 Ⅱ-5
徽菜烹飪技藝 Ⅷ-270
臨泉雜技 Ⅵ-108
西涼掌(亳州晰揚掌) Ⅵ-87
包公故事 Ⅰ-164
竹編 Ⅶ-51
發繡 Ⅶ-127
燈會 Ⅹ-81
老子傳說 Ⅰ-131
更多相(xiang)關榜單(dan)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ben)站(zhan)注明(ming)“MAIGOO編輯上(shang)(shang)傳提供”的(de)所有(you)作品(pin),均為MAIGOO網(wang)(wang)(wang)原(yuan)創(chuang)、合法擁有(you)版權(quan)(quan)或有(you)權(quan)(quan)使用(yong)的(de)作品(pin),未經本(ben)(ben)(ben)網(wang)(wang)(wang)授權(quan)(quan)不得轉載、摘編或利(li)用(yong)其它方(fang)式使用(yong)上(shang)(shang)述(shu)作品(pin)。已經本(ben)(ben)(ben)網(wang)(wang)(wang)授權(quan)(quan)使用(yong)作品(pin)的(de),應在授權(quan)(quan)范圍內使用(yong),并注明(ming)“來源:MAIGOO網(wang)(wang)(wang)”。違反上(shang)(shang)述(shu)聲(sheng)明(ming)者,網(wang)(wang)(wang)站(zhan)會追責(ze)到(dao)底。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83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8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58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3087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