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INTRODUCTION
山東古為齊魯之地,歷史悠久,在中華文明的發祥與發展過程中有很多重要貢獻,從古至今出了不少文人墨客。你知道山東最有名的文人有哪些嗎?本文就為大家盤點了山東十大著名文人墨客,包括辛棄疾、李清照、蒲松齡、季羨林、東方朔、孔融、劉楨、禰衡等,這些著名人物每一位都家喻戶曉,一起來看看吧。
山東十大文人排行榜,主要通過檢索相關網絡平臺查找出生歷史上所有時期,出生地為山東的文人,并綜合考量他們取得的成就(著作、產量、榮譽頭銜等)、知名度、影響力得出。名單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為我喜歡的投票>>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聊齋志異》被譽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 詳細>>】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與饒宗頤并稱為“南饒北季”。
【 詳細>>】
東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本姓張,字曼倩,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漢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東方朔上書自薦,詔拜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職。東方朔性格詼諧,言詞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談笑取樂,他曾言政治得失,陳農戰強國之計,但當時的皇帝始終把他當俳優看待,不以重用。東方朔一生著述甚豐,有《答客難》、《非有先生論》的名篇。
【 詳細>>】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其散文鋒利簡潔,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 詳細>>】
劉楨(180-217),字公干,東漢末年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泗店鎮古城村)人,東漢名士、詩人。劉楨的祖父劉梁,官至尚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文學成就主要表現于詩歌、特別是五言詩創作方面,在當時負有盛名,后人以其與曹植并舉,稱為“曹劉”。劉楨代表作品有《魯都賦》、《黎山陽賦》、《遂志賦》、《瓜賦》、《大署賦》、《清慮賦》、《公宴詩》等。
【 詳細>>】
禰衡(173年-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德州臨邑德平鎮)人。禰衡年少時就有文采和辯才,但是性格剛直高傲,喜歡指摘時事、輕視別人。后來禰衡罵曹操,曹操就把他遣送給劉表,禰衡對劉表也很輕慢,劉表又把他送去給江夏太守黃祖,最后因為和黃祖言語沖突而被殺,時年二十六歲。禰衡主要作品有《鸚鵡賦》、《吊張衡文》。
【 詳細>>】
王籍(生卒年不詳),字文海,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市北)人,南朝梁詩人。王籍齊末為冠軍行參軍,累遷外兵記室,梁天監末任湘東王蕭繹咨議參軍,遷中散大夫等。王籍詩歌學謝靈運,《南史·王籍傳》稱“時人咸謂康樂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莊周”,代表作品《入若耶溪》,享譽天下。
【 詳細>>】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北宋詩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諫遭貶謫。王禹偁是北宋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王禹偁代表作品有《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小畜集》、《小畜集外集》、《五代史闕文》等。
【 詳細>>】
左思(約250年—305年),字泰沖(《晉書》作太沖,考當時并無太字字形,當以墓碑為正,詳見下文“相關爭議”一節),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詩文語言質樸凝練,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另外《詠史詩》、《嬌女詩》也很有名。
【 詳細>>】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官員,“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王粲善屬文,其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又與曹植并稱“曹王”,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張溥輯有《王侍中集》。
【 詳細>>】
晁補之(1053年—1110年11月8日),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晁補之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晁補之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詳細>>】
溫子昇(495~547年),字鵬舉,濟陰冤句(今山東菏澤)人,北魏到東魏時期大臣、文學家,晉朝大將軍溫嶠后代,濟陰太守溫暉之子,“北地三才”之一。永熙年間,溫子昇為太子侍讀兼舍人、鎮南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遷散騎常侍、中軍大將軍。溫子昇著有《文筆》35卷、《永安記》3卷傳于世,輯有《溫侍讀集》。
【 詳細>>】
于慎行(1545年~1607年),字可遠,又字無垢,明代文學家、詩人,東阿縣東阿鎮(今山東平陰縣東阿鎮)人。于慎行是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萬歷元年(1573年)《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充日講官。于慎行著有《谷山筆麈》(18卷)、《谷城山館文集》(42卷)、《谷城山館詩集》(20卷)、《讀史漫錄》(10卷);編纂《兗州府志》。
【 詳細>>】
張養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號云莊,又稱齊東野人,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張養浩一生經歷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數朝,歷仕禮部、御史臺掾屬、太子文學、監察御史、官翰林侍讀、右司都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等。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政事文章皆為當代及后世稱揚,是元代名臣之一。他與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稱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 詳細>>】
高鳳翰(1683~1749)膠州大行高氏二股十一世,揚州八怪之一。清代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園,號南村,又號南阜、云阜,別號因地、因時、因病等40多個,晚因病風痹,用左手作書畫,又號尚左生。漢族,山東膠州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諸生薦得官,為歙縣縣丞,署績溪知縣,罷歸。性豪邁不羈,精藝術,畫山水花鳥俱工,工詩,尤嗜硯,藏硯千,皆自為銘詞手鐫之。有《硯史》,《南阜集》。
【 詳細>>】
更多(duo)相(xiang)關榜(bang)單(dan)
申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