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xian)青山(shan)羊原為(wei)黑(hei)灰(hui)色(se)(se),后經逐漸選育,形成黑(hei)白相間的青色(se)(se)。以被(bei)毛的黑(hei)色(se)(se)比例不同,分(fen)為(wei)正青色(se)(se)、鐵青色(se)(se)、粉青色(se)(se)3種(zhong),其中具有“四(si)青一(yi)黑”特點的正青色為最好,即被毛、嘴(zui)唇、角(jiao)、蹄為青色,前膝為黑色。雌青山羊一(yi)般6個月性(xing)成(cheng)熟(shu),1年生(sheng)兩胎,每胎2~3只,多者(zhe)5只。飼料(liao)(liao)以植物的(de)莖、枝、葉為主,輔以麥(mai)麩皮、食物殘渣等精料(liao)(liao),圈養、放養均(jun)可。
加工利用曹(cao)縣青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三(san)大皮毛品(pin)種之(zhi)一(yi)。羊羔產(chan)后(hou)3天(tian)內(nei)宰殺(sha),能保持天(tian)然花紋,每(mei)張猾皮面積(ji)800平方厘米~1000平方厘米(mi)。青猾(hua)皮(pi)經鞣制后美觀光亮、色彩(cai)奇異,可(ke)制作皮(pi)領、皮(pi)帽和翻毛外(wai)衣(yi)。全縣年產青猾(hua)皮(pi)300萬(wan)張,每年出口東南(nan)亞(ya)、歐美等國家(jia)和地區達100多萬張。
20世紀50年(nian)代,全縣青山羊年(nian)飼(si)養量(liang)達(da)10萬只左右。
70年代(dai),曹縣以飼養(yang)青(qing)山(shan)羊數(shu)量多、品(pin)質好聞名全國。1972年(nian),全國青山羊會議在曹(cao)縣(xian)召(zhao)開。
80年代,曹縣被山東(dong)省確(que)定為“山羊板皮出(chu)口基(ji)地縣”,被農牧漁業(ye)部、對外貿易部、商業(ye)部聯合(he)命(ming)名為青山羊基(ji)地。1986年起,陸(lu)續(xu)在青崗集(ji)(ji)、磚廟(miao)、常(chang)樂集(ji)(ji)、韓集(ji)(ji)、魏灣(wan)5處鄉鎮建立青山羊保種基地,青山羊種羊存欄近萬只。
1997年,曹縣(xian)被中國特產評審委員會命名(ming)為“中國青山羊之鄉”。此后(hou),由千(qian)家萬戶(hu)的散養逐漸向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由粗放(fang)性經(jing)營(ying)逐漸向科學(xue)化、良(liang)種化發展。1999年(nian),全縣建(jian)立92個青(qing)山羊(yang)提純復(fu)壯點,改良復(fu)壯青(qing)山羊(yang)10萬多只,有效地保護(hu)了青山(shan)羊的(de)地方品種優良特色。
進(jin)入21世紀,曹(cao)縣青(qing)山(shan)羊持續發展(zhan)。2009年末,全(quan)縣(xian)青山(shan)羊(yang)存欄(lan)80.1萬只,出(chu)欄147.3萬只,年產羊(yang)肉1.3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