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金陵刻經處
0 票數:0 #人文景觀建筑#
金陵刻經處是國務院2013年5月公布的第七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位于南京鬧市區淮海路與延齡巷交界處,南京市白下區淮海路35號。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金陵刻經處是晚清著名學者楊仁山先生一手創辦起來的。楊仁山,名文會,祖籍安徽石埭(今石臺縣)。他自幼穎悟,淡泊功名,早年立志習孔、孟、老、莊諸子之業,并學天文、輿地、歷算、音韻等。
  • 所在地/隸屬: 江蘇省南京市秦(qin)淮區(qu)
  • 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nian)5月國家級(ji)第七批(清朝)
附近有 189 個景點: 江蘇省文化館(1km)    明瓦廊美食街(1km)    荒島書店(1km)    鄭和紀念館(1km)    南京東方商城(1km)    南京中心(1km)    德基廣場(1km)    國民大會堂舊址(1km)    原國民政府舊址(1km)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及南京國民政府建筑遺存(1km)    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總統府景區)(1km)    南京六朝博物館(1km)    南京市江寧織造博物館(1km)    南京凈覺寺(2km)    南京文德橋(2km)    南京萬科安品園舍(2km)    楊廷寶故居(2km)    甘熙故居(2km)    南京金鷹國際購物中心(2km)    南京新街口(2km)    南京1912(2km)    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2km)    瞻園(2km)    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2km)    拉貝舊居(2km)    南京市朝天宮景區(2km)    南京市毗盧寺(2km)    南京大學拉貝與國際安全區紀念館(2km)    南京地質博物館(2km)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2km)    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2km)    南京市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2km)    南京市博物館(2km)    南京市博物總館(2km)    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2km)    南京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3km)    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3km)    南京城墻博物館(3km)    南京南湖(3km)    南京師范大學珍稀動物博物館(3km)    南京鼓樓公園(3km)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3km)    弘覺寺塔(3km)    南京明城墻(3km)    南京先鋒書店(3km)    南京雅居樂長樂渡(3km)    泰禾南京院子(3km)    沈萬三故居(3km)    閻錫山公館(3km)    宋子文公館(3km)    魏源故居(南京)(3km)    鼓樓廣場(3km)    大鐘亭公園(3km)    白鷺洲公園(3km)    老門東(3km)    南京青奧中心(3km)    南京鼓樓(3km)    南京廣播電視塔(3km)    南京中華門(3km)    南京市莫愁湖公園景區(3km)    南京紫峰大廈(3km)    金陵女子大學舊址(3km)    金陵大學舊址(3km)    中央大學舊址(3km)    龍江船廠遺址(3km)    明故宮遺址(3km)    國立紫金山天文臺舊址(3km)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3km)    南京城墻(3km)    堂子街太平天國壁畫(3km)    勵志社舊址(3km)    國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臺舊址(3km)    南京市烏龍潭公園(3km)    南京市玄武區玄奘寺(3km)    南京雞鳴寺(3km)    南京市秦淮區鷲峰寺(3km)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3km)    鼓樓醫院歷史紀念館(3km)    南京顏真卿紀念館(3km)    傅抱石紀念館(3km)    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3km)    周處故居(4km)    馬歇爾公館(4km)    傅抱石故居(4km)    汪精衛公館(4km)    龔賢故居(4km)    玄武湖菱洲兒童樂園(4km)    獅子橋美食街(4km)    蘇寧環球購物中心(4km)    南京虹悅城(4km)    南京國際廣場(4km)    南京湖南路(4km)    石頭城公園(4km)    大報恩寺(4km)    南京白馬石刻公園(4km)    南京清涼山公園(4km)    中華門火車站(4km)    清涼山(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4km)    王安石故居(4km)    南京外秦淮河水利風景區(4km)    南京石頭城遺址公園(4km)    南京市清涼寺(4km)    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4km)    南京博物院(4km)    諾那塔(5km)    燕雀湖(5km)    奧藍哆動漫水世界(5km)    白馬夢幻水樂園(5km)    中山陵游樂園(5km)    南京新世紀廣場(5km)    古林公園(5km)    南京中山植物園(5km)    獅子山(南京市鼓樓區獅子山)(5km)    南京梅花山(5km)    象山王氏家族墓地(5km)    雨花臺烈士陵園(5km)    明孝陵(5km)    七橋甕(5km)    大報恩寺遺址(5km)    英國駐華使館舊址(5km)    美國駐華使館舊址(5km)    南京市玄武湖景區(5km)    南京雨花臺風景區(5km)    南京天文歷史博物館(5km)    南京市雨花臺烈士紀念館(5km)    明孝陵博物館(5km)    南京云錦博物館(5km)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5km)    南京市中山陵園(5km)    云貴高原(6km)    花神湖(6km)    孫科公館(6km)    下馬坊遺址公園(6km)    南京新城市廣場(6km)    南京萬達廣場(6km)    紫霞湖(6km)    南京汽車客運站(6km)    南京火車站(6km)    南京海底世界(6km)    國立中央研究院舊址(6km)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舊址(6km)    北極閣氣象臺舊址(6km)    南京市寶船廠遺址(6km)    南京市科技館(6km)    南京魯迅紀念館(6km)    南京指紋博物館(6km)    南京小桃園(7km)    菊花臺公園(7km)    鐘山建筑遺址(7km)    金陵兵工廠舊址(7km)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7km)    南京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7km)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7km)    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7km)    南京鐘山風景名勝區(7km)    南京理工大學(7km)    靈谷塔(8km)    寶公塔(8km)    天隆寺塔林(8km)    江蘇大劇院(8km)    南京奧體中心(8km)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8km)    渡江勝利紀念碑(8km)    南京奧林匹克體育中心(8km)    長江潛洲島濕地自然保護區(8km)    老山靈玲野生動物王國(8km)    南京中國綠化博覽園(8km)    南京市天妃宮(8km)    南京市孫中山紀念館(8km)    繡球公園(8km)    南京汽車客運南站(8km)    南京西站(8km)    南京南站(8km)    南京新地中心(8km)    中央體育場舊址(8km)    浡泥國王墓(8km)    南京閱江樓景區(8km)    南京靈谷寺(8km)    南京韓國樂天世界(9km)    南京世界貿易中心(9km)    南京長江大橋(9km)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文化館(10km)    南京浦口公園(10km)    南京眼(10km)    南京鐘山國際高爾夫(10km)    江心洲民俗村(10km)    南京幕府山(10km)    南京浦口火車站(10km)    陶行知紀念館(10km)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璐見不平"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金陵刻經處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簡介

金(jin)陵刻經處(chu)是晚(wan)清著名學(xue)者楊仁(ren)山先生(sheng)一手創辦(ban)起(qi)來的。楊仁(ren)山,名文會,祖(zu)籍安徽石(shi)埭(今(jin)石(shi)臺縣(xian))。他(ta)自幼穎(ying)悟,淡(dan)泊功(gong)名,早年立志習孔、孟(meng)、老(lao)、莊(zhuang)諸子之(zhi)(zhi)業,并學(xue)天文、輿地、歷(li)算、音韻等。他(ta)還精(jing)通多國(guo)語言,早年曾(ceng)(ceng)以(yi)參(can)贊身份(fen),隨外(wai)交(jiao)家(jia)曾(ceng)(ceng)紀澤出使歐洲(zhou)各國(guo)。因此在(zai)他(ta)的身上(shang),既體現著深厚的中華傳統(tong)文化(hua)根(gen)底,也洋溢著西方近代科學(xue)文化(hua)的精(jing)神。晚(wan)清著名學(xue)者梁(liang)啟超、譚嗣(si)同(tong)、章太(tai)炎等,都同(tong)他(ta)有(you)密切的交(jiao)往。戊戌(xu)六君(jun)子之(zhi)(zhi)首的譚嗣(si)同(tong)的《仁(ren)學(xue)》,就是在(zai)楊仁(ren)山南(nan)京(jing)的寓(yu)所(suo)里寫(xie)成的。

歷史

楊仁(ren)山(shan)27歲那年,因感染時疫,始真(zhen)正接觸佛(fo)(fo)法(fa)。此(ci)前曾有(you)一老尼授他一冊《金(jin)剛經(jing)(jing)》,但(dan)懷歸展讀,卒(zu)難獲解。病愈后,他檢讀《大乘起信論》,愛(ai)不釋手,竟連讀五遍,遂窺得其奧旨(zhi),并對佛(fo)(fo)教產生信仰,從此(ci)廣(guang)求(qiu)佛(fo)(fo)經(jing)(jing),研究(jiu)佛(fo)(fo)學,與(yu)佛(fo)(fo)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同(tong)治五年(1866年),楊仁(ren)山(shan)移居南京,參與(yu)咸豐兵(bing)火(huo)后的城市建設工作。當時江南久歷兵(bing)燹,加之太平天國(guo)的狹隘宗教政策,使(shi)佛(fo)(fo)教典(dian)籍(ji)損(sun)毀殆盡.甚至連最(zui)普(pu)通的《無(wu)量壽經(jing)(jing)》和《十六(liu)觀(guan)經(jing)(jing)》也難以(yi)覓得。這使(shi)他深感只有(you)佛(fo)(fo)典(dian)廣(guang)為流通,方能弘揚佛(fo)(fo)法(fa),普(pu)濟眾生,遂與(yu)志(zhi)同(tong)道合(he)者十余人(ren)募(mu)捐集資,創辦了金(jin)陵經(jing)(jing)書處(即金(jin)陵刻(ke)(ke)經(jing)(jing)處前身),經(jing)(jing)營刻(ke)(ke)經(jing)(jing)事業。

刻(ke)經處(chu)草創時期,設(she)(she)寫手1人(ren),刻(ke)手7人(ren),主僧1人(ren),香火2人(ren)。發起(qi)人(ren)中,以曾(ceng)創揚(yang)州磚(zhuan)橋(qiao)“江北刻(ke)經處(chu)”的江都(dou)鄭(zheng)學川贊助最力(li),而楊(yang)仁山“乃就金陵差次,擘(bo)畫(hua)刻(ke)經。日則董(dong)理工程,夜則潛(qian)心佛學,校勘佛經而外,或誦經念佛,或靜坐作觀,往往至漏盡(jin)就寢”。金陵刻(ke)經處(chu)初設(she)(she)于(yu)北極閣,繼遷至楊(yang)仁山位于(yu)常府街的家(jia)中,后又(you)轉(zhuan)遷至花(hua)牌樓(今(jin)太平路(lu))一帶。光緒二(er)十(shi)三年(nian)(1897年(nian)),楊(yang)仁山又(you)把在(zai)延齡(ling)巷的住宅60多間并宅基地6畝多無償捐給刻(ke)經處(chu),作為永久(jiu)刻(ke)印(yin)經像、收藏經版、流通佛經的莊嚴場(chang)所,為弘揚(yang)佛法、推(tui)動佛教事業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金陵(ling)刻(ke)(ke)經處正式成立后(hou)(hou),楊(yang)仁山對各類佛(fo)教(jiao)(jiao)(jiao)典(dian)籍更(geng)是熱心(xin)搜(sou)求,并先(xian)(xian)(xian)后(hou)(hou)從(cong)日(ri)本和朝鮮(xian)等國(guo)尋回(hui)了(le)《中論(lun)疏》、《百論(lun)疏》、《唯(wei)識述記(ji)》、《因明論(lun)疏》、《華(hua)嚴三昧章》等約300種(zhong)(zhong)國(guo)內早已散(san)佚的隋唐佛(fo)教(jiao)(jiao)(jiao)著述,加以刻(ke)(ke)印(yin)流布,使得(de)三論(lun)宗(zong)、慈恩宗(zong)、華(hua)嚴宗(zong)等佛(fo)教(jiao)(jiao)(jiao)宗(zong)派教(jiao)(jiao)(jiao)義復明,俾便(bian)后(hou)(hou)人研討。在(zai)楊(yang)仁山的精心(xin)策(ce)劃下,金陵(ling)刻(ke)(ke)經處還先(xian)(xian)(xian)后(hou)(hou)刊刻(ke)(ke)了(le)《大藏(zang)輯(ji)要》,選佛(fo)典(dian)465種(zhong)(zhong),計3300卷,另印(yin)刷佛(fo)像lO萬余張(zhang)。魯迅先(xian)(xian)(xian)生(sheng)在(zai)為其母(mu)祝壽時(shi)也曾在(zai)這里捐資(zi)刻(ke)(ke)印(yin)過《百喻經》。

出于(yu)弘揚佛法的(de)(de)(de)考慮,楊仁(ren)山(shan)還為金(jin)(jin)陵(ling)刻(ke)經(jing)處(chu)(chu)規定了“三不(bu)(bu)刻(ke)”例,即:疑偽(wei)者不(bu)(bu)刻(ke),文義淺(qian)俗者不(bu)(bu)刻(ke),乩壇之(zhi)書不(bu)(bu)刻(ke)。他曾說:“鄙人志(zhi)愿,亟望金(jin)(jin)陵(ling)刻(ke)經(jing)處(chu)(chu)刻(ke)成全(quan)藏(zang),務使校對刷印,均極精審(shen),庶不(bu)(bu)致貽(yi)誤學者。至他處(chu)(chu)所刻(ke)未精之(zhi)本,聽其自行流通,本處(chu)(chu)概不(bu)(bu)與(yu)(yu)之(zhi)合并(bing)成書。”這(zhe)固然是楊仁(ren)山(shan)立身做人的(de)(de)(de)正(zheng)直與(yu)(yu)研究(jiu)學問嚴謹的(de)(de)(de)體現,也(ye)是金(jin)(jin)陵(ling)刻(ke)經(jing)處(chu)(chu)長盛不(bu)(bu)衰的(de)(de)(de)根本原因。由于(yu)金(jin)(jin)陵(ling)刻(ke)經(jing)處(chu)(chu)刊印流通的(de)(de)(de)經(jing)書有不(bu)(bu)少是我國古代失傳的(de)(de)(de)佛典,加之(zhi)刻(ke)版采用了經(jing)文與(yu)(yu)注疏會合的(de)(de)(de)方式,且劃分段落(luo),添加句讀,并(bing)經(jing)嚴格校勘(kan),各方信士皆譽(yu)其為“最精善之(zhi)佛典版本”,與(yu)(yu)別(bie)處(chu)(chu)寺院直接從《明藏(zang)》、《龍藏(zang)》翻(fan)刻(ke)者相比,真有霄(xiao)壤之(zhi)別(bie)。

此外,佛(fo)像(xiang)版(ban)(ban)雕工(gong)精湛(zhan)也是金陵(ling)刻經處(chu)的(de)(de)一大特點。金陵(ling)刻經處(chu)現藏的(de)(de)《西方極(ji)樂(le)世界(jie)依正莊嚴(yan)圖》、《慈(ci)悲觀音像(xiang)》、《靈山法(fa)會》等18種佛(fo)像(xiang)雕版(ban)(ban)。均是楊仁(ren)山于同治、光(guang)緒年間參照《造像(xiang)量度經》等資(zi)料,延請南京著名刻工(gong)潘文(wen)法(fa)、甘國有、姜文(wen)卿精心刻制完成(cheng)的(de)(de)。尤其是由(you)群像(xiang)構成(cheng)的(de)(de)《靈山法(fa)會》,人(ren)物形(xing)象多(duo)達97人(ren),畫面幾無虛隙(xi),但卻(que)層次分(fen)明,章法(fa)嚴(yan)整,人(ren)物神情各不相同。藝術價值甚(shen)高,堪稱我國佛(fo)像(xiang)版(ban)(ban)之絕品。

楊仁山逝世后(hou)歸葬于刻(ke)經(jing)處的(de)庭(ting)院(yuan)中,并(bing)建塔(ta)紀念。日本侵(qin)略(lve)軍攻(gong)占南京時,金(jin)陵刻(ke)經(jing)處之經(jing)版、房(fang)舍損(sun)毀殊甚。1952年上(shang)海佛(fo)教(jiao)協會成立金(jin)陵刻(ke)經(jing)處護持(chi)(chi)委員會,趙(zhao)樸初任主任委員,推徐平軒主持(chi)(chi)恢復(fu)工作。同年呂徵結束四川江(jiang)津(jin)支(zhi)那內(nei)學(xue)院(yuan)來(lai)南京,把(ba)內(nei)學(xue)院(yuan)收藏(zang)的(de)佛(fo)教(jiao)文(wen)物、資料、經(jing)版等一并(bing)交刻(ke)經(jing)處。并(bing)首次(ci)刻(ke)補齊(qi)全印行(xing)《玄奘法師譯撰全集》共76種,1347卷(juan)。1973年周(zhou)恩來(lai)總理下達保護恢復(fu)金(jin)陵刻(ke)經(jing)處的(de)指示(shi)。1980年刻(ke)經(jing)處得到完全恢復(fu)。1981年恢復(fu)刻(ke)印流(liu)通業務(wu),深受國(guo)內(nei)外佛(fo)教(jiao)界的(de)贊賞。

建筑

金陵刻經(jing)處(chu)本為(wei)楊仁山(shan)自建私(si)宅(zhai)。占地(di)面(mian)積11667平方(fang)米(mi),房(fang)屋132間,有磚刻“金陵刻經(jing)處(chu)”門(men)額,主(zhu)要建筑有深柳堂、祗洹精舍、經(jing)版樓、楊仁山(shan)居士墓塔等(deng)。

深(shen)(shen)柳堂,坐(zuo)北朝南,硬山(shan)頂,磚(zhuan)木結構,小(xiao)瓦屋面(mian),進深(shen)(shen)9檁8米,高6米。堂正中懸楊仁(ren)山(shan)畫像和趙樸初題寫的“深(shen)(shen)柳堂”匾額。

經(jing)(jing)版處,原為(wei)平房,現(xian)已改建(jian)為(wei)兩層樓(lou)房。門上懸趙(zhao)樸初題<<經(jing)(jing)版樓(lou)>>匾(bian)額,內藏經(jing)(jing)版125318片。

墓塔(ta),建(jian)于1928年(nian),為六(liu)角形喇嘛塔(ta),高8.88米(mi),上刻“楊仁山(shan)居士之(zhi)塔(ta)”。塔(ta)置于花窗圍墻的塔(ta)院之(zhi)中。塔(ta)院占地面積165平(ping)方米(mi)。

交通:

游2線、1、27、31、46、60、80路公(gong)交車(che)可達。

規(gui)劃定(ding)位:佛教文化展示中(zhong)心。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zhan)為注(zhu)冊用(yong)戶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用(yong)戶自主發(fa)布上(shang)傳,不(bu)代(dai)表(biao)本(ben)站(zhan)(zhan)觀(guan)點(dian),更(geng)不(bu)表(biao)示本(ben)站(zhan)(zhan)支持購買和交易,本(ben)站(zhan)(zhan)對(dui)網頁(ye)中(zhong)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實(shi)性(xing)、適(shi)用(yong)性(xing)、安全(quan)性(xing)等(deng)概不(bu)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shan)除或更(geng)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21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111條品牌點贊